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明朝洪武時期青花瓷賞析

明朝洪武時期青花瓷賞析

明洪武,公元1368—1398年明太祖年號歷時30年。明代建國後不久,明太祖在景德鎮珠山設立禦窯廠,成為明代景德鎮最早的官窯。但到目前為止,洪武青花官窯器至今未見年款。有落款的實物僅有壹件梅瓶,肩部篆書“春壽”二字。民窯青花器亦未見年款。南京博物院曾於明故宮玉帶河遺址發現了青花雲紋殘盤和其他壹些青花殘片,雖然是殘瓷,但從其制作的精細上判斷,應為洪武官窯器,南京和江西等地區則出土了大量民窯實物標本。

總體來說,洪武朝的青花瓷各方面都繼承了元代風格。器型粗大,胎體厚重,青花色澤偏灰,圖案裝飾線條粗疏豪放,改變元代層次多,花紋滿的風格,趨向多留白。洪武青花是承前啟後的壹代產品,但工整有余,變化不多。造型上主要以盤、碗、罐、為主。器物的胎骨不如元瓷渾厚,但與永樂、宣德青花相比仍較敦厚,個別單薄,民窯則更為笨重。碗、盤口沿為唇口、外撇,盤多硬折腰,大足徑。相對於元瓷,洪武時期的瓷胎質地要更為密致。底足有多種形式,常見有圓渦形厚底足、高足、裏壁斜式外傾斜式圈足等。但此時期在碗類的器物上出現了足底平切的新特點,這種器足的處理方法,為以後永樂、宣德瓷器所繼承。

洪武時期的青花釉面呈青白色。胎色米灰色,個別米黃色,官窯瓷比較潔白細膩。壹般底足刷有白釉漿,薄處泛黃,厚處呈乳白或青色,光澤感不強。除玉壺春瓶、玉壺春執壺及口徑在20厘米左右的大碗為釉底外,其余均為胎底。胎底的盤、碗之類底部有紅色護胎釉,且多數有明顯刷紋。從傳世品及景德鎮窯址發現的標本看,洪武時期以碗類為主的民窯青花粗瓷底部無釉,且有尖釘狀凸起,仍保留了元代斜削足的特點。

洪武青花不同於典型的至正青花的青翠艷麗,也不同於典型永樂、宣德青花的濃艷色澤,而有自己的特點。這壹時期的青花主要使用含鐵量較低且淘煉欠精的國產青料,呈色多為灰藍色,黑色結晶斑點不明顯。後來人們發現,青花料若不罩在釉下燒制,燒出後則為黑色,如果罩在釉下燒制,成品則為灰藍色。

洪武時期的青花紋飾壹筆點劃法較多,如“福”字,起筆色深,收筆色淡。特別是民窯青花瓷紋飾,繼承中國書法與繪畫的傳統,創造了明代早期的“壹筆點劃”,除文字外,以描寫自然為主,樸實無華。紋飾布局上疏朗有致,改變了元代青花紋飾層次太多,紋樣繁縟的風格。與元瓷相比,這壹時期的青花傾向多留白邊,圖案簡練,流行在器物碗盤內心作主題圖案。

洪武青花所選用的裝飾圖案與前後相鄰朝代相比顯得單調,各種折枝、纏枝花卉花卉,扁菊紋使用最多,也使用壹些獸紋,如龍鳳紋等。另外,庭院湖石、石欄芭蕉、歲寒三友、鴛鴦池塘、靈芝紋等亦常見。元代習用的雜劇故事、水藻遊魚紋已很少見。碗、盤底心有書草書福、壽字。還有壹種采用器內陽文印花,器外青花裝飾的做法。

其主體紋飾有龍紋、山石紋、牡丹紋、梅花紋、竹紋、松樹紋、菊花紋、山茶紋、月季紋、蓮紋、芭蕉紋、海水紋等。輔助紋飾有卷草紋、纏枝靈芝紋、雙層蓮瓣紋、忍冬草紋、回紋、如意雲紋、寶相團花紋等。

與元代圖案相比,洪武青花已表現出自身的某些時代特征,例如紋飾層次開始減少,茶花葉片和蕉葉中莖留白不填色,西番蓮葉和牡丹葉片普遍縮小,明顯細瘦,並產生變形,有的葉片有明顯的出尖現象。菊紋多繪成扁橢圓形,非常具有時代特征。折枝或者纏枝蓮紋大都呈螺絲狀,而元代的纏枝蓮紋多為葫蘆狀。同時元代葉形較大,為大花大葉,至洪武時則明顯縮小,昔日的碩葉紋飾不復再現。圖案的布局漸趨疏朗,開始改變元代裝飾多層次、滿花紋的風格。

龍紋大多以雲龍紋繪飾,形象不如元代兇猛。龍頭小、細頸、蟒身、作騰飛狀,頭部描繪簡單,獨角或雙角,龍頭大多有後掠的披發,晚期繪有豎發。爪有三爪至五爪的,三爪較多,爪之間繪得較分開,呈車輪狀。鱗呈小圓弧形,留白邊,立體感強烈。常伴有雲紋,雲形粗短,呈品字形排列,向壹側彎曲。

山石紋繪畫手法基本和元代相似,略細瘦壹些,在花朵的頂部荷花瓣的壹側留白,呈現出花瓣間的間隔和花朵的層次,四周補地子的花葉是較細瘦的螺釘形卷葉,比元代的更為寫實。

芭蕉紋蕉葉寬大而豐滿,蕉葉中心的主莖脈雙線勾繪成平行豎線,中間留白不填色,兩片蕉葉間疊有壹片蕉葉,葉尖稍圓,葉子邊緣繪成細碎且密集的鋸齒狀,輪廓線用復筆渲染。

蓮花紋花蕊有石榴形、圓形,四周繪有連珠紋的圓形花蕊。花瓣繪成麥粒形或變形蓮瓣形。葉子比元代瘦小些,像螺絲形。菊花紋以扁菊花為多,扁菊花紋呈圓形,花心繪斜網狀或螺旋狀。花蕊外部用雙線勾描輪廓。花瓣有兩層和三層,最裏層為白色小花瓣,只用線描而不上色;外層花瓣填色,每個花瓣頂部和壹側都留白邊,表現出花瓣的層次。菊花葉子壹般繪成葫蘆狀,葉子兩側各有壹或兩個分叉,顯得畫面較活潑。

香港紀伯倫國際征集處劉生整理撰寫

  • 上一篇:新車保養如何避免坑?
  • 下一篇:曹丕,曹魏帝國第壹代君主,三國時期的文豪。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