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十大傑出青年 1998年
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1999年
美國時代周刊-亞洲最具影響力“五十”個人物
美國洛杉磯市榮譽市民
美國舊金山張學友紀念日
香港歌神
華人歌神
亞洲歌神
張學友在歌唱事業最顛峰的時期中獲獎無數,其中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中壹次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星”(1996年度)、三次奪得“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1994、1997—1998年度)和四次奪得“金曲金獎”(1991—1993、1995年度);在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連續5屆奪得“叱咤樂壇男歌手金獎”(1991—1995年度)和三次奪得“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男歌手”(1996、2000—2001年度);於1995至1997年度奪得“四臺聯頒音樂大獎—傳媒大獎”,連續三屆成為香港四大電子傳媒音樂頒獎典禮大贏家;於1995至1996年度蒙地卡羅世界音樂頒獎典禮連續兩屆奪得“全球最暢銷亞洲歌手”和“全球最暢銷華人歌手”兩個大獎;在2000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他在華語樂壇的成就不僅令他成為“四大天王”之壹,也為他帶來“歌神”的稱號,成為大中華地區的樂壇巨星之壹。他較早期的許多歌曲已經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的經典,並為許多後輩歌手和外籍歌手所翻唱。
張學友多次被世界最具權威性的音樂雜誌-美國的《告示牌》(Billboard)雜誌評選為亞洲最傑出的流行歌手。他在2000年度獲得“金針獎”後淡出香港的音樂頒獎典禮,但未有刻意宣布不再領獎,近期仍舊能夠在IFPI國際歌手銷量(香港)頒獎典禮中看到他的身影。
張學友在華語歌壇被稱作“歌神”,其影響力與歌迷覆蓋全球華人社會以及東南亞。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都有他的歌迷協會。九十年代曾經在華人中流行這樣壹句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小姐的歌聲,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先生的音樂回蕩。”在1990年代的美加地區,張學友推出新音樂專輯時,美加地區的壹個普通街區的華人唱片店就可以賣出數千張他的唱片。
張學友亦曾經與許多世界知名音樂人合作,包括美籍華裔音樂家譚盾、美國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加拿大著名女歌手席琳·狄翁(Celine Dion)、英國女高音歌手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等。由於長期保持穩定的高唱片銷量,他曾經連續獲得IFPI唱片銷量最高歌手大獎。
他在1998年被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次年再獲選為世界十大傑出青年。亦由於其聲望良好,張學友在2004年被任命為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名譽大使,2006年年底再次續約,成為高級名譽大使。
女歌星:鄧麗君
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氣喘病發猝逝泰國清邁,得年四十二歲。她是首位登上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洛杉磯音樂中心的華人女歌手。1986年獲選美國《時代雜誌》世界七大女歌星,世界十大最受歡迎女歌星,是唯壹壹個同時獲兩項殊榮的亞洲歌手。1984,1985,1986連續三年蟬聯日本有線大賞,創下三連冠記錄(該記錄2007年由日本歌星氷川きよし打平。);她亦是第四位進入紅白歌會的華人女歌手,1985,1986,1991出場三回。在逝世14年後的2009年以850多萬票的絕對優勢力壓王菲,周傑倫,老舍,金庸等人獲得中國建國60周年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網絡評選榜首。
男影星:成龍|周潤發|周星馳|李小龍
不好說
都蠻好的 我覺得應該是成龍吧
1982
最受歡迎男演員,Road Show Magazine (日本/全球範圍)
1983
最佳外國男演員,Road Show Magazine (日本/全球範圍)
1984
最佳動作設計-成龍動作組,《A計劃》香港金像獎 (香港)
最佳外國男演員,Road Show Magazine (日本/全球範圍)
最佳外國歌手獎(日本)
1985
最佳影片:警察故事,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
最佳動作設計,香港金像獎 《警察故事》(香港)
最佳外國男演員,最佳外國導演,Road Show Magazine (日本/全球範圍)
1986
最佳動作設計,香港金像獎 (香港)
最佳外國男演員,最佳外國導演,Road Show Magazine(日本/全球範圍)
成龍日(1986年9月6日),美國三藩市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香港晉峰青年商會 (香港)
1987
最佳外國男演員,Road Show Magazine(日本/全球範圍)
臺灣金馬獎 (臺灣)
1988
最佳動作設計,《警察故事續集》香港金像獎(香港)
最佳外國動作片導演,最佳外國男演員,Road Show Magazine(日本/全球範圍)
世界傑出華裔青年,Jaycee’s International (日本/全球範圍 香港晉峰青年商會)
1989
最佳動作設計,《奇跡》香港金像獎 (香港)
最佳演員,藝術家協會 (香港)
最佳外國男演員,Road Show Magazine (日本/全球範圍)
特殊榮譽獎,第34屆亞洲太平洋地區電影節 (雅加達)
大不列顛帝國勛章,大英政府(香港/英聯邦)
1990
最佳動作設計,香港金像獎 (香港)
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法國影視家協會 (法國/全球範圍)
十大八十年代最紅影星 Radio & Television (香港)
1991
成龍日(1991年3月9日) 美國芝加哥
1992
最佳演員,臺灣金馬獎 (臺灣)
香港十大健康人士,Radio & Television (香港)
世界五位最傑出華裔青年,臺灣政府 (臺灣/全球範圍)
1993
最佳男演員,臺灣金馬獎 (臺灣)
電影傑出貢獻獎,亞太電影節 (亞洲/太平洋)
1994
最佳男演員,臺灣金馬獎 (臺灣)
最佳動作設計,臺灣金馬獎(臺灣)
年度最佳男演員,Cine-Asia (全球範圍)
1995
最佳動作設計,好萊塢金像獎 (香港)
最佳動作設計,臺灣金馬獎 (臺灣)
年度最佳男演員,Cine-Asia (全球範圍)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
香港旅遊大使,香港協會 (全球範圍)
成龍日(1995年1月26日) 美國芝加哥
終身成就獎,MTV電影獎 (美國)
頒獎嘉賓,奧斯卡金像獎 (美國)
1996
最佳動作設計,香港金像獎 (香港)
最佳動作設計,臺灣金馬獎 (臺灣)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
榮譽警察,三藩市警察署 (美國)
成龍日(1996年12月6日) 美國三藩市
終身成就獎,Asian Cinevision
總統運動獎,健身及運動總統顧問委員會 (美國)
1997
Fant-Asia電影節最佳亞洲影片《醉拳2》(1994)(同獲金獎)
最佳動作設計,臺灣金馬獎 (臺灣)
Black Belt年度最佳功夫巨星
健康正面形象獎,美籍華人傳媒動態網(MANAA) (美國)
1998
最佳動作設計,臺灣金馬獎 (臺灣)
榮譽會員,香港演藝學院 (香港)
獨立思想體現獎,Cinequest San Jose電影節 (美國)
創新獎,多元文化電影協會
1999
年度男演員,第三屆好萊塢電影節 (美國)
最佳動作設計,香港金像獎 (香港)
最佳銀幕喜劇搭檔,MTV電影獎 (美國)
最受喜愛動作搭檔,重磅娛樂獎 (美國)
1998年最受喜愛的動作巨星,1999福斯特Can 電影獎項
榮譽市民,首爾市政府 (韓國)
99年香港動作片展覽會榮譽動作大使,Hong Kong Action Expo99 Asia (香港)
Ira D.Kays慈善家獎,CineAsia (全球範圍)
“人道對待動物協會”博愛獎,人類慈愛的人道主義獎項 Bauhinia銀星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政府)
2000
2000卓越國際成就獎,美國泛亞總商會 (美國)
第壹大使,北京“太陽”奧林匹克組委會
國際成就獎,印度國際電影獎項 (全球範圍)
國際終身成就獎,國際青年領袖基金會 (美國)
世界遺產獎,全美中國博物館 (全球範圍)
千禧年傳奇獎,MCF 2000-多國文化交流節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勃朗峰文化獎,勃朗峰文化基金會 (全球範圍)
2001
禁煙大使,美國癌癥基金 (全球範圍)
香港保護兒童會—大使,香港保護兒童會 (香港)
年度文化交流藝術家,哈佛大學 (美洲地區)
Grand Prix of the Americas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 (全球範圍)
榮譽警察,洛杉磯警察部 (美國)
榮譽警察,Metro-Toronto警察署 (加拿大)
年度國際影星,Variety Magazine (全球範圍)
成龍日(2001年2月28日),美國拉斯維加斯
Key of City,成龍日(2001年11月18日),加拿大多倫多市
年度之星獎,Show West (全球範圍)
2002
2002世界杯大使,世界杯組委會 (韓國)
全美家庭心目中的英雄大獎,加利福尼亞州執法形象聯盟(美國)
最佳動作設計,香港金像獎 (香港)
最佳動作片,MTV電影獎 (美國)
最受歡迎的男英雄,Nickelodeon年度孩子之選(美國)
榮譽警察,多倫多警署 (加拿大)
創新獎,第八屆全美動作設計編排獎項 (美國)
好萊塢星光大道之授星儀式,星光大道(美國好萊塢)
Taurus榮譽獎,世界動作特技獎 (全球範圍)
最佳靈感獎,亞洲MTV (亞洲)
Yahoo!香港品牌大獎 (香港)
動作電影傑出成就獎,世界動作特技獎 (全球範圍)
2003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香港旅遊大使,香港旅遊局(香港)
香港電影大使,香港filmmart(香港)
榮譽大使(法國的中國文化年),中法兩國政府 (中國/法國)
北京申奧大使(中國)
最受歡迎的男英雄,Nickelodeon年度孩子之選(美國)
獎項和榮譽 2004
國際零錢布施大使 (聯合國兒童基金)
國際零錢布施大使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
火炬傳遞:2004雅典夏季奧運會
星光大道之星 (香港)
第24屆香港金像獎專業精神獎
獲聘北京大學客座教授
榮譽教授,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和旅遊管理學校
十大感動中國人物,CCTV(中國)
臺灣金馬獎(臺灣):最佳動作設計
微笑大使,哈維.鮑爾的世界微笑基金 (美國)
榮譽副總裁,哈維.鮑爾的世界微笑基金 (日本)
2005
金雞獎(中國):最佳男演員(新警察故事)
歐盟全球多樣獎
Next Step World Champion Award
中國慈善獎
上海電影節傑出貢獻獎
2006
世界消防員大賽大使
巴黎市榮譽勛章,(法國)
北京光彩兒童眼科醫院,榮譽院長
24屆香港金像獎專業精神獎
日本電影業傑出貢獻獎(Yodogawa Nagaharu Award)Road Show Magazine
香港澳洲國際學校教育之星
香港創意商業藝術和設計交流發展項目大使
中國警察摩托車拉力賽代言人
成龍手印牌匾被鑲嵌在東京Nemu No Hiroba
2006美國國家紅十字會名人團會員
十佳勞倫斯:勞倫斯大使和支持者證書
由成龍英皇影業有限公司監制出品的《長恨歌》被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列為“推薦電影”之壹
火炬傳遞:2008北京夏季奧運會
2009 年兼任世界明星廚師聯合會副主席
2009年成龍榮獲助殘形象大使
2009年獲人類學榮譽博士學位
2009年12月2號最具風格公益成就獎(上海東方傳媒集團和MTV音樂電視臺聯合主辦的2009SMG MTV超級盛典)
女影星:楊紫瓊
1997年:入圍第17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宋家皇朝》;
2000年:入圍第27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臥虎藏龍》;
2001年:奧斯卡頒獎嘉賓;
2001年:獲英國‘Emma’獎最佳女主角;
2001年:獲得馬來西亞‘拿督’稱號;
2001年:出任第54屆戛納電影節評委;
2001年:獲國際戲院商協會頒發“最具代表性國際巨星”的稱號;
2001年:入圍第20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臥虎藏龍》;
2002年: 獲“大馬十大傑出青年”;
2002年:獲“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2002年:天脈傳奇獲華表獎優秀合拍片獎;
2002年:Cineasia 2002 Award Win ners ”最佳監制獎;
2002年:萬寶龍國際藝術大獎;
2003年:獲“2003巨星炫風超級盛典”最具風格國際演員大獎;
2004年:亞洲MTV電影特別榮譽大獎;
2006年:出任第63屆美國金球獎頒獎嘉賓;
2007年:獲法國文化部頒發“騎士榮譽勛章
2008年:摩洛哥馬拉喀什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2008年:出任第45屆臺灣金馬獎頒獎嘉賓;
2009年:出任第三屆亞洲電影大獎評審團主席;
2009年: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2009年:戛納電影節特殊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