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為體、後天為用”,就是指在風水實踐中以“先天卦”為參考點,看“陰陽平衡與不平衡”作用到“後天卦位”所在“卦”所包含的人或事上的吉兇禍福,這個關系就是“先天為體、後天為用”。
2、何謂“先天”? 何謂“後天”?
“先天”,就是宇宙還沒有形成以前或是壹切事物還未形成以前,尚在醞釀的起始階段,也就是地理改變前的原始狀態、混沌狀態,這個時期就是“先天”的狀態。
“先天八卦”的主旨講的是宇宙之本及其功能。先天是“體”,體是源,體是前,體是道,體是大原則。
“先天八卦”,其主要內容已在《易·說卦傳》中有表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其圖序相當簡單,但其圖藏有天地間造化的玄竅,能通達數理之根源,可謂是,字字真切,聲聲肺腑!
“後天”,就是宇宙開始形成以後或是世間的萬物已經處於產生、運動、變化、發展的階段,也就是地理改變後的不斷循環、變化的狀態,這個時期就是“後天”的狀態。
《易經》中的系辭說:萬物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至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這是“後天八卦”之基本內容。
“後天八卦”是根據“先天”的另行組合,其主旨在說明宇宙萬有的運行及其作用,描述了地球及其物質世界的生成、變化、發展的法則,揭示了宇宙天體運轉對人類的作用規律。
例如,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在母親孕育的懷胎階段,也就是我們尚未脫離母體以前,即是我們生命體的“先天”時期。我們脫離母體出生以後的發展階段,就是我們生命體的“後天”階段。
所以,我們的每壹個生命體,壹半是先天,壹半是後天。
“先天”階段,是男或是女,我們的父母親、兄弟、姐妹,自己是無法選擇的“後天”階段,我們可以選擇個人的精神理想、選擇妻子、兒女,選擇個人的工作環境等等。
換言之,“先天”講“對待”,討論的是“對待”原理(如,天對地、水對火等);“後天”演繹的是“流行”原理的運用。
中國傳統的易學文化的核心體系中,其所有的理論涵蓋與應用,全部包含在以下五個方面當中:“先天八卦、後天八卦、河圖、洛書、幹支”。
在五個方面的核心體系中,又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兩個理論框架。“先天八卦、河圖”為先天部分,“後天八卦、洛書、幹支”為後天部分。
3、何謂“體”? 何謂“用”?
“先天八卦為體、後天八卦為用”。
所謂“體”,就是不變的“根本”,先天是“體”,體是源,體是前,體是道,體是大原則。
所謂“用”,就是因之以為“用”的“原則”,即人倫因以遵循的“法則”。
先天八卦講“天道”,後天八卦論“人道”。
所謂“天道”,就是不可違逆的“自然規律”。
所謂“人道”,就是人倫因以遵循的“法則”。
“先天”是“根本”,“後天”是“應用”;
先天八卦代表的是“本體”,而後天八卦代表的是“事用”。所以在運用時,主要是應用“後天八卦”。在應用方面,“先天八卦”主要是用它的“數”。
“數以先天為主、後天應用以後天八卦為主”。
伏羲是按照天地的順序排的,所以最能反應自然的物象(所以,“數字”是“先天”的);後天八卦是按照“應用”的原則對“先天八卦”進行改進而來,是按照地理的位置排的(比如說東方太陽升起,西方太陽落下,東方震卦,震為木,樹木象征生命,生機勃勃;西方為兌,兌為金,為秋,有肅殺之氣;南方為離,離為火,為南方,南方地理是暖和,是熱,同理北方為水)。
先天八卦的“數”是揭示規律的根本,就象是公式定理壹樣.後天八卦的“象”都是在變化的,就象無數復雜的計算題壹樣。只有了解了先天的定理公式,才有可能將後來的卦計算出來。
“先天”為“靜止的”,“後天”為“變化的”;
“先天”是地理改變前的狀態,“後天”就是地理改變後的狀態。因此,先天“沒五行”(即天地定位,確立了“序數”),後天“有五行”。
比如,在地球誕生之前為“先天”,之後為“後天”;雲形成之前為先天,之後為後天。就看自己怎麽理解了,算卦不用看先天(沒有五行),得看後天五行生克化制為準。
比如,妳還沒出生之前(在母親肚子)為“先天”,出生之後為“後天”;
先後天八卦的妙用(三)——先天為體後天為用
4、在占斷研判實踐(應用)中的不同表述:
具體到“應用”方面,主要是以“後天八卦”為主去占斷“人事”,並適當參考“先天八卦”會更為準確,也就是說以“後天八卦”的具體卦象為主並結合“先天八卦”的同壹卦序去做研判。
如,南懷堇的《易經雜說》說:在應用方面,現在用的壹般是兩者的結合---用先天八卦的“數”配合後天八卦的“象”而使用。
至於如何使用,這主要是看妳用來幹什麽用?例如---
1)紫微六壬:“先天、後天”兩者都要用;
2)六爻:用“先天”多,“後天”看風水用;
3)梅花易數:均用“先天八卦”的“數”;
4)八字:基本不用“先天”,懂卦詞,能忽悠就得。
5)風水:“先天、後天”兩者都要用(“先天”主要用其“數”);
先天是“體”,體是源,體是前,體是道,體是大原則。所以,我們在進行陰陽宅宜居環境的布局時,大原則是不能違背的,這個大原則就是法乎自然的先天的“體”。
如,“天地定位”。在陽宅的具體應用,我們的陽宅都是上有天下有地,承天之氣,載地之德。天之氣是剛健,地之德是柔順。法天象地,我們的陽宅就應像大地壹樣厚重平穩,向著生生不息的生旺之方,所以古書有雲:“貴屋從來方正局。”
大家都知道,壹間屋最好是正方形。假如不幸妳所住的屋有缺角,代表妳對某種五行或運氣有所欠缺。有欠缺的方位要想方設法進行補救。假如妳家中的正東方缺了角,妳想添壹個男丁便很困難。補救的方法,妳在正東方種花,或者擺兔,或寫壹“震”字。擺放“兔子”最有效,這是風水不傳之秘。
“萬物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在陽宅布局中的具體應用---“震、巽離、坎”是同壹家,名為“東四宅”,因為坎水生震巽木,木生離火,是壹組以木火氣為主的壹家。坐北向南,即坐坎向離,門開震、巽都是吉祥門,震門催官貴,巽門催財丁與文昌,見離卦之丙午丁三峰拔秀,是為天下文明之象,是催旺文昌之秀局,大利於考試與功名。若見巽、丙、丁水來潮,城市街道以來方向的車流、人流為“水”,名為“三陽催官水”,大利功名官貴與發達事業。
“先天為體、後天為用”---“體”是大原則,我們必須法天象地,法乎自然順乎自然,而不能違背自然法則。“用”是百姓日常應用,百姓日常重於“用”而少言乎“體”,只有“用”才能顯“體”,“體用”是不可分離。
如,先天八卦之“水火不相射”是體、是大原則,而後天八卦之“水火既濟”是應用。具體應用而言,壹棟陽宅坐北向南,北為坎為水,南為離為火,坐之水不克向之火?大原則就是不使之“相射”,應用技術要求就是形成“水火既濟”之秀局。門開巽方,巽為木,坐之水與向之火,經木的中間調濟,水生木木又火,“坐、門、向”三者連環相生,形成了“水火既濟”之局矣。
6)“先天為體、後天為用”或者說“先天來龍後天向”,並不是諸如“離龍乾向、坤龍巽向”之類那麽簡單。
“玄空風水”從哲學的角度來說,其實就是壹種客觀唯心主義,就是說在我們所見的“龍砂穴水”等地理事物之外有壹種東西主宰著,是以才產生種種吉兇效應,而這種東西就是我們所說的“氣”,得“氣”之生則生,得“氣”之衰則衰。在“玄空風水”中,“先天”只論“氣”不論“方”,它是根本,是“後天立向”的基礎。
易學文化博大精深,曲成萬物而不遺,其理論體系涵容量大。本文尋討本原,說透天理,發河洛之精蘊,開先後天之玄關,河出馬圖,洛出龜書,河圖洛書是天地之大文章,惟通“河洛”,明悟“體用”,方得萬法之權輿。
我們既要尊重傳統,也要創造未來。
先後天八卦的妙用(三)——先天為體後天為用
太極易理“體用”之辨
自河洛二書出現後,中國易理思維中便有了“體用思維”。
河為體,洛為用,便是源頭。
體用二字是中國古代哲學中重要的兩個基本範疇。
體,其本來涵義壹般指本原、本體或實體;用,指作用、功用、顯現或用處;
又認為:隱微的理與顯著的象,二者統壹,沒有間隙。無形的理,當以物象來顯示其意義和功能,而有形之物,本於無形之理。所謂壹源,即源於壹理,理為根本。(見程頤《伊川易傳》)
朱熹進壹步發揮了程頤的這壹思想。他說:“蓋自理而言,則即體而用在其中所謂‘壹源’也;自象而言,則即顯而微不能外,所謂‘無間’也”。指出體在用中,用不離體;理在物中,而物不外於理。朱熹把體用顯微的關系,更嚴密地建立在以理為本的基礎上,更系統地解說了體用相涵的統壹關系。
明代王守仁則以心來講“體用壹源”,他認為體是心,用是心之用,心之體即是理,心之用便是物,能得其體,用即在其中,以強調心就是壹切的本原。明末王夫之改造了程朱的體用說,提出“道以為用,壹陰壹陽以為體”的思想,把體用統壹在氣的基礎上。他所謂體即實體,用即體的功用或屬性。他也以體為世界的本原,強調“由用以得體”,即從具體事物中認識世界的本原。
可見,體用思維,是在中國哲學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壹種有體有用、體用壹如的思維模式。
後來,體用範疇也被賦予了復雜多樣的涵義,但主要有兩種:①指實體及其作用、功能、屬性的關系;②指本質與現象或根據與表現的關系。此外,還用來表示壹和多、全和偏、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結果,主要和次要等多種關系含義。
“凡天地萬物,皆有形質,就形質之中,有體有用。體者,即形質也;用者,即形質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體,則是道也。其體比用,若器之於物,則是體為形之下,謂之為器也”(《周易探玄》)
以上這些,是抄來的,要看得懂,要有壹定的“唯心”功夫。
如果看不懂,就這樣理解體用:
體為本質、為根本、為原本,為本性;用為張顯、表現、使用。
實質上,體用也是壹種太極陰陽關系——體為陰,用為陽。
在各種思維中,有許多本末倒置的現象,就是因為體用沒有分得清,看得明,弄得懂。
社會中,生命為本,人為本,孝為本、義為本,德為本,幸福為本,其它都是用。保本為要,有用為樂。那些財富、官貴、名牌、好酒、好煙、蕩女倩妞能有則有,有了也好,實在沒有,也不用急。因為都不是體即不是必備。
在易界,易理為體,五術為用;陰陽五行為體,神煞為用;但凡千技萬法,都離不開理這個本,脫離易理之技法,有如無神之屍體;所以,擺弄山人五術,必明易理之道;基礎為體,遠高為用。
八字命理,陰陽五行為體,八字四柱為體,大運為體,日柱為體,生克為體,順濟為體;神煞為用,運流為用,流年為用,他柱為用,沖刑合害為用;
風水勘輿:易理為體,巒頭為體,氣能為體,龍水砂穴為體,氣口為體;技巧為用,理氣為用,技法為用,朝向為用;幸福為體,財官為用;吉兇為體,萬不可說風水能造命,因為這不是風水的體及用。
擇日選吉:命、坐、山為體,課之各種五行、星天、神煞貴人為用。
卦爻以本卦為體,內卦為體,用神為體,卦理為體;變卦為用,化爻為用,卦象為用,卦技為用;
相術:以骨神氣為體,形象肉質為用;面相為體,手相為用;體相為體,手面為用;
命運:以天命為體,風水修為福分為用;個體命運為體,國運、地運為用;
搞學術、弄技術,學悟為體,張顯為用。勤奮為體,聰明為用。
論醫道,以調理為本,治疾為用,緩急為本,猛藥為用。
凡做事,大格局大眼光大胸懷大見識大容氣為體,小肚雞腸、精打細算、技巧過關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