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書畫藝術中的“裝裱畫”是什麽意思

書畫藝術中的“裝裱畫”是什麽意思

書畫裝裱藝術的起源和概況

中國的書畫是世界公認的東方藝術瑰寶。伴隨著傳統書畫裝裱藝術而生的書畫裝裱技術,也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得益於裝裱工藝,歷代書畫珍品得以長久保存。後來流傳到日本和壹些亞洲國家,成為東方特有的工藝,也為世界各國所珍視。那麽,這種中國特有的民族工藝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和其他事物壹樣,書畫裝裱也有壹個從無到有,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1973湖南戰國楚墓出土的壹幅人物禦龍圖,為我們理解這壹規律性問題提供了寶貴的原始資料。這件珍貴的文物,“頂橫邊用壹根細竹條包著,用壹根棕色的絲繩系著。”後來在長沙馬王堆壹號漢墓出土的帛畫上又有進壹步的發現:“D形帛畫頂部用竹竿包裹,用棕色絲帶系住,中下部兩個下角飾以青色細麻布制成的圓柱形掛毯。”這些具體特征顯示了古人欣賞繪畫的原始動機,對研究書畫裝裱的起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過以上信息,可以將書畫裝裱的歷史完全推回到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如果進壹步推論,竹子會很豐富,中國最早的繪畫會多次出土,書畫裝裱的癥結所在湖南地區作為裝裱技術的發源地也不無道理。

書畫裝裱的歷史雖然悠久,但留下的文字記錄並不多。從現存文獻來看,最早記載裝裱史料的應該是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錄》,其中提到:“自晉以來,葉凡未能妥為裝裱背。”《後漢書》作者、南宋宣城太守、著名史學家葉凡是我國裝裱史上較早的裝裱大師。唐太宗下大力氣收藏王羲之的書法和歷代名畫,任命王航直接裝裱,王之敬監督其事,可見唐朝對繪畫裝裱的重視。當時日本奈良的使節來華學習裝裱技術,唐太宗親自命張彥遠傳授裝裱技術。從此,我們的裝裱技術傳到了日本,在外國生根開花。到了五代,裝裱技術進壹步發展。北宋時,宋徽宗創辦畫院,將裝裱納入官職,成為司文畫院六大未決之舉之壹。在皇室的倡導下,在畫家和裝裱師們精心探索的基礎上,最終形成了著名的“宣和裝裱”格式。這標誌著中國書畫裝裱技術傳入民間,特別是明清五百年,裝裱技術成為開店裝裱畫的專門行業,蘇州、揚州、北京、上海、廣州、湖南、湖北、開封等地出現了許多知名的書畫裝裱店。

解放後的壹段時間,由於種種原因,裝裱業壹度衰落。後來,壹些文物和博物館單位成立了書畫裝裱機構。70年代中後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書畫裝裱,像壹個覺醒的春風,改變了過去的沈寂,大大增加了員工數量。在裝裱技術和裝裱材料方面也進行了許多探索和改革,正在走向傳統技術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道路。

書畫裝裱設備和工具

(1)工作室(又稱裝裱室):要求:無憂明亮,幹凈整潔,安全方便,溫濕度適中。

(2)制墻(也叫大墻、制板):用於畫心、裝裱件及各種裝裱材料的找平、烘幹。要求:平坦、光滑、通風、幹燥。

(3)書桌(也叫安裝桌):要求:桌板堅硬,桌面光滑平整,書桌高度壹般在80 cm左右。

(4)風幹架(又稱風幹桿):用於烘幹加工好的背紙、彩紙及各種材料。

(5)臨摹臺:玻璃桌面,內置熒光燈,用於揭下和裱舊畫。

(6)人字梯:用於安裝時踩在墻上。

(7)排筆:用於裝裱絹、絹、紙、畫心、作畫。

(8)棕刷:用於裝裱絲、絹、紙、畫心、在墻上畫裱件等。

(9)切紙刀:用於畫方正之心,裁剪搭配畫材等。

(10)尺子和菜板:用來畫方正的心和裁剪搭配畫材。

(11)錐針、鑷子:用於畫心、挑雜物。

(12)開瓶器:用於揭開墻上的裱件和各種材料。

(13)油紙(也稱漿紙、糊絕緣):用於定型邊角料、糊絕緣。

(14)石(亦稱磨石):用於打磨、磨平安裝件的背面。

(15)蠟板:在裱件壓光時,用於在裱件背面擦塗。

其他工具:剪刀、撣子、叉子、噴壺、筐篩、木鋸、電鉆、鉗子、銅絲、臉盆、毛巾、毛筆、顏料、墨水、調色盤、塑料薄膜等。

三裝材料

(1)宣紙:分為生宣和熟宣,主要產於安徽。

(2)絲、綢、錦、錦、麻等。

(3)天桿、地桿、月牙桿、軸頭、手卷片、標簽等。

(4)絲帶、緞帶、黃銅紐扣等。

(5)面粉、明膠和明礬。

四種書畫裝裱風格

(a)垂直軸,中殿

(2)對聯

(3)變裝

(4)條狀屏幕,通景屏

(5)透鏡和扇形

(6)手卷

(7)相冊頁面

五個安裝程序

制漿-畫心-方正畫心-(染色料)-配料-鑲嵌-切大邊-包邊(包邊)-粘弦(接嘴和粘棒)-配背(裱背紙)-貼面(活)-磨(畫)

評估六個安裝件的質量

評價貼裝零件質量的標準簡單來說就是:光滑、順滑、柔和、和諧。

具體來說,可以分為:

(壹)工藝精湛,鑲嵌均勻精細。

(二)布展平整大方,畫面流暢幹凈。

(3)畫面色彩和諧。

(四)柔軟,粗細適中。

(5)纏繞後應整齊無凹凸不平。

淺談古代書畫裝裱

(壹)張彥遠的《唐代歷代名畫》

(2)北宋米芾的《書畫史》。

③南宋周覓董祺俞曄(卷六)紹興翰林院書畫風格

(四)元代陶的《南村輟耕錄》。

(5)明代文震亨《長事紀事》。

(6)清代鄒壹貴的《畫山》

裝裱書畫展覽和收藏

由於書畫作品裝裱形式的不同,不同形式的作品有不同的展示和收藏方式。

(壹)展覽的縱軸

最好是兩個人同時吊立軸。壹人雙手握住桿子和腰帶,另壹人握住桿子兩端的軸頭,慢慢展開。無論是懸掛還是掛在墻上,最禁止用手指支撐畫的背面,這樣會隨著畫的展開留下折痕。

收藏:有條件的話可以做壹個特制的木櫃(最好是樟木的),要層層平放,不能擠壓。如果沒有專門的櫃子,可以給每件作品做壹個畫筒或者畫盒,然後在上面放上樟腦丸。

(2)手卷展覽和收藏

因為手卷又窄又長,不能掛在墻上,所以手卷的展覽必須在桌子上進行。如果有兩個人,壹個人雙手拿著紙慢慢展開,另壹個人用展的速度卷起來。單人的話,右手貼天頂,左手托住手卷的中腰,然後收藏展出。展開後,必須在兩端各壓壹個重物,以防滾動。

收集方法與立井相同。

(3)相冊頁面的展示和收藏

專輯不同於其他書籍。我們不能像翻書壹樣翻。我們應該把它平放在桌子上。打開畫冊後,最好用右手中指(或食指)專用的竹片,插入書頁下的空隙,向右(或向上)翻。

收藏:大部分的書都是用錦緞和緞子做成的,包好平放。

(4)反串的展示和收藏

橫臂相對於立軸不方便滾動,所以具體要求不壹樣。

首先要平放在桌子上。壹人輕壓右桿,另壹人雙手托住安裝件的上下邊緣,慢慢展開。掛在墻上時,必須兩個人互相配合,將作品壓平,並牢固地固定在左右兩側的墻釘上。(如果是月牙桿,需要在月牙桿的背面加壹塊同樣大小的木頭,壹起固定在墻上,這樣可以將作品與墻壁隔離,避免受潮。).

集合與垂直軸相同。

(5)鏡片的展示和儲存

鏡片裝上後,大部分被裝進鏡框。但沒有裝裱的作品要平放在木櫃或木箱上。疊放時,宣紙要放在作品之間,也可以卷起來放入畫筒或畫盒中。

總之,書畫作品掛壹段時間後壹定要更換。清潔裱好的片時,不能用刷子刷,更不能用濕毛巾擦。最好用軟布或雞毛撣子輕輕撣去灰塵。觸摸書畫作品(尤其是裝裱作品)時壹定要戴手套,以免汗水汙染作品,使作品變形。

九。安裝術語的解釋

(1)垂直軸

豎軸又叫吊軸、吊寬、橫幅、豎寬、山、軸;特別窄,有人稱之為“琴吧”。大廳中央懸掛的大幅字畫也叫“中堂”。

由於歷史原因和人們欣賞習慣的影響,立軸成為最流行、最時尚的裝置。

立軸常見的傳統安裝樣式有:單色安裝、雙色安裝、三色安裝、宋式(宣和)安裝、詩堂安裝、半絲安裝、紙嵌絲邊安裝、錦繡安裝、間隔單色安裝、框雙色安裝、軸背安裝等。

(2)屏幕

屏風又叫扇屏、屏風□(這個詞的意思是“家居”和下面的“服裝”)。根據懸掛的環境不同,稱為康屏、臥屏、掛屏、禦屏(指宮廷用屏)。本來是用來遮擋和裝飾的,叫屏風。正面貼著壹幅絲綢畫。屏條是以豎軸為基礎,以壹套或壹組為單位的獨立裝置,它將豎寬形式的特點與屏幕結合在壹起。

屏幕主要分為屏幕欄和通景屏。

(3)對聯

對聯又叫對聯、門聯、字聯、書聯、對子、門聯、對聯。雙行長句也叫龍門對聯。

對聯是由兩個字數相同、內容相連、畫心大小和裝裱規格相同的書法作品組成。掛的時候,右邊是上聯(也叫對句),左邊是下聯(也叫對仗)。兩個是依副的。

(4)滾動

卷軸又叫手卷、橫卷、軸卷、橫軸、橫觀、手軸、紙、線觀。橫向裝飾是壹種古老的裝飾形式。卷軸小巧輕便,適合收藏。但是只能把桌子放平,不方便掛。

畫卷由天庭頭、防水頭、前導頭和拖尾頭組成,連接繪畫中心。雖然安裝類型不同,但各部分的要求和規格基本相同。

卷軸壹般分為:撞邊輥、翻邊輥、包邊輥和背輥。

(5)橫向審批

橫批也叫橫吊。水平荷載。橫批解決了橫幅書畫不方便掛的矛盾。

(6)鏡像中心

鏡像中心也稱為透鏡。因放置在框架中而得名。與早期的屏風畫和清宮的“貼”(貼在宮墻上的簡易裝裱片)屬於同壹類型。水平和垂直都可以。這是壹種簡單方便的安裝。

(7)相冊頁面

相冊頁也叫樹葉。是受書籍裝幀影響的壹種裝飾。

相冊頁的裝裱風格主要分為:蝴蝶裝裱、推篷裝裱、折疊裝裱、平面相冊頁、翻邊相冊頁等等。但無論有多少種,也無非是兩種。

  • 上一篇:中國收藏家協會的理事成員
  • 下一篇:什麽酒適合收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