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馬慧先是什麽職業

馬慧先是什麽職業

馬慧先

馬慧先(1929.2—2014.5),別名佛慧,筆名天澈,號百花室主,祖籍江蘇武進,生於上海市,當代著名畫家和工藝美術師,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榮譽館員、廣西文史研究館館員、廣西文史研究館書畫院院士、“C、中國民主同盟成員、馬萬裏中國畫藝術研究會榮譽會長、藝海回瀾社名譽社長。自幼隨父親現代著名書畫篆刻家馬萬裏學習繪畫,擅畫花卉、仕女、草蟲走獸。歷任廣西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南寧市第四、第五屆政協委員,馬萬裏中國畫藝術研究會首任會長;曾為廣西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文化藝術委員會高級書畫師、學術委員。1990年因“為我國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受到國家輕工業部嘉獎表彰。主要作品有《秋趣》、《天女散花》、《百花競艷》、《十分春色》等。

中文名:馬慧先

別名:佛慧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29年2月10日

逝世日期:2014年5月22日

職業:畫家

畢業院校:桂林美術專科學校、中央美術學院

主要成就: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榮譽館員稱號

《海峽兩岸書畫名家精品展》金獎

受國家輕工業部表彰

廣西文史研究館館員稱號

(1951-2006)優秀文藝家榮譽稱號

《馬慧先畫展》

代表作品:《秋趣》,《天女散花》,《百花競艷》,《紫雲》

籍貫:江蘇省武進市

齋名:百花室,紫藤仙館

筆名:天澈

人物簡介

馬慧先,別名佛慧,筆名天澈,號百花室主。1929年生,江蘇武進人,當代著名畫家,廣西博物館榮譽館員、廣西文史館館員、“1951-2006優秀文藝家”。馬慧先系國內外著名書畫篆刻家馬萬裏之女。自幼隨父學畫,得其真傳,擅畫花卉、仕女。曾先後就讀於桂林美專(現廣西藝術學院前身)、西江文理學院及中央美術學院。歷任廣西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南寧市第四、第五屆政協委員,廣西文史研究館書畫院院士,廣西老年書畫研究會理事,馬萬裏中國畫藝術研究會會長,南寧市美術家協會顧問,南寧市文化藝術協會理事,南寧書畫院顧問,南寧市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曾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文化藝術委員會書畫師學術委員,廣西美術家協會會員,南寧書畫院高級書畫師。

作品風格

馬慧先畫風清麗雋秀,繼承其父萬裏先生雅俗***賞的小寫意風格。其作品多為花鳥草木、走獸蟲魚,其中尤以紫藤、百花、葡萄、仕女題材最多。“其作品落墨潔凈、設色妍雅,有乃父之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參事室語

馬慧先女士的作品呈現出來的品質即是她個人修養、處世心態的體現:清凈、潔雅,不落塵俗。她的畫風承襲馬萬裏先生壹路的工兼寫,既講究物象造型的精準,又力求突出筆墨的層次和效果。但對於小寫意她也有著自己的理解:相較馬萬裏先生作品中的老辣蒼古與厚重遒勁,馬慧先女士將女性獨有的細膩溫婉觸覺融入了她的畫中,使得作品更顯鮮活飽滿、優雅華美;她的線條行走功力極深,這得益於她在青少年時期對名家名作的刻苦臨習。坎坷的生活經歷對其作品的風格也有影響,她將堅韌的性格鑄入畫面當中,行筆壹氣呵成,絕無拖沓。

鳥獸蟲魚、花卉果木及仕女都是馬慧先女士最為擅長的創作題材,所以她的作品種類並不單壹。這就向大家展現了馬慧先女士在繪畫題材方面的全面及其作品的多樣性。

藝術評價

江南大儒錢振煌先生之子、原江蘇省常州市政協副主席、中華詩詞學會顧問錢小山曾贈詩慧先:“江南正是艷陽辰,千裏歸來畫境新。留得乾坤清氣在,壹支彩筆有傳人。”意在贊美馬慧先畫承家學淵源,不枉馬萬裏先生壹世藝壇美名。(註:馬萬裏曾是錢振煌(名山)先生的得意門生。)

著名詩人、書法家虞逸夫也曾題詩寄贈:“小山題句慧先畫,藝苑_春韻事新。終古陽湖靈氣在,文章繪事總驚人。”

如霜的鬢發,微彎的脊梁,簡樸的衣裝,眼中蘊含著平靜,臉龐上寫滿了滄桑,這就是廣西文史研究館館員、畫家馬慧先女士。

馬老出生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常州,三歲喪母,自幼跟隨其父馬萬裏先生飄泊於大江南北。馬萬裏先生精於金石書畫,名躁寧、滬,飲譽海內外。馬老在丹青翰墨中耳濡目染,操筆研墨實屬自然。她擅長畫花卉、仕女,對畫觀音情有獨鐘,甚是虔誠,故又名佛慧。

學業之人,天賦不可或缺。然而馬老更堅信“勤能補拙”這壹至理名言。從抗日戰爭末期至五十年代初,馬老曾先後在桂林美專、西江文理學院及中央美院學習,她的藝術成就不僅得益於家傳,更有賴於數十年鍥而不舍的勤奮學習和努力實踐。

馬老曾擔任北京市宣武區文化館宣傳幹事,負責組織展覽和輔導群眾文化活動12年;任南寧市邕劇院美工8年;在南寧市工藝美術廠從事美術設計12年。在漫長的歲月裏,馬老經歷了沈浮起落,飽嘗過各種艱辛,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了喪失伴侶、同道的慘痛。面對不幸和苦難,她從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尋覓心靈的慰藉,用平和寧靜的心境去感悟人生,用愛心和堅毅繼續揚起生活的風帆。

馬老衣不重采,粗茶淡飯,對物質生活無過多的要求。她講信修睦,以誠待人,很少與人爭論。對待創作,馬老的態度卻是壹絲不茍:在力求使自己的作品達到筆精墨妙、活色生香的境界的同時,她要求畫面整潔、幹凈,絕不拖泥帶水、隨意的東塗西抹;每逢作畫,她都用新鮮的顏料和墨汁,臟了的或幹了的顏料和墨汁必定棄之不用;作畫之後,也壹定要把繪畫用具洗得幹幹凈凈,以便下次再用。

馬老的作品曾經在《美術界》、《中國書畫報》、《江蘇畫刊》、《廣西日報》等雜誌報刊上發表,數十次在國內外展出及獲獎,並遠銷日本、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馬老的作品,雖不乏大家、名人的贊譽,但她始終淡泊從容,不事張揚,不矜其能,既不書美,更不諱惡。

由於解放前的戰亂及文革十年動亂,馬老的早期作品基本上失散殆盡,今天結集成冊的作品,絕大部分都是文革後創作的。雖然《慧先畫展》只是文化百花園裏的壹朵小花,但它展示了馬老多年來的勞動成果,是她對美的理解,也是她美好情感的展現,正所謂“畫如其人”。2008年春天,馬老就八十歲了,能夠在耄耋之年把健康的精神食糧奉獻給廣大讀者,馬老是深感欣慰的。

“莫道桑榆晚,紅霞尚滿天”。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偉大實踐中,我們衷心祝願馬老永葆藝術青春,用鮮艷的色彩和美妙的線條繼續描繪和諧、和美與和睦!

--摘自廣西文史2007年11月特刊《馬慧先畫展》引言

從藝經歷

馬慧先於1952年結束學校生活後,即從事群眾美術工作。1952年8月至1964年1月在北京市宣武區文化館任宣傳幹事,配合當時的各項政治運動,負責組織展覽及輔導群眾文化活動。1964年1月至1968年在南寧市邕劇院任美工,負責粵劇和邕劇的宣傳,畫宣傳畫。1972年起在南寧市工藝美術廠任美術設計,先後負責商標設計、貝雕設計、國畫創作及生產管理等工作。1978年設計的《風景這邊獨好》等兩幅貝雕畫選送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會展出獲得好評。這時期所畫的國畫曾參加中國在意大利、坦桑尼亞等國舉辦的多次博覽會,並遠銷日本、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頗得中外人士好評。30余年來,作品發表於廣西日報、榮寶齋、佛山報、中國書畫報、江蘇畫刊、美術界等各種報刊、畫集上,數十次在國內外展出並獲全國及省級大賽獎。--摘自廣西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館員風采》

主要榮譽及獲獎經歷

作品“春滿人間”、“水墨葡萄”分獲《首屆亞洲婦女書畫大賽》壹、三等獎;

作品“紫雲”、“瀟灑六如圖”分獲《慶祝中華人民***和國建國45周年海內外書畫大賽(國際展)》金、銀獎;

作品“十分春色”獲《首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精品展》金獎;

作品“半空飛紫雪”獲《中國著名書畫家優秀作品聯展》壹等獎;

作品“滿園春色”獲《第三屆國際書畫藝術作品展》銀獎;

作品“唯有此花開不敗”受邀參加《首屆“中華杯”當代名家書畫作品聯展》獲最佳參展作品獎;

作品“友誼之花”獲《第壹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壹等獎;

作品“萬象爭春”獲《慶祝中華人民***和國建國50周年“華夏之星獎”中國書畫藝術交流大展》金獎;

作品“紫藤金魚”獲《跨世紀和平杯國際書畫大賽》銀獎;

作品“紅梅報喜”獲在南京舉辦的《基泰“慈善杯”中國書畫大展賽》金獎;

馬慧先作品先後被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常州博物館、桂林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廣西政協、廣西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建設銀行、京西賓館、江蘇、武漢、湖南、四川、黑龍江、安徽、寧夏、廣西、中央等文史館、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民革中央、全國紅色文化收藏聯誼會等多處收藏。

1989年,作品“紫雲”被第11屆亞運會組委會收藏;同年,作品“百花競艷”被刊入《全國文史研究館館員書畫作品選》;

1990年,受國家輕工業部“為我國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嘉獎表彰;

1994年,受邀成為中國江都書畫院特聘書畫家;

1995年,“秋趣”、“聽琴圖”、“似曾相識燕歸來”、“天女散花”等11幅作品載入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馬萬裏三代書畫選》;同年9月,作品“紫藤金魚”獲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公***關系協會、中國國際公***關系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國際文學藝術作品博覽會》二等獎;

1996年,作品“群芳爭艷”參加全國文史館成果展並被李鵬總理等首長接見及合影留念;

1997年,受廣西電視臺邀請參與《馬家三代畫春秋》的拍攝;同年3月,作品“九如圖”參加於香港大會堂舉辦的《慶“三八”賀“九七”中華百名女畫家美術作品聯展》;12月被推舉為廣西老年書畫研究會理事;

1998年1月,被南寧書畫院聘為顧問;作品“仕女”、“虎”、“紫藤金魚”等4幅作品載入南寧市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出版的《中國畫作品集》;同年,作品“紫雲”入選文化部藝術司、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的《世界華人書畫展優秀作品選集》;作品“百事如意”獲《紀念中國佛教兩千年書畫大賽》銀獎;同年9月,受邀成為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特聘書畫家;

1999年,作品“水墨葡萄”入選《廣西藝術學院美術作品集》;同年12月,受邀參加由廣西政協辦公廳舉辦的《紀念人民政協成立五十周年暨澳門回歸書畫展覽》;

2001年7月,作品“紫雲”入選中***南寧市委宣傳部、南寧市文聯聯合舉辦的《紀念中國***產黨成立8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12月,作品“九如圖”入選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大型畫冊《女性畫集》;

2002年5月,受邀參加廣西壯族自治區外事辦公室舉辦的《中國廣西·日本熊本縣友好書畫作品展》,作品大受好評;同年6月,受邀參加中日兩國為“慶祝中日兩國建交三十周年”在廣西博物館聯合舉辦的《日中書畫·刻字藝術交流展》;

2003年3月,榮獲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文化藝術委員會頒發的“中外名人文化研究、創作成就獎”;同年12月,書畫藝術成果及收藏潤格標準入編國家文物局與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主編、學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國書畫藏典》大型書畫文獻;

2004年7月,作品獲國家七部委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慶祝建國五十五周年書畫聯展》二等獎,並入選《慶祝建國五十五周年書畫集》;

2006年,被南寧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授予“1951-2006優秀文藝家”榮譽稱號;

2007年,作品“十分春色”參加“中華魂”全國文史研究館書畫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2007年,廣西文史出版特刊《馬慧先畫展》;

2012年8月,作品“群芳爭艷”刊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李康、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王明明任編委會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與廣西區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聯合主編、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美麗廣西》慶祝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畫作品集(書號ISBN978-7-5494-0614-2/J·1658);同年9月,該作品入選由國務院參事室、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與廣西區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主辦的“美麗廣西”慶祝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畫展,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展出。本次畫展是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重大活動之壹,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註,廣獲嘉贊;

2014年5月,被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授予“榮譽館員”稱號。

2015年5月,為紀念馬慧先女士逝世壹周年,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聯合編著,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馬慧先畫集》面世;6月,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天澈遺韻·馬慧先畫展》暨《馬萬裏畫稿展》於“中國文化遺產日”——6月13日上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舉行隆重的開幕儀式,展覽展出馬慧先110幅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

其簡介已被編入《中國當代美術名人錄》、《1949-1989年中國美術年鑒》、《國際現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世界美術書畫家世紀末成就大典》、《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世界人物辭海》等辭書。

慧先大事記

1929年2月10日生於上海;

1931年母親湯眉倩病故;

1936年-1942年間先後於浙大附小、西大附小、中山小學、桂林女中等校就讀;曾於中學時期獲得全省演講比賽第壹名;

1943年進入桂林榕門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學習,業余學畫張大千仕女;

1944年所作仕女圖隨馬萬裏在梧州、桂林、南寧等多地展出;

1945年-1951年曾於廣西省立西江文理學院就讀;

1951年-1952年赴北京在中央美術學院從左輝老師學習素描;

1952年8月-1964年1月在北京市宣武區文化館任宣傳幹事,配合當時的各項政治運動,負責組織展覽及輔導群眾文化活動(1952年12月20日長子馬騰蛟出世);連續十年獲得先進工作者的稱號;

1964年1月-1968年在南寧市邕劇院任美工,負責粵劇和邕劇的宣傳,畫宣傳畫;

1966年丈夫呂牧石辭世;

1972年起在南寧市工藝美術廠任美術設計,先後負責商標設計、貝雕設計、國畫創作及生產管理等工作;

1973年開始參加南寧市、全區及全國性書畫藝術展覽會40余次,先後展出作品100余幅。在江蘇畫刊、廣西日報、廣西工藝美術、南寧晚報、家庭之友等報刊上發表了“花卉”、“虎”、“紫藤小雞”、“紅梅報喜”等中國畫作品十余幅;

1978年設計的“風景這邊獨好”等兩幅描繪桂林秀美風景的大型貝雕畫選送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會展出獲得好評;

1979年10月父親馬萬裏病故;

1980年3月受邀加入南寧市美術家協會;同年在廣西舉辦父親馬萬裏先生的遺作展;

1981年與姑母馬清和在江蘇南京、常州等地舉辦馬萬裏先生的遺作展;

1982年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展覽館舉辦“馬萬裏全家畫展”;

1983年8月,參觀廣西壯族自治區兒童少年基金會並捐贈畫作;

1984年2月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廣西分會;

1985年受聘成為廣西文史研究館館員;

1989年,作品“紫雲”被第11屆亞運會組委會收藏;同年,作品“百花競艷”被刊入《全國文史研究館館員書畫作品選》;

1990年2月,受組委會特邀參加在北京軍事博物館舉辦的首屆亞洲婦女書畫大賽作品展,壹同參展的有張傳彩、馬文鸞、趙錫華、蔡瑞雲、唐秀玲、孫燕、姜雪雁、錢淑英等;同年3月,受國家輕工業部“為我國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嘉獎表彰;

1991年,為賑濟在安徽省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當中受災的災區人民,參加“91中國黃山國際旅遊節”大型書畫作品義賣活動,捐贈多幅畫作;

1995年,“秋趣”、“聽琴圖”、“似曾相識燕歸來”、“天女散花”等11幅作品載入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馬萬裏三代書畫選》;同年,參與編輯榮寶齋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馬萬裏書畫篆刻集》;

1996年,作品“群芳爭艷”參加全國文史館成果展並被李鵬總理等首長接見及合影留念;

1997年1月,為籌集中華文史基金,向捐款單位中國建設銀行捐贈畫作“紫藤金魚”;5月,作品“紫藤金魚”獲文化部1997(文外函)204號文件批準、由中國國際友誼促進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跨世紀和平杯國際書畫大展》銀獎;同年,受廣西電視臺邀請參與《馬家三代畫春秋》專題片的拍攝;

1998年,作品“仕女”、“虎”、“紫藤金魚”等4幅作品載入南寧市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出版的《中國畫作品集》;同年參加黑龍江省抗洪賑災書畫展,捐獻多幅畫作;

1999年,作品“水墨葡萄”入選《廣西藝術學院美術作品集》;

2003年,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廣西文史研究館建館50周年館員書畫選》,受邀擔任編委;

2006年,被南寧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授予“1951-2006優秀文藝家”榮譽稱號;

2007年,作品“十分春色”參加“中華魂”全國文史研究館書畫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同年11月廣西文史出版特刊《馬慧先畫展》;

2012年,作品“群芳爭艷”入選由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與廣西區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聯合主辦的“美麗廣西-慶祝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畫展”,在廣西博物館展出。歐陽中石為畫展獻墨,壹同參展的還有韓美林、宋雨桂、馬萬裏、陽太陽、黃格勝、侯德昌、馬振聲、楊延文、龍瑞、孫戈、張復興、鄭軍裏、梁耀、羅鼎華等名家名作,並出席了“中國畫的傳承與創新”研討會;該作品同時刊入《美麗廣西》中國畫作品集;同年10月,籌建馬萬裏中國畫藝術研究會,任會長,親自主持會務工作;

2014年4月,委托家人向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捐贈100枚馬萬裏先生藏印及8幅名家題跋的印拓立軸***計108件珍貴藝術作品;5月18日,馬慧先女士捐贈馬萬裏用章及印拓立軸儀式暨“方寸之間顯真章--馬萬裏先生用印展”開幕儀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舉行,自治區博物館授予馬慧先女士“榮譽館員”稱號;

2014年5月22日晚20時35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南寧市第二醫院辭世,享年86歲。

相關人物

馬萬裏

馬萬裏(1904~1979),原名瑞圖,字允甫,又字萬裏,別署曼廬,晚號大年。齋名天地廬、墨君堂、九百石印精舍等,江蘇常州武進人,當代著名畫家馬慧先的父親,是壹位傑出的書畫篆刻藝術家、美術教育家。早年曾於暨南大學、上海美專、中華藝術大學任教。1935年與黃賓虹同赴廣西舉辦書畫聯展。抗日戰爭爆發後,於全國各地多次組織書畫義賣活動支援抗戰。1941年創建桂林美專。1944年離桂至重慶、成都、大理等處寫生及開辦畫展,並繼續從事美術教育活動。抗戰勝利後,協助雷沛鴻發展廣西地方教育事業。後移居北京。1960年應廣西政府邀請返桂,歷任廣西文史館副館長、廣西政協委員、廣西美協理事等。

馬萬裏在詩詞、繪畫、書法、篆刻方面皆具有十分突出的藝術造詣,其中以花鳥畫作品聞名於世,是壹位深受愛戴的人民藝術家。

呂牧石

呂牧石(1923—1966),原名呂英,號牧石,字子端,廣西桂林人,現代著名書畫篆刻家馬萬裏之婿,當代著名畫家馬慧先的丈夫,馬萬裏中國畫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1944年畢業於桂林美專,為中華美術會湖南分會會員,師從馬萬裏、徐悲鴻等學習中國畫、西洋畫,擅長畫飛禽走獸、山水人物,其作品獨具壹格,無不精妙,曾在全國各地多次舉辦作品個展、聯展。1966年文革初期,由於受到迫害而不幸去世。代表作品有《黃山壹線天》、《百代封侯》、《三峽棧道》、《刺破青天鍔未殘》、《萬松嶺上雲開時》等。

呂牧石出生於城市貧民家庭,為人樸實忠厚、剛毅正直,自幼喜愛繪畫,因家貧10余歲時即賣畫以助家用。1941年秋考入桂林美專國畫系第壹期,從馬萬裏學習中國畫。1944年桂林美專畢業後,即到永福中學任美術教師,1946年在桂林市平樂中學任美術教師,1948年為臨桂兩江潘山同誌創辦國民中學籌募建校基金捐獻花鳥、人物、山水畫約四十余幅,並在衡陽、長沙等地展出。同年秋到長沙與桂林美專同學唐道昌、湖南音專教授林雨禽、袁公亮等人籌辦“東方藝術專科學校”任籌備委員,並為籌募建校基金捐獻作品三十余幅,1949年春在常德、漢壽等地展出,並加入“中華美術會湖南分會”。同年美術節畫展(3月25日)他畫的《雙孔雀》及與唐道昌合作的《望穿秋水》參加展出,在報上獲得好評。解放後在西江學院繪畫,1951年秋赴北京在中央美術學院西畫系學習素描,期間從徐悲鴻學習油畫。1952年秋在北京市石景山幻燈推廣站任美工。1953年至1958年在北京西城區新街口電影院任美工。1958年後蒙冤被管制3年,1960年6月北京市前門區法院撤消原判,宣告無罪。1962年回廣西賣畫為生,期間多次在區內舉辦個人畫展。1966年初因在文革運動當中遭受嚴重迫害而不幸離世。

呂牧石的山水作品雄姿壯闊、奇偉險峻,其筆法遒勁蒼健,運墨明暗相宜;其所作草木花果明麗清翠、活色生香;其所作人物走獸,形神俱到、靈動非常;其書法四體皆精,瀟灑勁健。

“(萬裏)子婿呂英,生長山水奇麗之鄉,天稟既厚,又得名師指授,宜其所畫山水人物鳥獸之屬,頗有奇氣,迥異凡工,不幸逢多時艱,未得永其天年。”--摘自《馬萬裏三代書畫選》虞逸夫序

呂牧石先後師從馬萬裏、徐悲鴻兩位海派繪畫大師,但其作品卻與兩位導師的風格大不相同。他的山水作品多有北派山水的風格,這是由於他自小勤於臨摹百千家名家、大師的藝術作品,刻苦研習,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這其中,也融入了他自己剛正、耿直的性格及豐富的人生經歷。他的繪畫作品筆鋒蒼健、氣勢磅礴但又不失秀美,對細節的處理也很精準。

馬騰蛟

馬騰蛟(1952——),號蒼馳,別號墨君堂主人、青雲館主,祖籍江蘇常州武進,生於北京,當代廣西著名畫家。系現代著名書畫篆刻家馬萬裏外孫,馬慧先與呂牧石之子,馬萬裏中國畫藝術研究會理事長。幼年開始隨外祖父馬萬裏習畫,1964年11歲隨母親馬慧先回到廣西,13歲喪父。之後長期在廣西文史研究館任職。其畫風承襲馬家畫派清新雅致、豐姿冶麗的特點,擅畫花鳥魚蟲、人物景觀。主要作品有《雙壽圖》、《蒼海晨讀》、《玉堂富貴》、《福上加福》、《荷塘躍鯉》、《李白醉酒》等。其作品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德國、南非、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港澳臺等地區廣為流傳,屢獲嘉贊。

馬騰蛟所作花卉翎毛明麗雋秀、生動有致;人物景觀古拙樸茂、靈秀灑脫。筆墨十分嚴謹,畫格清朗。既承家學淵源,設色妍雅、筆情超逸,又兼攬各家所長,開新壹派畫風。其書法瀟灑挺健、篤厚清逸,“正”“草”“隸”“篆”四體俱精,結字舒展、體式端正、捐讓得體。通曉詩詞格律,好詩文歌賦。其所作詩詞語言圓潤,清新綺麗,頗為可讀,題之於畫作上,尤與畫面相映諧美,意境優雅高遠。

相關出版物

廣西美術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發行《馬慧先畫集》(書號ISBN978-7-5494-1299-0/J·2322),集選了馬慧先102幅作品。

“嶺南五老”之壹的趙少昂先生曾為慧先畫展贈墨,廣西文史於2007年出版特刊《馬慧先畫展》。

廣西美術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發行《馬萬裏三代書畫選》(書號ISBN7-80582-880-6/J·627),集選了馬慧先11幅作品。

  • 上一篇:丘北壯族旅遊景點圖片介紹丘北縣旅遊景點
  • 下一篇:奇奇文字的起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