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燃爆竹
霹靂聲中舊歲除,為驚疫魃燃青竹。壹自火藥發明後,難止新年放鞭俗。
據《神異經》載: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則令人寒熱。但它怕竹子爆聲。於是人們燒竹來趕走它。唐代詩人來鵠詩雲:『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宋代王安石詩:『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火藥發明之後,人們在春節仍然燃爆竹。範成大《爆竹行》中描寫燃爆竹的過程:『截筒五尺煨以薪,節間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將仍疾走。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吼。壹聲兩聲百鬼驚,三聲四聲鬼巢傾。十聲連百神道寧,八方上下皆和平。卻拾焦頭疊床底,猶有餘威可驅癘。』在南宋出現用草紙裹火藥紮成卷形的爆仗。《武林舊事》:『至於爆仗,內藏藥線,壹連百餘不絕。』此指用藥線串在壹起的鞭炮。明代黎淳有《爆竹》詩:『自憐結束小身材,壹點芳心不肯灰。時節到來寒焰發,萬人頭上壹聲雷。』所詠的是『升天雷』,北方稱為『二踢腳』。火藥的發明,本是為和平生活用的,後來用於戰爭,乃是人類的不幸;用於侵略戰爭,更是人類的大不幸。
宋·教坊自樂
良辰美景奈何天,淚眼裝歡又壹年。堪喜歲首無官役,相聚青樓奏管弦。
宋代教坊*女原屬宮廷,是為官*;『紹興年間,廢教坊職名,如遇大朝會、聖節,禦前排當及駕前導引奏樂,並撥臨安府衙前樂人』另有私*,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設酒庫賣酒,為招攬生意,『官私*女,顧倩只應』。壹年之內,難得休息。只有新歲初壹有空閑自娛。
明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進府門,送上名片抵見人。各處賀歲皆如此,贈予紙店大筆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壹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帖之用。《清波雜誌》載:『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仆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徵明《拜年》詩雲:『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清代《燕臺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現代的賀年片、賀年卡,可以說是其遺風。
唐 飾梅花妝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點額顏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壽陽宮裏人。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為『人日』,《事物記》載:東方朔最初置『人日』。傳說宋武帝時,壽陽公主在人日臥含章殿,檐下梅花飄落在公主額上,形成壹種裝飾;宮女效之,以紅點額為『梅花妝』。此俗傳至唐宋,婦女多在臉上畫各式圖案;有『斜紅、面靨』等名目;塗唇有『萬金紅、大紅、內家圓』等名目。其實,婦女在臉上點畫裝飾,早在春秋戰國時已經興起了;長沙出土楚國女俑的臉上就有圓點的圖案可證。到唐代發展為往臉上貼金箔花鈿,成為壹種化妝時尚。
晉 饋春盤
立春鹹作春盤嘗,蘆菔芹芽伴韭黃。互贈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須待膏粱。
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盤的風俗。如《荊楚歲時記》載:『元日,進屠蘇酒,下五辛盤。』周處《風土記》:『元日造五辛盤。』註雲:『五辛所以發五藏之氣,即大蒜、小蒜、韭菜、雲苔、胡荽是也。』五辛盤又稱春盤。《摭遺》載:『東晉李鄂立春日命以蘆菔、芹芽為春盤饋貺。』《本草綱目》中說:『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這壹風俗傳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驛中作窮春盤》詩,其中說到用藕、豌豆、蔥、蔞蒿、韭黃和粉絲作春盤。
宋·宮中賜銀幡
新春拜過至初三,大內銀幡賜百官。朝回兩袖天香滿,帽飾招得笑語喧。
《東京夢華錄》:『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入賀訖,戴歸私第。』蘇轍《除夜元日省宿致齋》詩雲:『今歲初辛日正三,明朝風氣漸東南。還家強作銀幡會,雪底蒿芹欲滿籃。』南宋仍沿北宋風習。《夢粱錄》:『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賜金銀幡勝,懸於襆頭上,入朝稱賀。』
明·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鑼鼓,圍看府尹鞭春牛。
清嘉錄》載:『先立春壹日,郡守率僚屬迎春婁門外柳仙堂,鳴騶清路,盛設羽儀,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觀者如市。』明周希曜《寶安春色篇》:『掀天爆聲徹夜鬧,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擁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盤桓。』袁宏道有《迎春歌》,證明迎春儀式已經演化為壹種盛大的歌舞活動。明代鞭春牛,還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畫,更畫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萬象更新』。
唐·放燈
火樹銀花不夜天,遊人元宵多留連。燈山星橋笙歌滿,金吾放禁任狂歡。
正月十五日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故稱『元宵』。道家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早在漢代已有慶賀元宵之俗,至唐規模更為盛大。蘇味道的《正月十五日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濃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成為元宵詩經典之作。唐睿宗時元夕作燈樹高二十丈,燃燈五萬盞,號為『火樹』。『金吾不禁夜』是說京城破例取消夜間戒嚴,允許市民逛燈三整夜,又稱『放燈』。
宋·蠶蔔
捉弄米粉狀蠶絲,內藏吉語待爾食。喜得佳兆雖自設,依然歡樂不可支。
宋楊萬裏有《上元夜裏俗粉米為蠶絲,書吉語置其中以占壹歲之禍福,謂之蠶蔔,因戲作長句》詩:『今年上元家裏住,村落無燈惟有雨。隔溪叢祠稍簫鼓,不知還有遊人否?兒女炊玉作蠶絲,中置吉語默有祈,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蠶事好。』雲雲。既說是裏俗,可知是楊萬裏家鄉江西吉州地方的風俗;也即南方養蠶地區的風俗。
明·走百病上城頭
姐妹元宵結伴遊,金吾不禁登城頭。走出深閨祛百病,勝到嶽陽萬丈樓。
六對山人《錦城竹枝詞》:『為遊百病走周遭,約束簪裙總取牢。偏有鳳鞋端瘦極,不扶也上女墻高。』描寫當時成都婦女在元宵夜遍遊城墻為樂事。
清·猜燈謎
彈壁燈貼三面題,摩肩搭背來猜謎。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機敏方解疑。
《武林舊事》等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富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戲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好謎者更組織有謎社。謎社在清代亦極為流行。如光緒年間有竹西後社、射虎社,萍社等燈謎組織;其間謎手雲集,每以茶館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為燈謎活動場所。或研究探討;或張燈懸謎,招引猜射,娛樂民眾。謎燈有四面,三面貼題簽,壹面貼壁,此燈又名彈壁燈。猜中者揭簽,獲小禮品留念。清家震濤有《打燈謎》詩雲:『壹燈如豆掛門旁,草野能隨藝苑忙。欲問還疑終繾綣,有何名利費思量。』
清·請紫姑神
元宵之夜請紫姑,保佑吉祥賜安福。終歸女兒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無。
劉向《異苑》載:『紫姑本人家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祝雲:『子胥不在(雲是其婿) ,曹夫人已行,(雲是其大婦)小姑可出」。於豬欄邊或廁邊迎之,捉之覺重,是神來也。』後來成為傳說:唐代壽陽刺史李景,納何媚為妾;為大婦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殺何於廁中。天帝憫之,命何為廁神。《荊楚歲時記》:『其夕迎紫姑,以蔔將來蠶桑,並占眾事。』故民間每於正月十五夜用畚箕為架,以扶乩形式迎接她降臨,請她保佑蠶桑豐收,人畜平安。陸遊曾有詩譏之:『孟春百草靈,古俗迎紫姑。廚中取竹箕,冒以婦裙襦。豎子夾扶持,插筆祝其書。俄若有物憑,對答不須臾。豈必考中否 壹笑聊相娛。詩章亦間作,酒食隨所須。興闌忽辭去,誰能執其祛持箕畀竈婢,棄筆臥墻隅。幾席亦已徹,狼藉果與蔬。紛紛竟何益 人鬼均壹愚。』雖為壹種迷信活動,實則含有對舊社會不幸婦女的深刻同情,並希望她有保護善良人們的神力。
元·結羊腸
元宵初過猶自忙,家家女兒結羊腸。含情暗思心中語:何時得似雙鴛鴦。
《霏雪錄》:『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舊歷紙九道為繩,亂結以首尾,聯屬者為兆,謂之結羊腸。』元趙孟頫有《結羊腸》詩:『十六初過上元節,家家女兒結羊腸。含情暗中心自語:何時得似雙鴛鴦。』
清·走百病摸門釘
元宵雪襯壹燈紅,走百病後摸門釘。但願來年生貴子,不枉今番寒夜行。
爬城頭“走百病”,摸門釘“祈添丁”。傳說摸門釘能生男孩。
唐·送窮
年年晦日送窮神,柳車草船載出門。瀝酒再拜早離去;老窮方走新窮臨。
送窮之俗,自漢已有之。西漢揚雄有《逐貧賦》。據《金谷園記》雲:『高陽氏子瘦約,好衣敝衣食糜。人作新衣與之,即裂破以火燒穿著之。宮中號曰窮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棄破衣,是日祀於巷,曰送窮鬼。』傳說窮神穿破衣,吃稀飯;在正月最後壹天死去。人們在這天熬粥、扔破衣、結柳為車、縛草為船,在巷口焚之。祝送窮神,永不回來。至唐仍有此俗。韓愈有《送窮父》文;姚合有《晦日送窮》詩:『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宋·春社
千尋古櫟笑聲中,此日春風屬社公。割肉蔔瓦餘風在,更喜暢飲治耳聾。
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是春社日。古時以村為單位祭祀社神,祈求豐收。祭社神先立社,在土壇上用石砌屋,無頂,上貼『社稷之神』紅紙,祭祀後,撒肉四周以餉烏鴉。《荊楚歲時記》:『社日,四鄰並結宗會社,宰牲牢,為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享其胙』。宋梅堯臣有《春社》詩雲:『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樹下賽田鼓,壇邊伺肉鴉。春醪酒***飲,野老暮相嘩。燕子何時至,長臯點翅斜。』
宋·鬥草
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歸。青枝滿地花狼藉,知是兒孫鬥草來。
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中『春日雜興』曾描述兒童鬥草情形。見畫中題詩。蓋江南春早,立春草長,兒童互相用草角力,堅韌者勝,折斷者敗。
宋·迎富
古人采蓮攜鼓遊,今朝雜花插滿頭。相隨郊外遊壹日,迎富即是忘憂愁。
二月二日迎富風俗由來甚古。《歲華紀麗》載:早在有巢氏時代,有人在這天要了壹個小孩回家養活,從而家富。後人便在這天到野外采蓬葉以代子,向門前祭之。又《天祿積餘》載:秦代在這天攜鼓到郊外遊玩,朝出暮歸,名為迎富。南宋魏了翁有《二月二日遂寧北郭迎富》詩雲:『才過結柳送貧日,又見簪花迎富時。裏俗相傳今已久,漫隨人意看兒嬉。』
周 鄭國·踏青
溱洧河畔鐘鼓交,踏青遊人樂陶陶。紅男綠女佩香草,兩情相悅贈芍藥。
《詩經·鄭風》有壹首民歌《溱洧》,其中說:壹對青年男女,要到溱洧二河邊上去看集會,他們相互逗笑,並贈送芍藥。高亨《詩經今註》說:『鄭國風俗,每逢春季的壹個節日(舊說是夏歷三月初三的上巳節),在溱洧二河的邊上,舉行壹個盛大的集會,男男女女人山人海地來遊玩。這首詩正是敘寫這個集會。』實際上,鄭國的上巳節是我們已知的最早的情人節。後來才移到七月七日。
晉·流觴賦詩
修禊文會聚溪頭,羽觴載酒曲水流。酣飲賦詩聯佳句,留得美名在士儔。
《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證明周代已有到水邊洗滌汙濁、消災去病之俗。所謂修禊,即指臨水洗濯以除不祥。到晉代,變為臨水流杯的文人聚會。《荊楚歲時記》:『三月三日,四民並出江渚池沼間,臨清流,為流杯曲水之飲。』東晉時,王羲之曾於上巳在會稽山陰蘭亭舉行修禊之會,並作有《蘭亭敘》。
北朝·踏青
北國三月沐春風,香車紛然樂踏青。遊人誰顧楊柳綠,競看佳麗映桃紅。
踏青之俗早在漢代之前已經盛行,《晉書》載:每年三月初壹至初三,人們出外踏青。到了唐代更為盛行。如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孟浩然有『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詩句,可見當時踏青之風。宋代在清明時踏青,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即描述清明踏青春遊情景。踏青日期南北不同:《月令廣義》說蜀地正月初三踏青,閩粵在二月初二日,北方則到三月或四五月方可見青。
唐·內宴冷餐
禦賜冷食滿宮樓,魚龍彩旗四面稠。千官盡醉猶教坐;歸來月上金殿頭。
唐張籍《寒食內宴》:『朝光瑞氣滿宮樓,彩纛魚龍四面稠。廊下禦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球。千官盡醉猶教坐,百戲皆呈未放休。***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問來由。』所謂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據史料載,如幹粥、醴酪、冬淩粥、子推餅、饊子等。因在寒食節用,又稱寒具。唐宮內的寒食內宴,可謂最早的冷餐大會。
宋·擔酒上墳
騎驢擔酒祭祖墳,壹路春光滿眼新。道旁關撲擲得順,竿挑利物好誇人。
南宋楊萬裏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詩,當時上墳已由祭掃變為帶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動;而路旁許多賣粉捏孩兒、象生果子等物的小販用賭博形式吸引買主,這種賭博稱為『關撲』。
明·鬥百草
百花爭艷滿庭芳,鶯歌燕舞女兒鄉。不喜飲酒猜拳樂,閑將鬥草過時光。
明翟佑《四時宜忌》:『《荊楚記》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時有鬥百草之戲,亦祖此耳。』高啟《鬥草》詩:『摘拾遍叢叢,鋪茵曲檻東。眾家誰得?勝獨有並紅。』
唐·祭掃
寒食祭掃冢壹堆,風吹曠野紙錢飛。黃泉不知生人淚;暮雨蕭蕭惆悵歸。
《荊楚歲時記》載:『去冬節壹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按:傳說介子推於三月五日為火所焚,國人哀之,每歲春暮,為不舉火,謂之禁煙。唐王建《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壟年年無舊道,車徒散行入衰草。牧兒驅牛下冢頭,畏有家人來灑掃。遠人無墳水頭祭,還引婦姑望鄉拜。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但看壟上無新土,此中白骨應無主。』在唐代寒食掃墓,後來與清明祭掃合為壹事。《東京夢華錄》:『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
唐·走馬射箭
垂楊金堤翠幕連,健兒走馬射堂前。國家尚武多才俊,方顯幹城諸英賢。
孟浩然詩《上巳洛中寄王九迥》:『鬥雞寒食下,走馬射堂前。』
五代·蕩秋千
陽春女兒笑語喧,綠楊影裏蕩秋千。身輕裙薄淩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荊楚歲時記》載:『正月…… 又為打球、秋千之戲。』註:《古今藝術圖》雲:『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戰,以習輕戲者;後中國女子學之。乃以踩繩懸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唐王建《秋千詞》:『身輕裙薄易生力,雙手向空如鳥翼。下來立足重系衣,復畏斜風高不得。旁人送上那足貴,終賭鳴珰鬥自起。回回若與高樹齊,頭上寶釵從墮地。眼前爭勝難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析津誌》雲:『遼俗最重清明,上自內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戲為樂。自前明以來,此風久革,不復有半仙之戲矣。』
清·賣柳條
清明壹霎又今朝,聞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比鄰諸姊妹,壹枝斜插綠雲嬌。
《齊民要術》:『正月旦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夢粱錄》:『清明交三月,節前兩日謂之寒食,京師人從冬至後數起至壹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條插於門上,名曰明眼。』後來婦女也將柳條戴在頭上,諺雲:『清明不戴柳,紅顏變皓首。』清詩人楊韞華有《山塘棹歌插柳枝》:『清明壹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比鄰諸姊妹,壹枝斜插綠雲翹。』《歲時百問》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凈明潔,故謂之清明。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於渭陽,賜群臣柳圈各壹,謂戴之可免蠆毒。今蓋師其遺意也。』
唐·浴佛節
佛光普照遍長安,吃齋誦經建寺庵。居士男女多布施;為求來生結善緣。
相傳夏歷四月初八日為釋迦牟尼生日,佛寺常於此日誦經,以各香浸水灌洗釋迦之太子誕生像;紀念佛之誕生,稱為浴佛節。唐代佛教信仰極盛,長安善男信女多於此日施舍。此風迄宋明依然。《東京夢華錄》:『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禪院各有浴佛齋會,煎香藥糖水相遺,名曰浴佛水。』《日下舊聞考》:『京師僧人念佛號者,輒以豆記其數。至四月八日佛誕生之辰,煮豆微撒以鹽,邀人於路請食之,以為結緣。今尚沿其舊也。』
宋·掛五彩線
榴花照眼艾蒿香,掛符門簾飲雄黃。粽角流蘇懸彩穗,平安佑爾度端陽。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周處《風土記》謂:『角黍,人並以新竹為筒粽。楝葉插頭,五采系臂,謂為長命縷。』宋人余靖《端午日即事》詩:『江上何人吊屈平,但聞風俗彩舟輕。空齋無事同兒戲,學系朱絲辟五兵。』所謂五兵:弓、矛、戟、劍、戈;代表戰亂,系朱絲避之。後剪采為小虎,粘艾葉戴之鎮邪惡。《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制成小虎及粽子、壺盧、櫻桃、桑椹之類,以彩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系於小兒之背。』
宋·染紅指甲
端午階前采鳳仙,小缽加礬細細研。染紅女兒纖纖指,粉白黛綠更增妍。
民間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搗鳳仙花染紅指甲之俗。如《燕京歲時記》:『鳳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開之候,閨閣兒女取而搗之,以染指甲,鮮紅透骨,經年乃消。』再如洪亮吉《十二月詞之七》:『七月七日侵曉妝,牛郎廟中燒股香。君不見東家女兒結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紅。斜簪茉莉作幡勝,鬢影過處繞香風。』
遼·射柳
端午祈雨置天棚,樂園東南柳色青。分朋賽射柔條斷,贏得神箭譽滿營。
《遼史禮誌》載:契丹族為祈雨,進行射柳活動。先置百柱天棚,後奠先帝。皇帝、親王、宰執依次射柳;敗者向勝者進酒。第二天植柳天棚東南,子弟射柳三日。雨下,賜賞。後金代、明代皆有射柳之俗。《金史禮誌》載:射者以尊卑為序。柳枝有削白處,如在白處射斷,且騎馬接在手上者為冠軍;只斷不能接者為次;其餘皆負。
明·飲菖蒲酒
采得菖蒲屆端陽,釀成美酒送異香。角黍蔗漿祝爾壽,何妨縱飲入醉鄉!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唐殷堯藩詩雲:『少年佳話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可證唐代已飲菖蒲酒。菖蒲又稱『劍水草』,生於水濱。制成菖蒲酒,具有性溫味辛特點。對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壽。明代詩人瞿佑有《菖蒲酒》詩雲:『采得靈根傍藕塘,只因佳節屆端陽。金刀細切傳纖手,玉斝輕浮送異香。廚薦鰣魚冰作鲙,盤供角黍蔗為漿。同時節物充筵會,縱飲何妨入醉鄉。』
清·掛鐘馗
終南進士舞龍泉,端午時節壁上懸。仗君辟邪殲群醜,免得鬼魅擾人間。
《事物紀原》中說:唐明皇夢小鬼喧擾,有大鬼捉小鬼食之。問為誰,對曰臣終南進士鐘馗也。因應舉不捷,觸殿階而死,誓除天下虛耗妖孽。明皇乃召吳道子畫鐘馗像供之。後民間亦多供奉。清李福有《鐘馗圖》詩:『面目猙獰膽氣粗,榴紅蒲碧座懸圖。仗君掃蕩幺麽枝,免使人間鬼畫符。』即描寫在端午時供鐘馗事。《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市,肆間用尺幅黃紙,蓋以朱印,或繪畫天師鐘馗之像,或繪畫五毒符咒之形,懸而售之。都人士爭相購買,粘之中門,以避祟惡。』
金·曬書翻經
三伏朝爽曬書篇,庵院翻經結善緣。近事信女樂相助,願修來世福壽全。
《爾雅翼》卷二:『荊楚之俗,七月,曝經書及衣裳,以為卷軸久則有白魚。』魏晉時代在七月七日曬書,後改為六月六日三伏時曬書。《燕京歲時記》:『京師於六月六日抖晾衣服書籍,謂可不生蟲蠹。』清潘弈雋有《六月六日曬書詩》。
唐 蛛絲乞巧
七夕織女賜新妝,挑來蛛絲盒中藏。明朝結成玲瓏網;試比阿誰稱巧娘
《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幾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喜子即指壹種小蜘蛛。唐劉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杜甫在《牽牛織女》詩中也寫過這種風俗:『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宋代《東京夢華錄》:『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宋·傳針比巧
供果焚香祝新秋,庭中比巧月如鉤。年年閨閣乞織女,男兒何曾求牽牛
周處《風土記》雲:『七月七日,其夜灑掃庭中,露施幾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祀河鼓( 即牽牛也) 織女。』唐詩人祖詠《七夕乞巧》詩雲:『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向月穿針易,迎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穿針乞巧者,或穿七孔針,或穿九孔針,用壹根彩線連續穿過為巧。《醉翁談錄》:『其實此針不可用也,針褊而孔大。』
宋·供摩侯羅
捏塑彩畫壹團泥,妝點金珠配華衣。小兒把玩得笑樂,少婦供養盼良嗣。
《東京夢華錄》載:『摩侯羅惟蘇州者極巧,木瀆袁家所制益精。』宋代蘇州虎丘有玩具市場,被稱為『虎丘耍貨』,包括泥娃娃、泥美人,彩畫鮮妍,制作精良。杭州西湖玩具,被稱為『湖上土儀』,有泥孩兒、鶯歌、花湖船等。《夢粱錄》載:『內庭與貴宅皆塑賣磨喝樂,又叫摩睺羅,孩兒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裝襕座,用碧紗罩籠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綠銷金桌衣圍護,或以金玉珠翠裝飾尤佳。』宋許棐『泥孩兒》詩雲:『牧瀆壹塊泥,裝塑恣華侈。雙罩紅紗廚,嬌立花瓶底。少婦初嘗酸,壹玩壹心喜。潛乞大士靈,生子願如爾。』
清-丟巧針
佳節女兒約諸鄰,叠將水碗丟巧針。日光照得龍梭影,繡出鴛鴦如意君。
《燕京歲時記》:『京師閨閣,於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椎,因以蔔女之巧拙。俗謂之丟針兒。』或名丟巧針。清代詩人吳曼雲《江鄉節物詩》:『穿線年年約北鄰,更將余巧試針神。誰家獨見龍梭影,繡出鴛鴦不度人。』
清--拜魁星
七夕女兒祝織女,男士廟中拜魁星。佑我科舉登榜首,供神豬頭代三牲。
清代臺灣風俗,七月七日,婦女忙於拜織女,而男子則忙於屠狗祭魁星,魁星為點取狀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舉高中,官運亨通。清鄭大樞《臺灣竹枝詞· 七夕》詩雲:『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無鵲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結緣煮豆待何時。』錢琦《臺灣竹枝詞·拜文昌》詩雲:『五彩亭前祝七娘,三家村裏拜文昌。橋填烏鵲星聯鬥,天上人間各自忙。』當地人稱織女為『七娘』;文昌又稱文曲星,掌管文運之神。
元·孟蘭盆道場
道場超度安亡魂,原有盂蘭古意存。慶贊中元貼門首,酒海肉山饗活人。
七月十五日,道家稱為『中元節』;佛家為『盂蘭盆節』。《夢粱錄》:『七月十五日,壹應大小僧尼寺院設齋解制,謂之法歲周圓之日。其日,宗親貴家有力者,於家設醮飯僧薦悼,或拔孤魂。僧寺亦於此日建盂蘭盆會,率施主錢米,與之薦亡。』『盂蘭盆』為梵語音譯,意為『解倒懸』。通常在道場還設有孤棚,離地六尺,廣有十五六平方米,各家施舍之三牲、五牲、山珍海味等擺列其上,並插有『普醴陰光』、『甘露門開』等小旗。在放焰口儀式完畢,群眾競搶祭品,謂之『搶孤』。得到之小旗,被視為出海之護身符。
明 放湖燈
輕舟蕩漾玉波澄,中元盂蘭放湖燈,梵唄伴得笙管韻,古寺東山月又升。
中元節有放湖燈之習俗。此俗在宋已有之,但當時是『差內侍往龍山放江燈萬盞。』《揚州畫舫錄》:『放荷花燈,中夜開船,張燈如元夕,謂之盂蘭盆會。蓋江南中元節,每多婦女買舟作盂蘭放焰口,燃燈水面,以賭勝負。』《燕京歲時記》:『至中元日,例有盂蘭盆會,扮演秧歌、獅子諸雜技。晚間,沿河燃燈,謂之放河燈。』清蔣有尨《西湖竹枝詞·放湖燈》詩。湖燈,即在小板上用彩紙做成荷花狀,中點蠟燭,又稱『水旱燈』。傳說水上放燈是為亡魂引路;與上元在陸上張燈有別。
清·荷葉燈
月到中元照衢明,小兒競擎荷葉燈。成群結伴遊巷陌,銀花萬點似火城。
《燕京歲時記》:『中元黃昏以後,街巷兒童以荷葉燃燈,沿街唱曰:「荷葉燈,荷葉燈,今日點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萬點流螢,謂之蒿子燈。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紙制成蓮花、蓮葉、花籃、鶴鷺之形,謂之蓮花燈。』《日下舊聞考》:『荷葉燈之制,自元明以來即有之,今尚沿其舊也。』查慎行《京師中原詞》:『萬柄紅燈裹綠紗,亭亭輕蓋受風斜。滿城荷葉高價賣,不數中原洗手花。』龐塏《長安雜興效竹枝體》:『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清·雞冠花供祖
供祖瓶插雞冠花,壹時風靡滿京華。只緣物稀價騰貴,移種四郊入農家。
以雞冠花供祖,在宋代已風行。《東京夢華錄》:『又賣雞冠花,謂之洗手花;十五日供養祖先索食。』《夢粱錄》載:南宋同。此習迄清代仍存。《楓窗小牘》:『雞冠花汴中謂之洗手花,中元節前,兒童唱賣以供祖先。』另有祭祖節,在十月初壹日。
遼·屠狗狩獵
選屠白狗埋帳溝,牽鷹出獵起鳴騶。忽見禦帽簪紅葉,方知今日是立秋。
《遼史禮誌》:『八月八日,遼俗屠白狗於寢帳前七步瘞之,露其喙。後七日,中央移寢帳於其上。』《析津誌》:『立秋日,張樂,大宴,名壓節序,上簪紅葉於帽。』立秋日,漢人也有簪葉之風,如明代田汝成《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