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為什麽南京在古代被稱為“石頭城”?

為什麽南京在古代被稱為“石頭城”?

公元208年,盛氣淩人的曹操給孫權下戰書:‘今有百萬兵士,數千將軍,欲隨將軍在江夏狩獵。’為了打破曹的* * *,諸葛亮前往,途中經過石山,就是現在的山。諸葛亮躍上山頂,遠遠地看著。他不禁驚呼:‘中山的龍蟠,石頭的虎樓,真是帝王的居所’。諸葛亮建議孫權遷都。目前,梁青山仍有“駐紮麻坡”的地名。

“公元211年,孫權遷都秣陵,在石頭山上金陵城原址建城,取名石頭。石頭城以梁青山的懸崖為基礎,圍繞著山而建。石頭城內建有石頭倉庫,用來儲存糧食和武器。石城上建了壹座烽火臺。石頭城也是孫權重要的海軍基地。自吳棟以來,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都以建業為都城,石頭城壹直是鎮守都城的軍事要塞。

“唐朝以後,河水逐漸西移,石頭城開始廢棄。按照中唐詩人劉禹錫的說法,石頭城已經成了壹座荒蕪寂寞的‘空城’。近2000年過去了,歷經滄桑的石城城墻上布滿了碎石剝落、怪石嶙峋、紫黑色的巖石。遠遠看去,像是壹張猙獰的臉,王朝的劍影詭異的刻在這張醜陋的臉上,倒映在大門口的清水裏。然而,由此可見,

“這種刻在石頭上的歷史,其實是這個城市的靈魂。目前,石頭城公園已經裝修完畢,“鏡中鬼臉”的景觀再次出現。但是,我們並沒有突出石頭城作為壹個城市的特色景觀。

“有許多方法可以突出歷史上的石城。比如金陵城的歷史將以石雕的形式在長卷中展示,把公園建成壹座石城歷史博物館。在現在的原址上,再現了古城墻、烽火臺、水村、石圖書館、石街。這是公眾了解這座城市歷史的最佳窗口,相信也將是南京旅遊的新亮點。”

“讓時間不再侵蝕千年藝術”

“不知道為什麽,在那個奢侈浮華、戰亂頻仍的六朝時代,卻能生長出這樣壹門充滿品質和力量的藝術。從某種程度上說,六朝石刻是不可復制的藝術高峰。

“南朝時期,南京有19座墓石刻,分布在江寧、棲霞等地。其年代最早始於南朝劉宋時期,距今約1500年。19座墓石刻中,* *墓3座,其他墓7座。

“這些墓葬大多坐北朝南,壹般包括鎮墓、神道石柱、墓碑等。鎮墓神獸有三種:雙角天祿、獨角麒麟、角麒麟辟邪。他們的造型基本相似,都身材高大,昂首挺胸,神態威武莊嚴。

“位於陳文帝陳謙永寧陵前的天祿和麒麟,是陵中石獸的傑作。兩者相對而立,造型渾厚靈活,雕刻工藝細致,脫離了漢代的古樸風格,給人以挺拔豐滿的印象。位於仙鶴門張家庫村的梁臨川王小洪墓,是太子墓前石驅邪的傑作,驅邪有力簡潔,雕刻技法嫻熟,整體與局部造型和諧。

“南朝墓葬石刻繼承了秦漢,又啟發了隋唐,遠遠可與北朝石窟藝術相媲美,在我國石刻藝術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中國古代石雕藝術的傑作,也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瑰寶。

“盤點南京六朝石刻,我們驚嘆,甚至同時驚嘆,但看到這壹長串的損毀清單,我們又痛心疾首。

“劉禹初寧陵石刻:在江寧麒麟門外麒麟鋪,有壹石麒麟,壹石天祿。天祿四足已斷,今人作四石墩,置於其下。麒麟有三條斷腿和壹條完整的腿。今天,人們在它下面放了壹個石墩。

“蕭墓石刻:蕭墓位於南京市棲霞鎮新河村甘家巷4隊的農田裏,在墓的西面。墓前石碑,石龜,石煞。西方的石頭辟邪,只剩下後軀。

“肖輝墓石刻:墓在甘家巷西側。墓前遺物只有辟邪石,辟邪東石從頭到尾、上下斷成兩截;西避邪,頭不全,身風化,裂紋遍地。

“對比20年前拍的照片,發現原來非常清晰的紋飾現在變得非常模糊,石雕上出現了很多裂痕,有的石雕已經斷裂。很多石雕被垃圾、雜草或房屋包圍,有的甚至淹沒在水中。

“如果蒼天有情,蒼老有加,那麽為先人的生活傾註了那麽多激情的六刻石刻,必然會被時間侵蝕。近年來,由於工業化和城市化帶來的汙染和破壞,原本緩慢的風化以百倍甚至上千倍的速度加速惡化,保護六朝石刻迫在眉睫。目前有‘原地保護’和‘集中保護’兩種聲音,但盲目的爭議只會耽誤石雕的保護,必須馬上著手。在就地保護的原則下,不能就地保護的,應當立即保護。”

“讓棲霞石窟成為東方的敦煌”

“相傳棲霞寺創始人邵和尚夢見西巖壁上有如來之光,遂決定在此雕刻佛像。

“他死後,兒子於南齊永明二年(484年)開始在西墻刻制佛龕,刻了三尊佛像。這三尊佛統稱為‘西方三聖’,寺院也叫‘三寺’。所有佛像不是壹龕五六尊,就是壹室七八尊。當初有515尊佛像,刻在294個佛龕裏,形似鴿舍,被稱為千佛崖。

“後來唐、宋、元、明先後在紗帽峰開鑿,包括南朝,有700尊* * *。佛像有幾尺高,小的只有滿腳。其中‘大佛閣’是最早最大的石窟,開鑿於南齊永明七年(公元489年),中間的無量壽坐佛高達12米。

“1924年,僧人用水泥給所有佛像上色。‘文革’期間又被洗劫壹空,保存完好的很少。最近有些佛像的水泥已經剝落,可見石質部分仍然保存完好,衣紋清晰。其雕塑風格圓潤細致,優美典雅,與北朝雲岡、龍門石窟相得益彰。

“2000年,棲霞山發現了‘飛天’。這個小洞穴龕裏有五尊佛像。洞頂的兩組飛檐呈橘黃色,線條清晰,中間佛像頭頂的火焰隱約可見。雖然天上飛的只有兩對,但這是中國發現的最東端的‘敦煌遺骨’。

“西方的敦煌已經成為全世界藝術家的朝聖之地,而印著歷代藝術風格的棲霞石窟卻默默無聞。作為壹個土生土長的南京人,我可以說很著急。我希望有壹天,棲霞石窟能像敦煌壹樣展示在世人面前,人們會驚嘆於它高超的技藝和精湛的表演。”

“讓石頭城真正擁有石頭的靈魂”

“壹座以石頭命名的城市,作為最美的石頭精靈送的禮物,特別受到大自然的青睞。雨花石,又名雨花瑪瑙,是經歷了煉獄般的煎熬,寒氣凝結入骨髓,才成就了攝人心魄的美麗。施宇華的歷程就像它的發源地南京壹樣,這座古老的城市在經歷了無數的磨難之後,依然綻放出燦爛的文明之花。

“‘都說和尚清靜不尷尬,天上雨妙。時至今日,平臺旁的靈石,依然是爛斑和五顏六色的花朵。“關於雨花石有這樣壹個神奇的傳說。公元507年,南朝梁武帝時期,南門外高作寺的廣韻大師是當時著名的僧人。壹天,他坐在城南的壹座小山上。雲開霧散,僧人吐蓮花,聽者如聽自然。這種說法已經持續好幾天了。突然,晴朗的天空開滿了花,花落如雨,雨花落成五顏六色的石頭。人們稱這種石頭為雨花石。廣韻說的那座山就是現在的雨花臺。

“這是壹個傳說。因為這個傳說,瑰麗的雨花石仿佛有了生命和靈性。歷代文人墨客都愛上了它,崇拜它。從這塊石頭上,他們找到了人的精神,看到了人的愛恨情仇,看到了國家的興衰。

“相比較而言,在南京石文化的歷史遺存中,雨花石可以說是萬人喜愛。學者喜歡,普通人也喜歡。但是,不合適的愛,有時候也是壹種傷害。

“雨花石開發企業多為民營,管理混亂,濫采濫挖現象普遍,對資源具有破壞性。為了讓雨花臺好看,施宇華的“美容產業”也繁榮起來。最終的結果是,人工打磨的俗氣光澤的雨花石大行其道,真正的精品難覓。

“許多優秀的作品都秘密保存在收藏家手中。作為體現南京精神特質的石魂,他們是無法被南京人欣賞和解讀的。這是壹大遺憾。要多舉辦賞石展覽和鑒定,推出精品名石,提升南京人的精神品位,讓南京人真正成為具有城市精神的高素質市民。”

對孫大良的采訪,讓筆者對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深深的認同。我不知道大方的人會如何評價他的建議,但我從中看到的是壹個普通市民的內心。是的,在漫長的歷史中,石頭城被無數次的打擊和掃蕩。當年,塵氣的喧囂吞噬了萬裏的野心,卻沒有消失。他們停留在石塊上。只是印記或深或淺。保持這些印記是我們這壹代人的責任。

  • 上一篇:口袋妖怪插圖
  • 下一篇:講講明朝官印背後的故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