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臺灣水果有哪些

臺灣水果有哪些

摘要:寶島臺灣夏季炎熱,冬季溫暖,全年光照降水充足,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其素有“水果王國”之稱。那麽臺灣水果有哪些?臺灣有什麽特色水果?蓮霧、楊桃、釋迦、芒果、柳橙、酪梨、鳳梨、芭樂、大青棗、木瓜......這些水果妳們都吃過嗎?快和小編壹起了解下臺灣水果吧。蓮霧蓮霧是臺灣的著名水果,又名輩霧、璉霧、爪哇蒲桃。主要分布在宜蘭、彰化、臺南、屏東等地,蓮霧形美色艷,富含維生素C及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營養豐富,有利尿、寧神、祛暑的功效,酸酸甜甜的口感更加讓人欲罷不能。而寶島最好的蓮霧產自最南端的縣份——屏東。

蓮霧是桃金娘科(Myrtaceae)赤楠屬的熱帶常綠果樹,原產馬來半島及安達曼群島。蓮霧在臺灣栽培歷史頗為悠久,早在17世紀就由荷蘭人自爪哇引入。近來由於品種及栽培技術的研究突破,使蓮霧產期提早並提高品質,現被視為消暑佳果,在臺灣20多種主要重要經濟果樹中名列第6、7位。

臺灣蓮霧的品質最佳,果實具有特殊的芳香,清脆可口,模樣雅觀。高品質蓮霧被稱為“黑珍珠”,每公斤售價上百元(新臺幣)。栽培管理好的,壹年可收獲5次,特別在春夏幹燥炎熱季節,作為清涼解渴果品,很受歡迎。目前,臺灣蓮霧栽培面積己達8700多公頃,年產量達10萬多噸。

蓮霧性喜溫暖怕寒冷,生長最適氣溫為25-30℃,喜好濕潤的肥沃土壤,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砂土、粘土、紅壤和微酸或堿性土壤均能種植,但要做好整枝修剪、營養管理、灌溉排水、防寒及產期調節等。蓮霧結果較快,壹般在栽種的翌年便能結出少量的果實,以後逐年增加,壹株樹齡10多年的蓮霧每年可采收三、四百公斤果實。

蓮霧是壹種可治多種疾病的佳果,性味甘平,功能潤肺、止咳、除痰、涼血、收斂,主治肺燥咳嗽、呃逆不止、痔瘡出血、胃腹脹滿、腸炎痢疾、糖尿病等癥。用果核炭研末還可治外傷出血、下肢潰瘍。另外,臺灣民間有“吃蓮霧清肺火之說”。人們把它視為消暑解渴的佳果,習慣用它煮冰糖治幹咳無痰或痰難咯出。

蓮霧果實中空(也有實的),狀如蠟丸,在宴會席上人們還喜歡用它作冷盤,是解酒妙果。它淡淡的甜味中帶點酸,有壹股蘋果的清香,食後齒頰留芳。在蓮霧中心挖個洞,塞進肉茸,用猛火蒸約10多分鐘,是臺灣著名的傳統名吃,美其名曰“四海同心”。用蓮霧切片放鹽水中浸泡壹段時間,然後連同小黃瓜、紅蘿蔔片同炒,不但色、形、味俱佳,而且清脆可口,是壹道不可多得的夏令食療佳肴。

蓮霧不耐貯藏,壹般室溫下只能貯存壹周,采收包裝後宜立即送往市場出售。蓮霧以鮮果生食為主,也可鹽漬、糖漬、制罐及脫水蜜餞或制成果汁等。

楊桃楊桃俗名羊桃、楊梅桃,以臺灣高雄的楊桃最好。

楊桃營養豐富,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適合生食,果肉具有利尿止痛、祛熱解毒、消食解酒、降壓舒心等療效。臺灣甜楊桃以其獨特的風味和藥理作用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甜楊桃供鮮食,也可制蜜餞、果脯或果膏。

國內傳統楊桃品種個小、味酸、品質差;而以“臺儂1號”為代表的臺灣軟枝甜楊桃是亞洲甜楊桃中最好品種,其果實呈紡錘形,果蒂微突起,果皮金黃色,平滑光亮,外觀極美,肉質細致,纖維少、風味清香可口。果實最佳采收期為8-9月份,此時品質、風味最佳,而且最耐貯運。

釋迦在臺灣臺東縣出產壹種形狀獨特的水果,因為果形奇特,幼果外觀很像“荔枝”,又自“番幫”引入,所以稱為“番荔枝”;其果實表面有很多突起的鱗目,外表酷似佛教中釋迦牟尼的頭型,因此,臺灣人習慣稱呼“釋迦”。

釋迦原產於熱帶美洲,臺灣最初由荷蘭已入;據明朝沈光文有“釋迦果”詩,可證最遲在明鄭時期已引進,直於臺南壹帶,然後擴展於中南部,但僅小面積種植。

每年12月份是釋迦盛產的季節,臺東縣都要特別舉辦釋迦節活動,邀請各方人士品嘗這種味道鮮美的水果。釋迦果實風味佳,甜份足、營養價值高、果粒大,適合東方人喜好甜食之口味,深受消費者喜愛。

番荔枝樹高3-5米,枝條細軟下垂,葉互生,橢圓狀披針形,先端短尖或鈍,葉背灰綠色,幼時被茸毛,後變禿凈。外輪花瓣狹長而肥厚,肉質,長三棱形,頂端尖,被微毛,內輪花瓣細小,呈鱗片狀;雌蕊通常成圓錐或棱錐形突起的雌蕊體;果實為聚合果,心圓錐形或球形,直徑5-10厘米,漿果由多數心皮聚合而成,心皮在果面形成瘤狀突起,熟時易分離;假種皮為食用部分,乳白色,味極甜,有芳香。種子黑褐色或深褐色,表面光滑,紡錘形、橢圓形或長卵形。

番荔枝不耐寒,幼樹在4℃時發生冷害,4-5年生樹在-2℃時亦受凍害。樹性耐旱,忌積水。對土壤適應性較強,但以排水良好的沙壤能生長迅速,果大、質好。

為促銷這些美味香甜的農產品,當地農會常舉辦壹系列的吃釋迦比賽。臺東釋迦已經嘗試銷往日本、新加坡和大陸,個大的釋迦王曾以6萬元新臺幣壹顆的高價賣出。

芒果芒果,有著漂亮的外觀、多變的顏色,及醇厚撩人的香氣,原產地在印度,數千年前就馴養成食用果樹,有相當悠久的食用歷史。芒果屬於熱帶果樹,但因具有耐寒的特性,因此在亞熱帶地區也相當常見。

臺灣廣泛種植芒果,栽培面積約21,000公頃,主產區在臺南及高屏地區,尤其在臺南玉井等地區成立生產專業區,每到夏季,整個玉井鄉都充滿著芒果的香味,盛產的六、七月時,當地還擴大舉辦芒果節活動,儼然成為當地每年的重要節慶之壹,也奠定了今日芒果成為臺灣“夏季水果王”的基礎。

臺灣芒果果實呈腎臟形,主要品種有土芒果與外來的芒果,未成熟前土芒果的果皮呈綠色,外來種呈暗紫色;土芒果成熟時果皮顏色不變,外來種則變成橘黃色或紅色。芒果果肉多汁,味道香甜,土芒果種子大、纖維多,外來種不帶纖維。主要有愛文、金煌、玉文、海頓、聖心、臺農壹、二號、凱特、土芒果等品種。

芒果依品種各有其不同風味。愛文芒果皮薄肉細、纖維少,汁液多,清甜香郁,是炎夏當紅芒果。海頓芒果皮稍厚,肉質稍粗,果實頂端處有濃濃奶質味。金煌芒果呈長橢圓型,大果重達三臺斤,肉質軟、纖維少,果實甜度平均。凱特芒果外層果肉甜,近果核部分味道稍酸,風味特殊。聖心芒果滋味淡甜,果實小,果肉少,幾乎無纖維。臺農壹號芒果甜度極高,核小皮薄肉厚,果肉細致無纖維。由金煌與愛文芒果交配而成,別稱紅金煌的玉文六號芒果,風味優美、外觀討好,兼具愛文與金煌的優點;甜度勝過愛文,風味則優於金煌,肉質好、入口酥、香味濃、纖維細,是芒果鄉身價最俊俏的新品種芒果。

芒果除了氣味芳香之外,營養成分也很高,果實含有糖、蛋白質、粗纖維,芒果所含有的維生素A成分特別高,是所有水果中少見的。其次維生素C含量也不低。再者,礦物質、蛋白質、脂肪、糖類等,也是其主要營養成分之壹。

芒果還具有很好的食療保健作用:

1.食用芒果具有清腸胃的功效,對於暈車、暈船有壹定的止吐作用。

2.抗癌。據現代食療觀點而言,芒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因此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3.美化肌膚。由於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因此經常食用芒果,可以起到滋潤肌膚的作用。

4.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芒果含有營養素及維生素C、礦物質等,除了具有防癌的功效外,同時也具有防止動脈硬化及高血壓的食療作用。

5.防治便秘。土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纖維,可以促進排便,對於防治便秘具有壹定的好處。

6.殺菌。芒果葉的提取物能抑制化膿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同時還具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

芒果雖然味美,營養也算豐富,但因其性濕熱,多食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尤其是有些人對芒果會敏感癥狀,食後會引起濕熱紅疹者,就不宜多食。

柳橙柳橙屬蕓香常綠果樹,原產印度和中國華南壹帶,臺灣柳橙栽培的歷史始自300多年前由廣東引進,因柳橙的糖度高、酸度低、風味佳,深受民眾喜愛,栽培面積逐年增加,是目前柑桔果實中栽培面積最多的品種。

目前柳橙栽培主要鄉鎮有:嘉義縣竹崎鄉、梅山鄉及雲林縣等地區,其次有臺南縣白、東山鄉、南化鄉、南投縣中寮鄉、水裏鄉以及彰化縣二林鎮等地區。臺灣柳橙的盛產期從每年12月-翌年2月,而南部氣溫較高,成熟較早且酸含量較低,中部成熟稍遲且酸度較高。

目前市面上的臺灣柳橙主要是甜柳橙,又名印子柑。其主要特點:樹形、樹體性狀與新會橙相似;果實長圓形或卵圓形,較小,單果重110克左右,果頂圓,有大而明顯的印環,蒂部平,果蒂微凹;果皮橙黃色或橙色,稍光滑或有明顯的溝紋;果皮中厚,汁胞脆嫩汁少,風味濃甜,具濃香,可溶性固形物12%-14%,糖含量9-11克/100毫升,酸含量0.5-0.7克/100毫升,品質較好,種子10粒左右,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成熟,較耐貯藏,豐產穩產。

柳橙屬甜橙類(SweetOranges)。甜橙類依果實形態可分為:普通系、臍橙系、血橙系及無酸系四種。在臺灣常見的有普通系及臍橙系:

(壹)普通系:包括雪柑、晚侖西亞橙、印子柑。

1、雪柑(Sekken):又名廣橘,枝短刺,果重平均215g,圓形或長圓形,果皮橙黃色,不易剝離,果肉多汁而甘味及酸度強。

2、晚侖西亞橙(Valencialate):中果型,果皮橙黃色,果皮稍難剝離,果肉細密,果汁多,酸度風味均強,香味高。

3、印子柑(甜柳橙):由於在果部有明顯圓形印環,故名印子柑,果實圓形至長圓形,肉質柔軟,中心柱大,味香甜適中較受人們喜愛,在臺灣中南部栽培極為普遍。

(二)臍橙系:包括華盛頓橙、夢臍橙等。

1、華盛頓臍橙(WashingtonNavel):早生,果形較大,果頂稍突或有開裂成壹臍狀,果實球形至長球形,果皮濃橙色稍易於剝離,果肉橙黃色、柔軟多汁,在臺灣栽培,因生理落果嚴重,栽培少。

2、夢臍橙(DreamNavel):又名晚臍橙,果形似華盛頓臍橙,果皮稍厚,風味稍差,但著果率高,因回青現象嚴重栽培少。

(三)血橙系:包括DobleFine、Sunguinelli等,果肉深綠色,榨汁後之果汁如血的顏色,故名血橙,世界上地中海氣候型方能栽培,臺灣只有試驗機關保存少數,供作雜交育種之材料。

(四)無酸系:包括來母、無酸橙。

1、來母(Lima):耐寒力小,果實呈球狀或卵形,果頂有乳狀突起,果肉黃綠色,汁多香氣濃,多用於果汁。

2、無酸橙:又名糖橙,英名Sugarorange,因果汁中含酸特別低故名之,又因低酸,即使是怕酸的老婆婆也喜歡,故又名“阿婆橙”。無酸橙在臺灣有兩種,壹為黃肉;壹為紅肉。

酪梨臺灣的又壹特色水果——酪梨,也稱油梨、鱷梨,是臺南縣麻豆鎮的特產水果,它口感綿密細致,有著淡淡的香味,果實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

臺灣同胞吃酪梨有許多新方法,將酪梨削皮後,切片,夾在面包裏,既營養又好吃;用熟透的酪梨加入鮮奶和糖,放進果汁機裏攪拌後,就成了香濃可口的酪梨牛奶,奶香中混合著淡淡的青草香,口感獨特;用酪梨蘸上蒜泥醬油、沙拉醬,清爽不油膩,別有壹番味道。

酪梨果肉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每100克果肉含脂肪23.49克,糖分5.6克,蛋白質1.25克,纖維1.8克,灰分0.7克,維生素C8毫克,是壹種高熱能水果,營養價值與奶油相當。所以被視為果類珍品。酪梨果肉含糖率極低,為香蕉含糖率的1/5,是糖尿病人難得的高脂低糖食品,而用果皮泡水飲用,對糖尿病有緩解作用。在世界百科全書中,酪梨被列為營養最豐富的水果,有“壹個酪梨相當於三個雞蛋”、“貧者之奶油”的美譽。在臺灣,酪梨被人親切地稱為“幸福果”,口感綿密細致,有著淡淡的香味,還可以止咳、化痰、清燥。

酪梨果為肉質核果,成熟時果皮從黃綠色、紅棕色到棕色,果長5厘米-20厘米,直徑3厘米-14厘米,熟後果皮變成黃綠、乳黃、褐色或暗綠色;果肉微軟,肉色乳白,淡黃或乳黃,肉質極細膩;果肉具蛋黃味,略甜。單果重150克-1500克;種子大,1枚,壹般占果重的10%-30%;果肉較薄,但可食率仍達70%-80%;果熟期8月-9月。

酪梨果肉與人體皮膚親和性好,極易被皮膚吸收,對紫外線有較強的吸收性,加之富含維生素E及胡蘿蔔素等,因而具有良好的護膚、防曬與保健作用。美、日等國已將其廣泛應用於護膚霜、洗面奶、面膜劑、洗發香波、防曬霜等多種化妝品。

鳳梨臺灣的鳳梨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菠蘿。菠蘿原產於熱帶南美洲,約在15世紀時印第安傳至中美洲,16世紀末傳至中國、爪哇、菲律賓。臺灣之菠蘿始於清康熙末年,由大陸南方引進,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而臺灣中南部的丘陵地和山坡地,更是發展菠蘿栽培的最佳產區,是臺灣的三大名果之壹。日據時代日本人在鳳山設立菠蘿工廠,開始制造菠蘿罐頭,為臺灣創立菠蘿事業之開始。臺灣光復後政府及有關機關,積極倡導研究栽培技術,鼓勵農民擴大栽培面積,至20世紀70年代是臺灣菠蘿的全盛時期,而菠蘿罐頭的輸出也曾執世界市場之牛耳。

臺灣菠蘿品種可分為三大類,即在來種、開英種及雜交種:

1、在來種:又名本地種菠蘿,其特點果肉深黃,香味濃郁,但果實小,產量低,花腔深,有種子及纖維粗;此品種不適制罐,以後逐漸被開英種代替,目前除試驗場所保存種源外,民間甚少栽培。

2、開英種:又名外來種菠蘿,經試驗所多年之選優汰劣,其中以正常開英種最優,為目前全世界栽培最廣、加工制罐最好的品種。其優點為果實大,果型好,無瘤目,產量高,纖維少,肉細,糖分高,酸味少,花腔淺,不生種子,裔芽少,吸芽發生早,但果肉淺黃色,香味較差;此品種較適合制罐。

3、雜交種:經試驗所以雜交育種法育成品種頗多。

菠蘿味甘、性平,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果肉甜中帶酸,吃起來口爽刺激芳香的氣味,可以增進食欲,果肉含有菠蘿酵素,可以分解蛋白質,幫助消化,飯後食用有益健康。菠蘿除供生食,並可加工成罐頭、蜜餞、釀造酒醋等,菠蘿也可減除臭味,尤其是新的櫥櫃或家具裏放置壹些菠蘿皮,便可消除異味。又菠蘿與閩音“旺來”音近,因此以放置菠蘿求取吉利的做法在臺灣的民俗中頗為普遍。

臺灣壹年四季皆有出產菠蘿,但它的品質好壞,依季節性,以春夏果(4月下旬-6月),將是進入最香甜,生食最佳的時段;而冬果(11月-翌年2月)生產的菠蘿最酸,不適生食,多數供加工制品。菠蘿依外表選擇,果實結實飽滿,有重量感,果皮清潔亮麗,無裂縫、靠傷,果目明顯突起,果實要新鮮,聞起來有壹股濃郁特殊香味,果肉深黃色,汁多,甜度高,酸味低,這樣的菠蘿吃起來爽口芳香,質量最佳。

芭樂番石榴,俗稱芭樂或拔子。臺灣芭樂為桃金娘科番石榴屬果樹,肉質非常柔軟,肉汁豐富,味道甜美,幾乎無籽,風味接近於梨和臺灣大青棗之間。它的果實橢圓形,顏色乳青至乳白,極其漂亮,平均單果重380克以上,最大的可達550克,含糖量為11.45%,含有大量的鉀、鐵、胡蘿蔔素等,營養極其豐富。芭樂是臺灣的土生水果之壹,還是壹等壹的減肥水果。具有以下特點:

1、果形有球形、橢圓形、卵圓形及洋梨形,果皮普通為綠色、紅色、黃色,果肉有白色、紅色、黃色等。肉質細嫩、清脆香甜、爽口舒心、常吃不膩,是養顏美容的最佳水果。

2、營養豐富,可增加食欲,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維他命A、B、C,鈣、磷、鐵。番石榴營養價值高,以維他命C而言,比柑桔多8倍,比香蕉、木瓜、番茄(西紅柿)、西瓜、鳳梨等多數十倍,鐵、鈣、磷含量也豐富,種子中鐵的含量更勝於其它水果,所以最好能壹起食下去。

3、食療藥用價值高,可防治高血壓、糖尿病,對於肥胖癥及腸胃不佳之患者,最為理想之食用水果。芭樂的葉片和幼果切片曬幹泡茶喝,可輔助治療糖尿病。

4、果實無藥害、病害汙染,因講究科學栽植,從小果開始就套裝薄膜袋,直到采果,與藥害蟲害隔絕,是標準的綠色食品。

5、具有各種大、中、小美觀、精致的包裝。便於貯藏和運輸,因季節不同,保鮮時間15-30天不等,又可加工制汁,是當前最暢銷的果汁飲料,也是現代人的最佳禮品。

6、方便生食,鮮果洗凈(免削皮)即可食用,有些人喜歡切塊置於碟上,加上少許酸梅粉或鹽巴,風味獨特。如使用家庭式果汁機,自制原汁、原味芭樂果汁,享受人生獨特口味。

臺灣芭樂最早的種下80天即可結果,最遲的種下10個月也能采收,而且壹年四季均在生長結果,當年即可采果25公斤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產也是最豐產的果樹之壹。臺灣芭樂幾乎沒有什麽病蟲害,只要氣候條件適宜,隨種隨活,生長極快,壹般人都能種植成功。

芭樂果實不但可以鮮食,還可以加工為果汁、果醬、果脯,同時還可制作成盆景,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是目前港澳臺和東南亞地區最暢銷的水果之壹。

大青棗臺灣大青棗又稱臺灣甜棗,學名為毛葉棗,為常綠小喬木,是由印度毛葉棗經臺灣育種家多代改良選育而成的優良水果品種。臺灣青棗在植物學分類學上為鼠李科棗屬,與我國普通棗樹為同科同屬,但不同種。臺灣青棗與越南毛葉棗、泰國毛葉棗、中國野生毛葉棗雖同種,但品種不同,其特征特性也有明顯區別。

臺灣大青棗,這種棗大的可達到半斤,壹般的也有雞蛋大小,而它的味道也與其它棗類有所不同,除了人們說的蘋果味外,還兼有梨子和大棗的味道,可以說是“壹棗三味”。

臺灣青棗果大,肉厚核細,可食率95%左右,外形美觀、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鮮果肉含碳水化合物18-23克,粗蛋白0.86克,維生素C50-85毫克,維生素A1、B1、B2、K等含量也相當豐富。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達11-16%,可溶性固形物達14-20%。此外,還含有磷、鈣、鐵、鉀、鋅等微量元素。

古人有“日食三棗、長生不老”之說。大青棗果實營養豐富,果實鮮食,營養豐富,具有凈化血液,幫助消化,養顏美容等保健作用;此外,臺灣青棗不寒不熱,具有清涼、解毒、鎮靜等功效,尤其適合小孩、老人食用。鮮食肉質脆嫩多汁,甜度高,口感佳,風味獨特,單果可重100-400克,因而有“熱帶小蘋果”、“維生素丸”之美稱。

臺灣青棗生長速度快,當年種植當年掛果,即使到了7-8月份種植,當年仍可掛果。據試驗,2-3月栽植,當年每株可掛果20公斤左右;4-5月栽植,當年每株可掛果10-15公斤;7-8月栽植,當年每株可掛果2-3公斤;到了9-10月種植,當年仍能少量結果。第二年株產即可達50公斤以上,三、四年後,株產可達200公斤以上,畝產可達6000公斤以上,且能連年豐產,幾乎沒有大小年,豐產期可達20年以上。臺灣青棗在冬季成熟,收獲期長達3-4個月,避開了與其他水果的競爭,貯存運輸也較方便,在常溫可保鮮10天以上,在低溫下可保鮮30天以上,可輕易運到全國各地銷售,不僅銷量大,售價也較高。

此外,臺灣青棗還可加工成果汁、果脯、蜜餞、醉棗等,風味獨特,市場廣闊。臺灣青棗制作成盆景,葉色青翠,花果累累,清香撲鼻,深受人們歡迎。

臺灣青棗生長速度極快,根系十分發達,當年播種苗,無論是實生苗還是嫁接苗,當年根系即可長到2-3米,樹冠也可長至2-3米大,且耐旱,耐熱、耐瘠,是綠化荒山、保持水土、改良環境的優良樹種。

臺灣青棗在臺灣已發展到三萬多畝,成為臺灣的重要冬季水果,產品除滿足島內需要外,還大量出口香港、東南亞和日本。

木瓜木瓜又名萬壽果,全年都產,夏秋最多。改良後的臺灣木瓜,采取網室栽培,集約管理。體態豐滿,個體較大,黃中帶紅,果肉為橙紅色,肉質甜美,汁多味爽,營養價值極高。除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維生素外,更含有木瓜酶,有促進消化,抗疲勞功效。民間傳說多吃木瓜可以豐胸,在臺灣木瓜已作為重要美容果品對待,身價很高。食法簡單,去皮切片去籽即可食用。高檔酒店也常拿來配菜。

火龍果有“水果之王”美稱的臺灣“火龍果”(又稱“仙密果”)。火龍果集水果、花卉、蔬菜的優點於壹身,並不僅僅就果實才能夠食用,而且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而且美味可口,已經成為新奇、優良的綠色保健食品。

火龍果又稱紅龍果、青龍果(亞洲)、Pitaya(大多數英語區)、Pitahaya(墨西哥)、RedDragonFruit等和隨商品上市各取所好的諸如仙蜜果、玉龍果等林林總總的商品名。為仙人掌科量天尺屬(Hylocereusundatus)和蛇鞭柱屬(SeleniereusMeja-lantous)植物,原產中美州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巴拉馬、厄瓜多爾、古巴、墨西哥、哥倫比亞等地,是當地普遍的水果類型。

在亞洲地區,該物種作為水果的主要分布臺灣和越南,為荷蘭人與法國人在殖民時期帶入。除產地外,目前該類水果果品主銷市場在美國和日本,是壹種消費概念上的綠色、環保果品和具有壹定療效的營養食品。

  • 上一篇:古人傳遞信息的研究報告
  • 下一篇:呃,放我收藏的那些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