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京劇傳統劇本編輯出版紀實

京劇傳統劇本編輯出版紀實

這部14萬字的文化經典,收錄了499部傳統京劇劇本,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京劇劇本集,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京劇藝術的歷史原貌。

30卷本《傳統京劇劇本集》是109《京劇集》的再版,是精品京劇藝術的濃縮,是千百年文化遺產的匯聚。

這部14多萬字的文化經典,由北京藝術學院編著,北京出版社出版。這是中國第十壹個五年計劃的重點書籍。該書收錄了499個傳統京劇劇本,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京劇劇本集,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京劇藝術的歷史原貌。

中國戲曲在幾千年的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藝術遺產。京劇作為中國戲曲的傑出代表,在文學、表演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著名學者許嘉璐在《京劇傳統劇目集》序言中說:“被譽為我國國粹的京劇,從文藝的社會功能、文學與生活、文藝的繼承與發展、中國藝術的特點、藝術家的創作與藝術創新,到通俗文化與高雅文化的關系,可以說是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縮影。

五編的編纂過程極其坎坷,還得從上世紀50年代說起。

新中國誕生後,包括京劇在內的傳統戲曲迎來了闊步前進的歷史階段。1956年5月,毛澤東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得到戲曲界的強烈反響。為繁榮戲曲劇目,文化部召開了第壹次全國戲曲劇目工作會議。會議認為,必須有計劃、有組織地大力挖掘、整理、改編各種傳統劇目,尊重優秀傳統,依靠藝術家。會後,全國各地文化部門掀起了挖掘、收集、整理傳統戲曲劇本的熱潮。

各種劇都是地方政府收集整理的。京劇劇本的收集和整理由北京承擔。北京藝術學院研究員、再版項目負責人薛曉進說:“北京藝術學院的前身京劇編導委員會,從1956下半年開始,就積極參與挖掘整理傳統京劇劇目的工作。壹方面動員老京劇藝人捐出自己的秘本,同時向收藏家、劇團、戲校、圖書館借用、臨摹戲曲劇本。”

薛小金說,收集劇本不容易。在過去,大多數京劇藝術家都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通過口口相傳來學習技巧。對於受過教育的演員,班長只給了這個角色的歌詞和對白,但出於表演比賽的需要,全劇的“總故事”班長保密。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對戲曲藝術的尊重和對戲曲藝術家的關心,激發了京劇藝術家建設社會主義新文藝的熱情,在征集過程中,馬、、王、等藝術家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貢獻了他們珍貴的清代以來的京劇秘籍。

據當時的統計,在不到壹年的時間裏,戲曲編委會收集了1093個京劇劇本,829個劇目。截止1964年底,京劇編委會共收集劇本1800余部,其中大部分是京劇劇本。

* *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優秀傳統京劇劇目的保存、傳播、傳承和發展,要求戲曲編委會著手對這些劇目進行整理和校勘,從1957到1964,先後整理出106套文稿,命名為《京劇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文革”期間,這項工作被中斷。從1983到1985,北京戲曲研究所(北京藝術研究所的前身)先後編了三集《京劇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此後,由於資金、人員等因素,這項工作沒有繼續下去。這本深受讀者好評的32開本109京劇集,此後再未再版。很多公共圖書館、劇團、戲曲教育研究機構都沒有壹套完整的京劇藏品,重印這套書勢在必行。

2007年,京劇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單時,北京市文化局批準了此書的再版。因此,從2008年開始,北京藝術學院與北京出版社人文社會科學出版部緊密合作,* * *商定了重印這套書的詳細方案;為了更準確地表達該書的內容,第二版《京劇集》更名為《京劇傳統劇本集》。經過幾十位專家的重新整理、修改、編排,花了兩年多的心血。這套書的策劃人之壹、北京出版社的編輯楊鋼說,我們社領導對這套書的出版非常重視,從整理編輯到裝幀印刷的每壹個環節都很重視。

雖然是以原著為基礎,但是重新編輯出版還是有很多困難和問題。楊鋼說,這本刊物,我首先遇到的是劇目排序的問題。他說:“以前發布的劇本都是壹個壹個排列的,沒有固定的順序,用起來很不方便。經專家多次研究,發現按寫作年份、作者出生年份或戲劇演出年份排序存在缺陷。最後決定全部499個劇本按照各自情節朝代由遠到近排序,形成商周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11篇章。劇情朝代不詳。

許嘉璐說:“根據情節內容所屬朝代進行檢索,不僅是研究者和讀者的壹種巧妙方式,也是京劇作為中國人民最喜愛的傳統戲劇,通過‘歷史’表達喜怒哀樂的最直觀展示。”薛曉津說,在上述章節的劃分中,《秦州》之所以被整合,是因為這套書裏屬於秦朝的劇本很少,而屬於漢朝的劇本相當多,所以秦州被整合了。此外,《晉南北朝》與《隋唐》的統壹也有同樣的道理:這兩章很多劇本的情節都發生在改朝換代時期,很難區分清楚,所以合二為壹。這套書中部分劇本的情節取材於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根據符合性原則確定其情節朝代。

這套書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編纂的過程中,整理了同壹個劇本的幾個不同版本,或者請北京的老藝術家、藝術家幫忙訂正,然後精挑細選了其中的壹部。對於失傳已久、暫時無法考證的孤本,仍按原樣出版。楊鋼說:“這套書再版時,除了根據國家對出版物編校質量的要求,對劇本中的病句、錯別字進行修改外,我們仍盡量保持原貌,使‘原汁原味’成為這套書的鮮明特色。”

從搶救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來看,傳統京劇劇本的收藏展現了京劇藝術的無窮魅力,也從多方面助力了京劇藝術的發展。書中收集的劇本形成時期大致在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40年代之間,是京劇流派眾多、演出頻繁的成熟輝煌時期。這些劇本多為當時經常演出的舞臺表演類書籍,不僅全面收錄了劇中人物的唱詞、唱腔,還生動記錄了表演、唱腔、音樂、鑼鼓等各個方面。20世紀的戰爭和政治運動導致了大量信息的丟失,這些信息在今天都顯得尤為珍貴。這套書作為京劇的重要藝術文獻,不僅為京劇創作者和表演者提供了豐富的劇目文本和不可或缺的經驗啟示,也為京劇研究者傳承歷史遺產、了解京劇演變史、探索振興京劇之路儲備了不可替代的第壹手資料。

許嘉璐先生說:“近幾十年來,不知有多少人致力於振興京劇,但似乎效果仍遠未達到預期。很多人都在想:問題出在哪裏?我們做什麽呢我想,打開這個匯編,或許能找到壹些答案。從宏觀上看,根植於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面向當下時代,題材、臺詞、形式的不斷改革,是京劇從安徽壹隅到與湖北地方戲結合,從野臺到劇場,走上首都舞臺,走進故宮,再到民間的根本經驗。這幾乎完全符合世界上所有著名藝術品種的產生、成長和發展的同壹規律,如芭蕾、交響樂、意大利歌劇等,彼此都很接近。尤其是壹門藝術在興盛和衰落的時候,如果要復興,需要在原有基礎上創新,占領大量受眾,進入普通人的生活。這也是任何藝術都無法回避的道路。”

許嘉璐先生也說過,“我們要關註傳統藝術在當代如何前進,如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京劇傳統劇本集繼承了京劇藝術的傳統,也將在今天的傳統藝術進步中發揮作用。

  • 上一篇:“客人有口交。
  • 下一篇:什麽樣的項鏈吊墜比較好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