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寶雞民俗

寶雞民俗

1,鳳翔彩繪泥塑

寶雞鳳翔彩塑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它興起於明代,最初是作為兒童保護學生、辟邪、為兒童祈福、接受祝福的“玩具”。主要分布在鳳翔縣城關鎮劉穎村。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鳳翔彩塑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2年和2003年,劉穎民間工藝大師沈虎和胡新民創作的泥馬羊被選為當年郵票的主圖。同壹個村莊,同壹個工藝品,連續兩次被印上被稱為“國家名片”的生肖郵票,這在中國郵政史上絕無僅有。

2、馬勺社火面具

馬勺社火臉譜是源於寶雞社火的民間工藝新產品。馬勺是寶雞農村常見的舀水器具。舊時鎮宅有掛簡單鬼面木勺辟邪的習俗。

上世紀80年代,寶雞民間藝人受此習俗啟發,將社火面具繪在馬勺背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馬勺社火面具。馬勺的社火面具,大部分都是三國裏關於神和人物的故事。近年來,有人嘗試在鐵鍬、葫蘆、水桶、梭子上繪制社火面具,形成了新的展示藝術品種。

3.西路秦腔

西路秦腔是陜西第四路秦腔之壹,因起源並流傳於西府地區和甘肅地區而得名。也叫西路秦腔、西路梆子。其音樂以曲牌、雜腔為輔的板腔構成,延續了明末清初“西秦腔”的唱腔和板腔風格。用寶雞當地方言發音,西府特色鮮明。

表演火辣卻精致,面部妝容直白大方。還有很多獨特的絕技,比如用鞭子掃鼻煙,甩麻鞭,打五雷轟頂,卷涼席,打雞蛋拌飯。清末民初,西府秦腔達到頂峰。2008年,出生於秦腔西府世家的著名學子陸被授予“陜西省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秦腔代表性傳承人”榮譽稱號。

4.西府社火

寶雞是陜西社火藝術最具代表性的地區,被稱為“西府社火”,以陳倉區、隴縣、鳳翔、岐山等縣最為著名。寶雞社火種類繁多,有山社火、車社火、馬社火、背社火、擡社火、地社火、黑社火、高芯社火、高蹺、竹馬、旱船、獅子、龍燈。

通過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和嚴謹的構思,使演員扮演知名的歷史和現代人物,形成經典故事的組合,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特別是這種民間藝術往往與秦腔人物緊密結合,具有悠久的歷史魅力和獨特的魅力。

如今,寶雞各地每年春節或元宵節前後都要進行社火表演,以表達歡樂,突出節日氣氛,以此來慶祝豐收,保佑平安,辟邪懲惡。寶雞社火已入選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寶雞因此被譽為“中國社火之鄉”。

5.西府曲子

西府曲子是寶雞特有的壹種唱法。它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秦都永城(鳳翔),是秦國的宮廷音樂,稱為“永城琴曲”,後傳入民間。秦漢之變後,雍人不敢再講秦,於是改為“永城清曲”;大約明朝以後,又叫西府曲子和鳳翔小曲。

有平弦和跨弦曲調。平弦又稱“小宮調”,唱腔流暢委婉,類似民歌;越弦,又稱“鞏崢調”,慷慨激昂,接近中國傳統戲曲。壹直以坐唱為主,偶爾曲子班也嘗試將其搬上舞臺,在陜西省舉辦的曲藝表演中多次獲獎。

百度百科-寶雞

  • 上一篇:婺源到永新有多少公裏?
  • 下一篇:屈原的詩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