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知道孩子發燒的三個過程都有哪些嗎?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孩子發燒的三個過程,歡迎閱讀與收藏。
發熱要經過三個階段
上升期:該期體溫迅速上升或緩慢上升,有時伴有寒戰。
高峰期:指達到高熱後維持壹定時期,該期有面紅膚熱等表現。
退熱期:發熱常常是體內的病竈及病理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主要癥狀,可根據熱型特點去探察病竈及病理過程的性質。
孩子發燒的的降溫方法
步驟壹:定時測量體溫
寶寶發燒是壹種癥狀,也是壹種抵禦反應。發燒並不是壹個壞現象,說明機體正在與病原菌作鬥爭,所以很消耗人得體力,病人就會嗜睡、乏力。當媽媽察覺到寶寶體溫或表現有異樣時,便要及時為寶寶監測體溫。
因為寶寶的體溫中樞發育尚不完善,寶寶的體溫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因此寶寶的正常體溫也是存在個體差異。寶寶發燒,媽媽們最重要的是做好監護工作,在感覺到寶寶體溫易於平常時,每隔1個小時左右就要為寶寶測量體溫,並做好體溫變化的監測,這樣可以更加細致、準確地掌握寶寶的病情,並作出相對應的降溫措施。
定時為寶寶測量體溫,當然也要選擇壹款方便且準確的體溫計。眼下,市面上能夠買到的溫度計種類繁多,測量部位也不相同。那麽究竟哪壹款給孩子用最合適呢?
“給寶寶量體溫,安全和準確最重要。”如果從體溫計材質來說,可以分成玻璃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線體溫計三種。
水銀體溫計可使隨體溫升高的水銀柱保持原有位置,方便使用者隨時觀測。可是這類體溫計並不適用新生寶寶與喜歡走動的寶寶。而電子體溫計屬於熱敏溫度計,是歐美國家最多人用的體溫計。這種熱敏體溫計的測量速度快,通常測量時間不到壹分鐘。
與水銀體溫計和電子體溫計不同,紅外體溫計不用和測量目標直接接觸便可得到體溫數值。而且測量時間壹般只需要數秒時間,對於追求高效率的父母來說,這可是壹款絕佳的嬰兒體溫計。
步驟二:物理降溫
壹般情況下寶寶發燒分3種:低燒37.5℃-38℃;中燒38.1℃-39℃;高燒39.1℃-40℃。通常來說,如果寶寶體溫在38.5℃以下,且沒有特別不舒服、精神狀態良好,也就是說照常吃、照常睡及照常玩,媽媽就不必急於給寶寶餵藥,物理降溫更適合。
溫水擦浴: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是壹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水的溫度32-34℃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鐘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冷敷:用冰袋、熱水袋或塑料袋,灌上涼水或冰水;也可用毛巾浸泡涼水或冰水擰幹後濕敷。放置的部位是後枕部、前額部、腋窩部、大腿根部等處。
降低環境溫度:可通過開窗通風,減少穿著、蓋被,打開繈褓或包裹的被褥,使溫度下降。對3個月以內的小嬰兒采取“開包”打開衣被、少穿衣服就可能有逐漸降溫的效果,壹般來說發高燒的寶寶應該不要蓋厚被子,衣服也要少穿。
多喝水排尿:發燒的寶寶要多喝水,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同時還要註意多補充身體流失的電解質,媽媽可以適當讓寶寶喝些葡萄糖水或者淡鹽水。
步驟三:合理選擇兒童用藥
當寶寶發燒在38.5℃-39℃左右時,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溫的辦法,與此同時還要考慮讓寶寶服用退燒藥。有些媽媽可能會認為已經給孩子服用感冒藥便不用再吃退燒藥,可是感冒藥並沒有快速退燒的功效,而寶寶體溫壹旦超過38.5℃容易對身體造成影響。
合理選擇和服用退燒藥,可以緩解發燒帶給寶寶的不適,以便寶寶能正常飲食和睡覺,對抗疾病並補充足夠的能量和保持體力。如何選擇兒童退燒藥?媽媽們可以遵循以下幾個要點。
聽取專業醫生/藥師的意見,註意OTC與醫生用藥。OTC是指不需要醫生處方,消費者可直接在藥房或藥店中即可購取的藥物。OTC藥物是經過長期應用、確認有療效、質量穩定、非醫療專業人員也能安全使用的藥物。媽媽在給寶寶自行購買退燒藥物時,可註意是否標註有OTC。
選擇正確的成分。常見的退熱藥以成分劃分有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安乃近、復方氨基比林和阿司匹林。在《中國0至5歲兒童發熱診斷處理指南(標準版)》中表明布洛芬與對乙酰氨基酚是兒童發熱最常用的退熱劑。其中布洛芬是目前世界各國廣泛使用的、經世界衛生組織、美國FDA唯壹***同推薦的兒童退燒藥。
拓展閱讀:孩子發燒降溫方法
壹般護理
小兒發燒時新陳代謝增快、消耗多、進食少、身體虛弱,應臥床休息;保持室內安靜,避免各種刺激;衣被要適當減少;室內溫度要以20℃左右為宜,室溫過高不利人體散熱,會增加患兒煩躁,過低則易使小兒受寒;防止空氣對流直吹患兒。
高熱時,唾液分泌減少,使口腔黏膜幹燥,口腔自我清除能力減退,易使食物殘渣滯留,引起細菌繁殖而導致口腔炎、齒齦炎等,所以對發熱小兒還應做好口腔護理,可用消毒棉蘸3%硼酸水輕輕擦洗口腔或用淡鹽水含漱,早晚各壹次。
在發熱時人體營養和體液消耗較大,必須註意適當補充。要註意多喝水,飲食給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面湯、粥、蛋羹,以清淡為宜。要適當吃些新鮮水果及果汁,水果中以梨、西瓜、荸薺等為好。避免吃油膩、辛辣及生冷食物。如病兒食欲減退,不能保證營養和液體入量,必要時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輸液。
降溫措施
小兒發燒有壹定積極意義,表明機體與致病因子鬥爭,降溫主要在於防止高熱引起抽搐或驚厥,所以,在體溫超過39℃時,則采取相應的`降溫措施。家庭可以采用以下物理降溫方式進行降溫:溫水浴或溫水擦澡,主要在頸、胸、背及四肢等處多擦洗;酒精擦浴,用35%左右的酒精(或二鍋頭加1倍水),用紗布或小毛巾蘸濕酒精擦浴,力量要均勻,擦四肢及背部各3~5分鐘,全部擦浴時間要在20分鐘左右。擦至腋窩、胳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要稍長。禁擦前胸、後頸、腹部,這些部位對冷刺激敏感,如發生寒戰、神色、呼吸、脈搏異常癥狀時應立即停止擦浴。
物理降溫
1、給孩子喝水。回到家,馬上倒了壹杯溫開水,讓小雨努力喝進去,孩子發燒體溫高,身體會極度缺水,讓水來調節體溫,幫助孩子發汗,喝水既有退燒的功效還可以補充孩子體內的水分,防止虛脫。
2、不要給孩子捂汗。喝完水抱床上,給她蓋了件單被,讓小雨好好休息,過去老人們總是認為孩子發燒身體怕冷,就給孩子蓋很厚的被,想靠捂熱來幫孩子發汗,達到退燒的目的。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孩子在發燒的時候應該給他少穿衣服,蓋薄被,這樣才能很好的散熱,達到退燒的目的。
3、用溫水擦拭全身。拿毛巾給小雨擦身,重點擦拭腋下、脖子、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地方,幫助孩子身體散熱,壹直擦拭到體溫降下來為止。(孩子的皮膚比較嫩,要輕輕擦拭)
4、把孩子手腳搓熱。如果孩子發燒時頭很燙,手腳冰涼,媽媽要引起註意了,這種情況說明孩子的體溫還可能繼續上升,所以需要趕緊為孩子進行物理降溫。家長要不斷的為孩子搓手心和腳心,直到把手腳搓熱為止。
5、給孩子洗溫水澡。若孩子在發燒期間精神狀態還比較好的話,可以給孩子洗溫水澡,幫助散及時熱。註意:洗澡的時間不要太長,防止孩子身體不佳虛脫,洗完澡要趕緊給孩子穿衣,不要著涼。
孩子發燒怎麽護理
1、倘若患兒四肢溫燙,而且還有身體出汗的情況,則需釋放熱量,可給患兒脫去多余的衣物或少穿點衣物。
2、借助冰枕、退燒貼可利於身體釋放熱量。但是對於年齡偏小的患兒來說,最好不要使用前者,因為寶寶不好轉動身體,這種方法可能會導致寶寶體溫偏低或導致身體部分偏冷。退燒貼中含有膠狀物質,其水分汽化可帶走壹定的熱量,可有效避免太過冷卻的狀況。
3、將室內溫度大概保持為25-27攝氏度。倘若房間裏有空調,便可將患兒適當置於空調房中,沒有空調的話,可用電風扇圍繞著吹,便可逐漸降低患兒的體溫。
4、除去衣物,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重心是額頭、脖頸、腋下、四肢以及腹股溝。盡量使用溫度適中的水進行拭浴,以家長腕部內側的皮膚不燙為宜。總***的擦洗時間盡量是13分鐘左右,不斷擦拭直到寶寶的體溫降到38攝氏度即可。
5、如果寶寶的臉色和平常並無兩樣或者有潮紅現象,那麽便可以放心的在家裏修養調理。如果臉色呈黯淡、發黃、發青狀,兩眼無神、發呆,那麽則表明病情較為嚴重,需及時送往醫院。
6、倘若身上有皮疹,則說明藥品過敏或患有傳染病。家長還需觀察孩子身上是否有發紫、變涼的狀況,倘若有這種狀況便表明循環衰竭。上述情況皆需送醫就診。
7、倘若有嚴重性的噴射嘔吐現象,則表明患者顱骨發生病變,需送醫就診。
8、倘若寶寶發高燒但是精神面貌較好,吃藥退燒後還可以玩耍,和平時狀態並無太大差異,那麽便表明寶寶的病情不算嚴重,可好好在家休息調理。如果寶寶的精神面貌處在頹萎、疲倦、冷淡的狀態中,那麽便表明寶寶的病情較為嚴重,家長應立即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9、由於患兒在發燒期間,呼吸較快,身體排出不少的汗液而損失較多的水分,因此可以給寶寶多喝些白開水,也可以喝些新鮮水果蔬菜汁,補充水份,增多排尿量,有助於體內毒素的排出。
10、當寶寶處於高燒階段時,可使用酒精搽拭方法進行降溫。備好兩百到三百毫升的20%-35%的酒精,給寶寶擦拭背部以及手足。
11、用冷水潤濕毛巾,水溫最好為20℃到30℃之間。然後略微擰下毛巾,令其不滴水便可。將毛巾疊好放在前額處,盡量三到五分鐘就更換壹次。
12、用溫水潤濕毛巾,擰幹,拂拭患兒的頭部、腋窩以及四肢等。也可洗溫水澡,擦洗身子,以便使得小朋友體溫下降。
13、在冰袋中放入些許冰塊以及清水,直至半袋,然後除去冰袋內的空氣,紮好袋口,置於枕部。
14、敷冰袋。主要敷脖頸、腋窩、手足,可有效降溫,切忌不可敷在頭部以及心口上,以免傷及患兒。
怎麽判斷孩子發燒?
摸:通過孩子手心和頸後的溫度,初步判斷體溫是否正常,更重要的是,媽媽可以借此了解孩子的穿衣厚薄是否合適,穿得過多或過少都不利於孩子的舒適和健康。
看:如果孩子臉部潮紅、嘴唇幹噪、甚至哭鬧不安、沒有食欲時,媽媽應該警惕有發熱的可能。另外,發熱時,身體的水分消耗較大,孩子排尿量會較平時少,並出現小便發黃、顏色較深,這也可能是體溫增高的壹種表現。
測:用體溫計測量體溫當然可以最準確的判斷孩子是否發熱。通常用肛表測量直腸溫度,尤其是對小嬰兒會較為準確。(正常體溫為37℃--38℃),也可測量腋下或頸部的溫度(正常體溫為36℃--37℃)。學齡前寶寶最好不要用口表測量體溫,以免發生意外。
兒童發熱的常見表現
怕冷:怕冷是發熱前期的壹種表現,測量體溫時可能還不到38℃。但此時孩子會出現皮膚蒼白、幹燥無汗、畏寒、有時伴寒戰、肌肉酸痛、無力等。
體溫升高:體溫攀升,皮膚發燙,表示孩子可能已經發燒了。此時孩子可能會出現皮膚潮紅、灼熱,呼吸淺而快,心跳加速,頭痛、頭暈,食欲不振,全身不適。
出汗:當孩子因受到感染而發燒時,體溫會自動升高以保護人體,這時為了降低體溫、排出熱量,人體就會排汗,以降低體溫。
正常體溫參考值
口腔體溫範圍36.7℃~37.7℃之間
腋窩溫度範圍36.0℃~37.4℃之間
直腸溫度範圍36.9℃~37.9℃之間
選擇合適的降溫方法
寶寶發熱,臨床上常用的降溫方法主要有兩種:物理降溫、藥物降溫。不管采用何種方法幫助寶寶降溫,要根據寶寶的年齡、體質和發熱程度來決定。
新生兒期寶寶發熱壹般不宜采用藥物降溫;嬰幼兒壹般感染所致的發熱最好先采用適當的物理降溫措施。但對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兒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溫,以免刺激皮膚,影響皮疹透發。
如果使用藥物降溫,要註意劑量不要太大,以免使寶寶出汗過多而引起虛脫或電解質紊亂。兒科常用的退熱藥物種類很多,不管使用哪種退熱劑,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