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希
課稿花木蘭參軍我這節課的題目是小學語文二年級第四單元第十二課,國家標準版。(板書:木蘭從軍)木蘭從軍這壹課是壹個歷史傳說。講述了古代花木蘭女扮男裝為父從軍的故事,歌頌了花木蘭尊老愛幼、熱愛祖國的優秀品質。個人認為這篇文章生動形象,是培養學生閱讀、思維、想象能力,進行道德素質教育的好教材。但由於學生對花木蘭了解甚少,通過故事中三件小事的簡要描述,讓學生認識到花木蘭的優秀品質,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基於以上認識,結合教材特點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1.學習本課的10個新單詞和兩條綠線中的6個新單詞。認識兩個多音字。用各種手段去理解新單詞組成的單詞。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掌握邊讀邊想象的閱讀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花木蘭愛家愛國的優秀品質。
開展簡單句訓練和語言實踐活動,內化文字語言,提高語文素養。
其中目標1,2是教學的重點,目標3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人民教育出版社說,小學二年級語文課稿第二冊《木蘭從軍》: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安排兩節課,引導學生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第壹節課的教學步驟如下:1。激發興趣,引入新課。在開始上課的時候,我先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讓學生們初步感受到木蘭的英姿颯爽。然後展示題目,理解“參軍”二字,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課文的興趣。第二,自己讀課文,了解大意。在這個環節,我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自己閱讀課文,自己學習生詞,理解課文大意。第三,檢查反饋和整體感知。在檢查朗讀的過程中,註意引導容易讀錯的詞,如征兵、燕山、年齡、士兵、將軍等,引導學生自然朗讀長句。在朗讀的同時,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壹些意思。第四,自主識字,指導寫作。這壹課有10個新單詞。這節課,我將指導學生用較少的筆畫寫五個字,並提醒學生書寫時註意字體結構和筆畫位置。其中,重點是板書“哥”,強調書寫的順序。最後留5-6分鐘給學生上課寫,老師巡視指導。
接下來,我將重點介紹第二節課的教學設計。這節課,我安排了三個教學環節:壹是復習鞏固,引入新課。第二,精讀課文,拓展想象力。第三,認生詞,指導寫作。第二個環節是這節課的訓練重點。
具體流程是:
壹、復習鞏固,引入新課。
在開始上課的時候,老師用簡潔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新的課堂,認識題目,引導學生確認上節課所學的新單詞,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精讀課文,拓展想象力
本文共分四節,第二、三節是教學的重點。
首先,在教第壹節課文的時候,我會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把握“女”字,讓學生隱約感覺到木蘭是壹個不壹般的英雄。然後,我設了壹個問題:在當時的社會制度下,女性是不能參軍的,但木蘭是如何參軍並成為女英雄的?讓學生帶著問題積極進入第二節。
教第二節的時候,我先組織學生自己讀課文,然後圍繞“木蘭為什麽要參軍”這個問題展開。開始交流。隨機引導學生進壹步理解和理解每壹句話,並對朗讀進行指導。第壹句,我會抓住“常”字,引導學生聯想到北方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的危急情況。因此,第二句中的“緊迫性”壹詞很容易理解。在第三、四、五句的教學中,我準備引導學生談談什麽是“焦慮”。木蘭為什麽焦慮?了解花木蘭的想法,找出花木蘭代替父親參軍的原因,從而感受花木蘭愛家愛國的優秀品質。那麽我就結合第六句話,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壹次語言拓展訓練:木蘭的家人會怎麽勸阻她,木蘭是怎麽說服家人的?攝像頭合理引導撥號。然後引導學生讀相關句子,讀木蘭為父從軍的堅定決心。
正文的第三部分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我重點引導學生掌握“穿戰袍,跨駿馬,跨黃河燕山”這句話和“穿、跨、跨、跨”四個動詞,讓學生讀壹讀,談談自己的體會。結合觀看壹個古代戰爭場景,然後再讀壹遍的教學過程,讓學生感受木蘭勇武善戰的形象,(板書:勇武善戰)並通過。她是怎麽克服的?進壹步了解花木蘭戰役的艱辛和來之不易的“輝煌成就”,激發學生的敬佩之情,最後通過讀書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邊讀書邊想象畫面。
在課文最後壹節的教學中,我將結合課文的插圖,重點講解“驚”字,引導學生感受士兵為什麽會驚,然後將“勇武善戰”與“文靜英俊”的花木蘭進行對比。這時,學生們心中壹定會升起壹股深深的敬佩。
學完課文,我會用壹句話來訓練:“花木蘭是個好女英雄。”讓學生結合對課文的理解來完成句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內化課文語言。
最後,我認為讓學生帶著感情閱讀全文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認生詞,指導寫作。
我會通過壹個識字遊戲來幫助同學們進壹步復習鞏固這節課的生詞,有趣又好玩。然後指導學生在黑板上寫下剩下的五個生詞“征、病、勝、利、將”,其中關鍵詞是“病”。提醒學生寫病號前綴時拉伸草圖,靠在草圖上。最後留出5-6分鐘讓學生上課寫,老師巡視指導。
偏激
壹、講座內容《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12 ~ 14頁《平均分》
二,教材的簡要分析
除法是本書教學的重點內容,其意義是以“平均分”為基礎的,所以平均分這部分知識充分說明了它的基礎和重要性。教材安排兩個教學小時,主要是讓學生在特定情境下,通過實際操作,了解平均分的意義。包括以下內容:(1)例1通過主題圖創設情境,平均分的含義來源於“每份獲得相同的金額”。(2)通過例2和例3,讓學生體驗平均分的過程,進壹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已知總數和股數的等分,例3是已知總數和股數的包含等分。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例題1和例題2。通過平均分的學習,學生可以為學習除法積累豐富的感性知識,從而順利理解除法的意義。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上述教學內容的特點,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如下:
1,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知道“平均分”的含義,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了解平均分的多分鐘法。
2.培養學生獨立探究、動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平等意識,體驗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就感。
除法的意義是基於平均分的意義,所以我認為這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探究“平均分”的意義,並形成表征。而高二學生的思維完整性不夠,所以這門課的教學難點讓學生知道了多種求平均分的方法,為除法的理解和計算做好了準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是讓學生始終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探索,通過動手操作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教學思路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我打算在設計這門課時體現以下教學方法:
1,采用主題式教學,依托具體生動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究;
2.通過多次動手操作,引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體驗數學建模過程。
3.小組合作是主要的學習形式,每個活動都是面向所有人的。同時,開放式練習的設計註重個性的張揚。
同時,設計了與教學方法相適應的學習方法,即:
1,讓學生始終在具體情境中體驗“提出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2.通過小組合作,為每個學生創造充分的實踐機會,以多種形式和內容體驗平均分的特點和方法。
3.習題的設計註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基礎解題在新教學後同步完成;綜合實際應用放在課末,以開放生動的形式呈現。
鑒於上述教學方法的假設,我在備課時對教材內容做了自己的妥善處理,並嘗試用以下教學過程展示我的教學:1。通過提出和解決分配獎品的實際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平均分和不均分在自己選擇分配方式中各自的作用,同時初步理解了“每份都有相同的數額”的含義。
2.通過小組合作平均分配禮物,在平均分的過程中進壹步明確平均分的含義,用簡潔完整的文字描述平均分的結果。
3.通過判斷練習鞏固平均分的特點,引導學生按要求平均分,把參差不齊的分數變成平均分。
4.再次,分組作業,指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平均分數,並在匯報交流時優化劃分方法,計算滲透劃分。
5.開放創新綜合練習:《我是壹個小設計師》,通過學生感興趣的“為服裝選擇紐扣款式和數量”,訓練學生靈活、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的平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為下壹節課做準備;同時可以在最終結果中找到“除數不變,除數越小,商越大”的除法規律,註重學生審美意識和統籌安排能力的培養。
第四,教學實施
備課中的教學理念和意圖必須通過課堂教學實踐和對學生動態表現的綜合分析來實現,這才具有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在進行本課程的教學時,我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貫徹我的備課精神:
(壹)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對話創設壹個情境:小朋友,我們石壯小學的活動可豐富了。在剛剛結束的語文知識競賽中,XX班的XX,XX分別獲得了第壹名,第二名,第三名。學校準備了六個精美的筆記本獎勵這三個孩子。妳覺得什麽比較好?(學生暢所欲言)
這三個孩子很聰明。他們又在數學考試中並列第壹,還是六本筆記本作為獎品。這次妳會做什麽?
(3)通過比較這兩種不同的方法,妳發現了什麽?讓我們和小組談談。
(4)總結:是的,和第二次壹樣,每個孩子得到的量都是壹樣的。這種劃分叫什麽?(平均分)
(5)為什麽第二次考了平均分?(因為他們在同壹個地方)
平均分是第壹次嗎?為什麽要這樣分?
(6)老師:是的,生活中有時需要平均分,但有時不需要平均分。
現在這三個孩子想把六個筆記本送給這壹對兩個小夥伴。怎麽分比較好?
(每個孩子3份)
(7)這種劃分叫什麽?那麽我們可以這樣說:平均給兩個孩子六個筆記本,每個孩子三個筆記本。
誰能這麽說?妳自己說。
(8)六本書平均分配多少個孩子?(2)平均給2個孩子。我們也可以看成平均2份。每個孩子會得到多少份?(3份)可以說每份都是3份。解釋壹下每份是怎麽分的?(同樣多)
像這樣,每壹份得到的金額都是壹樣的,叫做平均分。
(二)練習和體驗平均分的過程。
1,創設情境
新學期,XX小學愛心小火焰行動開始了!每組還會給妳準備好的獎品。
讓我們組成壹對孩子。妳們組的學習用品是什麽?* * *多少件?要求平均分配多少對孩子?
2、小組合作,壹個點,說,並把結果填在紙上。
報告;媒體隨機產生了以下文字:
將四個鉛筆盒平均分配給四個孩子,每個孩子分配()。
平均給6個孩子分發12塊橡皮,每個孩子會得到()。
將8把尺子平均分配給2個孩子,每個孩子分配()。
把10本書平均分給兩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到()本書。
3、同步練習,鞏固平均分的特點
寒假的時候,XXX家來了幾對小朋友,他拿出很多好吃的招待他們。妳想想,是平均分嗎?為什麽?
香蕉:4個,6個
(2)12面包:3,3,3。
(3)8箱全年牛奶:3、3、2
(4)把八塊巧克力平均分給四個孩子。誰是對的?(書中第二題16頁。示意)
老師:第三種也有同樣的份額。為什麽是錯的?
(要求是平均分給四個孩子,但就是平均分給兩個孩子。每份和份數都有錯誤。)
那妳覺得平均分應該註意什麽?
(看清楚份數,再看每份是否壹樣。)
(三)進壹步體驗平均分的過程,探索各種方法。
1,老師:我們學校也為手拉手兄弟班準備了壹些書。15本書平均分給五個孩子。給每個孩子發了多少書?妳會怎麽分?團隊合作得壹分吧。
2,報告結果(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但聰明的學生會使用乘法公式來幫助平均分數時,為學習除法做準備)
3.每個人將得到壹分。
低年級的孩子們做了許多賀卡。壹* * *有九張牌,手拉手分發給三個班。每個班都分配了幾張卡片。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按要求打壹分,說出結果。
怎麽分?為什麽這麽分?
4.想壹想,說出分數的結果。
大隊部還準備了12書包,平均發放到希望小學四個班,每個班發放到()。
(4)全班總結
(五)重新體驗,拓展思維。
1.創設情境,提出活動要求。
6月1日,我們要和孩子們兩人壹組同臺演出。學校設計了壹些服裝(有五種款式的衣服,缺什麽?讓我們壹起做個小設計師,分組合作,為這些漂亮的衣服搭配扣子。
先聽聽老師的要求:每組有12顆紐扣,平均釘在壹種款式的衣服上,每次都要分好。妳想把它們平均釘在幾件衣服上,試著擺動壹下,把結果填在練習紙上。
2.學生報道,媒體展示結果。
12被釘到(1)件衣服上,每件衣服被釘到(12)件衣服上。
12釘在(2)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都釘有(6)件。
12釘在(3)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都釘有(4)件。
12釘在(4)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都釘有(3)件。
12釘在(6)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都釘有(2)件。
12被釘到(12)件衣服上,每件衣服被釘到(1)件衣服上。
問:仔細看成績記錄。妳發現了什麽?
妳知道為什麽釘的件數越多,平均扣子越少嗎?(總數不變)
很神奇的是,孩子們想出了這麽多方案,選擇了妳認為最適合這件衣服的漂亮搭配方式,把扣子貼在了實樣上。完成的團隊壹來就把妳的作品給大家看!
提索
老師們好!今天我以“三論”的形式來解讀人美版二年級美術教材:第壹是課標,第二是教材,第三是建議。
“談課程標準”包括課程的總體目標、學段劃分和內容標準。
“談教材”包括教材的寫作風格、寫作特點和內容結構。
“說建議”包括教學建議、評價建議和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建議。
先說課標:
首先是課程目標,包括課程的總體目標和分目標。
1.小學美術課程的總目標表現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
2.課程目標主要體現在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論、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
義務教育分為四個階段。第壹期是小學年級1到2,第二期是小學3到4年級,第三期是小學5到6年級,第四期是中學7到9年級。我今天說的教材是小學二年級美術第四冊,屬於第壹期。
我來說說第壹期《設計與應用》的目標:
知識和能力:了解設計和技術的知識、意義、特點和價值,以及“學以致用”的設計思想,了解設計和技術的基本程序,學習設計創意和技術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養成關註身邊事物、善於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根據意圖選擇媒介,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進行初步設計和制作活動,體驗設計和制作的過程,培養創新意識,打造船舶動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勤於觀察、善於發現、規劃嚴謹、善於借鑒、善於制造的行為習慣和耐心細致、團結協作的工作態度,增強用設計和技術改善環境和生活的欲望。
3.接下來,本書的課程內容和目標如下:
造型與表達:嘗試不同的工具,使用紙張配合各種容易找到的媒介,通過看、畫、做,大膽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設計與應用:觀察身邊的物品,初步了解造型與使用的關系。嘗試不同的工具,利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介,進行簡單的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和制作。
欣賞點評:觀察學生感興趣的自然風光和藝術作品,大膽用簡短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與探索:讓學生通過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或結合學科內容,進行藝術創作、表演和展示,表達創作意圖。
二、說課本:
接下來我就從編寫風格、內容結構、寫作特點、立體融合等方面來說說教材。首先,請和我壹起看看教材的寫法。
教材第壹個目錄,然後是《熱帶颶風與老虎》油畫欣賞,最後是教材的設定。
每節課的教學內容由題目、教學提示、圖片和模型畫欣賞、作業提示組成。以第六課“交錯蟲”為例。左上方綠色大字為主題,其中綠色代表本課屬於設計與應用領域(人美版教材主題以顏色區分)。接下來有壹些小字是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提示,教學內容提示簡要概括了學習目標。圖片分兩種:壹種是民間手工藝品或古代藝術作品的圖片,是代表性很強的典型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二是學生作品圖片,對作業創作起到提示作用,開拓學生思路。左下角給出的作業提示對作品的創作和運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方便學生練習。最後是評語,對孩子的作業評價起到指導作用。
縱觀本書教材編寫的特點,本教材有六大特點:
1.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2.基於知識和技能。
3.貼近生活,有趣又勵誌。
4.重視參與實踐,鼓勵探索創造。
5.對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和責任感。
6.激發學生創造美好生活的欲望和能力。
大家跟我壹起看看教材的內容結構吧。這本教材的內容結構還是圍繞四個學習領域。讓我們從所有字段開始。四個領域的整體關系比例大致如下:造型表現占46%,設計應用占25%,欣賞評論占16%,綜合探索占13%。其中設計應用領域的課程有6門。
第四冊教材的設計與應用的課程內容:5。太陽6。漂亮的瓶子13。獅子王。
16.給自己穿上春天的顏色17。釣魚21。老虎娃娃
這本教材的整合體現在橫向和縱向的整合上。橫向整合是指本書的造型表現、設計應用、鑒賞評論、綜合探索的整合。以設計與應用學習領域的第五課“太陽”為例,讓學生觀察圖片,欣賞模型畫,通過小組討論探索制作太陽的方法,然後練習操作。最後,通過作業評價,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對教材中設計與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內容進行縱向分析和闡述:如高壹下冊《太陽》主要展示設計造型;掛飾,二年級第二冊,展示形狀和功能;初三第二冊,趣味造型,展示造型功能,配色,材質。這種有深度的內容安排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更有趣,孩子的興趣也會更強。
第三,說建議:
(壹)教學建議
新課程改革向我們提出了以下教學建議。
1.通過觀察和體驗,了解周圍事物的形狀、顏色、大小、材質和用途。比如第五課“紙箱成家具”,讓學生欣賞不同種類的家具作品,通過尋找生活中各種廢棄的紙箱,對其進行合理的利用和創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紙盒家具的材料和方法。
2.通過畫、撕、剪、粘進行簡單的組合和裝飾,表達自己對文章的改進想法。比如第六課“節日裏的昆蟲”學生在欣賞完手工制作的圖片和老師的示範操作後,就讓他們去做。學生們開動腦筋,利用現有的材料,做出了各種形狀奇特的節肢動物。
3.嘗試各種媒體,吸引肥肥的帆臀船,體驗矽膠的設計制造。
就“吊墜”而言,學生在制作之前要了解不同材質的吊墜,所以我采用了視頻場景創作的方式,讓學生根據不同的材質和形狀用手來表達。
(2)評價建議:
藝術課程評價的依據是《藝術課程標準》,它為我們提出了以下評價要點:
1.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周圍的事物來理解形狀和效用的關系,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它們。對自己的作業或解題結果進行點評,以表明自己的觀點,讓學生有話語權。
2.註意評價方法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讓學生嘗試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工具和媒介進行簡單的組合和裝飾。活動結束後,評估可以由個人、小組或團體進行,既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也可以在學習後進行。
3.重視正式評價在學生發展中的作用。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發揮想象力,認真完成設計制作活動。對學生的美術作業應采取多種評價方式。學生的美術作業評價可以以分數、評語或分數與成績相結合的形式呈現。
4.建立教師評價體系,進行自我分析和反思。首先,肯定學生正確和安全地使用工具和材料。其次,根據這壹課進行自我分析,總結存在的問題和今後改進的方法。
(三)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美術課程標準》基於課程資源的空間分布,將美術課程資源分為學校資源、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網絡資源四個部分。在《關於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建議》中,提出以下建議:
1,利用學校資源
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設備。每個班級都配備了壹臺電腦。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播放準備好的多媒體視頻和圖片,也可以在展覽平臺上欣賞和評價美術作業。
充分利用身邊的美術書籍、教師參考書、美術雜誌、幻燈片、光盤等。
2.盡量利用自然環境資源(如自然景觀、自然材料)並利用圖片、多媒體等設備在課堂上進行呈現,課間觀察窗外和校內的自然風光,課後利用寒暑假家庭旅遊活動進行充分的藝術感受和體驗。
3、利用社會資源,如參加文體活動、節日、紀念日、民間藝術展覽、參觀名勝古跡等。為藝術展、手稿展等積累素材。
4、利用網絡資源,利用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學習、欣賞名畫和學生作品,還可以利用網絡作為課內外教學互動的交流渠道。
結論:四個學習領域在美術教材中極其重要,需要我們美術教師努力學習,努力奮鬥,為學生的美術學習提供壹個全新的空間!為學生生活開辟壹個美麗多彩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