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窯: 在今山西大同,故名。始燒於金代,終於元代。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刊刻的《大同府誌》中謂有 "青瓷窯",距城二十三裏。據此在大同西郊瓦窯村發現壹瓷窯遺址,證實即方誌中的青瓷窯。遺址面積不大,以燒黑釉器物為主,兼有少量茶葉末袖;弦紋瓶及剔花罐具有代表性,剔花線條粗曠,劃花線條纖細,有水波及魚紋,黑釉烏黑光亮,茶葉末釉表面無光。
懷仁窯: 在今山西懷仁,故名。明《大明壹統誌》有"錦屏山在懷仁縣西南二十五裏,山舊有瓷窯"記載。發現遺址有小峪、張瓦溝、吳家窯三處;始燒於金代,歷經元明兩代。燒瓷以黑釉為主,弦紋瓶及罐等器物胎體厚重,裝飾有粗線條劃花及剔花兩種,有雁北地區特色。
渾源窯: 在今山西渾源,故名。明《大明壹統誌》記載渾源產瓷器。清乾隆《渾源州》又有"天贊初與王郁略地 燕趙破磁窯鎮"語,知在五代後梁時渾源已有磁窯鎮地名。經實地考察,渾源窯當建於唐代,燒白釉、黑褐釉、茶葉末釉等品種。金元時期窯廠擴大,品種增多,有黑釉剔花、白釉剔花與劃花,有盤、碗、盆、罐、枕等器。黑釉剔花為雁北地區之最精者,牙白釉剔花在山西其他地區也屬少見。
榆次窯: 在今山西太原盂家井,孟家井明代屬榆次縣,故名。此窯產瓷,明初已有記載,孟家井柏靈廟明弘治三年(1490)重修碑記中說:"榆次縣治之北六十裏有鄉曰孟家井,居民大率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 窯址遺存大量瓷片,以自釉印花碗最多,碗心壹圈刮釉,具有典型金代作風。
平定窯: 在今山西平定柏井村,故名。始燒於唐,歷經五代到宋,以燒白瓷為主,還燒黑釉器物,有印花、剔花盤以及北方習見的五角、六角紋盤碗等器。窯址與河北臨城邢窯、曲陽定窯相距較近,瓷器造型裝飾與兩窯有***同處。
交城窯: 在今山西交城,故名。始燒於唐,以自釉產量最大,有盤、碗、壺等器物,還發現有黑釉斑點拍鼓殘片較多。宋代有發展,仍以自瓷為主,也有當時北方各瓷窯所習見的動物小雕塑,還燒制白釉釉下儲彩彩繪裝飾,特征與介休窯大體相同,儲彩有呈桔紅色者,其他地區極少見,珍珠地劃花裝飾品種有枕、洗等器,但產量較少。
介休窯: 在今山西介休洪山鎮,故名。1959年發現。始燒於宋,歷經金元明清四代,在山西較少見。宋代以自 釉為主,早期碗體厚重,與交城窯相似,有薄胎印花碗盞,胎白紋細,受定窯壹定影響,碗盞裏心都留有三個細小支燒痕,是其特征之壹;白釉黑花品種也有發現,釉面光亮,與河南、河北同類裝飾有別。金代燒黃褐釉印花器較多,器內多印花,尤以孩童蕩船紋飾為多,富有介休窯待色。
霍縣窯 : 在霍州境內(今山西霍縣陳村),故名。為山西七十年代後期新發現的古窯址之壹。以燒白瓷為主,光素無紋者多,少量有印花裝飾,胎浩白,用支釘墊燒,器內及器足都留有五個小支燒痕。明代曹昭《格古要論》中所提及的彭窯仿古定器折腰盤,霍縣窯遺址裏遺留甚多,證實明清兩代文獻中的彭窯就在霍縣陳村。元代還燒白地黑花品種,遺址有高足杯標本,明清兩代繪花卉者較多,有書寫文字者。傳世品有帶紀年銘文者,故宮博物院有墨書"明昌四年"(1193)盤壹件,是研究該窯燒瓷上限的極有價值的資科。
長治窯: 在今山西長治八義鎮,故名。燒瓷品神有白釉、 白釉紅綠彩、白釉黑花及黑釉四種,以白釉紅綠彩繪碗最富特色,碗心多畫折枝花卉,有畫魚紋者,碗心及圈足都有五支燒痕,這種碗晉南地區金墓出土過。白釉有刻花及畫黑花裝飾,刻花紋飾較簡練,黑花多繪於碗內或壤外,紋飾多為折枝花卉,也有魚鴨等紋,但為數較少。
淄博官窯: 在今山東淄博磁村,故名。七十年代後期發現,經過小規模試掘,初步判明始燒子唐而終於元代。該窯在唐代以燒黑瓷為主,宋代燒白瓷,有剔花、刻花裝飾,金代出現蓖劃、絞胎、白地黑花、白釉紅綠彩等新裝飾,碗心也多壹圈刮釉,有北方地區瓷窯風格。
安陽窯: 在今河南安陽北郊安陽橋附近,故名。經過小規模試掘,初步判明是隋代青瓷窯址。據此,可確定安陽地區部分隋墓出土青瓷是此窯所產。五十年代在善應十天傅二鎮還發現宋元時期窯址,前者專燒鈞釉瓷器, 後者燒白瓷;二鎮距磁州窯較近,但未發現有磁州窯風格的瓷器。
鶴壁窯: 在今河南鶴壁,故名。始燒於唐而終於元代。在唐代燒白、黃、黑釉器物,有花口缽、短流壺等;宋金時期的白地黑花、褐黃釉刻花折沿盆最富代表性,白地黑花彩色烏黑,褐黃釉刻花有蓮花、鵝與兔吃草等紋,盆口徑都在40厘米以上;白釉劃花大碗與磁州窯風格相同,碗心也有五個長條狀支燒痕。
碌武窯: 也稱"當陽峪窯"。在今河南修武當陽峪,故名。為北方著名民間瓷窯之壹。所燒器物以剔花品種最富 盛名,紋飾流利灑脫,又以黑白、褐白對比強烈的色彩獨具壹格,其藝術感染力遠在磁州窯系瓷窯同類裝飾之 上;絞胎也屬成功品種之壹,用白褐兩種色料絞在壹起, 組成與羽毛相似的紋理,制作技巧高超。
鞏縣窯: 在今河南鞏縣,故名。從已發現的窯址,可知始燒於隋代,燒青瓷;唐代有較大發展,以白瓷為主。李吉甫《元和郡縣誌》有"開元中河南貢白瓷"記載,西安唐大明宮遺址出土有鞏縣窯白瓷,證實此窯貢白瓷。此外還燒三彩陶器,洛陽地區唐墓出土三彩陶器及雕塑不少是該窯所產;遺址出土素燒坯很多,可知三彩陶器是兩次燒成。所制絞胎多模仿漆器紋理特征,黑釉、茶葉末釉也占壹定比例,遺物有盤、碗、瓶、壺等。
密縣窯: 在今河南密縣,故名。已發現西關及窯溝兩處遺址,西關窯始燒於唐而終於宋,窯溝窯燒瓷則在宋金 時期。西關燒白、黃、青、黑各色釉及珍珠地劃花等品種,珍珠地劃花裝飾在密縣窯中出現最早,宋代較流行,窯址出土的五代鵪鶉紋小枕,紋飾具有仿唐金銀器鏨花工藝特征。窯溝以白釉為主,白地畫黑花標本的也遺留不少,瓶、壺等器物上多畫簡潔的花草紋,畫圈紋的較別致,是此窯獨特之作。
登封窯: 在今河南登封曲河,故名。始燒於晚唐,下限到元代。燒瓷品種較多,以自釉為主,有白釉綠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劃花及白地畫黑花等,還燒瓷塑玩具、黑釉及三彩陶器。珍珠地劃花品種,受密縣窯影響,產量在同類瓷器中居首位,遺物有瓶、枕、罐、洗、 碗等,以瓶、枕較多,瓶高達40厘米左右。遺址附近的殘廟內有清嘉慶碑記壹座,碑文載:"嘗就裏人偶拾遺物,質諸文,獻通考,而知當有宋時窯均環設,商賈雲集,號邑巨鎮",描繪了宋時的繁盛情況。
寶豐窯: 在今河南寶豐青龍寺,故名。燒瓷時期為宋金兩代,品種有青瓷、黑瓷及三彩低溫鉛釉陶器,青瓷質量較臨汝窯略勝,造型紋飾與耀州窯近似,印花裝飾較多。黑瓷有凸線紋、麥粒紋裝飾,後者在北方瓷窯中極少見;此外還燒三彩與綠釉、醬釉爐枕等器,,枕面劃花有花卉及錢紋等題材。
魯山窯: 在今河南魯山段後,故名。創燒於唐代而終於元代。唐代南卓《羯鼓錄》中有"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魯山花瓷"語,經調查發現花瓷拍鼓瓷片標本,證實該書所述。宋金時窯廠擴大,燒瓷品種豐富,裝飾方法也多種 多樣:如有自釉罐上以褐點組成的三角形,白釉瓶上以蓖劃復線直線紋與曲線紋的相間排列;以及三彩蓮瓣高足爐等;均有特色。
郟縣窯: 在今河南郟縣,故名。在發現黃道、黑虎洞及石灣河三處遺址中,黃道及黑虎洞均有唐及元代標本, 石灣河則屬元代遺址。唐代遺物有黑釉斑點花瓷、黃釉及白釉綠彩品種;綠彩呈碧綠色,在河北、河南、山東、陜西四省九處瓷窯所燒同類品種中,色彩最美。元代遺物有磁州窯風格的白地黑花裝飾及鈞釉器物。
宜陽窯: 在今河南宜陽三裏廟,故名。明清兩代方誌都提到宜陽產瓷,其燒瓷上限,乾隆《宜陽縣誌》記有:"德應侯廟在縣西二裏,宋熙寧感德軍守臣以水旱禱應狀聞,治廟封侯爵享祀。崇寧末年復重修,今廢無考,壹在半壁山。"德應侯是北方瓷窯供奉的窯神,宋神宗熙寧(1068壹1077)時宜陽建德應侯廟,則此窯燒瓷當在熙寧之前。以燒青瓷為主,也有少量白釉、黑釉、白釉黑花及三彩陶器。
新安窯: 在今河南新安,故名。已發現遺址十余處,多數均燒鈞釉器物,屬鈞窯系。燒瓷時間歷經宋金元三代,所燒器皿有盤、碗、爐、瓶、罐等,以盤、碗占絕大多數。
內鄉窯: 在今河南內鄉大窯店,故名。因宋屬鄧州,故舊稱"鄧窯"。始燒於唐而終於元,唐時燒黑釉及帶斑點的花瓷,宋金時燒青瓷,過去曾將壹種釉色青綠、器底呈紫褐色的,稱為"鄧窯";印花盤碗較多,與宜陽、臨汝窯近似。遺址有元至大二年(1309)普濟宮碑壹座,碑文有 "孤村陶煙時起,前事宛然在目"語,可知元時仍燒瓷。 (鄧窯即"內鄉窯")
柴窯: 窯址迄今未發現。柴窯壹名最早見於明代曹昭《格古要論》,萬歷以後的《玉芝堂談套》、《清秘藏》、《事物綢珠》、《五雜姐》、《博物要覽》、《長物誌》等書多論及此窯, 但眾說紛紜。基本有兩種見解,壹為周世宗姓柴,當時所燒之器都叫"柴窯";壹為吳越秘色青瓷即"柴窯"。對其形質,曹昭認為"柴窯天青色滋潤,細膩有細紋,多是粗黃土足,近世少見";張應文則謂"柴窯不可得矣,聞其制雲,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但均屬傳聞, 未見實物。清末民國初有以"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證諸柴窯,僅有景德鎮宋影青瓷相符;或謂可能張應文誤以宋影青為柴窯而概括之。
東窯: 在汴京(今河南開封)附近。專燒磚瓦。《宋會要》窯務條文載:"京東西窯務掌陶工為磚瓦器給營繕之用,舊有東西二務景德四年廢止,大中祥符二年復置東窯務。" 明代曹昭《格古要論》有董窯條,謂其特征與官窯相似,而又不及,今亦少見。明清兩代談瓷筆記多引用之。但董窯實物未見傳世,窯址亦無明確地址,或為東窯之誤會。
林東窯: 在今遼寧昭烏達盟巴林左旗林東鎮,故名。***發現上京窯、南山窯及白音戈勒窯窯址三處。上京窯為 遼代官窯,燒白瓷、黑瓷及綠釉陶器,白瓷產品有長頸瓶、海棠式長盤、方盤及長柄壺等。遼上京故城內出土 的白瓷"官"字款穿帶壺,系上京窯產品。
赤峰窯: 也稱"缸瓦窯"。在今遼寧昭烏達盟赤峰西南六十公裏的缸瓦窯屯,故名。窯址出土有帶"官"字銘文的 窯具,證明為遼代官窯。所燒器物有白瓷、白地黑花、三彩及色陶器。以白瓷為主,器皿有杯、碗、盤、碟、壺和罐;三彩陶器以印花盤為多,黃釉有雞冠壺和鳳首瓶。赤峰遼應歷九年(959)附馬墓出土的白瓷帶"官"字銘文盤碗,就地理方位及胎釉特征看,是缸瓦窯產品。
遼陽窯: 在今遼寧遼陽東三十公裏江官屯,故名。燒瓷以白釉粗瓷為主,也有少量白地黑花、黑瓷及三彩陶器I 白瓷及白地黑花胎體較粗,均掛化妝土。白瓷燒杯、碗、 盤、瓶、罐等器,黑釉則燒大器;此外,還燒黑釉、白釉、小俑、狗、馬、駱駝等小玩具。
旬邑窯: 在陜西旬邑,故名。地距黃堡鎮耀州窯較近,燒瓷具耀州窯特征。遺址遺留有黃釉殘片,碗裏有刻花、印花紋飾,有花卉、海水、牛等題材;盤碗的裏心多壹圈刮釉,與耀州窯金代地層出土瓷器特征相同,應屬金代產物。
瓷具耀州窯特征。遺址遺留有不少青黃釉碗殘片,碗裏 有刻花、印花紋飾,有花卉、海水、牛等題材;盤碗的裏心 多壹圈刮釉,與耀州窯金代地層出土瓷特特征相同,應 屬金代產物。
華亨窯: 在今甘肅華亭,故名。最早見於明李賢天順本《大明壹統誌》,土產條記有黑瓷器出平涼、華亭二縣;鎮堡條也有安口鎮出瓷器記載,可知明代前期華亭縣安口鎮產黑瓷。經調查在安口鎮發現瓷窯遺址壹處,遺留物為青黃釉盤碗標本,器裏有印花、刻花裝飾,器心多壹圈無釉,乃適應叠燒需要而致。器物紋飾與燒制特征和陜西耀州窯相同,屬金代,為耀州窯體系。
蘭州窯: 在今甘肅蘭州,故名。最早見於《元壹統誌》,蘭州土產條,簡略提到產瓷器,有窯壹所,距州四十五裏。清康熙《蘭州誌》,山川條:"煤炭山洞在州南四十裏,其洞數十,皆產煤,州民賴之。阿幹峪在州南四十裏,其土宜陶,經火不裂,故多窯冶,水岔在州東南六十裏,亦有窯冶。"經調查阿幹峪,發現元代黑瓷窯址壹處,以黑釉碗為主,《蘭州誌》所記初步得到證實。
宜興窯: 在今江蘇宜興鼎蜀鎮,故名。燒瓷歷史悠久,早在漢晉時期已燒青瓷。澗眾村發現有唐代青瓷窯址。明代以紫砂器聞名於世,出現不少制壺名家,如供春;時大彬、李仲芳、陳仲美等,並仿燒宋代鈞窯器物,因有"宜鈞"之稱。
德清窯: 在今浙江德清,故名。是浙江地區發現的兩處黑瓷產地之壹。燒瓷於東晉至南朝。***發現窯址四處, 同窯燒制青瓷和黑瓷,造型大體壹致。窯址標本與浙江地區墓葬出土瓷器有的完全相同。
余杭窯: 在今浙江余杭,故名。是繼德清窯之後發現的又壹處早期黑瓷產地。窯址***發現兩處,所燒器皿與德清窯近似;黑釉雞頭壺地面遺留較多,有大中小三種形式,當時產量較大。
修內司官窯: 也稱"南宋官窯"。宋室南遷後在杭州另立的新窯。窯址迄今尚未發現。宋葉真《坦齋筆衡》載:"---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苑,號邵局,襲故京遺制,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澄泥為範,極其精致,油色瑩徹,為世所珍。後郊壇下別立新窯,比舊窯大不侔矣。"郊壇窯是南宋設立的第二座官窯,三十年代在杭州烏龜山發現窯址。所燒瓷器除盤碗外,多仿周漢時期銅器玉器式洋,胎呈黑褐色,釉有粉青、月白、炒朱黃各色。明清兩代景德鎮禦器廠仿官成風,以清雍正 (1723壹 1735)時所仿質量最好,有的幾可亂真。 (郊壇窯即"修內司官窯"。)
蕭山窯: 在今浙江蕭山,故名。***發現窯址三處,壹在進化區茅灣裏,是浙江地區戰國時期原始瓷產地,碗裏有螺旋紋,江浙地區戰國墓葬出土的不少這類器物中,即有茅灣裏的產品;其余兩處在戴村區上董村、石蓋村,遺物有褐斑及劃花蓮瓣紋裝飾,具有東晉、南朝時期特征。
紹興窯: 在今浙江紹興,故名。已發現窯址兩處:壹在富盛區長竹園壹帶,時代屬春秋戰國,遺物有原始瓷碗缽等器,器裏有螺旋紋,是浙江早期窯址之壹;壹在下蒲西壹帶,出土罐壺等遺物多印有帶狀網紋及鋪首裝飾,具有吳、西晉時期典型特征。
越窯: 也稱"秘色窯"。在越州境內(今浙江余姚上林湖濱湖地區),故名。為唐代六大青瓷產地之壹。發現窯址已達二三十處,以鱉唇山東晉時期遺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時期的窯址尤多。唐代越窯青瓷已很精美,博得當時詩人的贊美,如,顏況"越泥似玉之甄",許渾"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陸龜蒙"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等。五代吳越時越窯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為吳越王錢氏禦用及貢品。進貢瓷器動輛萬件;入宋以後,貢瓷數量有增無已,壹次進貢有多達十四萬件者。
慈溪窯: 在今浙江慈溪杜湖濱湖地帶,故名。為新發現的壹處青瓷產地,與余姚毗鄰。產品以壺類較多,壺有多種式樣,腹部多有刻花與劃花裝飾,肩部多帶雙系,系面也有多種紋飾;釉色多呈青灰,色調特殊,但瓷質松脆易破。
寧波窯: 在今浙江寧波,故名。已發現郭堂嶴、雲湖及小洞嶴三處窯址,以郭堂嶴窯燒瓷歷史最早,東漢後期即燒青瓷、黑瓷,與上虞、小仙壇窯近似。雲湖與郭堂嶴隔嶺相望,燒瓷始於東晉終於南朝,以青瓷為主,有少量褐釉。小洞嶴窯標本具唐代特征,以碗為主,光素無紋者多,少數印有雙魚紋;有於碗口裏外飾以半圓形褐色斑點者,與金華地區唐婺州窯有相同處。
勤縣窯: 在今浙江勤縣,故名。已發現小白市、沙葉河及郭家峙三處,以小白市窯歷史為早,燒瓷在東晉、南朝時期;另兩處均為五代、北宋時期。造型、紋飾及支燒方法與余姚上林湖越窯極其近似,所燒瓷器多供吳越王錢氏進貢之用。
上虞窯: 在今浙江上虞,故名。已發現窯址達三百處以上,是國內發現窯址最多的縣。燒瓷自東漢迄於宋。東漢小仙壇窯址出上標本,已具備成熟瓷器的各種條件, 當時除燒青瓷外,還燒黑瓷。三國、兩晉、南朝窯址也發現很多,江蘇墓葬出土有上虞窯帶紀年銘文的瓷器。五代到宋代窯址最多,所燒瓷器與鄰近地區余姚、寧波、勤縣等窯關系密切,造型、紋飾有***同點,同屬以余姚上林湖越窯為主的越州窯系,吳越王錢氏用以供奉的瓷器,絕大部分都取給於這些瓷窯。
象山窯: 在今浙江象山,故名。據明清著錄謂燒白瓷,似定窯瓷器而粗;經查,判明唐已燒青瓷。遺址面積不大,遺留標本不多,所燒以盤碗為主,直口平底碗的造型與浙江麗水、吳興、余姚等窯相同,屬唐代前期流行式樣。
東陽窯: 在今浙江東陽,故名。六十年代發現窯址九處,七十年代後期又續有發現。始燒於唐而終於宋,其地屬婺州,所燒瓷器屬婺州窯系。
婺州窯: 在婺州(今浙江金華地區),故名。為唐代六大青瓷產地之壹。始燒於東晉,五朱堂窯有青釉褐斑標 本。唐代遺址***發現四處,以生產茶碗出名,造型有習見各式碗,多角形短流壺及雙系罐,有黑渴釉及青釉褐斑裝飾。唐代陸羽《茶經》中有評語。
武義窯: 在今浙江武義,故名。文獻未見記載,近年經調查在境內發現青瓷窯址數十處,絕大部分均屬宋代,燒瓷以碗較多,碗裏多刻花篦點紋裝飾,外部刻復線紋,這類碗盛行於宋元時期,在浙閩瓷窯發現最多。元代遺址多燒龍泉釉盤碗,器裏中心多印陰紋花卉,偶有帶八思巴文者,為數不多。
臨海窯: 在今浙江臨海,故名。***發現窯址兩處;均燒青瓷。壹在五孔嶴,燒瓷在南朝到初唐之間,所燒瓷器以碗為主;壹在許市,燒瓷在五代到北宋之間,器物胎簿,釉色青綠,有雕鏤極精的香薰,屬越窯系。
黃巖窯: 在今浙江黃巖,故名。燒瓷於五代未到北宋。五十年代發現竺家嶺、牌坊山等八處窯址,以生家嶺窯遺址面積最大,遺物最為豐富,屬越窯系。器物紋飾題材以刻花花卉為主,鸚鵡紋在越窯系瓷窯中比較常見,但多為細線條劃花,黃巖窯為刻花線條粗放,紋飾生動,富有特色。
溫州窯: 在今浙江溫州西山壹帶,故名。遺址面積較大, 燒瓷在唐宋時期。所燒瓷器受到甌窯和越窯壹定影響,胎釉色調較淺,保留了早期縹瓷固有傳統;粗線條劃花以及支燒方法與越窯有***同點。宋代盤碗多帶刻花劃 花裝飾,支燒工具亦與越窯系大體相似。
麗水窯: 在今浙江麗水,故名。已發現窯址二十余處,早期遺址在呂步坑,始燒於南朝後期到唐;元代窯址發現較多,均屬龍泉窯系,保定窯器裏心多印蒙古官書八思巴文;龍泉大窯、安仁口及武義等三處窯址也有這類文字出土,多為陰文,印於花卉紋飾之中,保定窯為大字。
泰順窯: 在今浙江泰順,故名。燒青白瓷,復燒窯具口大底小,是完整的整體,裝坯時先裝小器,依大小可裝九件,上面壹件口徑最大。所燒器物釉色偏灰,器裏有簡練的刻花紋飾。
江山窯: 在今浙江江山,故名。燒瓷從宋代到清代,因地距江西較近,受景德鎮、南豐兩窯壹定影響。宋元時期以青白瓷為主,造型紋飾與江西有近似之處,同時兼燒少量青瓷、黑瓷。元末以至明清兩代燒青花瓷,經過測定分析,所用鉆礦與江山縣產者近似。
哥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壹。南宋時有兄弟二人,各主壹窯,兄所燒者曰"哥窯",弟者曰 "弟窯"。兩窯的記載最早見於明嘉靖四十年(1561)《浙江通誌》:"相傳舊有章生壹、生二兄弟,二人未詳何時人,主琉田窯造青器,粹美冠絕當世。兄曰哥窯,弟曰生二窯。"此後有關兩窯的著錄漸多,均源於此。哥窯多仿三代銅器式樣,釉開片形如冰裂,紋片星黃黑二色,因有金絲鐵線之稱。傳世品較多,多收藏於故宮博物院。龍泉窯經多次調查與發掘,迄未發現傳世哥窯標本,哥窯是否屬於龍泉窯系統的問題還有待於證實。(弟窯即"哥窯")
蕭縣窯: 在今安徽蕭縣白土鎮,故名。始燒於唐代,燒白、黑、黃釉器物;宋代主要燒白瓷。白土鎮曾采集到白瓷瓶壹件,瓶身刻 "白土鎮窯戶趙順謹施到慈氏菩薩花瓶壹對供養本鎮南寺時皇統元年三月二十二日造"三十六宇,由此得知金代此窯仍燒白瓷。
宿州窯: 在宿州境內(今安徽宿縣),故名。始燒於宋代,以燒白瓷為主。南宋周輝《清波雜誌》"輝出疆時見虜 中所用定器,色瑩凈可愛,近年所用乃宿、泅近處所出,非真也"。可知宿州白瓷有定窯作風;明清兩代文獻著 錄宿州窯者多來源於此。窯址迄今尚未發現。
泅州窯: 在泗州境內(今安徽棲縣),故名。始燒於宋代,以燒白瓷著名。最早見於南宋周輝(清波雜誌,謂泅州 窯在灑縣附近,所燒瓷器也屬定窯系。窯址迄今尚未發現。
壽州窯: 在壽州境內(今安微淮南高塘湖濱湖壹帶,唐屬青州),故名。為唐代六大青瓷產地之壹。***發現隋唐 窯址六處。管家咀最早,隋代開始燒青瓷,有貼花、劃花裝飾;余家溝遺址出土物以碗為多,此外有註子和枕,器物多平底,註子有多角形短流,枕為小長方形,都具有典型唐代風格;釉多黃色,與唐代陸羽《茶經》所說的"壽州瓷黃"特征吻合。
繁昌窯: 在今安徽繁昌,故名。始燒於宋代,五十年代在繁昌柯家沖發現青白瓷窯址十壹處,七十年代後期又續有發現。胎較薄,釉光潤,無紋飾者多。安微合肥、桐城、銅陵、樅陽及宿松等地宋墓出土的青白瓷,有的來自景德鎮,有的為繁昌窯產品。
長沙窯: 在今湖南長沙銅官鎮壹帶,故名。***發現窯址十余處,燒瓷多在唐至五代,為唐代重點瓷窯。品種以青釉為主,兼燒少量褐釉、醬釉、綠釉和白釉等;裝飾有釉下彩繪、印花、貼花和彩色斑點幾種。釉下彩繪創始於長沙窯,中唐時開始出現單壹的釉下褐彩,後演進列褐綠兩種彩色;以彩色斑點作裝飾的較普遍,始飾以大圓斑四組,漸變為小斑點組成紋飾;貼花多裝飾在壺罐腹部,題材有人物、鳥獸、園景、雙魚相葡萄,在紋飾上多施以醬釉圓斑。長沙窯瓷器唐時暢銷海內外,在今日本、南朝鮮、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伊朗等地都有出土,南朝鮮出土兩件帶銘文註子,壹書。"卞家小口天下有名",壹書"鄭家小口天下第壹",富有商品宣傳特色。
湘陰窯: 在今湖南湘陰,故名。為唐代六大青瓷產地之 壹***發現三處,以縣城內遺址為最早,出土遺物都具 隋代作風,器身多有印紋裝飾,僅高足盤盤心紋飾即達三十種以上,為同時期其他瓷窯所少見。鐵罐嘴遺址標 本有唇口及玉璧底碗,屬典型唐代式樣,為唐代嶽州窯的壹部分。鳥龍嘴遺址多印花魚紋碗,碗心飾團菊壹朵,有宋代特征。 "、
景德鎮窯: 在今江西景德鎮,故名。據記載始燒於唐武德(618壹626)間。建國後發現遺址多處,以楊梅亭、石 虎灣、黃泥頭最早,均為五代時期,燒青瓷和白瓷,青瓷釉色偏灰,白瓷釉色純正,達70度。宋代已發現有湖 田、湘湖、南市街、柳家灣等遺址,均燒釉色介於青白之間的青白瓷,楊梅亭等三處窯址也改燒青白瓷,有盤、碗、瓶、壺、罐、盒、枕等器,裝飾有刻花、印花、蓖花、蓖點等技法;北宋後期吸取北方復燒法,產量大增。元代創燒青花、釉裏紅釉下彩裝飾新品種。1976年南朝鮮新安海底發現壹艘中國元代沈船,打撈出元代瓷器壹萬七千余件,其中景德鎮青白瓷及樞府型五千余件,不能判明窯口者二千余件。明代壹躍成為全國瓷器燒制中心,青花瓷器有很大發展,釉上彩、鬥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種相繼出現。清代彩釉更有改進和創造,彩瓷品種更加豐富,色調壹致,既能仿制宋代名窯瓷器,又能仿燒玉、石、 漆、銅以及幹鮮果品,幾可亂真。南宋起產品就遠銷海外,如日本、南朝鮮、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地。
豐城窯: 在今江西豐城寺前山--帶,故名。始燒於東晉,歷經南朝至唐代,早期所燒器物與江西地區東晉、南朝墓葬出土物近似。隋代高足盤心印有多種花葉紋飾,其造型紋飾與各地青瓷大體相同。唐代釉有青、褐二色,與陸羽《茶經》記載"洪州窯瓷褐"基本壹致;唐時豐城屬洪州,故此窯即唐代的洪州窯。
南豐窯: 在今江西南豐,故名。最早見於元代蔣祁《陶紀略》壹書,謂與景德鎮競爭者有此窯。六十年代發現,七十年代再作調查,判明為專燒青白瓷單壹品種的瓷窯。 始燒於宋代,所燒器物以盤碗為主,尚有註壺、盞托、盒子與枕,裝飾以刻花居多,有剔刻月梅紋的,有醬口刻花碗,為其他青白瓷窯所不見。
吉州窯: 也稱"永和窯"。在吉州境內(今江西吉安永和鎮),故名。是江南地區名瓷產地之壹。***發現窯址二十余處,始燒於五代,宋元時期有較大發展。品種豐富,有青白瓷、黑釉、青釉、醬釉、綠釉及白地黑花等。復燒方法與印花裝飾借鑒於北方定窯,白地黑花來源於河北磁州窯。玳瑁釉、剪紙貼花以及窯變花釉是其特色,剪紙貼花紋飾題材有雙龍、飛鳳、梅花、朵花以及福壽康寧、金玉滿堂、長命富貴等四字古語。六十年代以來江西地區宋墓出土不少此窯瓷器,南昌南宋嘉定二年(1209)墓葬出土的蓮花紋爐及奔鹿紋蓋罐,對於判斷窯址及同類出土器物的燒制時代有重要參考價值。
贛州窯: 在今江西贛州,故名。始燒於宋代,燒青白瓷,有刻花紋飾;元代燒青白瓷、黑釉及龍泉釉。發現的高足懷與柳鬥杯有地區特色;杯裏施釉,外部劃刻柳鬥紋,不施袖,頸部有凸起白色乳丁壹周。1976年南朝鮮新安海底打撈元代沈船壹艘,打撈元代瓷器壹萬七千余件,其中不能判明窯口者二千余件,還有贛州窯柳鬥杯及吉州窯白地黑花瓶等。
陶窯: 唐代景德鎮陶玉主持的瓷窯。始見於《景德鎮陶錄》卷五:"陶窯,初唐器也,土惟白壤,體稍薄,色素 潤,鎮鍾秀裏人陶氏所燒也。邑誌雲,唐武德中鎮民陶玉者載瓷入關中,稱為假玉器,且貢於朝,於是昌南鎮瓷名天下。"但景德鎮發現古瓷窯遺址,最早為五代時期,未發現唐代遺址《景德鎮陶錄》所記陶窯尚待證實。
霍窯: 唐代景德鎮霍仲初主持的瓷窯。最早見於《景德鎮陶錄》卷五:"霍窯,窯瓷色亦素,土墡膩,質薄,佳 者瑩縝如玉,為東山裏人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