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表現手法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誌、情景交融、動靜結合、以動襯靜、樂景寫哀、以景結情、借古諷今、渲染、烘托、用典、虛實結合、抑揚、對比。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
2、借景抒情
屬間接抒情的壹種,通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寫作者的感情。
3、托物言誌
屬間接抒情的壹種,托物言誌就是把要抒發的感情、闡發的思想借助於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詩歌達到“物我合壹”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5、動靜結合
指對人、事、景處於動態或相對靜態時的描寫。
6、以動襯靜
屬反襯手法中的壹種,即通過對動態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也就是在動態描寫中顯示出靜態。
7、樂景寫哀
屬反襯手法中的壹種,表面上寫的是壹種歡樂的場景,而實踐上是借此來表達壹種悲哀、淒楚的情緒。
8、以景結情
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
9、借古諷今
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亂來諷喻當朝。
10、渲染
我國傳統畫技之壹,後借用來指文藝創作中為突出人物形象和環境所采用的強調、反復等多方面著意鋪敘的寫作技法。
11、烘托
襯托中的正襯,原始我國傳統畫技之壹。
亦稱“烘雲托月”。
後借用指壹種寫作技法,指通過特定的環境氣氛的描寫,以突出人物某種心緒或突現人物形象的技法。
此中手法常與渲染結合起來使用。
12、用典
用典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來說明自己觀點的壹種修辭方式。
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13、虛實結合
實寫,指對人物或事件進行直接的、正面的敘述和描寫。
虛寫,指采用側面交代或烘托性的敘述與描寫。
虛實結合,即兩種手法在敘述、描寫中同時使用。
14、抑揚
抑揚可分兩種:欲揚先抑;欲抑先揚法。
15、對比
運用對比,可以把不同人物、不同的生活現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區別得更加鮮明,使美者更美、醜者更醜。
擴展資料
詩歌的分類
1、懷古詩,壹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
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壹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
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年過半百,功業無成。
2、詠物詩,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壹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誌。
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3、山水田園詩,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
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4、邊塞詩,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發展到唐代,由於戰爭仍頻,統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5、行旅詩和閨怨詩,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寫羈旅之思,或寫思念親友,或寫征人思鄉,或寫閨中懷人。
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或托物傳情,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6、送別詩,古代由於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壹別數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
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壹個永恒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