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我不禁感到迷茫和恐慌,壹種對中年教師前所未有的危機感油然而生,並且愈演愈烈。
直到我收集德育資料激勵學生,才看到壹個關於鷹的重生的視頻。鷹在40歲左右時,喙和爪開始老化,羽毛變重,指甲不再鋒利,很難捕捉到獵物。面對危機,老鷹選擇從懸崖上飛下數萬米,無數次用喙撞擊巖石,直到喙脫落。50天後,它長出了壹個全新的喙,然後壹根壹根地拔掉了指甲。50天後,它用新的指甲和喙把所有的羽毛壹根壹根拔掉。經過150天的徹底改造,鷹可以自由翺翔,征服天空,開始了它又壹個30年的天空統治。看完之後,心裏很震撼。到了40歲,我的內心開始從浮躁和恐慌轉變為冷靜和堅定。我明白我也需要沈澱,需要轉型,需要重建!
之前的經歷帶來了壹些經驗,但也伴隨著很多弊病:慣性思維,壹成不變,失去了激情和鬥誌,失去了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失去了學習的欲望,失去了發展的動力和意識。於是我回歸了自己的初心,回歸了壹個老師的本分,專心教書育人,修行打坐,學習思考。
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進行教學。老師,傳道授業解惑!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水平是征服學生的前提,所以教師必須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花了10000多買的名師在線課,200多節課。我反復看了四五遍。趁著考高三的機會,邊打邊學,邊消化,然後反思,調整,提高。不僅要學習學科知識,還要學習教學方法,不僅要學習解題能力和應試技巧,還要學習數學思維。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感覺自己雖然進步了,但是更有自知之明了。我學無止境,任重道遠。教學沒有最優解,只有更好的解。
探索壹對壹個性化教育,服務學生和教育。以前我從不深究學生問題的原因,不問過去和學生的成長經歷。沒有深入思考學生成長和教育的規律,急於想出立竿見影、壹勞永逸的辦法,急於求成、急功近利。以前我壹直認為上課的關鍵是管理,所以我習慣讓學生俯首帖耳,言聽計從。學生的言行舉止,學生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最好有我預設的統壹的標準化模板。當有人說妳班郝老師的孩子真的很“好”,妳班的孩子真的很“單純”,妳班的孩子很“整潔”的時候,我會故作謙虛得意的回復:好吧,就這樣!
壹年來的耐心觀察、傾聽和陪伴,讓我深刻反思!其實我帶的課比較復雜,有文化生,藝術生,傳媒生,體育生,復讀生,英語生,日語生,還有好幾種選修科目。大多數體育生好勝、積極、陽光;傳媒生、音樂生善於表達,表達欲強;藝術生穩重安靜;文化生比較低調內向;復讀生雖然踏實勤奮,但總是患得患失,缺乏自信和安全感...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孩子不同的先天條件、家庭環境、成長經歷,必然造就不同的性格特征、氣質、思維習慣、價值觀。每個孩子所有明顯的問題背後,都是不同於別人的經歷和過往。所以問題的處理壹定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做好壹對壹的服務,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育人。
教育不是管理,而是服務。教育的本質在於喚起和激勵。在於如何激發學生的潛能,釋放學生的天性,培養學生堅強的精神、獨立的思維、健全的人格和多變的思維,給學生註入探索自然和世界的勇氣...教育不應該是管教和約束,不應該任意剝奪他們嘗試的機會和施展的舞臺。教育不應該被安排和充當代理人。學生的成長是無可替代的。成功和挫折是他們的必修課。我們不應該逾越祖先的長袍,制造噪音。我們的任務是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和有針對性的服務,以滿足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的正常需求。這種個性化的服務,有時可能是管理與約束,有時可能是釋放與成全,有時可能是批評與懲罰,有時可能是欣賞與贊美,有時可能是狂風暴雨,有時可能是無聲的陪伴。我覺得教育就是服務,服務於學生的人性,服務於學生的個性,服務於學生的天性!
深植於班級建設和學生發展,探索教育規律,顛覆教育認識,轉變教育理念。
看到班裏的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樣“整齊劃壹”、“規規矩矩”、“標準化程序化”。但我似乎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更多的活力和無限的可能。
中年危機與活力並存。雄鷹拔毛,棄甲方稱霸天空;蛹蛻變後才能破繭成蝶;鳳凰涅槃終將浴火重生。老師只能革除陋習,打破舊歷,不斷學習,與時俱進,靜下心來,洗腦打坐,刮骨剝皮,苦練。壹花壹世界,壹葉壹菩提,先渡人,後渡己,修行。我們中年教師要甘於做壹個潛心虔誠對待教書育人的“苦行僧”,保護老師不至於“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