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典籍裏的中國

典籍裏的中國

9.“典籍裏的中國”《尚書》

1900年,在中國敦煌莫高窟的千年藏經閣中發現了《尚書》。

《尚書》政書之祖,史書之源,也是文化元典。記錄第壹次統壹音律、度量衡等。孔子晚年編撰。

典:標準、規範。

讀《書》的好處:

知先賢治政之本;

知朝代興廢之由;

知個人修身之要。

中華文化的核心理念:

堯舜禹,上古德政,鼎定九州;

夏商周,名望興替,禮德治邦。

民本思想: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8.“典籍裏的中國”《史記》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西漢司馬遷所著,開紀傳體先河***130篇。

《本紀》12

《表》10

《書》8

《世家》30

《列傳》70

《史記》的開篇《五帝本紀》,記錄的是黃帝。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公孫軒轅,是華夏的道德楷模,人格典範;也是華夏的人文始祖。黃帝善戰,炎帝善耕,炎黃聯盟(合體)。

正史:家國青史,國家主修。《24史》,《史記》位列第壹。

前四史:《太史公書》、《漢書》、《後漢書》、《三國誌》。

青史:可以資政,可以育人;人人可讀,人人應讀。

魯迅:欲知大道,必讀史。讀歷史者,不可不讀《史記》。《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遇李陵之禍(李廣之孫)遭腐刑,寫《史記》;

周文王被拘禁時推演《周易》;

孔子在窘困之時編著《春秋》;

屈原被放逐賦《離騷》;

左丘雙目失明做《國語》;

孫臏被殘害剜去髕骨寫出《孫臏兵法》;

《詩》300篇多數是聖賢的發憤而作。

壹箱《史記》,頭壹昏早買回了家,就是不知道什麽時候打開看。

曾國藩進京考試落榜,回家借路費100兩,結果路上買了《史記》。回家每日圈讀十頁,第二年考中進士。所以我認為《史記》對讀書人來說是個吉祥物。

7.“典籍裏的中國”《論語》

《論語》記錄的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1萬六千字。

論:編纂。語:談,說。

讀《論語》知道如何為學、為人、為政。

《論語》的核心是“仁”。仁就得人,做人要有仁德。仁即二人,說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孔子55歲帶著理想出發,周遊列國14年。

1)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做到推己及人。

2)耳順——好話壞話聽在耳中,可內心十分平靜。

3)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歲寒松柏:指在逆境中意誌堅定,堅持操守的人。

4)讀《論語》就是跟孔子學習。仁者愛人,以德立人;天下為公,天下大同;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和諧思想。

5)子路:(夫子)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朝聞道,夕死可矣。

6)做學問應與時偕行。

7)學《論語》如何做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如何為社會做更多貢獻。在《論語》中吸取心靈的力量,悟得生命的智慧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8)孔子的三個愛生:子貢(富而好禮),顏回(貧而樂道),子路(護衛孔子40年)。

9)孔子窮困的時候激勵自己: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好壹件事,事前的準備很重要。磨刀不誤砍柴工。

妳會向老師求壹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嗎?

孔子的學生會。

身在千裏之外妳會做夢都想妳的老師嗎?

孔子的學生會。

子貢問夫子(4問)

1.夫子求什麽?

人人學為君子,實現天下歸仁,以求天下大同。

2.如何學為君子?

君子當以大道為誌向,以德行為根基,以仁愛為依托,以六藝為修身。至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3.何為仁?

愛人,孝悌,忠恕,博施眾濟。

4.何為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

6.“典籍裏的中國”《孫子兵法》

孫子,孫武田姓,被賜姓“孫”,字長卿,出生於齊國軍事世家,是兵家之聖。20歲寫完《孫子兵法》,用壹生來完善這本軍事巨著、兵學重典,是百代談話兵之祖,6000字,13篇。

伍員,字子胥,楚國人。孫武的好朋友兼兄弟。

《孫子兵法》開篇第壹句: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子兵法》的軍事哲學思想:慎戰、不戰。

《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重戰、慎戰、安國全軍。

1)中華民族不好戰但知兵;知兵但不好戰。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2)止戈為武,打仗就是為了希望過上太平日子,戰爭是獲取和平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3)外事和兵事都是保護國家利益的手段,能用外事解決的問題,不用兵事。

4)兵法之道應遵仁道。以人為本,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5)孫武和伍子胥在吳國興令城郭、廣積余糧、充實倉廩、充實兵庫(甲堅盾固矛利),用六年養兵蓄銳的戰略定力贏得了柏舉之戰。吳王不願意休養生息,孫武歸隱吳國山林。

6)曹操給《孫子兵法》註釋,宋刻本《十壹家註孫子》

《道德經》5千多字,《孫子兵法》6千字,就是看不懂,不然真想讀。[呲牙]

5.“典籍裏的中國”《徐霞客遊記》

徐弘祖, 號霞客,明朝江陰。徐家布,賽絲綢,夏天透涼,冬天暖。徐家織布買布。

外出遊歷,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

長江溯源——金沙江。九嶷山又叫蒼梧山。徐霞客30年行走於山水之間。徐母過世後萬裏遐征,長江溯源,三年有余。

三江源是黃河、瀾滄江、長江的源頭。

黃山的蓮花峰,是最高峰。

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行萬裏腳下有根。

徐霞客遊歷回家會將壹路的見聞講給母親聽。徐母壽元81。

湖北荊門郭店楚簡。

4.“典籍裏的中國” 《道德經》

中國哲學開山之作——老子的《道德經》

中國哲學鼻祖——老子

叔本華: 《道德經》是關於理性的學說。

老子:宇宙的本源是“道”。老子成功悟道與水有關系,以水悟道。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的學問;探索宇宙和萬物的本源和普遍的法則;探討人和世界的關系,指導人們更好的生活;哲人究天地萬物之法則。

道法自然——“道”遵循天地萬物的活動與法則。生生不息的天地大道。

日出而落,日落而息。——遵循自然節奏的生活。

萬事萬物都有壹個度,如果超過這個度,就會造成破壞,生態失衡。

善上若水——柔韌是有力量的。學習水滋潤萬物的美德。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對萬物的福澤就像“水”。柔韌勝剛強,擁有如水壹般的性格底色。

天,福澤萬物;地,成就萬物;人,生發萬物。

只有讀不完的書,沒有不會走的人;典籍如燈照亮世人,每天的積累都是向悟道邁進。

悟道求學的路上,李耳與祁清、悉達多與喬文達,是摯友也是學伴。

尹喜:紫氣東來(大人物要過關)。

守藏室之史,國家圖書館的館長。

李耳的老師——商容先生:保護天真(問題先生——有提問才有答案。)所有的哲人都是從提問開始。

“海”是最廣大的水,最聰明的水,守在最低處,所以長得最大。

魚頭沖著老人

3.“典籍裏的中國” 《周易》

《易》的精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天道本源:敬天愛人。

稻盛和夫將“敬天愛人”視為他的人生哲學。

《易經》與《易傳》,經傳結合成為《周易》。

《周易》是壹畫開天地,畫出大道至簡;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中華元典。

孔子(杏壇講學):加我數年,50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讀“易”就是要通曉世間的大道真理。

韋編三絕

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易傳》,說孔子晚年非常喜歡讀“易”。詩、書、禮、樂、易、春秋的“易”。

《易經》是中國人感知世界,總結思想成果,指導中國人立身處世的準則。

知行合壹的大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的頭腦,行是知的落實;真知是行動的開始,行動是真知的達成。

知行合壹——學到道理,就想去檢驗,推究事物的道理。

曾子曰:“傳不習乎!”(將夫子的話記下來,進行實踐應用。)

孔子的弟子記錄老師的話有了《論語》

王陽明的弟子記錄老師的話有了《傳習錄》

聖賢——能夠領悟天道的人,是按天道行事,能夠為百姓謀福的人。

王陽明12歲立誌:做聖人,為天下人謀福。王陽明學做聖賢,並求文武雙全。

高清視頻,正如撒貝寧說,四百年後的讀書人遇到王陽明——挺爽!爽裏各爽~

《本草綱目》192萬字,編寫30年,校勘10年。

身如逆流船,

心比鐵石堅。

忘父全兒誌,

至死不怕難。

? ——李時珍

格物——實事求是,求真務實。

大醫精誠——待病人,皆如至親之想。

旋花湯(腳夫):補撈損,益精氣。

  • 上一篇:恒山的風景非常好。
  • 下一篇:我家公主大人最可愛的我家公主最可愛極品公主圖鑒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