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韻,向有十大名曲壹說。這十大古代名曲分別為《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和《陽春白雪》。據專家考證,這些古代名曲的原始樂譜大都失傳,今天流傳的不少譜本都是後人偽托之作。這些樂曲被歷代樂師冠以十大古曲名,以歷史典故為旁襯,從而借古人之舊事以壯聲勢。
壹、被善意無限誇大了的友誼――《高山流水》
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鄭國人列禦寇在《列子·湯問》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因而這個佳話得以流傳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伯牙與鐘子期之間那種相知相交的知音之情。當知音已杳,伯牙毅然斷弦絕音。嶽飛在《小重山》壹詞中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正是伯牙當時心境的準確反映。伯牙的絕琴明誌,壹者做為對亡友的紀念,再者為自己的絕學在當世再也無人能洞悉領會而表現出深深的苦悶和無奈。想那伯牙也必是恃才傲物、卓爾不群之人,他的琴曲曲高和寡,凡夫俗子自然難以領會其樂曲的精妙。所以伯牙才會感到孤獨,才會發出知音難覓的感慨。
《高山流水》之所以能被春秋戰國的諸子典籍多次記錄轉載,是與當時“士文化”的背景分不開的。先秦時代百家爭鳴,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國家觀念淡薄,並不忠於所在的諸侯國。這些恃才之士在各國間流動頻繁,他們莫不企盼明主知遇。他們希望能遇見象知音壹般理解自己的諸侯王公,從而壹展胸中所學。這幾乎是幾千年來所有讀書人的夢想。然而能達到此目標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壹生懷才不遇而汲汲無名,有的或隱身市肆,有的則終老山林。由此可見,《高山流水》在先秦時代就廣為流傳,是因為這個故事背後的寓意是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所以千百年來引起無數人的***鳴當在情理之中了。
這麽說來,友誼倒在其次了。所以本篇稱,《高山流水》為千百年來被善意地無限誇大了的友誼。能引起人們無限向往的樂曲和友誼,也許並非故事的本味所在。
二、刺客的高義,名士的絕響――《廣陵散》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是壹首曲調較為激昂的古琴曲。根據劉東升的《中國音樂史略》,《廣陵散》大約產生於東漢後期。據說,《廣陵散》這壹曠世名曲,因聶政刺韓相而緣起,因嵇康受大辟刑而絕世。因而古曲《廣陵散》的背後,實際上包含了聶政和嵇康的兩個典故。
《廣陵散》的各曲段分別為井裏(聶政故鄉)、取韓、亡身、含誌、烈婦、沈名、投劍、峻跡、微行,與聶政刺殺韓相的整個過程大致相切合。
《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第二十六》中記載,聶政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著名的勇士。當時韓國大臣嚴遂(字仲子)與韓相韓傀(字俠累)產生了仇隙。嚴仲子花重金試圖收買聶政去刺殺俠累。聶政原本為壹市井“屠狗輩”,因要贍養老母,故拒絕了嚴仲子的厚禮。後來聶政的母親離世,聶政在安葬母親之後,對嚴仲子說自己本來是市井之徒,而嚴仲子作為“諸侯之卿相”,不遠千裏,驅車前來以重金邀請。此番禮遇,聶政自然要回報,因此他“將為知己者用”,誓死報答嚴仲子。嚴仲子說自己的仇人是韓相俠累。他壹直想請刺客去刺殺俠累。但俠累是韓國國君的叔父,宗族盛多,周圍防衛森嚴,恐不易得手。聶政隨即答應了嚴仲子的請求。
聶政仗劍只身前往韓國邑都。到了邑都後韓相俠累正在府中。俠累雖然有大量侍衛層層保護,但聶政還是如探囊取物般刺殺了俠累。《史記》中只用了簡略的語言描述了驚心動魄的刺殺場面,“聶政直入,上階刺殺俠累,左右大亂”。聶政大呼不止,又連殺數十人。聶政最後把劍指向了自己,割面,剜眼,剖腹。聶政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有人認出自己而連累嚴仲子。後聶政被暴屍於市,可無人認得他。韓國國君以百金懸賞提供線索的人。
後來聶政的姐姐聶榮聽說有刺客刺殺了韓相而被暴屍街頭,就懷疑是自己的弟弟聶政所為,於是聶榮立即動身到韓國去探詢究竟。聶榮到達聶政的暴屍之處後,認出了自己的弟弟,大哭。聶榮對圍觀者說:“這是我的弟弟聶政,他受了嚴仲子重托來刺殺俠累。為了避免株連我,竟然自破面相。我不能連累聶政的聲名啊。”然後聶榮哀慟而死。根據索隱對《史記》的註解,聶榮顯然誤會了聶政的意圖。聶政這麽做的目的是保護嚴仲子,而聶榮以為是為了避免連累自己。但聶榮這麽做的主要目的是“以列其名”,以避免聶政成為無名刺客。
聶政刺殺俠累應該是當時非常有影響的政治事件。晉、楚、齊、衛等國的人聽說此事後,贊賞聶政“士為知己者死”的無畏氣概,又贊揚聶榮是烈女,壹個弱女子,不惜“絕險千裏”,從而使聶政得以名揚天下。同時又稱贊嚴仲子“知人能得士”。偏偏無人對俠累的死表示惋惜和同情。
以現代人的標準來看,刺殺壹國政要是非常嚴重的罪行,聶政也許是最兇殘的恐怖主義分子之壹。根據《戰國策·韓策二》的記載,聶政當時還刺傷了正在俠累府中的韓國國君韓哀候。《史記·表》中提到這壹事件時,僅壹句,“賊殺韓相俠累”。不提聶政的名字,而簡略為“賊”,明顯帶有貶抑刺客行為的意思。然而太史公在刺客列傳裏則對聶政的事跡基本上采取了壹種正面的肯定態度。另外,《戰國策·唐睢不辱使命》中提到,唐睢稱贊聶政是“士之怒”,氣概絲毫不弱於秦王的“天子之怒”。唐睢還說:“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當時天現晴空彩虹的景象,弦外之音即是,聶政刺韓相是順應天命。可見,聶政的行為在當時被看作是英雄義士的行徑。
《廣陵散》琴曲最早出現的年代大約為東漢後期。在東漢蔡邕的《琴操》裏,這次刺殺變成了壹則民間故事。在這則故事裏,聶政殺的不是韓相,而是韓王。聶政也不是為嚴仲子而行刺,而是為父報仇。原來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由於不能及時交付而被殺。於是聶政成了遺腹子。長大後聶政在山中遇到了仙人,學會了鼓琴的絕藝。聶政還掌握了異容術,變得無人認識自己。壹天聶政在鬧市鼓琴,“觀者成行,馬牛止聽”。韓王聽說後立即召見了聶政,命聶政當眾鼓琴。這時聶政取出琴中藏匿的劍,壹舉刺殺了韓王,為父親報了仇。後來伏在聶政屍體上慟哭不止的不是聶榮,而是聶政的母親。這個故事被蔡邕取名為“聶政刺韓王”。
《廣陵散》雖“聲調絕倫”,但歷來有人批評《廣陵散》“最不和平”,“憤怒躁急”,有所謂“臣淩君之象”。想必嵇康當時在刑場上以此曲來抒臆積郁於胸中的不平。曾著有《聲無哀樂論》的嵇康,壹向主張音聲來源於自然的本質,而與喜怒哀樂等主觀情感無關。嵇康臨刑時,神氣不變。但曲為心聲。不知嵇康面對大辟之刑時如何在 “怫郁慷慨”處,表現出“雷霆風雨”和“戈矛縱橫”的氣勢,從而以此曲作為對強權的最後反抗?
千年後重聽此曲,不能不念及聶政,不能不遙想嵇康。
三、逸士胸懷鴻鵠之誌――《平沙落雁》
據說《平沙落雁》是近三百年來流傳最廣的古琴曲,現存的琴譜就達五十余種。與其他名曲不同,《平沙落雁》的背後,並無膾炙人口的掌故。
《平沙落雁》最早的版本載於明代崇禎七年(1634)刊印的《古音正宗》。《古音正宗》這樣解題《平沙落雁》:
“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裏,天際飛鳴。借鴻鴣之遠誌,寫逸士之心胸也。……通體節奏凡三起三落。初彈似鴻雁來賓,極雲霄之縹緲,序雁行以和鳴,倏隱倏顯,若往若來。其欲落也,回環顧盼,空際盤旋;其將落也。息聲斜掠,繞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應,三五成群,飛鳴宿食,得所適情:子母隨而雌雄讓,亦能品焉。”
按說崇禎七年的時代,正是明朝飽受內憂外患困擾的時代。朱明王朝王祚將盡,天下有識之士無不憂心忡忡。此時刊印《古音正宗》,也許作者另有深意。上面的解題文字意趣昂然,並無半點憂天憫地的情緒在內。也許“借鴻鴣之遠誌,寫逸士之心胸也”兩句,正是中心點題之句,以示儒家倡導的“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
逸士即隱士,指隱居山林的讀書人。孔子雲,“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易》曰:“天地閉,賢人隱。”從現實急流中退卻下來的文人,在山林、田園中找到了最後的棲身之所。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的說法。中國歷代文人及其作品,受中國隱逸文化影響甚深。逸士雖“處江湖之遠”,但社會影響力有時並不弱於“居廟堂之高”者。
真正的隱士應該“只釣鱸魚不釣名”,但是,漸漸地,自魏晉以降,隱逸卻有極端化、世俗化的傾向。隱士中的壹些人,他們不但“釣名”,而且“釣利”。他們把隱逸做為獲取名譽和功利的手段。也有的當權者,為獲得禮賢下士的名聲,刻意逢迎隱逸山林的士人,有的甚至不惜以“假隱”充“高隱”。
《晉書·列傳第六十九》記載,隆安二年(399年),東晉權臣桓玄(桓溫之子)發動叛亂,把持了東晉朝政。自魏晉以來歷代都有隱士,偏偏當時卻壹個也沒有。桓玄覺得很沒面子。為獲得禮賢下士的名聲,他趕緊派人找來了西晉著名隱士皇甫謐的六世孫皇甫希之。先讓皇甫希之隱居山林,由桓玄資助各種費用。然後桓玄下召將皇甫希之征為著作郎,但又指使皇甫希之故意推辭不接受,然後桓玄下召封皇甫希之為“高士”。此事傳為舉世笑談,時人戲稱這種隱士為“充隱”。
真正做到徹底的隱逸,談何容易。自古以來,象陶淵明、謝靈運壹樣純正的逸士少之又少。古代大多數的逸士,或為世情所困,或因言獲罪,最終歸隱山林,潛居幽廬,也許不過是為世人做出的壹種姿態而已。他們表面上超脫,但內心裏也許從未平靜過。
從這個角度來看,《平沙落雁》的曲中之音和曲外之意,包涵了對懷才不遇而欲取功名者的勵誌,和對因言獲罪而退隱山林者的慰藉。
四、桓伊橫笛做三弄――《梅花三弄》
梅花,誌高潔,冰肌玉骨,淩寒留香,歷來是文人墨客詠嘆的對象。《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簫曲,後被改編為琴曲。 “三弄”是指同壹段曲調反復演奏三次。這種反復的處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風中次第綻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個性和節節向上的氣概。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的故事。《晉書·列傳五十壹》和《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裏都曾記載了這段典故。
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與王徽之並不相識。這時船上壹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壹奏。”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壹句話。晉人之曠達不拘禮節、磊落不著形跡,由此事可見壹斑。
根據《晉書》的介紹,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贊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壹時之妙,為江左第壹。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東晉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後秦苻堅摔大軍進攻東晉,時任中郎將的桓伊與冠軍將軍謝玄,輔國將軍謝琰***破苻堅於淝水(即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而丞相謝安也因立下存晉之功而進官至太保。後來晉孝武帝之弟司馬道子與謝安發生權爭,屢進讒言,對謝安極盡誹謗。晉孝武帝對謝安有了猜疑之心,漸漸開始冷落謝安。桓伊為此很是不平。在壹次宴會上,桓伊為晉孝武帝演奏壹曲悲歌《怨詩》,詩中唱道:“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其“聲節慷慨,俯仰可觀”。使晉孝武帝甚有愧色。謝安也為之動容。
“梅花三弄”典故裏的另壹位主角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王徽之曾任車騎將軍桓沖手下的騎兵參軍壹職。壹次桓沖問他:“妳在哪個官署辦公?”他回答說:“不知是什麽官署,只是時常見到牽馬進來,好像是馬曹。”桓沖又問:“官府裏有多少馬?”他回答說:“不問馬,怎麽知道馬的數目?”桓沖又問:“近來馬死了多少?”他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
王徽之的答復幽默詼諧,但都有來處。西漢時丞相府曾設馬曹,但東晉時軍中並無馬曹壹職,王徽之為顯示自己率性超脫,不理俗務,故意說成馬曹。後來,宋代陸遊曾有“文辭博士書驢券,職事參軍判馬曹”的詩句,說的就是王徽之這壹段典故。上述對話中“不問馬”,來自《論語·鄉黨》,原是說孔子的馬廄失火,孔子“不問馬”,只問傷了人沒有。“不知生,焉知死?”壹句,則來自《論語·先進》,原文為“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王徽之答非所問,令人捧腹,但句句有來歷。其應變之妙,學問之深,令人佩服。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壹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1972年作曲家王建中將古曲《梅花三弄》改變為鋼琴曲,其表現主題為毛澤東的詞《蔔算子·詠梅》,即“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姜玉恒演唱過壹首流行歌曲《梅花三弄》,也是取自古曲,歌詞這樣唱道“紅塵自有癡情者,莫笑癡情太癡狂,若非壹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看人間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 從通俗歌曲的角度來看,也算得上是壹首佳作了。
然現代人玩古風,無論是表現政治品格,還是表現男女之情,畢竟少卻了古人的高格雅意,品味高下自見分曉,毋需多言。
五、力拔山兮,虞姬奈何兮――《十面埋伏》
《山海經·卷七·海外西經》中提到壹個神話中的天神,“刑天與天帝爭,帝斷其首,乃以乳為目,操幹戚以舞。” 後人說,“幹戚之舞,猛誌常在。胸腹代首,天刑何有於我哉?”陶淵明也有 “ 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 ”這樣的詩句。每當看到這些文字,總令人想起歷史上壹位驚天動地的人物,這個人也壹樣的“猛誌常在”,有“力拔山兮氣蓋世”超凡氣概,雖然最後失敗,卻在歷史上留下耀眼的身影。這個人就是項羽。華夏如果有壹個戰神似的人物,項羽無疑應屬第壹人選。
項羽具有不可壹世的膽識和氣勢,古今少有。他是壹個頂天立地的英雄,暴秦的終結者。
項羽最大的失誤在於,沒有建立起壹個強有力的政治聯盟。秦亡之後,天下紛爭。項羽曾經自封西楚霸王,並以裂土分封、功臣為王的方式分封天下,但這次分封後,諸侯們並沒有效忠自己。由於他的殘暴和賞罰不明,使得他在諸侯間缺乏公信力。分封之後回到徐州不到才幾個月時間 ,就已經反叛四起了。正如賈誼所說,仁誼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裏的仁誼當然是壹種政治手段。項羽顯然不是壹個具有政治智慧的人物。
公元前202前,楚漢相爭接近尾聲,雙方會戰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南),三十萬漢軍圍住了十萬楚軍。漢方為瓦解對方軍心,就叫兵士們唱起了楚歌,楚兵大多離家已久,早已厭倦了連年征戰。楚軍中有人開始唱和,軍心徹底動搖。壹看大勢已去,項羽已無計可施,對虞姬唱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則和道:“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劍自刎而死。項羽後來逃到烏江邊,面對滔滔的江水,仰天長嘆道:“此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於是拔劍自殺。
後人根據這壹段垓下之戰作了兩個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琵琶曲《楚漢》。明朝王猷定為明代琵琶演奏家湯應曾寫的《湯琵琶傳》中生動的描述了這支曲子。此曲壹開始便是兩軍決戰垓下,壹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金聲、鼓聲、劍努聲、人馬辟易聲”此起彼伏,然後壹陣沈寂。勝負已見分曉,壹片哀怨的 “楚歌聲” 響起,英雄末路的項羽發出“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後有“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爭項王聲”等等。
在《十面埋伏》高昂的曲調中,傳來的不僅僅是勝利者的歡快的號角,還有失敗者非凡的氣概。
六、江月何年初照人――《夕陽簫鼓》
《夕陽簫鼓》是壹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壹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壹詩。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弦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奇怪的是,從唐、宋到明代前期,各家詩評很少關註此詩,自然也無人承認它是壹篇曠世傑作了。自明代以後的唐詩選本裏才開始收錄這首詩。明代鐘惺在《唐詩歸》中評價道:“淺淺說去,節節相生,使人傷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讀,讀不能厭,將‘春江花月夜’五字,煉成壹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清代王夫之《唐詩評選卷壹》中說此詩“句句翻新,千條壹縷,以動古今人心脾,靈愚***感。其自然獨絕處,則在順手積去,宛然成章。”清末王闿運在《王誌·論唐詩諸家源流》中評此詩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春江花月夜》只有壹首,唐朝只有壹個。《夕陽簫鼓》的琴聲陣陣傳來,繪聲繪影,《春江花月夜》所描述的那種畫韻詩境盡現於眼前,使人有如夢回唐朝,進而無限感懷大唐盛世之萬千氣象。
七、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漁樵問答》
《三國演義》開篇詞中的幾句“白發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壹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可做古曲《漁樵問答》的妙解。
《漁樵問答》是壹首古琴曲。存譜最早見於明代蕭鸞撰寫的《杏莊太音續譜》(1560年)。蕭鸞解題為:“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壹話而已”。近代《琴學初津》說此曲:“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唉乃,隱隱現於指下,迨至問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漁父做為“聖者”與“道”的化身,由來已久。《莊子·雜篇·漁父》中曾記述了孔子和壹個漁父的詳細對話,對話中漁父對孔子大段闡述了道家的無為之境,孔子嘆服,尊稱漁父為“聖者”。
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
《漁樵問答》壹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沈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嘆服,然古往今來幾人能夠?雖向往之,實不能也。
八、胡笳本自出胡中,響有余兮思無窮――《胡笳十八拍》
以文采武功來看,曹操應該是歷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之壹。壹個連魏武都欣賞倍至的人物,雖是女流,理應屬絕頂人物。此人就是蔡琰。
作為通曉音律的天才,她給後人留下了《胡笳十八拍》琴歌,名列十大古曲。文學方面,她留下了《東都賦》,《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傑作。郭沫若這樣稱贊《胡笳十八拍》, “那像滾滾不盡的海濤,那像噴發著熔巖的活火山,那是用整個靈魂吐訴出來的絕叫。”郭沫若還稱《胡笳十八拍》,“是壹首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而《悲憤詩》,近人以為這部作品的文學價值可與建安七子的作品相提並論。
蔡琰生逢亂世,早年家門不幸,再加上自己壹生三嫁,其命運甚為坎坷。也許苦難是產生偉大藝術作品的源泉,正是這些旁人不曾有過的經歷,使得蔡琰給後人留下了傳世傑作。她的成就,她的才情,絲毫不弱於建安七子。介於幾千年男尊女卑的陋規,《後漢書》中蔡琰不被單獨列傳,這使得她無法與同期其他歷史人物並列。她的事跡也不入《儒林》、《文苑》等列傳,而是被列於《後漢書·列女傳》,篇名為“董祀妻”。《後漢書·列女傳》中關於蔡琰的文字不多,但評價極高,說她“端操有蹤,幽閑有容。區明風烈,昭我管彤。”
蔡琰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因而她通曉漢、胡音樂。《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根據匈奴樂器胡笳的特點而創作的樂曲。她在該曲中將漢、胡音樂完美地融合在壹起,從而使《胡箔十八拍》成為古代少有的中外結合的結晶。
九、故國三千裏,深宮二十年――《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本是壹首琵琶曲,後改編為二胡曲。《漢宮秋月》雖列十大古曲之壹,但樂曲的歷史並不長。樂曲要表達的主題不是很具體。不少相關文章對此曲解題時都模糊地稱,此曲旨在表現古代受壓迫宮女幽怨悲愁的情緒。有的文章稱,此曲細致地刻畫了宮女面對秋夜明月,內心無限惆悵,流露出對愛情的強烈渴望。
《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壹定的關系。而《漢宮秋》是壹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宮女身居深宮,不得自由,日久自然生怨。另壹方面,西漢辭賦家鄒陽在《獄中上梁王書》中曾感嘆:“女無美惡,入宮見妒。”三千嬪妃和宮女,整天想的事情是向皇帝壹人爭寵,怎能不妒。然《漢宮秋月》中的幽怨並非小家碧玉式的、弱不禁風的閨怨。漢代宮娥身材健碩,能陪皇帝騎馬、打獵,宮內活動受到的限制也較後世皇宮為少。因而她們怨則怨矣,本身並不幽悶纖弱。
漢代宮女中也有不怨的。有壹個有趣的民間傳說,講漢代有壹個宮女名叫元宵,做得壹手好湯圓。她每天極為想念家裏的父母姊妹。她的誠心感動了皇帝,以後每年正月十五,漢武帝批準家家戶戶做湯圓,點燈籠,允許娘娘宮女出宮與民同樂。那壹天,元宵在自己的燈籠上寫著“元宵”兩字,帶著自己做的湯圓出宮,與家人團圓。
且把遙遠年代裏的幽怨拋在壹邊,聽《漢宮秋月》,品十五元宵,豈非快哉?
十、其曲彌高,其和彌寡――《陽春白雪》
古琴十大名曲之壹。相傳這是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師曠或齊國的劉涓子所作。現存琴譜中的《陽春》和《白雪》是兩首器樂曲,《神奇秘譜》在解題中說:“《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瑯之音。”
陽春白雪的典故來自《楚辭》中的《宋玉答楚王問》壹文。楚襄王問宋玉,先生有什麽隱藏的德行麽?為何士民眾庶不怎麽稱譽妳啊?宋玉說,有歌者客於楚國郢中,起初吟唱“下裏巴人”,國中和者有數千人。當歌者唱“陽阿薤露”時,國中和者只有數百人。當歌者唱“陽春白雪”時,國中和者不過數十人。當歌曲再增加壹些高難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雜以流徵”的時候,國中和者不過三數人而已。宋玉的結論是,“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陽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復雜,能唱和的人自然越來越少,即曲高和寡。
“陽春白雪”這個典故說明了不同的欣賞者之間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存在著的巨大差異。樂曲的藝術性越高,能欣賞的人就越少。不得不承認,這種差異又和欣賞者的主觀趣味有很大關系,有時很難得到壹個客觀公允的評價。正如西晉葛洪在《廣譬》壹書中所指出的:“觀聽殊好,愛憎難同。” 對於聽慣桑間濮上之曲、下裏巴人之聲的人,當然無法理解陽春白雪和黃鐘大呂的高貴雅致。從這點來說,古今並無太大區別。今人欣賞音樂,大都是“入耳為佳,適心為快。”
“雪唱與誰和,俗情多不通。”壹個多元化的世界是不能離開“雪唱”和“俗情”的。任何音樂似乎越通俗,支持者也越眾。這和今天票房收入最好的往往是流行歌曲演唱會是壹個道理。當然高雅的藝術自有其價值,時代愈久,愈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