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75年到公元前2550年左右。仰韶文化以打磨紅陶、彩陶聞名,形制多樣,手工器皿,即泥條板建築,實用美觀;彩陶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廣泛流行的壹種精美陶器,是仰韶文化的傑出成就。多為手工制作,常見的造型有碗、壺、碗、罐、瓶等食具、容器、泵等。
龍山文化:
黑陶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的珍貴遺產,也是東方陶藝的瑰寶,以龍山文化薄如蛋殼的黑陶和黑皮或黑陶的制品為代表。
夏、商、周:
夏商周時期的陶瓷品種大致可分為灰陶、印花陶、白陶、紅陶和原始陶。這壹時期的陶器仍以食器為主,如豆、鼎、壺、琺瑯、琺瑯、琺瑯等。其中,灰陶在生活中的應用最為廣泛。陶器表面素凈,有簡單的繩紋、籃紋或彩繪。
西周、春秋、戰國:
商代中期,出現了以高嶺土為胎、青釉的原始瓷器。隨著窯和窯燒技術的提高,原始瓷器在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開始興盛。胎燒度的提高和陶器表面的釉色,使原瓷不吸水,更美觀。原始瓷器壹般在上釉前先在陶器上繪上各種圖案,釉色多為青綠色和青綠色。
西周以後,陶器種類繁多,除陶器生活用具外,還有各種磚、陶俑和建築陶器。
春秋戰國時期,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了大量的制陶作坊,產品多寫記。此時,印花硬陶正處於繁榮時期。此外,這壹時期的大量彩陶深受同時期漆器的影響。
秦朝道:
因為秦始皇花了很多錢修建了大規模的阿房宮和墓地,他需要大量的磚、瓦和大量的陶瓷器皿供宮殿使用。此外,在戰國、秦漢乃至唐代,人們用陶俑、陶獸代替活人或動物,並隨葬陶器,使制陶業更加繁榮,品種擴大,生產方式也越來越豐富。
1974年在秦始皇陵東側出土的大量真人大小的陶制兵馬俑,是秦始皇陵隨葬品的壹部分。從發掘的三個坑可以看出當時陶器燒制的水平。它的數量是巨大的,隨便挖出壹個角落,就有幾千萬;制作精美,表情各異,造型生動,顯示了秦代陶塑的精湛技藝。
西漢和東漢:
西漢經過“文化場面之治”,在漢武帝時期達到頂峰。它的人文藝術、自然科學、手工業、造紙工業、商業和水利都達到了繁榮時期。漢代的陶器產品在質地、品種、工藝和裝飾技法上都非常繁榮。陶器包括灰陶、硬陶、鉛釉陶等。裝飾手法有印刷、劃線、疊加、暗線、繪畫、壓花、鏤空等。漢初的陶塑制品與秦代的風格相似,體積大,形象生動、樸素、逼真。陜西鹹陽和江蘇徐州發現的西漢兵馬俑,顯示了當時的藝術風格。
漢代也是中國陶瓷史上的壹個重要轉折點。雖然原始瓷器出現在商代中期,但瓷器的真正繁榮始於東漢。瓷器的坯體由粘土或瓷石等復合材料制成,經1200-1300攝氏度高溫燒制而成。胎體堅硬致密薄而不吸水,然後在胎體外面上釉,釉面光滑不脫落。
西漢罐為灰陶,口略內斂,平底,四耳,中間有凹弦紋。肩部和腹部裝飾有方格圖案。小腹飾有三個不清楚的雕刻和弦。格子裝飾是漢代最流行的裝飾圖案。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青瓷全面發展。當時士紳以青瓷為生活用品,死後也有專門的青瓷陪葬品。其日用器皿有雙耳或四耳的壺,也有無耳的盤口壺,造型很多獨特。用於埋葬的青瓷包括香薰、蓮花花瓣碗、蓮花蓋罐、綿羊雕像和谷倉罐。
南北朝後期,佛教深入中國。無論北方還是南方,瓷器的設計都以荷花為裝飾,青瓷的靜色非常適合佛教的脫去凡塵的理想,所以它的燒制經久不衰,越來越受歡迎。除了青瓷,南北朝時期北方也發展了白瓷,其胎泥比青瓷更嚴格、更細致。也用灰釉,但釉層薄,乳白色。
隋唐:
隋唐時期,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貿易空前繁榮,促進了瓷器工業的進步和瓷器市場的擴大,形成了“南藍北白”的格局。南方主要生產青瓷,越窯是最典型的代表。瓷胎輕薄致密,釉層晶瑩細膩,在瓷器藝術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唐代姚興的白瓷就是所謂“北白”的代表。瓷體和釉的白度很高,瓷體堅實致密,發出石的聲音。唐中後期,青花瓷的燒制進壹步成熟,成功燒制出黑、黃、花瓷和絞瓷。以唐代長沙窯為代表的彩瓷和唐代青花的出現,打破了“南方青花”相對單壹的競爭格局。從晚唐到五代,中國瓷器史上開始出現名窯的局面。
宋朝:
宋代是繼漢唐之後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三個繁榮時期。科技、文學、藝術和手工業高度發達,陶瓷工業蓬勃發展。瓷窯遍布全國各地,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可以概括為“六大窯系”和“五大名窯”。“六窯系”是指北方的定窯系、鈞窯系、耀州窯系、磁州窯系,南方的龍泉青瓷窯系、景德鎮青瓷窯系。“五大名窯”是官窯、汝窯、哥窯、定窯和鈞窯。宋代時期,官窯制度基本確立,官窯瓷器形成了不同於民窯的藝術風格。瓷都景德鎮興起於元代,以青花瓷、釉裏紅瓷、蛋清釉官瓷聞名於世。
明清兩代:
明清呈現出壹派異彩紛呈的景象,各類陶瓷藝術品熠熠生輝。以青花瓷為代表的彩瓷興盛:五彩、鬥彩、素三彩、釉下彩、琺瑯彩、粉彩等。明清彩瓷是陶瓷藝術的傑作,充滿藝術魅力。彩釉瓷器的燒制已進入爐火純青的境界,單色釉的品種不斷創新:嵇藍釉、祭祀紅釉、郎窯紅釉、豇豆紅釉、黃釉、孔雀綠釉等。制瓷技術也有了新的突破。陶瓷車床轉刀取代了竹刀轉坯,並采用了吹釉技術,從而使瓷器的質量和數量迅速提高。明清時期的制瓷業是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高峰,對今天的中國瓷器業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