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太陽崇拜的古蜀文化與太陽崇拜

太陽崇拜的古蜀文化與太陽崇拜

上古時期的蜀先民同生活於其他地域(包括中國的和外國的)的人們壹樣,在日常生活方面的壹項主要內容,就是祭天、祭地、祭自然、祭圖騰、祭神靈、祭祖先,以此求得護佑,獲得精神上的力量,以維系團結,維系社會,維系國家機器(這是作為統治階級的蜀王或巫師們的主要意願)。這些祭祀中的太陽祭(或稱太陽崇拜)尤其耐人尋味,以至當代有學者倡導設立“成都太陽節”,以示緬懷。 金碧輝煌的太陽,不知多少萬年前就輝映著地球,蔭護著人類,給人類以無限的遐想。與此相應,人們敬仰太陽,崇拜太陽,祈禱太陽,創造出難以計數的令人激動不已的太陽神話。太陽於是成為世界各民族神話中最具有普遍性的意象。正是在這個基礎上,19世紀形成的西方宗教研究領域中的第壹個最大的學派——自然神話學派的代表人物麥克斯·繆勒(Max Muller)提出,人類所塑造出的最早的神是太陽神,最早的崇拜形式是太陽崇拜。太陽神話是壹切神話的核心,壹切神話都是由太陽神話派生出來的。太陽“從僅僅是個發光的天體變成世界的創造者、保護者、統治者和獎賞者——實際上變成壹個神,壹個至高無上的神”。繆勒同時還指出,宗教的演變歷程是從崇拜太陽的單壹神教向多神教發展,最後又演變成唯壹的神教。不過太陽崇拜產生於什麽時候,國外學術界尚無壹致意見。屬於新石器時代的卡累利亞巖畫(發現於俄羅斯奧涅加湖和白海地區)已知逾千幅,畫面所繪大多為飛禽走獸,“此外,尚有種種圖形——圓和半圓,並繪有輻射之光束”。對此,考古學者眾說紛紜。壹些研究者認為,繪有光束的圓和半圓,是日月的象征。“然而,當代壹些研究者認為,新石器時代即有太陽崇拜之說,論據尚嫌不足。”蘇聯學者C·A·托卡列夫認為,“青銅時代確有太陽崇拜之風”。這壹時期世界各地都發現有太陽崇拜的遺跡,如挪威特倫霍爾姆發現的青銅車,上載日盤;西班牙特魯埃爾發現的青銅駒,蹄下、背上均有日輪。太陽形象“或呈現為盤狀;或呈現為輪形(帶有光束或並無光束);或呈現為圓形,中有‘+’字”。興建於公元前後的世界上著名的墨西哥古代神殿都市狄奧提瓦康,其最大的建築物就是太陽神殿。中、南美洲地區其他著名的文化,如阿斯德加文化、瑪雅文化、印加文化、莫奇卡文化、納斯卡文化和蒂亞瓦納科文化等古代文明,也都發現有巍峨壯觀的太陽神殿建築。狄奧提瓦康的太陽神叫托納提烏,出土的這壹時期代表文物為“太陽圓板”,是個放射著光芒的骷髏,為太陽神形象。太陽給大自然帶來光明、溫暖和生命。因此,對太陽的崇拜便壹度盛行於世界的絕大多數地區與民族之中。根據考古資料來看,中國太陽神觀念和太陽崇拜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形成。1976年青海東部出土的馬廠型馬家窯文化中有四圓圈“+”字紋彩陶壺、四圓圈“+”字網紋彩陶壺、四圓圈“米”紋彩陶壺、六圓圈“×”字網紋彩陶罐。1974年和1977年青海民和出土有“卐”形紋彩陶壺。其中“+”字紋與印第安人象征太陽的“+”字完全相同。此外,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第三期文化遺存中出土了繪有太陽紋和月亮紋的彩陶片。這些應是我國原始社會對太陽崇拜的延續。

三星堆二號坑出土有壹種青銅“輪形器”(***6件),呈圓形。已修復的兩件直徑約為84厘米;中心似輪轂的大圓泡的直徑約28厘米,有5根似輪輻的放射狀直條與外徑相連。這應是三星堆先民太陽崇拜的遺物。“輪形器”的中心大圓泡可釋為太陽,放射狀直條可謂四射的光芒。將太陽描繪成“輪形器”,是世界各國太陽崇拜民族比較壹致的壹種簡易畫法,如我國青海樂都縣出土的彩陶盆上的太陽紋,廣西寧明花山巖畫上的太陽圖案,四川珙縣僰人懸棺壁畫上的太陽圖案(圖壹)。

太陽崇拜是以天體為對象的自然崇拜中的壹種。在人類未形成之前,太陽便已存在了。人類誕生以後,太陽作為壹種自然物體,與人類朝夕相處。但在人類社會的早期,即原始采集、狩獵時代,尚沒有發生太陽崇拜,因為盡管太陽對人的影響較為顯著,但畢竟未對人的生活和生命安全產生直接影響。只是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即人類能夠進行生產性的生產(農業和畜牧業)以後,太陽對人,才有了直接的利害關系,人們才感覺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受到太陽的制約,從而促使人們較多地思考太陽,猜想太陽。原始人不理解太陽的奧秘,以為太陽具有能使萬物復蘇、生長的超自然力量,甚至視為豐產的主要賜予者。原始人還認為,太陽也像人壹樣,有靈魂,有喜怒哀樂,這便形成太陽有靈觀念。後來,人們又逐漸把太陽人格化,同時視之為神而加以禮敬或祭祀。前述中、南美洲的太陽神殿,中國各地史前文化或奴隸制文化時代的各式太陽造型,當是這種太陽祭祀的供奉物。

我國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也有許多關於“賓日”、“出日”、“入日”的記載,反映了殷人在日出、日落時都加以禮拜。古籍《尚書·堯典》也有“賓日”於東、“餞日”於西的記載。那時,並沒有固定的拜日場所(像入元以後北京的日壇那樣),只是每天早上向著太陽作揖、跪拜而已。誠如《史記·封禪書》所雲:天子“朝朝日,夕夕月,則揖。”所謂“朝朝日,夕夕月”,即如《漢書·匈奴傳》所記:“單於朝出營,拜日之始生,夕拜月。”近代尚處於原始部落社會階段的新疆阿爾泰烏梁海人仍保留著在家門前拜朝日的習俗。東北的鄂倫春族每年正月初壹,無論大人小孩都要向太陽行跪拜禮,祈求降福於他們;而他們遇到困難時,也都要面向太陽禱告訴苦,以求慰藉。可見,秦漢以前的中國各族,無論是否已進入文明時代,但在敬奉與祭拜太陽神的方式上,則大體是趨向壹致的:即不拘壹格,因地制宜,態度虔誠而方式簡捷。相對來說,處於殷商時期的古蜀先民在祭日文化方面,要比其他各地區各民族發達壹些,因為到底已有了專門的祭日工具或象征物——“輪形器”及“四鳥繞日”金箔。 不過,按照文化發生學的原理,文化的發生及發達通常是與文化的需求程度成正比的。廣西寧明花山巖畫到底表現什麽主題,學術界長期爭論不已。而何星亮先生運用文化發生學原理輕易地破了這個謎。他指出,花山巖畫表現的是壹種崇日儀式,因為巖畫中有光束、無光束或中有“+”形的圓圈,都是太陽的形象;而眾人雙手高舉,則是作祈求日出狀。畫面上的人們何以對太陽表現出如癡如醉、五體投地和殷殷切盼、孜孜以求的熱情呢?這是因為“廣西地區雨水很多,春夏兩季有時甚至壹兩個月陰雨綿綿。倘若稻谷出穗後或成熟後長時間沒有太陽,那將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古代的壯族自然會想盡辦法祈求日出。制作太陽形象,並以巫術形式祈求日出大概是其中壹種。”而就殷商時期蜀人生活所憑依的成都平原來講,這情形比廣西壯族先民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裏濕度大、雲霧多,夏季多暴雨,秋季多綿雨,大部分地區平均降水量竟達1000毫米左右,所以古有“漏天”之稱。更突出的是日照奇少,年日照居然只有800~1100小時,為全國日照最少的地區之壹。所以很早時候外鄉人就想出“蜀犬吠日”的話來予以揶揄。這也就難怪蜀地會有著比其他地區高出許多的祭日文化。

在中國神話史上還有壹個值得註意的怪現象,就是絕大多數地區的民眾盛行射日神話,而蜀地民眾則多祈日、盼日、護日神話,最典型者莫如至今尚流傳於川西壩子上的《兩兄妹守日月》與《太陽寶和月兒光》兩個神話。

神話傳說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折光。蜀地以外的眾多的射日神話,都與嚴重的天幹旱魃有關,如《莊子·齊物論》雲:“昔者十日並出,萬物皆照”。《論衡·感虛》雲:“儒者傳書,言堯之時,十日並出,萬物焦枯。”為此,人們創造出“後羿射日”和“誇父逐日”壹類纏綿悱惻而又悲壯動人的神話故事,表達出渴求日柔雨順的願望。這與川西壩子祈日、護日神話傳遞出的企求多日照、少雨水的信息恰好相反,形成壹個涇渭分明的鮮明對比。

三星堆《發掘簡報》報道說,三星堆二號坑出土的壹件大型玉石邊璋(編號:K2③201-4)上,即刻劃有兩座大山——

山上有壹圓圈,似代表太陽。圓圈兩側分別刻有八字形的雲氣紋,雲氣紋下是壹座小山,山的中部也有壹圓圈(按:亦應是太陽),圓圈下還有壹座小山。兩座大山的兩邊各有壹只大手,作半握拳狀,拇指按著大山的山腰。

玉石邊璋上的刻劃,是古蜀地的自然環境和古蜀人心態的形象寫照。四川盆地是我國著名的內陸封閉性盆地,四周為海拔1000至3000米高的大涼山、邛崍山、大巴山、巫山及雲貴高原上的大婁山等山脈所環抱,加上多雲多雨,長期陰郁悶抑,令人窒息浮躁。因此古代蜀人希望日光普照,打破陰濕沈悶,爭取壹個自由清朗光明開放的生活環境。有力的大手把握大山,正是古蜀人這種力求把握住自己命運的堅強信念和鬥爭精神的藝術表現。

在從渾沌蒙昧的原始社會走向文明社會的裏程中,古蜀人為了掙脫束縛,打破封閉,曾付出過今人無法想象的艱辛努力。成都平原流傳有壹則《天的來歷》傳說,說的是“勇力神”夫婦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強行從地縫中撐出天和地,使人類見到了光明。現在,壹早壹晚太陽出來天地間的那片紅色,就是“勇力神”夫婦的鮮血。[12]他們爭取光明,呼喚太陽的故事,其慷慨悲壯、可歌可泣的色彩,實不亞於中原大地及南方其他地區流行的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盤古王開天地以及誇父逐日、棄杖成桃林的故事;且震撼人心的烈度、蕩氣回腸的魅力,又遠超出後者。前述三星堆二號坑玉石邊璋上那用拇指按著太陽之下的山峰,其象征意義,不正是蘊藏於“勇力神”夫婦之類的蜀人“開天辟地”的故事中麽?

原始社會的先民們在與太陽長期***處中觀察到,太陽能促進樹木花草和農作物的生長、成熟,能給人帶來光明、溫暖,還能明辨善惡,洞察人間。所以,大約在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便開始奉太陽為豐產之神、保護之神以及光明正大、明察秋毫之神。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高達2.62米的大型青銅立人像以及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近0.15米高的青銅小立人像,就糅合了傳說中的太陽神形象。值得註意的是,金沙遺址出土的直徑0.12米的“四鳥繞日”金箔,直接以12條渦狀牙紋象征太陽,與三星堆的青銅“輪形器”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中國日神傳說中,太陽往往又被異形為蓮花。《淮南子·地形》高誘註說:“若木端有十日,狀如蓮華”。據何耀華先生的調查,新中國成立前雲南昆明西山區大小勒姐等村的彜族,每逢農歷冬月二十九日都要舉行“太陽會”,村人到山神廟中去祭祀“太陽菩薩”。祭祀時,用五色紙書寫“太陽菩薩”幾個字,念《太陽經》7遍。供品上雕刻的象征太陽的圖案就是蓮花。三星堆大型青銅立人像頭上戴的那頂高17.7厘米的花冠,繁茂怒綻,明顯如盛開的蓮荷——這與古巴蜀符號中的七角星造型(任乃強《華陽國誌校補圖註》釋為古蜀的“日”字)是壹致的。因而,這青銅立人像的造型,似可釋為頭頂太陽,是古蜀人頂禮膜拜和祈禱的對象。金沙出土的青銅小立人則是頭戴渦狀牙冠,當是另壹種形式的“頭頂太陽”。 頭頂太陽的形象,在中國古史傳說中的對應神是先前在東方建立了鳥國——少昊之國,爾後又去統治西方的天帝少昊。他是黃帝與西陵嫘祖在江水(岷江的古稱)所生之子青陽。郭沫若先生主編的《中國史稿》第壹冊裏考證說:少昊部落集團各氏族“全是鳥的名字,明顯地是圖騰的殘跡”。據甲骨學專家們考證,少昊是商人的先祖,商人又曾以太陽為名,且奉太陽為神。少昊的昊,從日從天,是頭頂太陽的人。可以說,少昊是集鳥崇拜(屬圖騰崇拜)與太陽崇拜(屬自然崇拜)於壹身的部落族團。少昊就是太陽鳥。金沙出土的“四鳥繞日”金箔上的那繞日四鳥以及三星堆青銅樹上的神鳥,也都是太陽鳥。但是,以岷江河谷為地望的少昊族團何以入主中原稱王稱霸,又何以復出於商周之際的成都平原?這確實是壹樁難解之謎。也許是其發跡於岷江,爾後溯岷江經甘肅、陜西入河南;旋有壹支再沿此路線返歸故裏?也許是其主要壹支出川去闖天下,而留下另壹支沿岷江西南下進抵三星堆—金沙立國建都?……不論歷史真相如何,總之,有關太陽崇拜及鳥崇拜的大量實物圖形畢竟在三星堆—金沙遺址被今人揭露出來——尤其是與中原地區和長江流域同時代文化迥然不同的能足以顯示蜀文化特色的陶質“鳥頭勺把”和青銅鳥及其他鳥造型、鳥紋圖案被大量揭露出來——這的確是壹個令人震撼的事實。

1990年3月,四川考古工作者對三星堆二號坑出土的6棵青銅樹中的壹棵進行了修復。修復後的主幹高度達3.96米,枝尖殘缺。枝幹分三層,每層有三枝,每枝上立壹銅鳥。不少學者認為它可能就是古文獻中的“建木”。不過,《山海經·海外東經》雲:“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下枝,壹日居上枝。”《淮南子·地形》則雲:“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若依此而論,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這棵青銅樹的神話原型,也可能不是“建木”(因《山海經》所載建木無枝、無鳥),而是“若木”。據《山海經·海內經》及《水經註·若水》,若木出於若水,若水在“蜀郡旄牛僥外”,即今川西雅礱江壹帶,為黃帝與嫘祖之子昌意的誕生地。按若木的原型,三星堆青銅神樹殘缺的樹尖部分當還有鳥,***為十鳥。或雲:還有壹日,***為十日;十鳥即十日。

的確,在世界不少民族傳說中,都將鳥視作太陽的象征,如古埃及的鷹神荷拉斯即為太陽神。在古波斯人的錢幣上,其作為太陽子孫國王的皇冠上,便裝飾著象征太陽的翼翅。中美洲的馬雅印第安人的太陽神也有烏鴉相連結,他們“傳說日神是壹只烏鴉變的”。然而,將日與鳥聯系得最為緊密與廣泛、持久者則數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國古籍中常說的“金烏”、“赤烏”、“陽烏”、“踆烏”,即指太陽。《淮南子·精神》言:“日中有踆烏”,高誘註雲:“踆猶蹲也,謂三足烏。”《山海經·大荒東經》也說:“湯谷上有扶木,壹日方至,壹日方出,皆載(戴)於烏。”郭璞註雲:“中有三足烏。”山東肥城孝堂山石室畫像中之日像即畫壹圓日,中有烏。四川出土的漢代石棺上,亦刻有金烏駐日的圖樣……這些都是上古神話在藝術中的具體表現。為什麽古人要以烏鴉比太陽呢?何星亮先生認為,這是由於古人觀察到太陽中有黑子(在甘肅臨洮沙村辛店文化遺址出土的壹只彩陶罐上繪制的太陽中,描有壹黑點,這是青銅器時代中國觀察太陽黑子的證明),而烏鴉色黑,故比之為烏。至於日中的烏鴉有三只足,主要是為了表明此烏不是凡烏,而是神烏。

三星堆二號坑內還出土有至少40枚以上的呈菱形或半菱形的約莫五六十厘米長的銅器,上面模壓如眼球的紋飾,似人或動物的眼睛。(圖三左)還有比縱目人面像上那凸起呈柱狀的眼球略短的大小青銅眼珠二三十件。這些銅眼睛和眼珠看來不像是諸多銅面像上的配件。因為它們與銅面像上的眼睛形狀不壹樣,應是單獨存在的器物。與此相應的是,三星堆遺址所出的壹種陶盉——封口盉上,有的也在封口部分捏出眼睛;而在三星堆遺址的出土陶器上,現已公布的唯壹刻劃符號就是眼睛的象形。(圖三右)如此眾多而怪異的眼睛造型,在三星堆文化中到底象征什麽呢?

由此我們想到了至今仍在南方壹些民族地區流行的雞崇拜——雞子蔔,特別是雞眼占蔔。例如川、滇、黔壹帶的部分苗族,男女青年在舉行訂婚儀式前,通常要將壹只擠死的公雞(不能用刀殺,因見血不吉利)放在鍋裏(雞頭朝東)煮熟。

  • 上一篇:西方哲學包括哪些內容?
  • 下一篇:請問 日本狩衣是不是給死人穿的?現在還有人穿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