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 在鄭州市商城路北。明代初年建,弘治十四年 (1501年) 重修,其後屢有修葺。建築均為琉璃瓦覆蓋,飛檐四出,造型精致,結構緊湊。樂樓高達15米,歇山式雙層建築,正脊浮雕遊龍數條,有鳳凰飛舞,荷花、獅子陪襯。廟內碑碣很多,其中有明張大猶草書石碑“福贊”、“壽贊”兩通,筆跡蒼勁挺拔。前者碑高180厘米,寬82厘米,厚約21厘米;後者碑高181厘米,寬80厘米,厚21厘米。
蘇軾書歐陽修《醉翁亭記》石刻 在鄭州市博物館內。北宋元佑六年 (1091年) 蘇軾知潁州時,應開封劉季孫之請,以真、行、草兼用字體寫成《醉翁亭記》長卷,卷末有趙孟頫、宋廣、沈周、吳寬等人的跋尾贊敘。明隆慶五年 (1571年) 秋,劉巡邀請文彭、吳應祈為之雙鉤勒石,立於鄢陵縣劉氏家祠內。原件墨跡。其時為高拱所得,不久又為張居正所有,張氏獲獲抄家,被沒入宮廷,後焚毀。
清康熙三十壹年 (1692年),高拱的侄曾孫高有聞因原刻磨損不清,出其家藏拓本重新刻石,立於新鄭縣高氏祠堂。刻技之精,不在鄢陵石刻之下。鄢陵石刻已全部散失,新鄭石刻於1959年移置鄭州市博物館,建立長廊,妥善保存。石刻***分18塊,每塊長60厘米、寬40厘米左右;其後還有6塊寬約40厘米、長60-90厘米的石刻,是趙孟頫、沈周、高拱等人的題跋。
商代遺址 在鄭州市區內。面積25平方公裏,1959年秋發現。1955年在遺址中部又發現壹座周長近7公裏的城垣,為早於安陽殷墟的商代前期遺址,是商王朝重要的都邑之壹。在此發掘出大量的房基、地窖、水井、壕溝、墓葬等遺跡,以及銅器、石器、骨器、蚌器、玉器、陶器、原始瓷器等遺物,還有少量的刀刻字骨和陶文符號。在城的北墻和南墻外有冶鑄青銅器的手工業作坊遺址,西墻外有燒制陶器的手工業作坊遺址,北墻外還有磨制骨料的擤工業作坊遺址。在城內東北部,有大面積的帶有石柱礎的夯土臺基,很可能是宮殿遺址。在西城墻外的社嶺街和城墻東南角,出土大量青銅器,有方鼎、圓鼎、尊、卣、觚等,是商代文物之精華。
獸面紋牛首銅壺
獸面紋牛首銅尊
獸面紋銅方鼎
杜嶺方鼎 1974年出土於杜嶺崗南段張寨南街,通高100厘米,重86.4公斤。
大河村遺址 在鄭州市北郊大河村西南1公裏處,距市區12公裏。1964年秋季發現。面積約30萬平方米。1972-1980年曾進行11次發掘,發現大量墓葬、灰坑、房基等遺跡和遺物。是壹處包括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主要為住房的遺存,已出土房基28座,年代有異,結構亦不相同。房基據碳同位素測定,距今約5000年,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晚期。大量陶器中獨具風格的雙連壺,紅陶黑彩,白衣彩陶出土數量甚多,色彩鮮艷,花紋圖案多樣,為大河村彩陶的壹個特點。彩陶片上繪有各種天文圖象,如太陽紋、月亮紋、星座紋等。大量的農業生產工具,如石制的斧、鏟、刀、鐮和蚌刀等的出土,高粱、粟和蓮子等種了的發現,表明農業是當時人們的主要生產實踐和生活來源。
彩陶缽,1972年出土。
大河村類型彩陶連體瓶,大河村出土。
吉鴻昌墓 在鄭州市西郊烈士陵園。吉鴻昌 (1895-1934),扶溝縣呂潭鎮人。1934年加入中國***產黨。同年11月9日在天津被捕,24日在北平就義,葬於呂潭鎮鴻昌學校花園內,1974年移葬鄭州烈士陵園。
紀公廟 在鄭州市西北26公裏紀公廟村。漢滎陽城西南300余米。紀信是劉邦的大將,漢高祖三年 (前204年),項羽困劉邦於滎陽,紀信假扮劉邦誑楚,使劉邦得以遁走成臯 (治今滎陽西北汜水鎮)。項羽怒,焚紀信。後人在滎陽西南為紀信修墓立廟。廟已無存,原址有唐代以後重修廟宇和贊頌紀信的碑刻30余塊。其中以唐武周長安二年 (702年) 書法家盧藏用撰文書寫的石碑最為珍貴。碑高2.27米,碑額系書“漢忠烈紀公碑”六字,碑身隸書。廟後有紀公墓,高7.5米,圍125米。登冢頂可俯瞰古戰場風光。
花園口 在鄭州市北17公裏處,緊靠黃河南岸。宋時曾在此建閘治水,後漸成村落,名桂家莊。明吏部尚書許某在此修建花園,方圓540畝余。後河道南移,村落與花園被河水吞沒,成為黃河渡口,名花園口。1938年6月,日本侵略軍侵占開封,逼近鄭州,國民黨軍隊在此扒開黃河大堤,使豫東、皖北、蘇北三省的千裏沃野變成荒無人煙的黃泛區。1947年3月將決口堵復,河水流回故道。
古滎冶鐵遺址 在鄭州市西北20公裏處。面積12萬平方米。1965年和1975年曾部分發掘。發現煉鐵大高爐兩座,爐缸呈橢圓形,爐壁、爐基均用黑褐色耐火土夯築而成,爐前、爐側有冶煉的架木遺跡。經復原,高爐在6米以上,容積50立方米,周圍有礦石堆、水井、水池、煉渣區等,還有預熱鼓風的風管,是壹個完整的冶煉作業系統。高爐附近出土大量成套的鑄造模具和鐵器成品,大多有“河壹”銘文,產品以生產工具為主。遺址的年代為西漢中期至東漢時期。發掘材料證明它是官營的冶鑄聯合作坊。
原武溫穆王壁畫墓 在鄭州市二十裏鋪瓦屋孫村東南。是明太祖的八世孫。墓在地面下7米處,為壹坐北向南的磚券墓,墓室正面有壹高大門樓,兩扇石門可以啟閉。墓室長6米、寬5米、高3米,墓後壁上方有壹盜洞。墓內殘存四塊墓誌銘,均為72厘米見方的石碣,說明該墓是原武溫穆王及其元配張太妃的合葬墓。墓室內布滿彩繪壁畫,後壁中央繪有釋迦佛像,兩旁繪有護法靈禽、麒麟、大象。東西兩壁繪有帝王和王妃畫像及其親人、侍者、菩薩、比丘,以及亭臺樓閣和各種樂器等。墓頂繪日月星象,雲氣繚繞,仙鶴翩舞。1953年墓上方新建保護房,墓誌銘鑲砌在室內墻上,墓室內建有長20米的隧道,歷46級可達墓底。
鞏義市
石窟寺 在鞏義市區東北約8公裏的大力山下。北魏熙平二年 (517年) 建。東西魏、北齊、隋、唐及北宋,相繼在此鑿窟造像。現存5窟、256龕、7743尊佛像和數十篇題記。第壹窟門內兩側雕“帝後禮佛圖”,其余三壁雕佛像和佛傳故事。壁腳雕神王、怪獸和伎樂人。“帝後禮佛圖”分三層六組,每層比丘和比丘尼作前導,後為皇帝、皇後和侍從,前呼後擁,反映了皇室的宗教活動。為我國現存浮雕中較完整的傑作。
正龕佛像—石窟寺第1號窟中心柱正龕佛像,是北魏晚期佛像的典型代表。
浮雕禮佛圖局部—石窟寺第3號窟南壁西側禮佛圖局部,為皇後禮佛行列。
杜甫故裏 在鞏義市老城東1公裏的南窯灣。此地背依筆架山,前臨廣闊沃野,東泗河經此註入洛水。唐著名詩人杜甫 (712-770) 即誕生在筆架山下的壹孔磚砌窯洞裏。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藝曾任鞏縣令,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詩人,杜甫少年時代即在此度過。
(1962年)
杜甫墓 在鞏義市老城西北約6公裏康店鄉康店村西的邙嶺上。墓地坐北面南,東西並排3個土冢,西為杜甫墓,向東依次為長子宗文,次子宗武之墓。墓冢呈覆鬥狀,高約10米,墓周長約72米。唐大歷五年 (770年) 杜甫在湖南湘江途中病亡 (壹說死於耒陽)。元和八年 (813年),其孫子杜嗣業才遷葬於今址。壹說遷葬河南偃師首陽山下,今首陽山下也有杜甫墓。在湖南耒陽和平江也有杜甫墓。
鐵生溝冶鐵遺址 在鞏義市老城西南29公裏。鐵生溝村群山環抱,礦藏豐富,南側為壹處規模較大的西漢冶鐵遺址,東西長約180米,南北寬120米,總***2.16萬平方米。遺址周圍斷崖上,裸露出不少煉渣、礦石末、燒土和黑灰。在冶煉場附近的南北兩山上,發現有漢代采礦場的遺跡。冶煉場西南3公裏的羅漢寺和西北的羅泉、北莊均發現有采礦井和巷道。1958-1959年發掘,在2000平方米範圍內,挖出煉爐18座。出土的煤塊、煤餅和煤渣看,我國西漢時期即已用煤冶鐵。特別經過對出土鐵器的金相分析,發現西漢時已有球墨鑄鐵。
宋陵 在鞏義市西村、芝田、孝義、回郭鎮附近。北宋9個皇帝,除徽、欽二帝被金所虜囚死漠北外,均葬此。乾德元年 (963年) 太祖趙匡胤之父趙宏殷的陵墓由開封東南遷鞏,***為七帝八陵,附葬皇後20余個。陪葬宗室及王公大臣,如寇準、包拯等墓300多座,形成龐大的陵墓群。邙嶺起伏,蔚為大觀。
八陵為:永安陵,趙匡胤的父親趙宏殷的陵墓;永昌陵,太祖趙匡胤的陵墓;永熙陵,太宗趙光義的陵墓;永定陵,真宗趙恒的陵墓;永昭陵,仁宗趙禎的陵墓;永厚陵,英宗趙曙的陵墓;永裕陵,神宗趙頊的陵墓;永太陵,哲宗趙煦的陵墓。陵墓建制基本相同,都有較大的陵臺。陵臺四周有神墻,四角有角樓,四墻中間設神門,東、西、北三神門外各有雕獅壹對,南神門外神道兩側排列著雄偉壯觀的石刻群。
宋太宗永熙陵石雕—石望柱(不計柱座)高超過6米,文武臣高4米多,象、馬等體高都超過2.6米。
宋真宗永定陵石雕—是目前諸陵中保存得最完整的壹處。石望柱(不計座高)高5.7米,文武巨像體高3.7-3.8米。
雪花洞 在鞏義市老城東南29公裏新中鄉老廟村嵩山香爐峰下。是這裏20多個自然溶洞中最神奇絕妙的溶洞。因洞內石壁晶瑩剔透,石林潔白如雪,故稱雪花洞。洞長600多米,高13米左右,面積4000多平方米,由大小不同的6個天然溶洞組成。迎賓大廳可容納200-300人。洞外還有杜甫故居、北宋皇陵、摩崖造像石刻、石窟寺等名勝古跡。
黃冶唐三彩窯遺址 在鞏義市老城西南的大、小黃冶村。當地丘陵起伏,山溝環繞,溝岸兩旁的臺地上,到處呈現燒制“唐三彩”的窯址堆積。鞏義市不僅是“唐三彩”的主產之壹,且當時造瓷業也相當興盛。
新鄭市
鄭韓故城 在新鄭市區附近雙洎河 (古稱洧水) 與黃水交匯處。春秋戰國時為鄭國和韓國的都城所在地,因稱鄭韓故城。公元前230年韓被秦滅。鄭、韓在此建都長達500多年。故城平面極不規則,周長19公裏。大部分城墻尚存,最高處達18米。西城中部有壹座小城,應是當時的宮城。東城內有各種手工業作坊遺址。鑄銅作坊遺址面積達10萬多平方米,制骨作坊遺址面積7000平方米,戰國時的鑄鐵作坊遺址面積4萬平方米。曾在此清理出壹座熔鐵爐和兩個烘範窯,出土大批鐵器和陶範,此外還有制陶、制玉作坊遺址。東城內的壹個戰國兵器坑,出土銅兵器180多件,多數有銘文。城內外發現六處墓地,出土壹批青銅器、玉器等。
裴李崗遺址 在新鄭市區西北約8公裏。遺址西南臨雙洎河,東靠裴李崗村,高出周圍地面約2米,面積約2萬平方米。1977-1979年曾進行三次發掘,發現大量墓葬、灰坑等遺跡和遺物。這是壹處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石器有磨制精致的磨盤、磨棒、鏟、鐮、斧、鑿等。鏟多作鞋底狀,上下均有圓形弧形刃。鐮似今之鐮刀,而刃部有鋸齒。這些都為我國其他新石器時代遺址所不見或少見。陶器多紅色,手制,火侯較低,器表多磨光。器形有球形小口雙耳壺、三足體、三足壺及鼎、缽、盆、碗、勺等。據碳14測定,距今已8000年左右。
歐陽修祠墓 在新鄭市區西14公裏歐陽寺村。 歐陽修 (1007-1072),廬陵 (今江西吉安) 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墓冢高大,古柏環繞。墓前有明清重修的祠堂及石人、石獸等,祠旁立“宋太師歐陽文忠公祠墓”碑,祠墓四周圍以紅墻。附近還有寺院。
後周皇陵 在新鄭市區北18公裏郭店村。包括嵩陵、慶陵、順陵和懿陵。嵩陵是後周太祖郭威墓,慶陵是世宗柴榮墓,順陵是恭帝柴宗訓墓,懿陵是世宗皇後符氏墓。陵前有明清祭文石碑40余通。墓冢都有封土,高20米左右。據史書記載,太祖郭威臨終曾告柴榮,陵墓務求儉素,不用石柱、石人、石獸,不修下宮。此說與皇陵現狀相符。
軒轅故裏 在新鄭市區北關。是軒轅黃帝出生地。據《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為中華民族的祖先。現有明代重建、清代重修的軒轅祠。祠院坐北向南,前有山門,後有主殿,院左右兩側是配殿,主殿正中奉有黃帝像,左殿塑有嫘母像,右殿塑有嫫母像。縣城西南12公裏,傳說黃帝幼年曾在此活動,現仍有天壽宮、少典祠、嫘母、嫫母等祠廟遺址。縣西南的具茨山主峰風後頂,是黃帝成年時期活動的主要場所。該山峻峰突兀,風景秀麗。現有黃帝祠、黃帝避暑宮、禦花園、幽勝宮、力牧峰等廟宇古跡。其中以黃帝祠最雄偉,軒轅廟大殿最奇巧,醫聖宮的地勢最險峻,幽勝宮的環境最幽靜。
新密市
打虎亭漢墓 在新密市區西約6公裏、綏水南岸臺地上。東西兩墓並列,高大的土冢相連,猶如土山。西墓龐大,用磚石築成,分7室,總長25.16米,寬17.28米,中室高4.88米。墓室南有斜坡墓道,長25米。墓底鋪煤,厚0.5米。墓內畫像石刻豐富,雕刻具獨特風格。墓門正背兩面刻有鋪首銜環和珍禽異獸組成的圖案。壁上刻有大幅迎賓圖。東、南、北三面耳室刻繪庖廚、烹飪、車輛、饋贈、宴飲等。東墓與西墓毗鄰,結構近似,唯形制略小,壁畫全系彩繪。後寺郭3座漢墓,在打虎亭東北2.5公裏,墓室結構和壁畫內容與打虎亭墓基本相同。
戰國魏長城 在新密市區西北10公裏。從滎密交界的香爐山起,經蠟燭山、沙崗、風門口、五嶺,南到茶庵村北,長5.8公裏,墻基寬2.5米,現存城墻最高處為2.5米,如同曲曲彎彎的長龍橫穿許多險要的山口。墻垣為青石砌築,保存基本完整。按魏為秦所逼,將都城自安邑 (今山西夏縣),遷都大梁 (今開封) 後,為了防禦西鄰秦國入侵,於周顯王十三年 (前356年),由黃河北的陽武 (今原陽),經過鄭州西郊,南到新密,修了壹條長約100余公裏長的城。秦統壹六國後,這條長城才被放棄。現存的魏長城遺址,是唯壹保護在地面的壹段。
鄭莊公冢 在新密市區東南30公裏王崗村東約1公裏。現有圓形墓冢,高10米,周長約有125米,墓建造在土崗上。冢東距鄭韓故城僅15公裏。鄭莊公 (前757-前701),春秋時鄭國第二代國君。
後士郭漢墓群 在新密市老城西北後士郭村處。地面上現存4個冢,皆坐北朝南,經發掘可知:墓室為磚石結構,隨葬器物非常豐富,有石羊頭、鎮墓罐、彩繪陶倉樓。墓室正面壁上繪“地主收租圖”圖案。後士郭漢墓出土的大量隨葬器物,為打虎亭漢墓斷代提供了佐證。壁畫“地主收租圖”,則是壹幅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也是研究漢代社會經濟史的重要資料。墓中的石刻“鬥雞圖”壁畫,是我國目前發現唯壹的漢代石刻壁畫,在美術史上有重要地位。
登封市
嵩山 屬於伏牛山脈,其主峰在登封市西北,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組成。東西綿延約60余公裏。東周始定嵩高為中嶽,五代以後稱中嶽嵩山。與泰山、華山、恒山、衡山***稱“五嶽”。這裏山巒起伏,峻峰奇異。站立峰頂極目遠眺,北望黃河,明滅壹線;鳥瞰山麓,名勝古跡星羅棋布。著名勝跡有北魏嵩嶽寺塔、漢代嵩山三闕 (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元代觀星臺及少林寺、中嶽廟、會善寺、法王寺塔、永泰寺、凈藏禪師塔、初祖庵、嵩陽書院、石淙河摩崖題記、劉碑寺石碑和八方古文化遺址等,均為遊覽勝地。
少林寺 在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 (495年)。孝昌三年 (527年) 印度僧人菩提達摩在此首創禪宗,歷史上稱達摩為初祖,稱少林寺為祖庭。唐初,少林寺和尚佐唐太宗開國有功,從此僧徒常習拳術,禪宗和少林拳負有盛名,廣為流傳。千佛殿內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羅漢朝毗盧”壁畫約300多平方米,白衣殿內有清代“少林寺拳譜”、“十三和尚救唐王”壁畫。
少林寺
白衣殿壁畫
達摩亭相傳是二祖慧可在此立候達摩,雪深及膝,故又叫立雪亭。寺西的塔林,西北的初祖庵、達摩面壁洞,西南的二祖庵,以及附近的唐代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時的法華塔,元代的緣公塔等,在建築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寺內保存有唐以來的碑碣石刻約300余品,其中以唐王告少林寺主教碑,以及蘇軾、米芾、蔡京、趙孟頫、董其昌、日本僧人邵元撰文和書寫的碑刻最為珍貴。
塔林 在嵩山少林寺西裏許。為歷代和尚墓地,現存自唐至清千余年間的磚石墓塔220多座。式樣繁多,造型各異,是綜合研究我國古代磚石建築和雕刻藝術的寶庫。
初祖庵 在嵩山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下。現存壹殿、兩亭和千佛閣等。大殿建於北宋宣和七年 (1125年),木構梁架、鬥拱都具典型的宋代風格,是河南現存木構建築中之傑作。大殿東南有古柏壹株,相傳為唐初禪宗六祖慧能所植。附近保存有書法家黃庭堅、蔡卞等人書寫的贊頌初祖達摩的碑石40余品。
二祖庵 在嵩山少林寺西南4公裏的缽盂峰上。二祖慧可 (487-593),北魏時虎牢 (今滎陽市) 人,從菩提達摩學佛,立雪斷臂,得受衣缽後,相傳在此養傷。其徒眾為作紀念,在此建庵。庵內有大殿3楹,碑碣數通。殿前四井,傳為慧可卓錫所鑿,名卓錫泉,雖近在咫尺,而味各異。庵外有古塔3座,其中以周萬歲登封元年 (696年) 所建的唐塔最為挺拔俊秀。南上裏許有煉魔臺,又名覓心臺,為慧可經行處。
達摩面壁洞 在嵩山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上。傳為達摩面壁十年 (壹說九年) 處。石洞幽邃,深約7米,寬3米。
太室闕 在嵩山中嶽廟門前500米處。東漢元初五年 (118年) 建。是漢代太室山廟前的神道闕,與少室闕、啟母闕並稱中嶽漢三闕。太室闕高3.92米,東西兩闕相距6.75米。闕身用長方石塊壘砌而成,上部用巨石雕成四阿頂,南面刻有“中嶽太室陽城”六篆字,氣勢挺拔,蒼勁有力。另有漢隸和篆、隸參半的兩段銘文,記述呂常等人建闕的因由,是研究我國書法演變的重要實物。雕刻有畫像50余幅。
少室闕 在嵩山少室山下的邢家鋪村。約建於東漢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 (118-123) 之間。少室闕北面上部刻有雙線勾勒的“少室神道之闕”六篆書大字,南面的隸書銘文大部剝落。闕身現存畫像有60余幅。蹴鞠圖雕刻栩栩如生,說明我國早在漢代已有足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