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關於阜新文化的報告

關於阜新文化的報告

阜新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著豐富的民俗事項。從新時器早期就有查海人生活在阜新,被稱為“中華第壹村”。公元479年北方的契丹族臣服北魏,逐漸南移阜新駐牧,契丹建大遼國後,在阜新建有大量的州城和塔。因此有了大量的遼代遺存和遼後族的墓葬;進入明清時期,喇嘛教逐漸興起,建有大小寺廟360多座,被稱為“東藏”的瑞應寺就有“有名喇嘛三千六,無名喇嘛數不清”的說法。民間蒙民篤信喇嘛教,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婚喪嫁娶、生老病死、蓋房架屋都要做佛事活動;與此相呼應的還有海棠山、千佛山的摩崖造像。豐富的歷史文化,必然影響到民眾的日常生活形態,逐步形成了民俗文化。如飲食文化中的“喇嘛燉肉”、“喇嘛羔”、“蒙古餡餅”,服飾文化習俗有蒙古男袍、女繡袍、馬甲等;寺院經典舞蹈有查瑪舞;還有蒙古族的“祭敖包”、“那達慕”盛會等。民間工藝習俗有繪畫、剪紙、風箏。文體遊藝習俗有“跑黃河”、驢皮影、大秧歌等等,這些民俗事項,不僅密切地伴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生存、發展、消亡、演變,而且以其特有的折光,反映著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文化創造和人們的精神風貌。

阜新的飲食文化

喇嘛系列食品在阜新蒙古族美食中獨具特色,如喇嘛肉、喇嘛粥和喇嘛糕。

壹.喇嘛糕

喇嘛糕是阜新蒙古族的壹種傳統糕點。其制作方法是選用精制面粉、白砂糖、雞蛋為主要原料,以瓜籽兒仁、青紅絲、桂花為輔助原料,放入烤爐烤制而成。其特點是,潔白如雪、味道香甜、口感松軟,富有彈性,是老少皆宜的營養佳品。

二.喇嘛燉肉

喇嘛燉肉的制作方法,是在瑞應寺居住的喇嘛們發明的。由於當時喇嘛上千,因此吃菜也只好用大鍋燉、大盆盛、大碗裝。天長日久,喇嘛燉肉在適應多人用菜的環境下,便逐漸產生了,並形成了壹套固定的作法。多年來,它傳至民間,並被廣大群眾所接受,尤其在阜新蒙古族集居的地區,喇嘛燉肉已成了蒙古族人家待客的壹種驕傲。

三.喇嘛肉粥

喇嘛原本是不吃肉的,相傳喇嘛吃肉是被逼出來的。由於瑞應寺經不斷擴建完善,形成了壹座恢宏的藏式建築群。鼎盛時期,曾流傳“有名的喇嘛三千六,無名的喇嘛賽牛毛”。為了解決眾多喇嘛吃飯問題,瑞應寺的活佛派大喇嘛紮嘎去北京鑄造大鍋。紮嘎在北京住了壹年零九十九天,經百般努力,鑄成了壹口能供八千人吃飯的大銅鍋。又經千辛萬苦,將大銅鍋運回了瑞應寺。寺廟裏的大小喇嘛都十分高興。大喇嘛紮嘎認為自己鑄鍋有功,定會受賞。可是活佛沒有封賞他。大喇嘛很窩火,不久便氣死了。他死後,陰魂不散,在寺院裏鬧鬼。被迷上的喇嘛大吵大鬧、又哭又笑,折騰得全寺院不得安寧。為此活佛領著眾喇嘛祈禱,念《甘珠經》驅邪,跳查瑪舞趕鬼,可是均無奏效。正在沒辦法的時候,壹個小喇嘛找到了活佛,說:咱們喇嘛教從來不吃肉,我想從現在起咱們開始吃肉,葷通七竅,大喇嘛的陰魂就不敢附體了。”活佛把眼珠轉了轉,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說:“那今天把粥鍋裏放上壹些肉,熬肉粥吃,看看靈不靈。”全寺院的喇嘛吃肉粥後,果然驅走了大喇嘛的陰魂。從此,不但瑞應寺的喇嘛吃肉粥,別的寺廟喇嘛 也吃起了肉粥。由於喇嘛肉粥經文火慢熬,不但米稠肉爛,而且肉不膩人,香甜可口,很快流傳到民間,成為待客的佳品。

蒙族餡餅

蒙族餡餅是阜新地區蒙古族的壹種風味面食,據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蒙族餡餅是上等地方美食,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貴客的主要食品之壹。每到蒙古族家庭作客,他們以餡餅這種面食,作為最好飯食招待來客。

蕎面

蕎面是由成熟的蕎麥粒脫殼加工後制成的,有著天然綠色食品的美譽。阜新地區盛產蕎麥,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阜新地區的蕎麥不僅質量好,而且營養非常豐富,養份齊全,用其制作的各類食品不僅美味可口,口感細膩,而且還有著其它食品不可替代的營養價值。

阜新八大特產的產品品牌:

1、瑪瑙制品系列;2、錦麟牌麥飯石系列產品;3、娜仁光牌沙棘油系列產品;4、新綠絲面;5、三溝老窖酒;5、梅雪啤酒;7、紅袍杏;8、龍盛牌東北大酸菜。

阜新的宗教文化

藏傳佛教,也稱喇嘛教,是由青海喇嘛宗客巴所創立。清朝入關前,喇嘛教就已傳入東北,清朝入關以後,更是大力弘揚。清朝統治者在征服內蒙過程中,深知蒙古人秉性剛毅,惟借宗教才可使其化勇敢尚武為懦弱馴服。因此把扶持喇嘛教定為國策,用喇嘛教來駕馭蒙古。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富榮鎮修建瑞昌寺(即黑帝廟),喇嘛教即傳入此地。

在阜新地區,喇嘛廟多,喇嘛多,可謂蒙古地區個盟旗之最。據調查:“阜新地區在清王朝有喇嘛寺廟360多座。實行旗有旗廟,村有村廟,大壹點的門戶也要有家廟”,阜新地域不大,但全境有皇帝賜匾牌額的喇嘛廟4座,它們是瑞應寺(佛寺)、佑安寺(於喇嘛寺)、普安寺(海棠山)和吉慶寺(塔子溝)。其中瑞應寺(又稱葛根蘇木,漢譯佛寺),始建於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詔撥國帑擴建,於1704年竣工,康熙帝親書牌匾額“瑞應寺”,是阜新地區最大的寺廟,也是東部蒙古地區最大的寺廟之壹。

蒙古族敬信黃教,始於明朝萬歷五年(公元1578年)。土默特部落首領俺答汗,邀請黃教領袖索南嘉措到蒙古地區傳播喇嘛教,制定了傳播和保護喇嘛教的有關舉措。興建寺廟,翻譯藏經,成為最早改信和傳播黃教文化的蒙古部落。17世紀20年代,蒙古貞隨土默特部落徙居阜新,開始了藏傳佛教在阜新的傳播。

從清初到清末,阜新地區***建有喇嘛廟二百多座。其中,順治年間3座,康熙年間27座,雍正年間14座,乾隆年間35座,嘉慶年間48座,道光年間45座,鹹豐年間4座,同治年間6座,光緒年間15座,宣統年間2座。這些寺廟大部分分布在蒙古貞地區,最盛時期有住寺喇嘛2萬余人,在土默特左旗有194座、蘇魯克地區①僅8座。這些廟中信眾出資興建的有182座,由旗紮薩克和紮薩克官員出資興建的旗廟、家廟有14座。由清廷出資興建的有6座,其中規模宏大,影響較大的就是瑞應寺。清康熙皇帝親筆題匾的瑞應寺,屬藏式廟宇建築風格,以其雄偉、規模宏大,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雍和宮的住持和部分喇嘛多來自瑞應寺,瑞應寺的“門巴紮倉”為蒙醫藥事業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普安寺遺址所在地海棠山的摩崖造像群,現保存完好的佛像有267尊,形態各異的佛像集歷史、藝術、欣賞價值於壹身,堪稱天下奇觀,是目前我國保存完好的浮雕造型藝術珍品;創建於清康熙年間的海州廟(彌勒菩薩成就院),是目前阜新市城區內唯壹尚存的壹座藏傳佛教古剎建築群,寺廟依山而建。蒙語“海州”意為山坡,“海州廟”由此得名。瑞應寺的興建與規模是藏傳佛教向東方傳播與發展的重要標誌。

阜新地區以瑞應寺為中心,形成“十裏壹寺,五裏壹廟”的佛教聖地。很多人到此祈福、朝拜活佛。瑞應寺成為阜新地區藏傳佛教文化東方傳播中心。

  • 上一篇:壹篇關於武術的作文
  • 下一篇:寫壹篇童話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