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玉器,溫潤光澤,半透明不透明都有,玉器中夾有棉絮狀或其他雜質,乃正常現象。假玉器則沒靈氣,色澤幹枯,灰暗呆板,有的內中還有氣泡。
2、水鑒別法:將壹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狀久不散開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偽劣貨。
3、把待鑒定玉器用線騰空吊起來,輕輕敲擊,真玉器聲清脆悅耳,舒揚致遠。假的無美妙聲音發出(此法適用於稍薄的玉掛件)。
4、手觸摸法:真玉器放在手裏壹掂,手感沈重,假的掂起來較輕飄。另外,若是真玉用手摸壹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5、視察法:將玉器朝向光明處,如陽光、燈光處,如果顏色剔透自然就是真玉。
6、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澀的感覺。
7、放大鏡觀看:將選購的玉器放在放大鏡下觀看,主要是有無裂痕,無裂痕者為上乘優質玉,有裂痕者為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價值亦大減,裂痕越多越明顯的,價值也就越低。
8、刀劃法:真玉器較堅硬,用削筆刀劃無痕跡,假的則較軟,刀割見痕跡。刀劃的時候應選擇玉器的底部或不顯眼的部位。另外,部分岫玉玉石由於硬度在2。2—3之間,所以,也可能出現劃痕,實際操作時應註意鑒別。
9、真玉器的斷口參差不齊,物質結構較密。假的斷口整齊發亮,乃玻璃類東西;斷口物質結構粗糙,無蠟狀光澤的是石頭壹類,用七倍以上的放大鏡細細觀察,鑒別其邊、角、洞、鏤空、刻線的地方,於細微處可發現假貨的蛛絲馬跡。
其次,對於玉的種類和古玉可采取以下方法加以辨別:
1、對於老玉和新玉,則可從兩個方面來鑒別:老玉的表面有壹層氧化的玉皮,俗稱“包漿”,似梨的皮,與玉的天然色有明顯的區別,而新玉是沒有的;再者可從雕刻的題材來看,古代玉是等級、權利的象征,以神話的花鳥、人物為多,如龍、鳳等。而新的壹般以吉祥題材為多。
2、眼觀與手摸相結合的鑒別方法——目前在市場上有10元、20元壹塊的玉,也有價值數千上萬的,對此人們可通過上等的玉滋潤、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溫潤的感覺,通過放大鏡或顯微鏡,可看到玉的內部呈纖維交織結構,粒度細;而人造玻璃無結構,可以看出氣泡。此外,也可在玉不顯眼的地方用刀刻,刻得動的必是假玉,刻不動的才是真玉。由於上品的和田玉日趨稀少,每公斤可達數萬至十幾萬元,而壹般的青海白玉、俄羅斯白玉等壹公斤才數千元,所以有人將此來混充和田玉。這些玉與和田玉的礦物質基本壹致,但表面色澤較灰暗、不柔和,時間長了會更加黯淡。
總之,“熟能生巧”,只要平時多閱讀玉器鑒賞方面的書籍,多揣摩,多總結,迅速鑒別玉器的真偽也不是難事!
玉器可分為軟玉和硬玉兩種,硬玉又名翡翠。從化學成分來看,軟玉是含鈣、鎂和鐵的矽酸鹽,而硬玉則是含鈉和鋁的矽酸鹽。
下面介紹鑒別真假玉器的壹些常用方法:
(1)水鑒別法
將壹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狀,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觸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3)觀察法
將玉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鑒別法
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
此外,還可以用放大鏡觀察,主要看有無裂痕,有裂痕的其價值大減。
玉石的品質鑒別
鑒定玉的品質,有六條標準,即“色、透、勻、形、敲、照”。
(1)色
玉以綠色為最佳,紅、紫二色玉石的價值僅為綠色玉石的1/5。玉當中若含紅、紫、綠、白四色,稱為“福祿壽喜”;若只含紅、綠、白三色,則為“福祿壽”。色澤暗淡、微黃色的為下品。如果是單色玉,以色澤均勻的為好。
(2)透
透明晶瑩如玻璃,沒有臟雜斑點,不發糠、不發澀的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則分別稱為中級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帶有紅、綠、白三種顏色的玉才稱為翡翠玉。到了現代,翡翠玉泛指壹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並帶綠色的居鄉。
(3)勻
玉的色澤重在均勻,雖含白、綠但色澤不均勻的,則價值很低。
(4)形
玉石的形狀可根據不同的審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樣式,無特殊標準。壹般地說,玉石的個頭愈大愈好。
(5)敲
玉當中常有斷裂、割紋,壹般不易觀察到,如果用金屬棒敲壹敲,或者把玉輕輕拋在臺板上,可以從聲音的清濁辨出裂紋存在與否。聲音越清脆越好。
(6)照
玉當中有肉眼不易發現的黑點、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鏡照壹照,便可壹覽無余。
玉的品質可分為10級,每壹級又可細分為上、中、下3檔。其中,白玉無論其色澤好壞,透明度如何,價值都是最低的。
天然玉石的特點是略呈淺色,而不帶有淺藍色(俗稱邪色)。另外還有壹種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鹽水制成,外觀頗似深色“老坑玉”。鑒定的方法很簡單,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重者為真玉。
目前,市場上常常混雜壹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別假玉的壹般方法是看、聽、測。
(1)看
主要看晶體透明度、內部結構、光澤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澤,花紋自然,內部纖維狀態是不易模仿的。
(2)聽
真玉聲音清脆,人造假玉聲音發悶。
(3)測
主要是測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為標準,除岫玉、綠松石外,壹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劃出條痕,而玉石本身絲毫無損。假玉壹般較軟,劃不動玻璃。
常見的假玉壹般用塑膠、玻璃加工而成,它們都是非晶質材料,硬度低,密度小,還有材料本質的特征。如塑膠能用鋼針挑得動,或能刻出劃痕,拿在手中輕飄。玻璃在燈光或陽光下內部顯示氣泡,偏光鏡下顯示非晶質性(轉動時無周期性的明暗變化),有原料制作漩渦狀條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