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集體備課的好處
(1)有利於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做知識* * *;
(2)有利於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③有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
(4)有利於省時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⑤有利於材料的享受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⑥有利於增進教師間的相互了解,培養交流、合作、研究的學術氛圍;
⑦有利於開發學校現有的教育資源,推廣學校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縮短青年教師的成長周期,減少學校的培訓經費。
二、如何進行集體備課
(壹)確定集體備課的組織形式和參與者。
(二)集體備課的實施原則——四定、七備、六統壹。
1.“四定”:時間、地點、內容、中心發言人。
2.“七備”:備理念、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學習方法、備教法、備教學過程。
3.“六統壹”:統壹的進程;統壹目標;統壹是重要的,也是困難的;統壹各班* * *內容;統壹作業(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作業難度分三級);統壹單元試題。
(三)集體備課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流程:
基本程序:個人預習、集體討論、修改教案、課後交流反思。
基本流程:
確立話題——小組討論——確定主備(講師)(形成初始案例)——集體討論(形成案例)——個性化設計(形成案例)——教學實踐(跟蹤)——課後交流、反思——二次——資料保存。
(4)個人準備:
基本要求:腦子裏有方案,肚子裏有書,眼裏有人,心裏有方法,胸中有案例。
具體要求:1。準備思路:2。準備教材:“八分備課法”——重點、難點、弱點、疑點、考點、易錯點、易混淆點、盲點。
(1)按照“全書備課-單元備課-課堂備課”的思路,準確備課單元和章節的重難點、解決重點的方法和突破難點的手段。
(2)深入研究教材,創新教學方法。
(3)把教職員工身上沒有的東西準備好,變成自己的財富(來自教職員工,高於教職員工)。
(4)準備章節間知識的過渡、銜接、拓展和深化。
(5)問題的預設和設計意圖。
3.準備學生:
充分了解學習情況,準備不同的層次和要求。
以學生為本,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以學生為出發點,編寫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教案。
4.準備教學方法:“教學沒有固定的方法,重要的是方法要對。”
5.準備方法:預習法、引導法、疑問法等。,學生應該由學習方法來指導。
6.準備教學方法:詳細列出教學方法,包括課前準備和課後鞏固。
7.準備教學過程:
(1)介紹(2)教學環節(3)問題預設和生成的處理方案。
(4)小結(5)板書設計(6)練習設計(課內和課後)
(5)集體討論
在集體討論活動中,中小學教師要給本組教師提供統壹的教案,然後由中小學教師(中心發言人)講課。講座應涵蓋教學設計的每個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談教學內容:包括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和教材處理。
2.說學生:
(1)分析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表示學生對本章、本節、本課知識的積累。學習本課的難點,如知識障礙,及其解決方法。
②分析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以及根據他們的特點采取的教學對策。
③談教案的適宜性。
3.口語教學法:
這門課選擇什麽樣的教學方法及其教育理論基礎。具體來說,應實現以下幾個方面:
(1)講述本節課使用的最基本或主要的教學方法及其所依據的教學原則或原理。
(2)說出本班選用的壹組教學方法和手段,它們的最優組合及其依據。無論哪種教學方式為主,都要看學校的設備條件,老師自身的特長,學生的實際。要註重實效,不要機械地照搬某壹種教學方法,要註重各種方法的有機結合,提倡教學方法的百花齊放。
③說明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學生應采用的學習方法之間的關系。
(4)要著眼於如何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4.說和學習方法:
說這門課打算教給學生什麽學習方法,培養什麽學習能力。具體來說:
(1)根據本教材的特點和教學目標,學生應該采用什麽樣的學習方法來學習,這種學習方法有什麽特點?上課怎麽操作?
(2)在這堂課上,老師應該進行什麽樣的指導?如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達到會?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融入學習方法的指導?
(3)學習指導包括課前、課中、課後。
5.說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要多樣化、有選擇性,要符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要有具體的要求,比如課前準備、學生的資料收集等。
6.說壹下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講座的關鍵部分,它要求:
①整個教學過程的整體結構設計,包括預習、教學、訓練、復習的安排。
②教學環節的安排,包括如何引入新課程,如何學習新課程,如何鞏固新課程的有效性,如何過渡。
(3)教學中重點和難點的教學方法設計。
④談板書的設計,包括板書的內容,在教學中的開發程序,以及板書與教學的關系。板書的設計應具有針對性、概括性、科學性、藝術性和有效性。
⑤談作業設計:a .談每次作業(練習)設計的意圖和目的。b、說出學生在“作業”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爭取在課堂教學中提前解決(預見性)。c,說作業的不同層次,對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d、在下次集體備課或教研會上,談壹談反饋後的鞏固訓練。
⑥涉及教學反饋時,要對教學過程進行動態預測,考慮到可能發生的變化及其調整對策(預設和生成的處理)。
(6)修訂教學計劃
在集體備課中,中心發言人說課,老師們互相討論補充,使教案更加充實完善。但是教案壹定不能千篇壹律,否則就沒有創新精神。
要達到:1。每位老師都要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集思廣益。
2.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每個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和不同的教學對象,對教學理論、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有自己的理解。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每位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進行二次備課,使教案具有個性化的特點。
3.教案上要有批改、修改、補充、擴充、課後反思等記錄。
(7)教學實踐(重點跟蹤)
備課組討論的教案是否可行,還有待考證。因此,有必要對講座進行跟蹤和測試,以便進行總結和提高。備課組成員要相互傾聽,取長補短。
(8)課後交流與反思
壹個完整的備課過程應該有五個階段:準備階段、分析階段、創造階段(寫教案)、提高階段(第二次備課、調整修改教案)、總結反思階段。課後交流是備課的總結階段。備課組的老師要交流,反思教學,肯定優點,指出不足,以揚長避短,促進今後教學的進壹步發展。
(9)數據保存
保存數據以備將來研究和參考。
三、集體備課應註意的問題
(壹)集體備課活動應遵循七項原則:
1.合作2。有效性3。研究4。創新?革新
5.統壹(辯證統壹)6。前進7。完整
(二)集體備課教師應樹立以下四種意識:
1.合作意識2。整體意識3。前進意識4。反思意識
(三)集體備課必須正確處理“三個關系”:
1.正確處理個人學習和集體討論的關系。
2.正確處理備課和試講的關系。
3.正確處理領導骨幹和培養新教師的關系。
(四)集體備課應克服四種現象:
現象壹:集體備課成了“大雜燴”。
現象二:集體備課變成“集體抄襲”。
現象三:集體備課成了“壹言堂”。
現象四:集體備課成了“木偶戲”,缺乏個性。
集體備課應避免流於形式:
(1)雖然人都是定時到位的,但是做自己的事情或者談事情都是浪費時間。
(2)集體備課活動雖有記錄,但無實質性內容。如果只是羅列知識點,那就太粗糙了,純粹為了校檢。
(3)雖有壹定形式,但不夠深入,質量不高。比如壹個老師負責備課和講課,其他老師不願意參與,個別老師留壹手;當壹個老師準備好了,他不會去討論研究,其他老師會去用,會去享受...
(4)雖然討論充分,形成了完整的教案,但我在自己的課上還是用自己的那壹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