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銀幣的鑒別 時下,收藏各種錢幣古玩已成風潮,就清朝及民國銀幣而言,上到幾十萬元壹枚的珍品,下到價值幾元的銀毫,仿造的假幣無所不有,所用材料也各不相同,讓人防不勝防。下面列舉真銀幣及幾種假銀幣的不同之處,略供參考。 真銀幣為白裏透亮,質軟,有延展性,撞擊時聲音清脆悅耳,版面平滑,邊道勻稱,圖文自然大方,且有流通磨損的痕跡。存放於家中的銀幣有堅硬細密的古黑色,埋入地下的會生些不規則的堅硬綠銹。偽造的黑色及綠銹用沸水煮泡即會褪盡,很容易分辨。 20 世紀70年代末,兩廣及福建、湖南山區所鑄錳鎳合金假銀幣幾乎遍及全國城鄉,此幣工藝粗糙,砂眼多,含顆粒,厚薄不勻,較輕,時間略長易變黑但又在石灰墻上又畫不出黑色,是唯壹會摔碎的假銀幣。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期,銅鎳合金鍍鎘制成的假幣工藝有所進展,圖文有較模糊和立體感太強兩種,邊齒基本勻稱但不自然,有銼刀痕跡,無使用磨損及舊色包漿,聲音尖高,表層電鍍磨去後出現淡黃色,這兩種假幣已基本退出市場,但仍有些縣城小攤把其當真銀幣賣。 第三種假銀幣面世於10年前,材料為鎳鋅合金,顏色黑亮,發鉛黑光,在石灰墻上能反復畫出黑線,聲音同樣尖高,略比銅鎳合金沈悶,做工往往有壹面較逼真,齒邊雖勻稱但較生硬,肉眼也能看出些砂眼、斑痕及銼刀加工過的痕跡,目前此幣在省城錢幣攤還能見到。 近期,市面上又有壹種制作較為精良的鎳鎘釩合金假幣,除去少許砂眼,版面較平滑,寡白色略有光澤,音尖、質硬、略輕,立體感太強,圖文欠神韻,且有銼痕。 真銀壓制的偽幣最難識別,近年產於廣東、湖南壹帶,銀質優良,色偏白,重量基本壹致,26-27克左右,因壓力不足,偏厚,邊牙有模糊處,邊齒均勻但不自然,圖文相對清晰,但同樣免不了些許砂眼,用放大鏡觀察,圖案及文字雖較逼真,但空白處版面不太平滑,無自然流通磨損的痕跡及古舊色包漿。 另壹種改字、加字的普通銀幣往往使有些老手也會壹時忘乎所以,即普通袁像幣加英文的簽字版;加“甘肅”二字及打瑞金產“蘇維埃”三字;孫像開國紀念幣六角星改五角星及英文和數字錯版幣等。其實以上銀幣兩個版面本有圖文差異,改制方法為先鏟去多余的,後焊上點銀再刻字。字跡略欠神韻,有刀痕,且會破壞周圍版面,洗後塗上水彩綠色較易發現刀痕破綻。 清朝及民國時的假幣又大致分為三種:壹是銀匠憑空臆造幣,如慈禧等部分紀念幣。二為清末錢幣工人後來制作的偽幣,其中極少部分原模後鑄的倒還有些價值,至於重新雕模壓制幣,雖然同為純銀所鑄,情況則為兩碼事。此幣經過長期流通,有磨損痕跡及舊色包漿,從材料及新舊方面看無法辨認,容易蒙混過關,只能從圖案及文字上下功夫了。第三為民國時期民間常見的鍍銀銅元,電影上常見舊時商人用指尖捏著銀元,放在嘴邊猛吹壹下,即置於耳邊聽聲音以辨真偽,如今所鍍壹層薄銀已褪,露出鑄工基本精良的黃銅、紅銅幣,磕磕碰碰且磨損較嚴重,往往會使人誤認為是試鑄為數不多的銀模銅樣幣。 現將幾種常見的假銀幣的主要特征介紹如下: 銅版銀幣:它的形態、大小、圖案完全與真銀幣相似,但它是以銅為主體,圖案粗糙,在石頭上磨壹下,即出現銅的本質,敲擊出來的聲音尖亮而有哨聲。 鉛版銀幣:以鉛充銀,是外為銀皮內夾鉛質之銀元。其花紋與正常銀元無異,但聲音較厚、發悶,陰沈而帶嗒音,以火烤之,鉛即流出。 夾版銀幣:它的外層包裹兩層銀皮,銀層較厚,磨擦壹下壹般不易磨出痕跡。這壹種稱夾心銀元,是假銀幣最為常見的壹種。內夾銅、鐵、鉛等多種成分,其聲音實短、沈悶且無轉音。 改小銀幣:嚴格說來這壹種還不算是假銀幣,只是重量有所減少。這種銀幣是將正常銀元之齒銼平、改小,然後獲取細毫碎銀。壹般只要對照壹枚足重的真銀元即可判別。 砂版銀幣:這種銀幣表面粗糙,圖像模糊不清,重量在20克以下,系翻砂版,用力向地上壹砸,即刻碎裂,碎裂面呈淺灰色。目前市場上見到的假“袁大頭”銀元多數屬於這壹種類型。 洗版銀幣:亦稱洗澡版,是將正常銀元以硝酸蝕去壹層銀,以此竊去壹部分銀質,其特點是圖案模糊或有浮白色,發音微慢,嚴格說來這也不算是真正的假銀幣,但重量有所減少,已不足25克,如作為壹枚藏品來說,其品相已不完整,收藏價值也就大打折扣。 私版銀幣:是私人鑄造的銀元。袁大頭幣、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北洋造龍洋幣均有之,這種偽錢主要是從臺灣的錢幣市場上販運來的,民國時期在海南島鑄造,因此又稱做瓊版銀幣。其***同特點是,聲音尖高,質量低劣,銀的成色不足80%。 鍍銀銀幣:表面光滑,圖案清晰,精細,成色也逼真,與真銀幣壹模壹樣,表面鍍銀的,從形象上與成色上看是難以鑒別的。其重量壹般是20———22克,雖然精工細做,但金屬的比重無法與真銀平衡,所以只要稱壹下重量就能原形畢露。真銀幣雖然在流通過程中有所磨損,但不會低於25克(標準重量是26.6克)。 改版銀幣:這種銀幣壹般收藏愛好者無法用肉眼鑒別,無論敲聲或測試銀幣成色,或看包裝均是舊制。唯壹方法是依靠高倍放大鏡鑒別,細看每個字體的跡縫,是否留有刀痕跡,如有刻刀痕跡就是改刻的。這種做偽的方法是把真銀幣原有的字體用刀刻或挖掉,然後將特制銀字粘貼上去冒充傳世銀幣,牟取暴利. 近年來,老銀元在古玩市場上很受人們歡迎,價格持續上升,如錢幣交易市場裏最為常見的“袁大頭(民國三年版)”已從年初的50多元漲到了目前的180余元。但市面上仿制的假銀元也有不少,人們壹不小心就會上當。鑒別真假銀元有如下方法: 1、聽聲音。就是利用銀元相互撞擊發出的聲音來辨別。用壹個指尖向上輕輕頂住銀元的中央,用另壹枚銀元撞擊這枚銀元的邊緣部位,發出的聲音輕脆,柔和,是真銀元。如聲音發尖而高,帶有銅聲,是含銅很多的低成分假銀元。如聲音低而嘶啞,周邊不壹致,就是包皮、挖補的假銀元。壹般假銀元的聲音多半尖短而低悶。 2、看外形。看外形結構,註意觀察銀元的顏色、花紋、圖案、大小、厚薄等是否正常,有無經過酸洗、銼邊、包皮、挖補的痕跡及是否私版銀元等不正常現象,壹般來說假銀元的直徑比真銀元稍小些,只要用同等體積的假銀元與真銀元比較壹下,即可辨出真偽。 3、驗邊齒。由於真銀元是機制版 其邊齒細致勻稱,規整劃壹;假幣的邊齒粗糙,參差不齊,有的還有局部修銼的痕跡。只要細心,肉眼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如真的“袁大頭”邊齒的兩條粗齒裏有壹條細齒 而假“袁大頭”的細齒則模糊不清。 4、稱重量。銀元的標準重量應是26.5克,成色88%。正常的銀元經過流通磨損後,重量也應達到25.8克。凡是重量低於25.8克、成色低於84%的,不是洗版、銼邊、包皮、挖補銀元,就是假幣。 5、酸檢驗。在銀元上滴上壹滴硝酸,看氣泡,7綠8黑95白。總之,鑒別真假銀元應記住這句口訣:“掂重、觀色、滴硝酸,輕輕碰擊聽聲音光聽聲音並不能斷定是否是真銀元。”周新耀告訴記者,以往影視劇中,兩個手指上下拿著銀元中心點,用嘴壹吹,隨後放在耳邊壹聽便斷定真假的方法並不十分準確。因為據他多年的錢幣收藏經驗,任何的金屬薄片,只要拿捏到位,都能吹出聲響來。 在真假銀元的鑒定上,除了聲音,還要從白銀成色、重量、色澤以及壹些舊時錢莊的戳記等幾個方法來綜合考查。 看成色。真銀元的成色壹般含銀量都在90%左右,達到此含銀量的銀元,色澤潤白柔和;擦去汙銹後,有很強的光澤。而成色低的銀元或假銀元,色澤暗淡並有偏色現象,如摻銅的銀元帶微紅色或微黃色,含鉛、鋅的銀元帶灰黑色。 聽音韻。周新耀說,老銀元用手指托其中心點,敲擊後發出的聲音純正婉轉、柔和,感覺沈穩,好比男高音。而壹些新制的假銀元,即便為全銀打造,但敲擊後發出的聲音尖高,猶如女高音。壹些銅、鋅量高的假銀元聲或音脆而響或音質呆滯而沒有轉音。但要註意因某種原因,壹些經火燒、或受鹽堿等地理環境所影響的真銀元,也會出現音質低啞或成“啞版”現象。這就需要從其他幾個方面進行考證。 測比重。白銀的比重低於黃金、白金,而高於銅、鉛、鋅等其他普通金屬的比重。壹枚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的銀元,壹般重量都在26.5克至27克之間,庫平壹兩銀元的重量為33克,真銀元的誤差小。只要用同等體積的真銀元與假銀元進行比較,真假立現。 驗邊齒。銀元機制的邊齒細致勻稱,規整劃壹,偽幣的邊齒粗糙,參差不齊,有的還有局部修銼的痕跡。只要細心,肉眼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另外,很多假銀元都是“翻砂”制作的,如遇到文字、圖案模糊,質地又偏輕的要當心。 查磨損。銀元經過長時間的流通,自然生成的磨損擦劃痕跡是沒有規律可循的,作舊的偽品表露的是人工行為和機器行為的有規律的磨損面和擦劃痕。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持多個同類別的真銀元,然後對照著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假銀元就無跡可遁。周新耀認為,收藏銀元,還需認識年號、發行機構、版別等。同壹版別不同年號價格相差很大。同時要在保“真”的基礎上求“精”,選擇壹些市場流通量少、品相好的精品,提高自己的收益率。
上一篇:心理健康主題作文下一篇:威士忌是什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