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悠久的用玉歷史,大約在七千年前就有了很象樣的玉器;約在五千年前出現了用玉 *** 。
新石器時代以後的各個朝代,都有大量的玉器生產、使用。
玉器同金屬器及陶瓷不同,它比較堅固耐用,又不能熔煉改制,因而古人制造的玉器,壹部分被葬入地下,壹部分自然消失,還有很大壹部分流傳於世,成為人們的收藏品。
在中國,收藏古玉的風氣極盛,收藏古玉的人也極多。
收藏壹件玉器,首先要了解它的制造年代,然後是它的材質、工藝水平及用途。
其中了解玉器的制造年代最為困難。
識別古玉主要具備幾方面的知識,首先要了解歷代玉器的紋飾。
這就需要到博物館去觀摩展品,還要經常翻看有關的玉器圖冊,看多了妳就會感到歷代玉器的特點是不同的,它們按照不同的時代分成了不同的類型。
妳觀察的越仔細,掌握的時代特征越多,妳的識別能力就越強。
如果壹件原本屬於商代器型的玉器,紋飾卻帶有某些戰國紋飾特征,那麽這件玉器或者屬於舊玉後改,或是後來的仿古制品。
如果妳判定了這件玉器是仿古做的假古玉,妳還可以判斷它的制造年代。
壹般來說仿商代玉器出現的很晚,多是清代晚期的作品。
第二,要了解歷代玉器的形狀特點。
這是因為許多玉器的形狀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
例如漢代的玉杯多呈現細高筒狀,而唐代的玉杯矮而闊,與漢代風格截然不同。
到了宋代,杯形又發生了變化。
往往通過壹件玉器的形狀特點就能判斷它是哪個時代的作品。
對於古玉形狀特點的了解越深入,妳的古玉識別能力就越強。
例如,目前的舊貨市場上常能看到仿制的商代玉戈,這些玉戈在形狀上與商代作品差不多,又進行了做舊處理,但這些作品往往較商代玉戈厚,戈上的脊線又無商代作品特征,據此可識別為仿品。
第三,要了解各時代玉器的加工特征。
這些特征主要表現在開片、鉆孔、紋飾雕琢和表面光澤處理幾方面。
在新石器時代,玉器制造中就已出現了線切割技術,玉器上往往留有線切割痕跡。
如果在壹件玉器上發現有線切割痕,這件玉器的時代就可初步確定新石器時代。
古代玉器以有孔者為多,鉆孔技術又隨時代不同而有變化。
商代以前的玉器,孔徑變化很大,或兩端直徑大、中部小,或壹端大,壹端小,這類孔在近代仿古玉中也曾出現,但在孔的形狀、內壁光澤上與古玉不同。
周代之後某些玉器的鉆孔也有特征,但差別細微,須經仔細觀察才能識別。
在紋飾雕琢方式和表面光澤處理上,歷代玉器也有所不同。
例如戰國、明代、清代的許多玉器上都還有玻璃光澤,但戰國的玉器顯得光澤含蘊;明代的玉器光亮而剛硬;清代的玉器則顯得滑軟。
第四是要識別新玉與舊玉。
識別玉的新舊壹方面要看它制造時的刀工(砣痕),另壹方面就要看玉表面的受蝕情況,看玉色。
壹件古玉器除了玉材本身的顏色外,還可能有其它顏色,這主是盤色和沁色。
盤色是玉器在手中盤磨所產生的顏色變化,這種顏色主要出現於傳世玉器。
壹些玉器制成後,沒有經過土中埋藏,在傳世過程中長期經人盤摸,色澤會產生變化,有人稱之為"熟"、"熟坑"等。
有壹些玉器經埋藏產生色變後又經盤摸,也會成為"熟坑"玉。
玉器的沁色經埋藏後產生顏色變化,這種變化很復雜,有些玉器上有,有些玉器上沒有;有些玉器全部受沁變色,有些玉器則局部變色;有些我們已知道它是受何種物質所沁產生的色變,有些則很不明確。
古人對玉的沁色有許多稱呼。
明代曹昭《格古要論》:"有紅如血者謂之血玉,古人又謂之屍古……有黑漆古,有渠古,有甄古者價低,嘗見菜玉連環上儼然黃土壹重,並洗不去,此古土也。
"古人有古玉十三彩之說,清陳性《玉紀》記玉古色有朱砂紅、雞血紅、棕毛紫、茄皮紫、松花綠、白果綠、秋葵黃、老酒黃、魚肚白、糙米白、蝦子青、鼻涕青、雨過天青、澄潭水蒼等,另外還有許多有關玉色的說法。
我們能見到的古玉沁色很多,主要有黑色,稱為水銀沁;綠色,稱為銅沁;赭褐色,稱為鐵銹沁;白色如霧,稱為水沁;暗黃色,稱為土沁。
經觀察,銅沁、鐵銹沁、水沁、土沁確與銅、鐵、水、土有關,是受銅、鐵、水、土侵蝕所造成的。
玉器人工染色的歷史很長,古人染玉主要是彌補玉質本色的不足,使玉更有光彩。
隨著古玉收藏者的增多和古玉市場的擴大,染玉成了仿制古玉、制造假古董的重要方法。
各時期的染玉做舊方法不同,所染出的玉色也不同。
染玉做舊在清代前、後可分為三個階段。
熟悉玉色和染色的人往往壹看玉上的染色就能對作品的制造年代有壹個大致的判斷。
目前對清代之前玉器的做舊染色,我們知道的並不完全,而清代的仿古作品,北京故宮及臺北故宮都有壹定的收藏,只要常看展品就可了解它們的特點。
近現代制造的玉器往往追求古玉效果,有時做得很象,但總是有區別。
如果妳得到了壹件古主,它的顏色同我們所知道的標準作品顏色不壹樣,那就要認真分析這種顏色是我們所未知的古玉泌色,還是人工做舊,以此來判斷作品的新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