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三年,李太剛壹出生就被封為益都王,次年又被封為魏王、上主。貞觀二年,李泰改稱越王,封為揚州刺史、越州刺史,封地為二十二州。除了大都督的頭銜,李泰還是永州牧和左武侯的將軍(這是李泰在貞觀時期特有的寵愛。除了李泰,只有他的弟弟李智友有這樣的待遇——李治除了大都督的頭銜,還是右武侯的將軍)。
貞觀七年,與李泰同歲的李恪照常前往封地,但唐太宗不僅長期不讓李泰前往封地,甚至下令讓李泰搬進武德殿,被魏徵阻止。但是,唐太宗因為愛子而做出的種種出格舉動,並沒有因為大臣們的強烈勸誡而止步於此。
有壹次,有人為了誣告魏徵,對唐太宗說三等以上的大臣不夠尊重李泰。結果唐太宗壹聽,以為自己的愛子受了委屈。壹怒之下,他二話沒說,立刻把那些大臣叫入宮中,嚴厲質問。方等人嚇得不敢說話,只有壹個人據理力爭。最後,唐太宗承認,因為他對李泰的私人愛情,他已經忘記了公眾。然而,後來大臣們對如何愛這只知更鳥卻無能為力。
據史書記載,李泰是“大腹便便”。但唐太宗看到兒子胖乎乎的樣子,並不擔心太胖會影響身材,反而覺得兒子這樣去朝覲會很辛苦,於是特別允許他遇險坐小轎子去朝覲。因為熱愛文學,唐太宗下令在魏建立壹座文學館,並讓他邀請壹位學士。至於著名的芙蓉園,以洛陽為東都,占據會稽廣場壹個平方的府邸,是唐太宗賜給他的寶貝兒子的,而李泰在洛陽都城修建的魏王池、魏王堤也因此聞名於世。
貞觀14年,唐太宗到李泰位於長安的延康坊大宅視察,並因此特赦免永州、長安等地死刑以下的罪犯,免除延康坊百姓租稅壹年,還賞賜魏官員和住在同壹坊的老人許多東西。說到李泰的這座宅邸,在正式搬進去之前,曾受到岑文本的規勸。不過,唐太宗還是給了岑文本壹個褒獎,但他並不想阻止李泰的行為。
貞觀十五年,唐太宗非常高興地完成了李泰編輯的《括弧書》手稿。結果,他不僅把書收進了皇家圖書館,還接二連三地賞賜李泰——先是“萬件東西”,再是每月大量財物,甚至超過了太子的規格,致使褚遂良不得不進諫。結果,唐太宗欣然同意了他的觀點,但並沒有削減李泰的支出,而是取消了太子的支出限制,這無異於變相維持李泰的超額支出。
唐太宗不僅對李泰百般寵愛,還經常二話不說就把他帶在身邊。哪怕只是壹天沒見到他,他也會派自己那只名叫“將軍”的白鸛去送信,這只天鵝壹天來回飛了好幾次。就連李泰的長子也因為父親而“特別得唐太宗寵愛”,特別得唐太宗寵愛。四歲時被帶進宮,賜名“辛”。
貞觀十七年,太子李承幹被廢,李泰趁機寵父,聲稱要殺了兒子,百年後把皇位傳給弟弟李治。唐太宗壹看到那只肥嘟嘟的青鳥被扔進懷裏,他就心軟了,聽到這樣的許諾,馬上答應封他為太子。然而,這樣的謊言被褚遂良無情地揭穿了。唐太宗冷靜下來,明白殺了兒子,把弟弟傳下去是不可能的。於是為了保證李承幹、李泰、李治三個心愛的兒子能同時活下來,他果斷立李治為太子。
雖然不得不訓斥,但唐太宗仍在聖旨中說:“王是我的愛子,我真心愛這個兒子。這個兒子年輕的時候很聰明,很喜歡文學。我對他的愛是如此不同尋常...但是,我不能讓後人認為皇位是可以通過策劃獲得的,所以我把王李威泰降為東萊郡王。”
很明顯,皇帝爭儲是大忌,但在對付李太後時,唐太宗卻表現得非常低調。另壹方面,三國東吳時期,魯國國王孫巴因密謀篡奪孫和太子儲君的位置,被其父孫權殺害。都在爭儲,結局卻完全不同。由此可見,李泰只是從壹品太子被貶為壹品郡王,處罰是何等之輕。
甚至在李泰被貶後不到四年,唐太宗就恢復了他的溥王身份。不僅如此,唐太宗還拿著李泰的手表,對身邊的大臣說:“妳知道我有多想念他,因為他那優美的泰語。但他們只能忍痛割愛,這也是救他們三個兄弟的辦法。”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死於九成宮有風殿。直到臨終前,唐太宗還不忘為李泰做打算,特意囑咐兒子不要回京參加他的葬禮,以防李泰回京後有什麽不測。畢竟,李泰,作為新皇帝的同父異母的兄弟,正處於最危險的境地。西晉齊王司馬攸和隋朝的楊修、楊勇就是前車之鑒。因此,李泰避免回京,大大降低了被新皇帝處置的可能性。
俗話說“父母愛兒子,所以影響深遠。”直到生命的最後壹刻,唐太宗對李泰的父愛仍在燃燒。
永輝三年,李泰去世。對此十分痛心,尤其以最隆重的喪葬規格為吊唁——不僅追贈給邱、穆,還為此退朝,並下令“班簡,余寶主張,東西三千件,米谷三千石,東園秘笈,喪官賜之,諸事慷慨。”
李泰本人才華橫溢,他的歷史表明他“極其聰明”,因為他不僅非常精通文學,藏書也和皇家圖書館壹樣多,而且他還寫了出色的行書和草書,他還相當擅長欣賞字畫。據張彥遠在《唐代歷代名畫》中記載,李太後有兩枚書畫鑒賞印章,名為“龜”和“易”,而的“八馬”就是因為李太後而流傳下來的。
李泰的《括誌誌》取材廣泛,保存了六朝地理書籍中的許多珍貴資料,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開創的新的地理書籍體裁也開創了唐宋大地理體例的先河。李泰死後,留下了二十卷文集,可惜這些文集至今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