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文言文復習通假字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通“悅”,愉快,高興。
《論語十則》2、汝知之乎?女,通“汝”,人稱代詞,妳(妳知道怎樣教導別人嗎?)。《論語十則》3、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
誰說妳知道的事情多呢《兩小兒辯日》4、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止通“只”。
《狼》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
他先在家裏拿根繩子量好自己腳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鄭人買履》6、出門看火伴 “火”通“夥”,夥伴。《木蘭詩》7、才美不外見 “見”通“現”,出現。
《馬說》8、河曲智叟亡以應 “亡”通“無”《愚公移山》9、小惠未偏,民弗從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
《曹劌論戰》10、壹切烏有。 烏通“無”,沒有。
《山市》古今異義1、絕境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今義:無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桃花源記》)2、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主要用於稱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例句: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桃花源記》)3、窮 古義:窮盡。 今義:經濟貧困。
例句:復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4、鮮美 古義:鮮艷美麗。
今義:指(食物)味道好。例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桃花源記》)5、布衣 古義:平民。 今義: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出師表》)6、感激 古義:感動振奮。
今義:感謝。例句:由是感激。
(《出師表》)7、可以 古義:可以憑借。 今義:對某事表贊同。
例句:可以壹戰,戰則請從。(《曹劌論戰》)8、開張 古義:擴大。
今義:開業(多指商業部門)。例句:誠宜開張聖聽(《出師表》)9、涕 古義:淚。
今義:鼻涕。例句: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師表》)10、兵 古義:兵器。 今義: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出師表》)11、獄 古義:案件。 今義:監禁犯人的地方(監獄)例句: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曹劌論戰》)12、池 古義:護城河。 今義: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二章》)13、居 古義:停留、過了。 今義:居住、住所。
例句:居十日,扁鵲復見(《扁鵲見蔡桓公》)14、走 古義:“跑”的意思。 今義:行走。
例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15、湯 古義:熱水。 今義:菜或面做的稀狀食物。
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湯(《兩小兒辯日》)16、去 古義:離開。 今義:到……去例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兩小兒辯日》)17、再 古義:第二次。
今義:又壹次。例句:壹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曹劌論戰》)之的用法1、“之”作代詞的用法最多 而壹牧童見之,之代指書畫 處士笑而然之,之:代詞,指牧童說的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代詞,指學過的知識2、“之”作動詞 送孟浩然之廣陵 是動詞“到”3、“之”作結構助詞“的” 聖人之道 4、、“之”起調節音節作用,不譯 久之,目似瞑其的用法1、代詞,指“他、她、它(們)的” 欲知其輕重,指“它的”,大象2、.“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問等語氣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第壹個“其”,表反問語氣,可譯作“難道”;第二個“其”,表推測語氣,可譯作“恐怕”。而的用法用作連詞,連結詞與詞,短語與短語,句子與句子,表示前後兩部分的並列、承接、轉折、等關系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但是,表轉接)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表並列)3、溫故而知新。
(然後,表承接)常見的語氣詞壹般放在句尾,表陳述、疑問、感嘆等,常見的有“也,矣、乎、耶、邪”。1、此畫鬥牛也也,也用在句末,語氣詞,譯作“呀”2、謬矣,矣:語氣詞,了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乎,語氣詞,嗎文言語句的翻譯翻譯時既要字句對應,又要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調整,使譯文完整、準確、得體。
文言文翻譯的方法壹般有:①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的詞語。
②補。即補充單音詞為雙音詞,或補出省略成分等。
③刪。即刪除不需要譯出的虛詞等。
④換。即用意思相同的現代漢語詞替換古漢語詞。
⑤調。即調整詞序或語序,使之合乎現代漢語習慣。
歡迎采納 祝妳學習進步。
2. 小學文言文知識點的匯總小學文言文復習通假字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通“悅”,愉快,高興。
《論語十則》2、汝知之乎?女,通“汝”,人稱代詞,妳(妳知道怎樣教導別人嗎?)。《論語十則》3、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
誰說妳知道的事情多呢《兩小兒辯日》4、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止通“只”。
《狼》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
他先在家裏拿根繩子量好自己腳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鄭人買履》6、出門看火伴 “火”通“夥”,夥伴。《木蘭詩》7、才美不外見 “見”通“現”,出現。
《馬說》8、河曲智叟亡以應 “亡”通“無”《愚公移山》9、小惠未偏,民弗從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
《曹劌論戰》10、壹切烏有。 烏通“無”,沒有。
《山市》古今異義1、絕境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今義:無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桃花源記》)2、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主要用於稱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例句: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桃花源記》)3、窮 古義:窮盡。 今義:經濟貧困。
例句:復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4、鮮美 古義:鮮艷美麗。
今義:指(食物)味道好。例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桃花源記》)5、布衣 古義:平民。 今義: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出師表》)6、感激 古義:感動振奮。
今義:感謝。例句:由是感激。
(《出師表》)7、可以 古義:可以憑借。 今義:對某事表贊同。
例句:可以壹戰,戰則請從。(《曹劌論戰》)8、開張 古義:擴大。
今義:開業(多指商業部門)。例句:誠宜開張聖聽(《出師表》)9、涕 古義:淚。
今義:鼻涕。例句: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師表》)10、兵 古義:兵器。 今義: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出師表》)11、獄 古義:案件。 今義:監禁犯人的地方(監獄)例句: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曹劌論戰》)12、池 古義:護城河。 今義: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二章》)13、居 古義:停留、過了。 今義:居住、住所。
例句:居十日,扁鵲復見(《扁鵲見蔡桓公》)14、走 古義:“跑”的意思。 今義:行走。
例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15、湯 古義:熱水。 今義:菜或面做的稀狀食物。
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湯(《兩小兒辯日》)16、去 古義:離開。 今義:到……去例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兩小兒辯日》)17、再 古義:第二次。
今義:又壹次。例句:壹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曹劌論戰》)之的用法1、“之”作代詞的用法最多 而壹牧童見之,之代指書畫 處士笑而然之,之:代詞,指牧童說的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代詞,指學過的知識2、“之”作動詞 送孟浩然之廣陵 是動詞“到”3、“之”作結構助詞“的” 聖人之道 4、、“之”起調節音節作用,不譯 久之,目似瞑其的用法1、代詞,指“他、她、它(們)的” 欲知其輕重,指“它的”,大象2、.“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問等語氣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第壹個“其”,表反問語氣,可譯作“難道”;第二個“其”,表推測語氣,可譯作“恐怕”。而的用法用作連詞,連結詞與詞,短語與短語,句子與句子,表示前後兩部分的並列、承接、轉折、等關系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但是,表轉接)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表並列)3、溫故而知新。
(然後,表承接)常見的語氣詞壹般放在句尾,表陳述、疑問、感嘆等,常見的有“也,矣、乎、耶、邪”。1、此畫鬥牛也也,也用在句末,語氣詞,譯作“呀”2、謬矣,矣:語氣詞,了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乎,語氣詞,嗎文言語句的翻譯翻譯時既要字句對應,又要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調整,使譯文完整、準確、得體。
文言文翻譯的方法壹般有:①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的詞語。
②補。即補充單音詞為雙音詞,或補出省略成分等。
③刪。即刪除不需要譯出的虛詞等。
④換。即用意思相同的現代漢語詞替換古漢語詞。
⑤調。即調整詞序或語序,使之合乎現代漢語習慣。
歡迎采納 祝妳學習進步。
3. 小學生需要掌握的文言文知識有哪些《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在梁國,有壹戶姓楊的人家,家裏有壹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有壹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就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妳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我可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伯牙絕弦》
原文: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誌,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課文: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課文譯文: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裏想到巍峨的泰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這琴聲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彈琴時,心裏想到澎湃的江河,鐘子期贊嘆道:“好啊,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伯牙心中的想法,鐘子期都能準確地說出他心中所想的。鐘子期去世後,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鐘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於是,他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斷絕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
4. 小學語文知識大全中的各學段指定哪些古詩詞篇目內容70首有順序《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要求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包括中國古代、現當代和外國優秀詩文,具體篇目可由教科書編者和任課教師推薦,其中1~6年級75篇6年級(75篇) 1江南(江南可采蓮) 漢樂府 2長歌行(青青園中葵) 漢樂府 3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4詠鵝(鵝鵝鵝) 駱賓王 5風(解落三秋葉) 李嶠 6詠柳(碧玉妝成壹樹高) 賀知章 7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 賀知章 8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 王之渙 9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 王之渙 10春曉(春眠不覺曉) 孟浩然 11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 12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 王昌齡 13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 王昌齡 14鹿柴(空山不見人) 王維 15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 王維 16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 王維 17靜夜思(床前明月光) 李白 18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 李白 19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 李白 20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 李白 2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 李白 22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 李白 23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 李白 24別董大(千裏黃雲白日曛) 高適 25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杜甫 26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 杜甫 27絕句(遲日江山麗) 杜甫 28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 杜甫 29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 張繼 30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 韋應物 31遊子吟(慈母手中線) 孟郊 32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 韓愈 33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張誌和 34塞下曲(月黑雁飛高) 盧綸 35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 劉禹錫 36浪淘沙(九曲黃河萬裏沙) 劉禹錫 37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 白居易 38池上(小娃撐小艇) 白居易 39憶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 40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 胡令能 41憫農(鋤禾日當午) 李紳 42憫農(春種壹粒粟) 李紳 43江雪(千山鳥飛絕) 柳宗元 44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 賈島 45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 杜牧 46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 杜牧 47江南春(千裏鶯啼綠映紅) 杜牧 48蜂(不論平地與山尖) 羅隱 49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 範仲淹 510元日(爆竹聲中壹歲除) 王安石 51泊船瓜洲(京口瓜洲壹水間) 王安石 52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 王安石 53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 蘇軾 54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 蘇軾 55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 蘇軾 56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 蘇軾 57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 李清照 58三衢道中(梅子黃時日日晴) 曾幾 59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 陸遊 60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裏河東入海) 陸遊 61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 範成大 62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 範成大 63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 楊萬裏 64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 楊萬裏 65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 朱熹 66觀書有感(半畝方塘壹鑒開) 朱熹 67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 林升 68遊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 葉紹翁 69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 翁卷 70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 王冕 71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 於謙 72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鄭燮 73所見(牧童騎黃牛) 袁枚 74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 高鼎 75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 龔自珍。
5. 小學語文知識大全中論語部分解釋是小學語文知識大全人教版的,而且論語八則譯文1、孔子說:"學習知識,經常去溫習它,不也是高興嗎 有誌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裏來,不也是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 知識點:“說”通“悅” 意思:高興2、孔子說:“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3、孔子說:“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壹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4、孔於說:“子路,教給妳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麽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這裏借回答於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6、孔子說:“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中,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還有什麽遺憾呢?”7、孔子說:“幾個人在壹起走路,其中壹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註意改正.”(這裏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裏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壹反三,就不要再反復地給他舉例了.”。
6. 小學語文文言文大全 簡單的草鋪橫野六七裏,笛搞晚風三四調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①譯文: 在綠草如茵的郊野,壹個孩子頭戴鬥笠,身披蓑衣,在那裏放牛天晚了,他騎著牛回家,偶爾拿出竹笛迎著晚風,吹出幾支悠揚的曲子回到家裏,飽飽地吃壹餐晚飯天近黃昏,他連蓑衣也不脫,就露宿在敞亮的月色下面 ②註釋 ax橫野:遼闊的莽蒼 bx笛搞:吹笛 cx臥月明:睡在月色下 dx鋪:鋪開 ex搞:逗搞 fx飽飯:吃飽了飯 gx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 hx臥月明:躺著不雅看敞亮的玉輪 ③牧童改寫成短文 瞧!壹眼望去壹片綠油油的草,仿佛鋪在地上似的!風輕輕的吹著小草發出"沙沙沙"的響聲 側耳傾聽晚風中美妙的牧笛聲 早上日頭露出另壹邊臉的時候,牧童就拿著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著笛子,哼著小曲快樂地在草地上奔跑,自在,沒有任何煩末路直至玩累了,就躺在綠油油的草地上,看著藍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雲以及以及天空中飛翔的小鳥,嘴角浮起壹絲微笑 43x《舟過安仁》 宋 楊萬裏 壹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①譯文: 兩個小童坐在壹只如扁舟般的小船上,稀罕的是他們在船上卻不用篙以及棹 哦,怪不患上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本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哄騙傘使風讓船前進啊! ②註釋: ax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 bx棹:船槳 cx怪生:怪不患上 dx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 ex使風:借助風的力量 ③舟過安仁(改寫)---短文 在湖南省東南部,有壹個地方叫安仁縣 春天來了,壹個太陽光亮媚的日子,宋代詩人楊萬裏搭船去那裏嬉戲來到安仁,楊萬裏頓時喜歡上這個了地方,這搭萬物復蘇,鳥語花噴鼻,湖光山色,美呀! 在這迷人的景色裏,楊萬裏聽見小孩的歡聲笑語,不禁向四周觀望,發明在不遠的河面上的壹葉漁船上,坐著兩個很可愛的小孩,壹個穿紅肚兜,機靈鬼怪;另壹個稍大壹點的小孩,穿著短衣短褲,在撐著船兒逐步地前進過了壹下子,船兒徐徐地停了下來,大壹點的小孩收起竹篙,又停了船漿,船不動了楊萬裏覺患上很稀罕,心想:他們在幹嗎呢?這時候,他發明壹個小孩撐起了壹把傘,可是天氣晴空,並沒有雨啊,這讓楊萬裏很發悶:不知道他們想幹啥呢?百思不患上其解楊萬裏禁不住問他們:"妳們張傘在做啥子呀?"小孩回答:"我們想省點力氣,讓風帶著船兒向前走,在哄騙風力呢,風吹了傘,就能帶著船兒走啦,嘻嘻!" 楊萬裏這時候才名頓開,嘆道:這兩個小孩真聰明呀 44x清平樂(yuè)·村居 宋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wú)賴, 溪頭臥剝蓮蓬 ①譯文: 壹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潺潺流淌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壹對白發老伉儷親熱地坐在壹路用吳地方言聊天大兒子在溪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家編制雞籠;最有趣兒的是三兒子調皮可愛,躺臥在草地上剝蓮蓬吃 ②註釋: ax翁媼(ǎo):老翁、老婦 bx亡(wú)賴:指頑皮、淘氣是愛稱,並無貶意 cx清平樂:詞牌名,"樂"讀 yuè(多音字) dx相媚好:這搭指互相逗趣、作樂 ex茅檐:茅草搭的房子 fx醉裏:喝了酒後,微微有點醉意 gx吳音:吳地的方言這搭泛指南方方言 hx鋤豆:在豆田裏鋤草 ix惡棍:音同"惡棍",這搭指頑皮、可愛 ③清平樂x村居 改造成短文 (故事) 午後,我懷下落拓的心情逐步地隨便走走,無意間瞥見了壹座又低又小的茅屋茅屋後面有壹棵棵蒼翠挺拔的竹子,壹座座連綿升沈的連綿的山,透露出鄉村恬靜的氣味茅屋旁有壹條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裏的遊魚都能看患上清清晰楚;在太陽光的照耀下,河面顯患上波光粼粼壹陣子微風吹過,河面泛起了壹圈圈漣漪溪面上有幾朵美麗動人的荷花,有的完全怒放;有的含苞待放;還有的似放似沒放白裏透粉, 粉裏透紅,像壹位位面帶輕紗的羞澀奼女小溪旁有壹叢叢青翠欲滴的小草,長患上十分茂盛,在小溪、荷花的烘托下,更顯患上碧清可愛 茅屋前有壹對白發蒼蒼的老伉儷,他們剛剛喝了壹些酒,從他們紅通通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略帶醉意,靠在壹路,用吳地的方言壹路親熱的扳談,旁邊的二兒子還不時插上幾句嘴哩! 老伉儷的大兒子正在小溪的東邊,豆地裏辛勤地鋤草,幹患上多麽賣力呀!而二兒子也並沒有閑著,正在用竹草細心腸編織著雞籠,十分專註而尚未成年的小兒子呢,幹不了啥子事,只能趴在小溪邊壹邊調皮地逗著遊魚,壹邊剝著蓮蓬吃,搖著小腳的樣子真令人喜愛! 多麽幸福的家庭啊!我深深地陶醉了,呆呆地站在哪兒,久久不願離去… 45x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楊的人家的兒子 x=擱淺之處 梁國 x 楊氏子x九歲,甚 x 聰惠孔君平 x 詣 x 其父,父 x 不在,乃 x 呼兒出為 x 設果,果 x 有楊梅孔 x 指以示兒 x 曰:"此 x 是君家果" 兒 x 應聲答曰:"未聞 x 孔雀 x 是夫子 x 家禽" ①譯文: 在梁國,有壹戶姓楊的人家,家裏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壹天,孔君平來參見他的父親,剛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妳家的水果"孩子頓時。
7. 小學語文必須掌握哪些語文知識匯總字、詞、句小學語文必會基礎知識--句子 語句及句子的壹些相關知識是小學語文壹個很重要的知識點,其中包括很多重要內容,例如句型轉換、修改病句、造句、口語練習等等,但是白變不離其中,只要把句子的基本概念牢牢掌握,至於各種題型只要經常練習就可以很容易消化了!1、陳述句:用於告訴別人壹件事或壹個道理,表示陳述語氣的句子,壹般語調平和,句尾壹般用句號。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學生。(2)明天我們去秋遊。
(3)夜空中滿是閃閃的星星。2、疑問句:用於提出問題的句子,句尾語調上升,常有疑問詞“呢、嗎、呀、麽等等”句尾用問號。
例:(1)這本書是妳的嗎?(2)妳吃過午飯了嗎?(3)他在做什麽呢?3、祈使句:表示命令、請求、希望或者勸阻的句子,根據語句語調可以用嘆號、也可用句號。 例:(1)不許隨便亂走!(2)請把那本書給我。
4、感嘆句:用於抒發感情、表示感嘆的句子,句尾用嘆號。 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2)種子的力量竟然有這麽大!小學語文必會基礎知識--閱讀理解 有句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還說“讀題百遍,其意自現”,話說如此,但是如果真的落實到現實中,尤其是小學生的頭上,那麽這個問題就沒那麽簡單了。
1、如何對待閱讀中的生詞(即不懂的詞) 對閱讀中遇到的生詞最好的方法是通過上下文猜測。以下幾條建議或許會有幫助: (1)看看上下文中有沒有生詞的另壹種說法解釋,即找同義詞。
有時下文會對壹個詞做解釋,或者提供壹些暗示,這就需要細心去觀察。 (2)看看生詞在文章中的詞性,即看這個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或其他詞類。
另外看看這個詞在文中與那些詞搭配使用,再根據自己的其他知識,基本上就可以進行正確的猜測了。 (3)看看同壹生詞是否在上下文的其他地方出現,把兩處的語竟相比較,也許更能準的猜出詞義。
(4)充分利用妳關於所閱讀的內容已有的知識。 (5)或者利用文中所附的插圖等直觀線索猜測詞義。
2、找出文章中隱含意思 文章中作者往往不直接說出文章的中心意思,而大多是含蓄的表達。這種隱含的意思有時是文章的主要意思。
所以閱讀文學作品經常需要推理。有時壹句話的含義需要推理,有時整個文章的含義需要推理。
以下幾條建議可以幫助妳推理: (1)結合作者的想法、觀點及其要說的目的進行推理。 (2)尋找作者直接陳述的諸多事件之間的聯系。
(3) 仔細體會壹些重要詞的含蓄意義及其感 *** 彩。 (4)從作者的語氣、語調、措辭等文體特征,讀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5)得出推理後,盡量從上下文中尋找證據。 (6)充分利用自己的各方面的知識,把文章中所述的事件和自己的閱歷或熟悉的事情聯系起來思考。
3、如何找出文章中心思想 為了便於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閱讀中妳可以思考以下問題: (1)文章是否表明了有關社會生活的重要東西?它是否在告訴妳壹些生活中的道理?如果懂得了這個道理,那麽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2)文章是否有大家都明白的真理?這個真理也許就是中心思想哦! (3)妳同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觀點嗎?同意或者不同意之中就有可能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4、做題時應註意的問題 (1)仔細讀問題及選項,仔細品味問題的所指及選項之間意思的差別,切勿草率處之。
(2)做壹篇文章後,應綜合看壹下妳的選擇,因為它們也許是緊密相關的。 (3)實在選不出來的時候,可以重點選擇與所提問的內容相關性強的選擇項作為正確答案。
(4)另外壹些常識也可以幫助壹些選擇項。 (5)文後的幾個問題經常是對整篇文章推理過程的幾方面的概括,了解這壹點可以幫助對照檢驗自己的閱讀從而對文章的推理過程進壹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