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請問我們國家壯族的發飾,服裝,語言有什麽特色?

請問我們國家壯族的發飾,服裝,語言有什麽特色?

壯族男子多穿對襟的上衣,紐扣以布結之。胸前縫壹個小兜,與腹部的兩個大兜相配,下擺往裏折成寬邊;下短而寬大,有的纏綁腿;紮繡有花紋的頭巾。婦女穿藏青色或深藍色矮領、右衽上衣,衣領、袖口、襟邊都繡有彩色的花邊;下著黑色寬肥的褲子。也有穿黑色百褶裙,上有彩色刺繡,下有彩色布貼,色彩絢爛耀眼。紮布貼、刺繡的圍腰,戴繡有花紋圖案的黑色頭巾。節日或趕墟歌場穿繡花鞋。披戴繡花墊肩。婦女的發式各地有所不同。壯族服飾壹般都用自織的土布制成。

服飾是人類物質與精神需求的復合表征,即外表特征與心理審美的結合。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是各民族創造智慧的結晶,展示出各民族的精神風貌。

壯族服飾包括兩大部分:壹是指服裝,即衣服(衣裳),包括衣、褲、裙、帽、圍巾、手套、腰帶、鞋、襪、綁腿等;壹是指裝飾(修飾),包括發型、首飾、眼鏡、背包(背袋),甚至文臂、文身等。兩大部分組合成壯族服飾,是壯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衣是壹個民族最具特色的外在形象,既屬於物質的硬件性文化,同時又屬於精神的軟體性文化。它反映了壯族經濟發展水平,形象展現壯族的思想理念,即精神內涵,如民情風俗、哲學思想、審美意念、道德倫理、社交禮儀、宗教信仰等。壯族服飾文化形態,包含經濟的因素,又包含精神的風格特征。

壯族服飾,與古越人、西甌、駱越人、僚人有關。現在的民族學專家只能從壹些文字的史料來回顧壯族先民服飾產生與發展、衍化的歷史。資料表明:桂林甑皮巖發掘的新石器遺物中,有若幹件骨錐,專家們推斷:那是嶺南壯族先民用來縫制獸皮或牽引纖維原始蔽體物的工具,說明古壯人早就有遮體的原生態服飾。以後到漢、三國、隋唐、宋、明清至近現代,壯族服飾隨著經濟發展而進化。

據專家的專著論述:貴港羅泊灣漢墓出土黑地橘紅色回紋錦殘片,說明當時就有了壯錦這種飾物。還有壹種“峒布”,是麻織品及蠶絲品,說明遠在漢代,古壯民就種麻養蠶,為服飾提供原材料。三國時代的竹疏布,隋唐時代的蕉葛布、細白麻布、筒中布,均作為當時的貢品。元代始種棉花,織吉貝布。明清時期,壯錦飾品制織達到高峰,五顏六色。從專家專著中的回顧論述,可看出壯族服飾制品,從蕉纖維、麻纖維到棉花纖維的進化過程。服飾印染工藝,壯族藍靛染是有名的,直至當今,壹些壯族村寨的婦女,仍以藍靛染制黑色布料,以縫制黑色的服裝。如百色市那坡黑衣壯人,崇左市龍州縣金龍壹帶自稱“布代”的壯人,大新縣板價布儂婦女,她們穿著黑衣服裝在舞臺上展示其亮麗,成為展示壯族服飾特點的亮點。布匹染成之後,過牛角膠,折疊打平,閃閃發亮。有的則用米漿來漿過,曬幹打平。

壯族1500多萬人口,集居於廣西,分布於雲南文山及廣東連山等地。這麽廣大的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是不平衡的,各地域服飾各有特點,即不同地域,不同板塊的壯族服飾,構成多元壹體的壯族服飾。

壯族學者梁庭望先生在他的專著《壯族文化概論》中,將整個廣大的壯族聚居與分布地區的文化,劃分為九個文化區:紅水河中下遊文化區,柳江、龍江文化區,桂西北文化區,桂粵文化區,邕南文化區,邕江、右江文化區,左江文化區,桂邊文化區和文山文化區,來考察、分析各地域的文化特色。對壯族服飾文化的考察、發掘、收集、研究與展示,同樣可以用地理學觀念來進行。

另壹種方法,以江河流域為劃分,來收集、發掘、整理、展示壯族服飾,如紅水河流域,左、右江流域,邕江、郁江流域等等。水文化與服飾文化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紅水河流域的東蘭、巴馬、鳳山,南丹的蛙婆崇拜風俗文化節,節日展示的服飾亦充滿濃郁的民族特色。

我個人多年的采風觀察發現,壯族服飾目前仍相對保留傳統特色的,如桂西有隆林、西林、那坡、靖西等縣,壯族服飾特點較濃,以藍、黑兩色為主色。桂西北的巴馬縣壯族婦女服飾,其色彩以藍、白色為主色調,與那坡黑衣壯人服飾形成鮮明對比。那坡黑衣壯男女老少身上,很難找到白色或黃色、藍色。桂西南的龍州、金龍壹帶布代男女服飾,以黑色為主色調,婦女穿衣、褲、外套黑色長裙,頭戴黑巾,穿黑布鞋,從頭到腳,均為黑色,加之人的膚色潔白純凈,形成黑白對比,相輔成統壹的服飾美學整體。桂西南的大新縣板價村的布儂婦女服飾,亦別具特色:短衣、長褲裙,淺線花頭巾、花鞋;鑲金牙、戴銀手鐲等裝飾。

他們常在溪邊唱壯歡,在家門前曬坪舂糯米糍粑,壹派稻耕民族的鮮明形象及精神風貌。桂東北的龍勝壯族服飾,亦頗有特色,婦女戴花頭巾,上衣是無領開胸衣,兩只扣子,寬大滾花褲,穿布鞋。其他地區也有特色,如雲南文山的壯族服飾,特點突出。

壯族服飾的顏色,古代、近代多以藍靛作染料,染成黑色或藍色,黑色是壯族服飾主色調。這種主色調,如今保留在那坡與龍州等地的壯人群體中,他們是自耕農服飾文化的活性形態。其他地域的壯人服飾,由於自耕農自足自給經濟形態的衰落,轉入現代的農耕技術與經濟形態,自種自紡自織自制的經濟已被打破,自然而然在服裝的顏色取舍方面,趨於當代的***同的流行色,如紅色、白色、花色、黃色、青色、茶色等,這才出現所謂白衣壯、藍衣壯、花衣壯之稱。其實這是與經濟基礎形態緊密相關聯的。由於在變化,穿黑衣的壯人,就顯得特別奇特,引人註目,稱之為“黑衣壯”。壯族是統壹的整體,服飾不同是由地域環境、氣候條件、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而產生、形成的現象。

我個人以為,縱觀整個壯民族的原生態審美,開始都從黑色主調審美觀出發,以後才產生異化。

要搜集、展示壯族的服飾特點及發展史,是需要作壹番深入的考察與調研實踐過程,特別是當代多元化文化的互相撞擊形勢下,經濟及各種文化在互通、互動、互融,勢不可擋。壯族傳統的服飾文化特點能否保存、發展,變成壹種既有傳統元素,又有當代審美觀的完美結合,重要的壹點:不能割斷傳統,不能否定民族的歷史創造,我們只能繼承、吸收、創新再發展,形成不遠離壯族母體文化、本土主體文化的新型服飾文化,展呈在新世紀民族之林的大舞臺。

創新再創造,博物館提供了依據,即歷史、傳統,還要從民族的審美傳統吸取其合理的成分。如今舞臺上及禮儀場合出現的“餃子形”頭飾,是硬殼兩角尖尖翹上天,配有彩絲,這在勞動中,就失去了功能,只能作舞臺裝飾品,過於誇大了,就脫離了壯家作為稻耕民族的審美與實際需要。這是我個人的看法,不壹定正確。

壯族服飾有著悠久的歷史,若以性別分類,分男服飾、女服飾;以年齡分類,分老年、中年、青年、幼年服飾;以身份分類,分村老、師公、麽公、道公服飾;以禮儀分類,分平裝(勞動裝)與節日裝等。各類壯族服飾都是壯族服飾文化的構成因素,壹定要保護、搶救、搜集、整理,為壯族服飾新的進步打下傳統基礎。在適應當今社會節奏的形勢下,壯族服飾應進入壹個新的審美境界,做到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當代人的審美需要和實際功能。任何文化的創新,都要從民族的傳統、心理、審美、哲學等內涵出發,切忌主觀臆造。只有這樣的文化,這樣的服飾文化觀,才能讓悠久的壯族服飾文化源遠流長,代代相傳,真正成為壯族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鮮明表征。

  • 上一篇:詳細闡述會展行業的現狀與發展
  • 下一篇:雞蛋糕水的比例,蒸的時間是多長?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