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歷史上除了嶽母,還有哪些識大體有見識的母親呢?

歷史上除了嶽母,還有哪些識大體有見識的母親呢?

說幾個《史記》中光輝母親形象吧。

介子推之母

大義從子誌的介子推母。介子推追隨保護晉文公有功,晉文公論功行賞,卻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心有怨言。《史記·晉世家》記載了他們母子的壹段對話: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祿。”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隱,安用文之?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此乎?與女偕隱。”至死不復見。

俗話說,母以子貴。沒有壹個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富貴的。然而介子推母為了兒子高潔的誌向,慨然提出入山隱居,直至燒死,也不肯出來見晉文公。正是因為有如此深明大義的母親,才有介子推如此狷潔之士。

秦末漂母

韓信面有饑色,釣於城下。漂母見而憐惜,壹連幾十天都來河邊漂洗,次次給韓信帶來飯食。韓信表示將重報。漂母卻大怒:“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施之不圖報,這就是樸素而真摯的平民女性。

漂母之怒,怒在韓信把她同壹般施恩圖報之人那樣看待。何其高義和高潔的村媼!再者,或許漂母慧眼識人,看出韓信不是等閑之輩,便極力相助。漂母的關愛給了韓信極大的奮鬥勇氣,當韓信被封為楚王之時,最先想起的是回報漂母!後人記住了漂母的慧眼識人,和那份雪中送炭的溫暖。當寒門士子懷才不遇,倍感孤獨和苦悶時,禁不住懷念漂母。如李白大聲直呼:“沙丘無漂母,誰肯飯王孫”

吳起卒母

戰國魏文侯時人,軍事家吳起士卒之母。吳起在為將帶兵時,愛兵如子,與士兵同甘***苦。士兵爭為其效命,萬死不辭。吳起為壹個皮膚生疽的士卒吮吸傷口。士兵的母親聽說了這件事,哭了起來。

太史公記載:

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別人以為:名將吳起為壹個小小的士卒吮疽,這應該是士卒和其母的榮幸。為何卒母還要哭呢?卒母的回答讓人感嘆不已:“往年吳公為丈夫吮疽,結果丈夫拼命戰死沙場。而今吳公又為兒子吮疽,不知兒子又將死於何方?!所以大哭。”

臺灣蔡師信評論說:“卒母前有喪夫之痛,後有失子之憂,也都毫不怨尤,而連稱‘吳公’兩次,以示衷心尊崇,該多不易。” 卒母深明大義,明白吳起愛兵是報國,而士卒拼死是報吳。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忍痛割愛,夫死子繼。

  • 上一篇:南瓜茶壺是當時那位大師的傑作。
  • 下一篇:去沈陽到哪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