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廄,音fēi lóng jiù,唐代禦廄名。唐朝殿中省馴養良馬所在。為仗內六閑之壹,以最良之馬居之,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始置。皇帝有內外廄閑之馬,飼管於飛龍廄,日以八馬列於宮門之外,號為南衙立仗馬。舊址在長安大明宮北面玄武門外禁苑中。閑,《說文解字》:“閑,闌也。從門中有木。”此處指馬廄,關養馬的地方。《漢書·百官表》:“龍與閑駒。”
白香山,即白居易。
《贈錢翰林》,詩題為《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壹百韻》。原句“分庭皆命婦,對院即儲皇。”
分班,音fēn bān,指分成行列。《西遊記·第八回》:“謝罷,各分班而退,各執乃事,***樂天真。”
分庭,音fēn tíng,釋義:1、庭中,以示平等。《漢書·貨殖傳》:“子贛結駟連騎,束帛之幣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 2、指分處庭中。南朝·宋·顏延之《應詔宴曲水作》詩:“分庭薦樂,析波浮體。”
命婦,音mìng fù,古代泛稱受有封號的婦女。命婦享有各種儀節上的待遇,壹般多指官員的母、妻而言,俗稱為“誥命夫人”。歷代封建王朝婦女的封號皆從夫官爵高低而定,唐以後形成制度。後宮內命婦的編制為壹後、四妃、九嬪,此為高等級,婕妤、美人、才人算中級,寶林、禦女、采女算低級。皇後和皇帝壹樣是不講品級的,而其他後宮佳麗都和前朝的大臣壹樣有嚴格的品級。唐代命婦定制壹品國夫人,三品以上為郡夫人,四品為郡君,五品為縣君。宋代有國太夫人、國夫人、郡太夫人、郡夫人、郡太君、郡君、縣太君、縣君、孺人等(以上,母加“太”字)。徽宗時改定封號,又有淑人、恭人等稱號。清制,凡命婦封號,壹品二品稱夫人,三品稱淑人,四品稱恭人,五品稱宜人,六品稱安人,七品以下稱孺人。不分正從,文武職相同。又,宮廷中嬪妃,稱內命婦,外廷官員妻、母稱外命婦。
對苑,指翰林院對面的禦苑,代指太子居住的東宮。唐代翰林院設置在宮內深處,麟德殿之西,比屬於中書省的中書舍人院更接近於寢宮內殿(這是在長安大明宮內的情況,皇帝若住在興慶宮、西內或東都時,翰林院的位置也比中書舍人院密近)。而太子(儲皇)則居住在皇宮的東部,稱東宮。
儲皇,音chǔ huáng,意思是皇太子。晉·潘嶽《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儲皇之選,實簡惟良。”唐·李白《流夜郎承恩放還書懷示息秀才》詩:“天子巡劍閣,儲皇守扶風。”
韋綬,(生卒年不詳),唐京兆人。韋肇子,宰相韋貫之(本名韋純,避憲宗李純諱以字行,760年—821年)兄。德宗建中四年(783年)中拔萃科。貞元元年(785年)任華陰令,七年以左補闕充翰林學士,十六年因心疾,以右散騎常侍致仕。(按,唐朝另有同名者:韋綬,字子章,京兆人。初為長安縣尉。入朝為工部員外,轉屯田郎中。元和十年,改職方郎中,充太子諸王侍讀,再遷諫議大夫。)
襭,音xié,把衣襟插在腰帶上兜東西。《玉篇》袵也,以衣袵扱物也。《爾雅·釋器》扱袵謂之襭。《註》扱衣上袵於帶。
蜀襭袍,音shǔ xié páo,蜀錦制成的插衽於帶的袍子。《新唐書·韋綬傳》:“德宗時,以左補闕為翰林學士,密政多所參逮。帝嘗幸其院, 韋妃從,學士鄭絪欲馳告之,帝不許,時大寒,以妃蜀襭袍覆之而去。”
韓偓,(約842年—約923年),晚唐五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其詩多寫艷情,稱為“香奩體”。 後梁龍德三年(923年),病逝於南安縣龍興寺,安葬於葵山。著有《玉山樵人集》。
昭宗龍紀元年(889年),韓偓登進士第。先後擔任過左諫議大夫、翰林學士承旨、中書舍人、兵部侍郎等職,極為唐昭宗所信任。
韓偓暗藏金蓮之燭。唐宋時,宮廷禦用的蠟燭臺通常用黃金雕刻成蓮花形,因此得名“金蓮燭”。宋·鄭文寶《南唐近事》載:韓寅亮是韓偓之子,曾對他說:其父韓偓臨死時,王審知(據有福建之地,後為閩王)聽說韓家箱籠甚多,且鎖得很嚴。人們從未見過箱內藏物,認為裏面必定藏著珍寶。王命親信打開箱子,裏面只有燒剩的龍鳳燭,及金縷紅巾百余條,蠟淚如新,紅巾香氣猶濃。有壹老仆人忍不住掉淚道:“韓公任翰林學士時,常在金鑾內殿為皇帝起草文書,深夜才回翰林院。當時都是由宮妓秉燭送學士出殿,韓偓就把這些東西收藏起來。自從長安遭亂,韓公得罪,貶官南方,這些東西只剩下很少壹點了。”700年後,清初詩人吳銘道依然對此唏噓不已,其《韓偓集二首》道是:“燒殘宮燭淚條條,死戀君恩恨未消。”
《十國春秋》,清吳任臣編撰的壹部宏篇巨制的史學著作,***壹百四十卷。十國即閩國、吳越、吳、楚、南漢、前蜀、後蜀、南平、南唐、北漢。《十國春秋》以《史記》為樣本,全書分為本紀、世家、傳記以及經濟、文化、宗教等部門。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康熙八年(1669年)完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任臣以歐陽修作《五代史》,於十國仿《晉書》例為載記,每略而不詳,乃采諸霸史、雜史以及小說家言,並證以正史,匯成是書。”
後蜀,此處為錯誤,應為前蜀。前蜀,(907年—925年),五代十國之壹,由王建所建,定都於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前蜀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陜西南部、湖北西部,歷二主,***十八年。前蜀建立後,少有大規模戰爭,社會生產基本上能正常進行,但王建統治時賦稅很繁重。王衍繼位後奢侈荒淫,營建宮殿,巡遊諸郡,耗費大量財力,加重人民的負擔。太後、太妃賣官鬻爵,臣僚也賄賂成風,政治十分腐敗。公元925年,後唐莊宗李存勖發兵攻打前蜀,王衍投降,前蜀覆滅。
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圖,小字行哥,許州舞陽(今河南舞陽)人,是前蜀的開國皇帝。唐末加入忠武軍,成為忠武八都的都將之壹。因救護唐僖宗有功,成為神策軍將領。後被排擠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後不斷發展勢力,逐漸壯大。文德元年(888年),王建投奔成都,為陳敬瑄所阻,於是開始攻打西川。歷經三年苦戰,王建奪下西川,被封為西川節度使。此後,王建接連降服或擊敗武泰節度使王建肇、東川節度使顧彥暉、武定節度使拓跋思敬,占有兩川、三峽,取得山南西道,天復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為蜀王,成為當時最大的割據勢力。天復七年(907年),唐朝滅亡,王建因不服後梁而自立為帝,國號蜀,史稱“前蜀”。王建在位時期,勵精圖治,註重農桑,興修水利,擴張疆土,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蜀中得以大治。在位十二年,廟號高祖,謚號神武聖文孝德明惠皇帝,葬於永陵。
尤,此處為驚異的意思。例:《左傳》:“公飲之酒,厚酬之,賜及從者。司馬亦如之。張丐尤之。”
(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