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航海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時間最長、船只和水手數量最多的壹次航行。它不僅標誌著中國早在歐洲地理大發現之前就具備了遠洋航行的能力,也在世界舞臺上展示了明朝的“軟實力”,將明朝的名聲傳播到了海外。
當明朝人喜歡在聚光燈下從四面八方來到朝鮮時,鄭和下西洋引起了相當多的爭議。比如明朝的車夫劉大俠就曾質疑:“三保下西洋,花費數十萬,軍民死亡數千。拿回寶物有什麽用?”
隨著時間的發酵,鄭和下西洋賠錢的說法越來越流行。壹百多年來,人們壹再嘲諷鄭和下西洋只是朱迪的壹個景像工程。那麽,鄭和下西洋到底有什麽好處呢?這次大航海真的是“賠錢賺吆喝”嗎?
壹.航行的目的
鄭和下西洋是賺是賠,要看他下西洋的目的。據《明史》記載,“成祖疑惠帝死於海外,欲追述之,欲在異國炫耀其軍隊,以示中國之富強”。
明朝的官印證明了鄭和下西洋的兩個目的,壹是尋找文健,二是與周邊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單從這兩個目的來看,鄭和沒有找到文健,但他還是花了很多錢。與周邊小國的外交,看起來更像是明朝的壹種自鳴得意,真的是賠本買賣。
但官方三言兩語的記載並沒有說出鄭和下西洋的全部目的。在官方記載的背後,隱藏著他下西洋的另壹個重要目的——經濟開發。
第二,經濟效益
明初,手工業迎來蓬勃發展,迅速增加的商品產量為明朝開拓消費市場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當時,銷售最廣、利潤最高的市場是海上貿易。就這樣,在經濟規律下,明朝把目光投向了藍海。
其實明朝並不是第壹個類似“西遊”的操作。例如,非常重視海外貿易的北宋王朝也於1987年在宋太宗下西洋。它派出大量海船出訪東南亞各國,並高調購買他國貨物,鼓勵各國商隊來華貿易,宋代海上絲綢之路隨之興盛。
明初的對外貿易政策實際上是宋代“官專賣海外貿易”政策的延續。為了獨享海外貿易的豐厚果實,明朝還在民間實行嚴格的海禁,獨家壟斷巨大的海上貿易市場,以獲取高額利潤。就連執行“不出海”民間政策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有海外貿易的想法。朱元璋在位時,與琉球等國都有對外貿易。但由於倭寇猖獗,海上壹片狼藉,當時的貿易規模也十分有限。
永樂時代,大明國力空前強大,打開海外貿易市場的時機已經成熟。因此,永樂皇帝朱迪登基後,立即重建了因日本入侵而廢棄的海運公司,建立了完整的海外貿易管理體系。壹切準備就緒後,明朝廷以鄭和為使節,率領船隊穿梭於各國之間,打著賞賜的旗號進行官方貿易,為“京南”之後的明朝打開了壹條經濟輸血大動脈。
明朝的絲綢和瓷器遠銷海外,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繁榮。與此同時,海外各國的香料、珠寶等商品以“朝貢”的名義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原,豐富了百姓的生活。
在這些貿易往來中,明政府作為唯壹的賣家,利用商品的差價賺了不少錢。比如鄭和在蘇曼收購的辣椒,價格只有0.01兩/斤,運回明朝後可以高達0.2兩/斤,即使加上運費,利潤依然可觀。
而且由於中國的瓷器、絲綢等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壹直是硬通貨,擁有船只和貨物的鄭和船隊當然牢牢掌握著主動權。鄭和船隊用中國貨換取海外貴金屬也成為普遍現象。即使在今天,中國的壹些博物館仍然收藏著鄭和船隊帶回的黃金紀念品,足以見證其火熱程度。
蔣在《鄭和下西洋的經濟記述》中的總結說:“正是鄭和下西洋從海外賺取了大量的金銀,解決了唐宋以來中國貴金屬的短缺。從此,白銀取代了劣質金屬和紙幣成為中國的主要貨幣。”在中國古代經濟史上,這是壹個了不起的成就。
這樣賺錢的生意,只有鄭和下西洋才能做成。可見,鄭和下西洋不僅沒有“賠錢賺吆喝”,反而像搖錢樹壹樣給明朝帶來了無數財富。明朝中後期,士人嚴於簡樸,甚至講下西洋的“雙贏”效果:“奇貨可居,上壹代人所希冀的奇珍異寶,塞滿了庫房,窮人答應多買,或成了富翁,國家也羨慕其用”,簡直就是富民強國。
更為難得的是,鄭和下西洋還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比如,鄭和下西洋的第壹站太倉,就成了鄭和使團出發時招募水兵、采購物資的大本營。鄭和使團返泊後,太倉成為迎接外賓和各種進口貨物的中轉站。
繁榮的海上貿易為太倉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力,太倉已升級為中國海外貿易的黃金口岸,以至於“各國珍寶盡收眼底”。在鄭和下西洋的影響下,太倉成為世界第壹碼頭。劉家崗碼頭附近的工商業城鎮發展迅速。鄭和下西洋半個世紀後,也就是明朝弘治年間,六合鎮、王赫城等地方成為重要的商業中心,場面十分熱鬧。
而且,購買下西洋所需的大量物資,刺激了太倉當地工農業的發展:太倉不僅成為江南重要的糧倉,棉花等經濟作物,而且在激烈的貿易帶動下,呈現出“遍地植棉”的火熱景象。棉紡織業已成為太倉的品牌,獨特的“太倉式攪拌機”享譽世界。夏布、棉布成為太倉特產,暢銷數百年。
壹個太倉尚且如此。如果放在明朝境內,帶動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建國時高度封閉的明朝,在幾十年的下西洋中,出現了東南商業繁榮的新局面。是鄭和船隊“打”到了提振經濟的“強心針”。
第三,後人的誤解
花開花落,潮起潮落。即使鄭和下西洋給明朝帶來了數百萬的財富,但還是逃不出經濟規律下的那只看不見的手。隨著鄭和壹次次漂洋過海開展貿易,明朝進口商品日益豐富,商品市場逐漸飽和,直接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不斷下降。
原本值0.2兩/斤的辣椒,在鄭和使團的大量進口下,價格暴跌至0.1兩/斤。但是明朝不願意放棄高額利潤,就想出了內部傾銷的辦法賣給官員。
明朝為員工組織了壹次內部采購會議,但拒絕給員工壹個友好的價格。而是以高於市場價0.2兩/斤的價格賣給官員,等於克扣工資。大小官員不敢聲張,拿鄭和下西洋當降薪的出氣筒。
結果在多位官員的批評下,鄭和下西洋的壯舉瞬間變成了“勞民傷財”。其實如果明朝能尊重經濟規律,這個問題也不是不可解決的,只是明朝因為噎廢食,簡單粗暴地把“鍋”留在了“下西洋”上。轟轟烈烈的《西遊記》悄然落幕。
諷刺的是,雖然明朝官員口口聲聲說鄭和下西洋是“浪費人和錢”。然而,到了明朝宣德年間,下西洋停止不久,明朝工部尚書黃福就開始遭殃了:永樂年間“下西洋”、遷都打仗等大事,國家卻不缺錢。現在下西洋停了,國家怎麽到處“扶經濟”?去西部要花錢。不去西部怎麽可能沒錢?
看了這鮮明的對比,也許幾百年後,人們才能深刻理解鄭和的話:欲國家富強,不可忽視海洋。財富來自大海,危險來自大海。
這是壹個劈波斬浪的智者。見過世面後,他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可惜被目光短淺的後人所忽視。如果明朝早壹點看到海洋的價值,很多悲劇就可以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