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言歸正傳,先說壽縣。壽縣隸屬於安徽省六安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稱壽春、壽陽、壽州。早在春秋時期,她就是蔡的都城。戰國時,強大的楚國遷都至此,壽縣成為當時中國首屈壹指的繁華都市。西漢時,壽縣還作為淮南王劉安的王城而引人註目。看來壽仙也有王者之氣。但無論是蔡、楚,還是淮南王劉安,都只能算是諸侯。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妳讀過《三國演義》就會知道,壽縣確實是“帝都”,東漢末年也確實有自稱皇帝的人企圖“統治天下”。雖然皇帝的名字被認為是非法的,遭到了狼群的壹致反對和討伐,而且只維持了兩年,但壽縣也應該被認為是壹座作為“帝都”而載入史冊的城市。所以,這個在歷史書裏。妳壹定也想到了。這是東漢大族袁氏的袁術,號稱“四世三公”。
今天的壽縣看不到任何與袁術有關的文物和遺跡,壽縣博物館裏也沒有任何關於袁術的東西。看來,壽縣人對這個曾經在這裏稱帝的“皇帝”並無好感,反而認為這個“國賊”是屈辱的,不值壹提。但在三國歷史上,袁術也是壹個重要的人物。說起來,袁殊的背景很不錯。用今天的話說,他應該是個“高幹子弟”,而且這個“高倩”也很“高”。誰能比得上?而且在家族內部,袁術的地位比袁紹更好。袁術出生在壹個私人家庭,而袁紹出生在壹個普通家庭。在那個講究出身的年代,這個差距就是天壤之別。所以袁術非常看不起他的弟弟袁紹,甚至罵他是“家奴”(依附於邵,他氣憤地說:“群臣不聽話,是我家的奴隸!”用公孫瓚的書,不是袁的兒子——後漢書?袁術傳》),而袁術本人,《後漢書?《袁術傳》說他“少俠義”,不算是閑散之輩。憑著自己的能力,他更多的是壹個家庭的聯系,他也在官場上升到了最高層。“舉孝遷河南尹兼虎賁中郎將”,東征董卓氏,後為南陽太守。後來率軍殺了揚州刺史,又叫徐州伯。今天淮河以南被分割,成為東漢末年割據集團之壹。
看似袁術事業有成,獨霸壹方,但他的傳承在當時的大背景下不值壹提,官場更多的是對家族背景的依賴;我討伐董卓的時候,沒見他下過多少功夫。而是不顧大局,在小賣部卡住了孫堅的脖子。他殺死的揚州刺史陳文並不是壹個有權勢的人物。在軍閥割據的時代,袁術的個人能力、實力和他手下的文臣武將都不算出眾,說他是二流軍閥多少有些擡舉。看來袁叔除了壹張家族名片,沒什麽好炫耀的。然而,就是這樣壹個人,在建安二年(197),風靡天下,在壽縣稱帝,國號鐘。說起來,袁術稱帝主要有三個原因。第壹,袁術壹直認為袁氏出自陳姓,陳順後以土承火,所以應運而生。二是因為當時的蔔筮中有“代漢者,畫之時高”之說,“畫之時高”的意思是“道上之高臺”,從歷史發展來看應該是指魏闕(《三國誌》:“魏亦名其不名,畫之時高,聖人以課為耳”。衛,名詞,闕宮門的臺灣觀。高聳於宮門之上的瞭望塔,經常在下面懸掛法令),袁術卻以為是自己。“畫假路就是‘路’的意思!”屠是正道;路就是路。而袁術自己也用了“高速公路”這個詞,所以才有此言論。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壹點,他遞上了東漢的聖旨(聖旨是孫堅討伐董卓時得到的,其子孫策投靠袁術借兵,存入袁術)。他覺得自己有了聖旨在手,就“名正言順”地稱帝了。於是袁術被沖昏了頭腦,不顧內外反對和自身實力,貿然在壽縣稱帝。
說起來,這種行為是東漢末年最愚蠢的行為之壹。當時雖然大家都想稱王,但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漢朝還在,漢獻帝還在。雖然狄鹹沒有權利,但他仍然是名正言順的“皇帝”。妳可以不理他,控制他,操縱他,但如果妳換掉他,那就是違背了仁義,違背了君臣之道,會成為眾矢之的。
然而袁術卻不明白這壹點。說起袁術,他不是傻子,而是走火入魔了。他沒有袁紹的遼闊疆域,寡不敵眾。沒有曹操的人才,有很多人才;沒有劉備的足智多謀和皇室地位;沒有孫策的勇猛和智慧,他是軟的。他連劉章都比不上。至少益州有天險,但他可以躲壹陣子。這樣壹個謙虛的軍閥,各方面都比不上,卻厚顏無恥地稱帝,只能說明他被利益蒙蔽,把壹切後果拋在腦後。
袁術沒有能力,但他有盤剝百姓的辦法。在他的地盤上“不修法,以抄掠為資本,奢靡無節制,百姓苦不堪言”。他稱皇太後更加放蕩,歷史上稱其“生性高傲,自敬其陵。”而偷個假名字,就很奢侈了,還贏了幾百人。都是羅碗,吃膩了肉,又餓又困。所以資源空虛,無法自立。“他所統治的淮南,是壹片富甲壹方的土地,他所制造的人民卻是水深火熱,民不聊生。這樣的性格自然不會折騰太久。由於皇帝成為眾矢之的,短短兩年,“皇帝”就被徹底消滅,吐血而死。諷刺的是,“天子”臨死前的最後壹個願望是喝壹杯蜂蜜水。當他得知自己的願望無法實現時,不禁哀嘆“元叔連”,吐血而死。
不知道袁術在臨死前覺得連壹杯蜂蜜水都喝不下的時候,是後悔自己的稱帝,還是為自己的強取豪奪行為感到羞恥。壽縣作為東漢末年除長安、洛陽之外的第三個所謂的“帝都”,沒有輝煌與榮耀。除了名不副實,壽縣見證了壹個被皇帝夢沖昏頭腦的跳梁小醜的放蕩。難怪今天壽縣提到自己的歷史,只提到蔡楚文化,只提到淮南王劉安,只提到八公山上的“壹草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