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汕頭潮陽谷饒鎮在哪?

汕頭潮陽谷饒鎮在哪?

谷饒鎮位於汕頭市潮陽區西北部,小北山南麓,潮陽、普寧、揭陽三市交界處,省道洪河貫穿全境。全鎮面積71.8平方公裏,其中耕地2.4萬畝,山地4.6畝。行政轄5個居民委員會和21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132000人,是朝陽區重點僑鄉之壹。谷饒的鄉鎮企業很發達,針織內衣行業很有名氣。

改革開放以來,谷饒鎮委、鎮政府圍繞建設現代工業鎮的目標,實施“農林穩鎮、工業富鎮、商貿科教興鎮”的發展戰略,帶領廣大群眾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取得了豐碩成果。

谷饒鄉以前叫谷饒。明洪武二十四年,始建於1391。在赤遼,原來的清季創想鎮改為夏佳,下堡華裏現在叫華光。明崇禎至清雍正年間,張創達的第五孫張從第八代開始陸續從赤遼遷至尚家。在此之前,二孫子張玉江後來定居在吳門樓和二房港。經過張氏家族的發展和繁衍,上堡溪的出現,逐漸被稱為赤寮鄉。民國16年,公元1927更名為谷饒鄉,取其農作物豐饒之意。宋元興仁鄉,明清民國初年龜山都城,朝陽縣第六區從10 (1921)。1956為谷饒鄉,1958成立紅楓人民公社,1959改名谷饒人民公社,1983改為谷饒區,1986成立谷饒鎮。

地理位置:谷饒鎮位於小北山南麓,東經116 24 ˊ,北緯23 21 ˊ。東鄰西臚鎮,南接通榆鎮,西接貴嶼鎮,北接金隅鎮、皂鋪鎮,距朝陽市區26公裏。

自然環境:地勢從西北向東南逐漸傾斜,屬於半丘陵和平原地區。谷饒水發源於小北山棗鋪界青排山南麓,從源頭至下遊通榆鎮西東仔西側流入練江中遊,全長24.438+0 km。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65438±0.4℃,年平均降水量65438±0.820毫米。

人口民族:谷饒鎮總人口132萬,其中漢族占99.88%,壯、黎、苗等少數民族占0.12%。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65438+萬人,是朝陽區重點僑鄉之壹。行政組織:谷饒鎮設有上堡、廣茂、華光、新坡、新興五個居委會,以及大坑、梅西、新厝、頭鋪、東明、東興、橫山、溝南、後溝、五角、官田、李安堂、景郊、屯內、仙堤、沈洋、遷安、新地。

近年來,谷饒鎮群眾文化活動活躍,規模宏大。特別是在節假日,組織各種文化體育活動,活躍人民的文化生活。鎮上有壹支業余文藝創作隊,活躍在文學、繪畫、書法創作上。它叫小北山腳下的小紅花。有時他們會同有關單位舉辦大型文藝晚會,有時居委會舉辦書畫作品展。1995春節期間,舉辦了張永利、張曉彬、張英平收藏書畫展,其中作品為明清及當代著名書畫家的代表作。1997年5月,為紀念五四,迎接香港回歸,舉辦書畫攝影展。共有68位老中青作家,135件作品參展。2004年春節期間,舉辦了陳、和張海鵬攝影作品展。

為推動文化事業發展,該鎮聯系朝陽宣傳文化部門,組織部分作家采訪鎮上相關企業,深入報道鄉鎮企業發展情況,在報刊上做專題報道,反映改革開放以來大中型企業發展情況。

在文藝創作方面,林祥雄、張壹英等業余作家的散文、小說已在北京、廣州、香港嶄露頭角,在粵東潮陽文壇頗有名氣。林祥雄曾出版過《古城之魂》、《雲水漫步筆記》。張壹英的創作方興未艾。近年來,她出版了散文集,如《不僅是回憶》、《人生的壹個岔口》、《昨天的故事》等。其中散文《父親與書》獲《文藝報》《人民日報》老幹部局征文壹等獎,還連續多年獲朝陽市文化局文聯業余創作壹等獎。谷饒鎮的文化活動之所以能積極開展,是因為它有壹個群眾性的創作團隊。在業余書畫展中,上堡的張英平、張寶生、張楚平,的黃建洲、張、羅,華光的張英順、張,都是谷饒文化工作的先行者。

谷饒的民俗文化活動將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深入發展。鄉內幾個村(居)每十年舉行壹次祭祀活動。通過紀念南宋文天祥等部下的抗元活動,鼓勵群眾弘揚民族氣節,開展兩個文明創建活動,動員海內外華僑投身家鄉建設,載歌載舞。1998年4月和12年2月,全鄉5個村有12個單位,其中男女英文歌曲隊13個,潮州笛鼓隊15個,舞蹈隊20個上街演出。同時,還有陜西、遼寧、廣西、福建等地的文化團體參加旅遊演出,很受歡迎。

谷饒鎮有許多文化活動,如圖書館、有線電視臺和敬老文化活動中心。文化室壹般建在村(居),群眾文化活動十分活躍。鎮上有20個歌舞隊,其中東明鸚哥隊在' 97潮陽歌舞節上的表演受到好評。上堡二村青年英語歌唱隊參加’99朝陽春節文化遊行;華光青年英語歌曲隊、鑼鼓隊參加汕頭99春節文藝遊行;仙博少年長笛組曲音樂隊獲朝陽首屆長笛組曲音樂比賽第二名;2003年,組織教育系統的師生參加本區慶祝國慶的文藝演出;2003-2004年,舉辦中國象棋大賽。

谷饒,位於朝陽小北山南麓,清康熙年間歸龜山都城管轄,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文化積澱豐厚。屬於赤寮鄉的張勛(1686-1760)和仙坡鄉的劉後吾(1894-65438+)。南宋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乘勢而上,在古龜山首府小北山下浴血奮戰,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傳說和歷史遺跡供人們憑吊,歷代儒釋道文物散落壹地。其中,張勛(字真)創辦的紀念宋末大元帥陵園桂山書院,賀龍、葉挺在路1927開辦的紅軍革命舊址赤都嶺(帝感天宮),愛國僑領之父在武昌創辦。此外,還有晉代藥仙吳夢、的“武文真君廟”、安華光鄉的“關帝廟”、新寮的普濟寺、廣茂的觀音寺等。,都是佛教和道教的歷史奇觀。更神奇的是,今年春節第壹天,央視以“民間藝術殿堂”為題,隆重推出了谷饒鎮沈陽鄉的“梅祖廟”。這座占地65,438+0,500平方米,集石雕、木雕、瓷嵌等傳統民間工藝於壹體的私人祠堂,是由民國時期著名的鄉村賢者陳梅生先生以65,438+0,926,5438,直到1929年梅生去世,工程才算完工。由長子陳祖武(時任普寧縣縣長)繼續,歷時近十年。是當年潮汕各種有絕活的藝人精心打造的。保存下來的木雕300多件,石雕200多件,凝聚了民間藝人的心血,給後人留下了非常珍貴的藝術資料。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壹步步實施,在僑梓齊心協力,經濟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壹向勤勞又有管理意識的谷饒。於是,在企業家的熱情支持下,有識之士風生水起,許多有價值的文物古跡得到了及時的保護、修復和擴建,吸引了海外鄉親回鄉尋根、求友誼,也為提高青少年歷史文化知識、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繁榮兩個文明建設、發展旅遊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上一篇:動畫片《聖少女》的每集介紹
  • 下一篇:請告訴我畫粉筆的技巧,怎麽畫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