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秦始皇之所以能夠滅六國,建立秦朝,追本溯源是得益於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國富而兵強,在綜合國力上逐漸地超越了其他六國,最後實現了對中國的統壹。
從秦國的統壹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壹套先進的制度可以對壹個國家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其實,在商鞅之前,魏國的李悝就曾經進行變法的改革,讓魏國強盛起來。商鞅、吳起等人的變法思想都受到了李悝的啟發。但是,李悝死後,魏國並沒有對變法的內容徹底地堅持。
秦國的商鞅變法吸取了魏國的教訓,抵抗住了舊勢力的反抗,將變法的內容在秦國落實的非常徹底。
那麽,問題來了: 李悝、商鞅等人變法之前,各國實行的是周朝的制度,這套制度運行了將近八百年,為何這期間就沒有人提出對其進行改革?
變法改革的先決條件是什麽?
是啊,如果站在當時的統治者立場,他們壹定認為是“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全國的土地都是我的才最完美。
但是,妳想想,統治者想要對遠離自己的土地進行直接的統治,那個時代,這可不是壹件簡單的事情。 要做到這壹點,必須有龐大的官僚體系作為支撐。
供養龐大的官僚體系,社會的生產力又必須達到壹定的水平 。這條件是周朝奴隸制下的社會所不具備的,因此,周天子和諸侯們不得不將土地分封給自己的親戚。
正如馬克思所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就是這個道理。下面我們看看,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如何決定中國社會的“上層建築”的。
圖 | 決定生產力的是什麽?
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的發展春秋戰國時期,對農業生產影響最直接的兩個因素是:壹、農業生產工具;二、農業技術。
這兩個決定性因素在春秋戰國時期,都取得了技術的突破。
壹、農業生產工具的進步
春秋戰國時期,之所以能夠在農業生產工具上取得突出性的進步,是因為當時的冶鐵技術取得了兩項重大的發明,壹個是關於 鑄鐵(生鐵)的冶煉技術 ,另壹項就是 鑄鐵的柔化技術 。
這兩項鑄鐵關鍵技術的重大發明,使得鐵制農具很快在社會的農業生產中普及開來,促使農業生產技術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社會生產力得到顯著的提高。
鑄鐵冶煉技術的發明中國早在殷商和西周的時代,就已經發展出了很高水平的青銅冶鑄技術,鑄造大型的青銅器。比如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還有西周時期的“大盂鼎”、“大克鼎”等。
圖 | 司母戊鼎
由於繼承和發展了商周的青銅冶鑄技術,在長期的青銅冶煉技術運用中累積了豐富的經驗,中國的鑄鐵冶煉技術也很早就在社會中得到了推廣和應用,這要比歐洲早壹千九百年。
如果要冶煉青銅或者鐵,首先必須得將生的銅、鐵進行熔化。其中,銅的熔點約為1083℃,鐵的熔點要更高的溫度約1535℃。
要想把熔爐加熱到這樣的高溫,即使在今天也不是壹件容易的事兒,古人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面臨何等的困難可想而知。如果沒有風箱的幫助,普通煤炭的火焰溫度很難達到鐵的熔點。
因此,古代鐵的冶煉技術的進步,也離不開風箱的發明。
春秋時代,中國古人已經開始使用高大的圓錐形煉銅豎爐,爐體可高達1.2到1.5米左右,爐缸上設計了壹或兩個鼓風口,並且帶有鼓風設備。
圖 | 春秋早期的冶煉爐
而發展到了春秋後期,古人改進了煉爐的鼓風方法,大幅度提高了煉爐的溫度,於是,發明冶煉鑄鐵的技術。古人將鐵煉成液體,加速了冶鐵的過程,大幅度提高了鐵的生產率。這對於冶鐵業的發展以及鐵制工具的推廣和使用,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
鑄鐵柔化技術的發明到了戰國時代,鑄鐵的工具已經在社會中開始廣泛使用。
但是,早期的鑄鐵是白口鐵,很不耐用。因為白口鐵又脆又硬,非常容易折斷。因此,當時的勞動人民從又生產實踐中摸索出了 兩種柔化鑄鐵的技術:
第壹種方法,是鑄鐵件的可鍛化熱處理。 鑄鐵經過高溫氧化,脫碳並析出部分石墨,使之成為白心可鍛鑄鐵。到了戰國晚期,又發展出了黑心可鍛鑄鐵,這是經過長時間加熱退火而成,其韌性要比白心可鍛鑄鐵高很多。
另壹種方法,是利用加熱氧化,對鑄鐵進行脫碳處理。 鑄件在脫碳不完全時,表面的外層已成為鋼,可是其內層依舊還是鑄鐵,成為壹種鋼和鐵同存於同壹工具中的復合組織;在鑄件完全脫碳時,白口組織就消失了,鑄件組織全部由鐵變成鋼,但其依然保有鑄件的特點(有縮孔、氣眼等特征)。百煉成鋼,就是這個意思。
圖 | 春秋時期的寶劍——龍泉劍
當時的人還利用控制退火的辦法,創造出了表面上為低碳純鐵、中心高硬度的復合鑄件。在使用中把鑄件表面層磨損,露出中間層作為刃口,解決了某些特定的工具,要求既有堅硬鋒利耐磨的刃口,又有要有韌性的矛盾。這種方法在戰國後期,在各個諸侯國範圍內廣泛地使用,大大提高了鐵工具的功能性。
中國古代的鑄鐵柔化技術,要比歐洲早發明二千多年。直到十八世紀,歐洲才有白心可鍛鑄鐵,十九世紀,美國才開始熔制黑心可鍛鑄鐵。
二、水利灌溉技術的發展
在春秋戰國年間,桔橰的灌溉方法已經在中原地區普及,桔橰也代替了過去抱著汲瓶來灌溉的原始方法。
桔橰也稱為“橋”、“吊桿”,是由兩根直木組成的,其中的壹根直木豎立在水源邊上(河邊或井邊);另壹根直木用繩橫掛在豎立直木的頂上。在橫掛的那根直木上,壹端系著大石塊,壹端系著壹條長繩,用來掛裝水的容器(汲瓶或水桶),這種汲水的方法就是利用杠桿原理。
圖 | 桔橰取水
人們在需要汲水時,只需要把長繩壹拉,讓汲瓶或水桶浸入河中或井中;裝滿水後,壹松手,由於另外壹端結有石塊,汲瓶或水桶就自動升上來了。
《莊子》中記載了春秋末年子貢的話
“引之則俯,舍之則仰”
——《天運篇》;
《莊子》還記載顏淵的話,說:
“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
——《天地篇》
這些話,都說明當時的桔橰利用杠桿的原理來汲水的情況。
三、耕作技術的進步
春秋早期,中原地區原本使用壹種稱為“耒耜”的腳踏工具。這就像今天的鐵鍬,耕作的人需要用人力壹鍬壹鍬地挖土,費力又低效。這種耕作方式叫做“墾耕”。
圖 | 耒耜
所謂的墾耕,就是用耒耜這樣的工具將土壹塊塊地掘起來。每掘開壹塊土,耕作的人就要退壹步。想象壹下,我們拿著壹把鐵鍬去開墾大片的土地,這種耕作方法的效率可想而知。
自從春秋後期,為了提高耕作的效率,農民發明了牛拖犁來墾耕的方法,墾耕從這以後就變為連續向前的運動,用力少而效果好。
從出土的先秦時代的青銅牛尊來看,春秋後期的牛都已穿有鼻環,說明當時的牛已被牽引來從事勞動。而且,古人的名和字,往往有相關性的聯系,孔丘的學生司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可想而知,牛耕在當時已經非常普遍。
圖|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戰國時期青銅牛尊
為了讓農田裏的莊稼長得更好,中國的農民發明了壹種簡單卻非常合理的種植方法——壟耕種植法。
壟耕種植,顧名思義,就是將莊稼成排種植在稍微高出來壹點的壟上,壟與壟之間相對低窪的土地被稱為溝。
為什麽莊稼這樣種產量就高呢?這裏面有四個主要的原因:
壹、 它可以保證每株莊稼獨立成長,互不幹擾,光照比較均勻 。這用科學的白話講,就是能量轉換的效率高。此外,由於莊稼排列整齊,中間有成行的空隙,比較通風,在快成熟的時候不容易腐爛。 二、它避免了農民在地裏行走踩壞莊稼。 農民為何在地裏行走?因為,莊稼從播種(或者移植秧苗)到收獲,需要除草、施肥和間苗,有壹大堆的農田勞動要做。 三、便於灌溉。 如果將壹盆水潑到水泥地上,肯定有的地方有水,有的地方依然幹燥。但是,如果地上有壹道道的溝槽,水就會自動沿著低窪的溝槽擴散開了。在田地裏,植物的毛細作用會讓長在壟上的莊稼根部自動從溝槽中吸水。 四、提高土地恢復力和耕作效率。 壟和溝在兩季種植之間是互換的,每季莊稼收獲完畢,要將田重新耕壹遍,這時壟就變成了溝,溝就變成了壟,這壹方面實現了土地的輪流修耕,可以保證地力的恢復,另壹方面便於牲畜耕種土地,因為牲畜不可能像人壹樣往任何壹個方向揮鋤頭,它只能在田裏走直線。圖 | 壟作的耕種方式
因此,春秋戰國時期,隨著鐵農具的應用、牛耕的推行、壟耕耕作技術的進步、灌溉工具的改進,社會生產力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社會的生產力包括了實體性要素,和智能性要素。實體性要素包括勞動者、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其中生產工具是勞動資料的組成部分,是標誌生產力水平的客觀尺度。智能性要素包括了科學技術、生產管理,它們是生產力的真正決定性要素。
技術的進步,確實在壹定程度上提高了當時社會的生產力。但是,因為相應的生產管理(制度)沒有改變,新技術所蘊含的能量還遠遠沒有得到釋放。在春秋戰國時期,最直接的體系就是土地制度,當時的“井田制”使得大量的土地收獲不了它應有的產能,這就產生了尖銳的社會矛盾。
社會制度與生產力的關系在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均實行周朝的土地制度——“井田制” 。
所謂的井田制,就是用“井”字將壹塊耕地隔開成九宮格。九宮格外面八個格子稱為“私田”,分別給八戶農奴人家去耕種,產出的糧食農奴自己留下,但是,土地的所有權還在貴族手裏。而井字中間的壹個格子是“公田”,八戶農奴都有耕種公田的義務,但是公田產出的所有糧食都要交給貴族,這就相當於給農奴私田的稅收。
圖| 井田制
這樣壹看,妳壹定感覺這“井田制”設計的還挺合理的,農奴們沒有土地也不至於沒飯吃。然而,這制度看上去美好,但是在它真正執行的時候就不是這麽回事兒了。
實際情況是,私田的面積要遠遠小於公田,統治者才不會傻到將糧食白白給農奴呢,對他們來說,農奴的土地只要保證他們餓不死就行了。這樣壹來可想而知,如果我們是農奴,在搭理貴族的公田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的情況下,我們會認真的去幹活嗎?
我們之所以說,壹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其制度來決定的,原因在於以下兩點:
首先,我們每個人,天生是都具有惰性。 是個人都想幹“錢多、事兒少,離家近”的工作,不想自己過於勞累。這時候,壹個好的社會制度,調動人的積極性,激勵人去努力工作。 其次,我們每個人擁有的能力各不相同。 這也比較容易理解,有的人擅長種地,有的人擅長打鐵。即使做壹樣的工作,付出同樣的時間,不同的人的生產效率和質量都各不相同。壹個好的社會制度,會盡量將生產資源分配給生產效率高的人。然而,“井田制”的社會制度無法解決這兩個問題。農奴們對於搭理公田缺乏積極性,生產效率自然也提升不起來;貴族們想提高生產效率,在無法發揮農奴們主觀能動性的情況下,只能通過人為的監管,這樣增加了管理的成本,但是收效甚微。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問題,最要命的是貴族們對土地的經營能力也存在差異,由於土地屬於國有,不能買賣。那些經營不好土地的人也就無法通過交易,將生產資源轉讓給生產效率更高的人。妳想想,如果壹個紈絝子弟荒廢了大片的土地,這土地那邊際收益的價值豈不是被白白浪費了?
正是這樣,在農業生產工具以及耕作技術都取得大的發展的情況下,眼看著“井田制”的土地制度抑制農業生產效率,制約著國家的發展,有頭腦的諸侯、客卿們,都看到了問題的所在。因此,他們懷著發展生產力的強烈訴求,先後掀起了變法的風潮。
技術的進步,迸發了發展生產力的需求,這種需求促使社會的制度進行改革李悝、商鞅、吳起等人,分別在魏、秦、楚實施變法。改革派與舊貴族之間進行了壹場殊死博弈,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徹底,對歷史的影響更深遠。我們就以秦國的商鞅變法為例。
圖 | 商鞅變法
秦國在變法後廢除了“井田制”,將土地制度變為私有化制,即允許土地資源的自由交易。 在變法後,秦國的變化是肉眼可見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新法規定了農民必須用實際的財物交稅。這樣,將稅賦定為統壹的標準,壹旦土地產出大於稅收的標準值,多出來的部分就是勞動者自己的,這樣他們對勞動的積極性必然會提高。這樣,整個社會的農業生產效率也就提高了。 耕地面積增加。 新法獎勵墾荒,這樣壹來,使很多荒蕪的土地就有了交易的價值,貴族們紛紛將其開墾成農田。這樣壹來,秦國的耕地面積就多了,能養活的人自然也多了。 生產資源能合理的分配 。就是亞當·斯密說的“市場那雙看不見的手“,通過土地交易,將土地從不善經營者手中,轉給善於經營土地的人,以實現生產資源的動態分配。 人口、兵源增加。 井田制的廢除,不但解放了農奴,使其成為農民。同時,在耕地面積增加,人口增加、農業生產效率提高的情況下,閑置的勞動力就是兵源。 貴族沒落、集權政治。 因為擁有永久的土地、世襲的爵位,貴族才能世代影響政治。但是,在新法廢除舊世卿世祿制、允許土地交易後,貴族們壹旦失去了土地,也就淪為平民了,在政治上就再也沒有能力對諸侯施加影響了。 郡縣制-官僚政治誕生。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諸侯就能養活龐大的官僚系統,為中央集權的政治服務了。國家的管理、組織效率大幅度提升,對六國呈現碾壓之勢。經過了商鞅變法,秦國在農業生產力、生產效率、國家的管理、組織效率上都取得了飛躍式的進步,秦國從此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經過幾代人的發展,對六國簡直是“降維打擊”,到了秦王政時期,終於統壹了天下。
結語社會的生產力水平不同,決定了人們爭奪的利益各不相同,爭奪利益采用的手段不同,其社會形態也就有所不同。壹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是隨著技術的進步不斷發展的,生產力提高遇到制度瓶頸後,強烈的發展訴求必然會逼著社會制度改革。
這就是唯物主義歷史觀所說的歷史必然性。
秦國(75)土地(2)井田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