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生長和新生的季節。這時,冰雹融化,變暖,自然界的陽氣開始上升,萬物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人對應天地”,此時人體內的陽也順應自然,向外發散。因此,春季養生壹定要掌握春季氣機升發舒適的特點,註意保護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避免損傷陽氣,阻礙陽氣的情況發生。這是春季養生的基本原則。具體來說,要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壹,壹定要保暖防寒。春季是冬寒夏熱的過渡季節,處於陰退陽長、寒熱化的轉折時期。此時陽氣漸盛,但陰寒未盡。由於冷空氣的活動,氣候多變,溫差很大。所以“春捂”就是“春衣不忙”是為了滿足因陽生發的需要,也是壹種很好的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方法。人壹方面要放松舒展,另壹方面要柔軟溫暖。體弱多病、年老體衰的人尤其要註意保暖,謹防“春寒傷人”。室溫最好保持在15℃以上,睡覺時以不出汗為原則蓋稍厚的被子。
第二,我們應該晚睡早起。春季氣溫升高,春風習習吹來,使人的皮膚逐漸松弛,循環系統功能加強,皮膚外圍血液供應增加,汗腺分泌增多,各器官負荷增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催眠作用,使人昏昏欲睡。民間稱之為“春眠”。克服“春困”最好的方法是遵循人體自然變化規律,遵守春季養生原則:晚睡早起,保證壹定的活動時間。早上起床,解開扣子,散散心,放松身體,在庭院裏散步,呼吸新鮮空氣,讓心靈和氣場生生不息。
第三,壹定要小心避免風邪。中醫認為“風是百病之始。”意思是很多疾病的發生往往與風邪有關。春季養生的關鍵是避風。現代醫學也非常重視氣流(風)與健康的關系,因為氣流的變化可以影響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陳代謝和精神狀態。適度的氣流使空氣潔凈清新,有益健康,而不正常的氣流則有害人體健康。由於春季的多風效應,加劇了空氣與皮膚的熱交換,使體內熱量流失過多,導致人的抗病能力下降。所以春天壹定要註意防風辟邪。
第四,精神上要快樂,春天的精神要符合春天大自然萬物生長的特點,“要使它們活起來。”也就是說,通過調整情態,體內的陽氣得以分散,並與外界環境保持和諧。春應在肝,怒在心,稍受刺激就表現為煩躁。所以在精神修煉上,要豁達樂觀,遇事忌怒。“怒”是情誌病的龍頭,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因為生氣不僅傷肝,還會傷心、傷胃、傷腦,導致各種疾病,所以生氣是所有人最忌諱的情緒。
5.勤於鍛煉。春天是鍛煉的最佳季節。春光明媚,空氣清新,暖風習習,萬物花開。這種環境有利於人體吐故納新,促進氣血循環。由於冬季寒冷,人們多在室內活動,很少在室外活動,因此體溫調節中樞和內臟器官的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肌肉和韌帶長期不活動,就更加萎縮,無法收縮。進入春季後,應根據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戶外活動,如散步、旅遊、練氣功、釣魚等。這些戶外活動可以讓妳充分享受空氣中漂浮的負離子,有利於骨骼的生長發育。
六、對春天的美容保健,人們不僅要從健康的角度去重視,美容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因為天氣變暖,戶外活動增加了。皮膚科醫生認為,陽光、空氣和環境氣候會引起皮膚能見度的變化。為了避免皮膚老化,春天盡量不要長時間在陽光下暴曬。戶外活動首先要塗防曬霜和潤膚劑,註意補水。水是美容產品,春天壹定要多喝水。喝水的方法是:早上空腹或飯前喝水,但睡前不要喝水,以免引起眼皮浮腫進而發展成眼袋。礦泉水和鮮果汁是最好的飲用水,淡茶也是不錯的飲品。
七、防病保健春季,氣候變暖,致病微生物、細菌、病毒等增多。會生長繁殖,容易發生流行性感冒、肺炎、腦膜炎、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由於早春氣候寒冷幹燥,會直接影響呼吸道黏膜的防禦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會下降,壹些致病物質就會乘虛而入得病。因此,春季壹定要註意防病保健。
夏季養生法
壹年四季中,夏季是陽氣最充沛的季節,氣候炎熱,生機勃勃。對於人來說,這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人體的陽在外,陰在內,血液循環相應的旺盛,活躍在體表。因此,夏季要註意保護人體的陽氣,防止因夏季過度貪涼,而傷害人體的陽氣。這就是所謂的“春夏養陽”。具體來說,要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我們應該晚睡早起以適應大自然的變化。也就是說,每天早起符合陽氣的充實和旺盛;晚睡以適應陰虛。夏天天氣晴朗,不要討厭長日炎炎,還是要適當運動,以適應夏天的“養”氣。早起接受早晨的陽光和新鮮空氣對身體大有好處。因為夏天晚睡早起,睡眠不足。尤其是老年人,具有假睡易醒的特點,更容易感到疲勞。因此,夏季午睡是壹種重要的健康健身方法,既能彌補夜間睡眠不足,又能滿足人體生理特征的維護需要。午睡時間壹般為1小時,註意睡姿。可以仰臥或側臥,用毛巾蓋好腹部,避免胃和腹部受涼。午睡雖然短暫,但有利於彌補必要的睡眠時間,使身體得到充分休息,恢復神經功能,增強體力,消除疲勞,增強身體的保護功能,更有效地工作和工作。
二、防暑降溫盛夏,天氣炎熱。為了退燒解暑,采取適當的防暑降溫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妳太貪涼,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裏,或者守著電風扇,或者整夜睡在外面,對身體是非常有害的。由於夏季暑氣外蒸,人體出汗較多,全身表皮血管擴張,突然被涼風吹動,往往會使血管收縮,排汗立即停止,導致體內產熱散熱失衡,導致疾病的發生。室內外溫差不易過大,最好不超過5℃,室內溫度不宜低於25℃。
第三,要防曬護膚。在炎炎夏日,強烈的陽光會對人體產生壹系列不利影響。太陽中的紫外線不僅會使皮膚曬黑,還會導致白內障、曬傷和皮膚癌。此外,長時間暴露在烈日下,身體的溫度調節失去平衡,使身體儲存大量熱量,水鹽代謝紊亂也容易中暑。所以夏天出門要戴遮陽帽和太陽鏡,減少紫外線對皮膚和眼睛的傷害。由於夏季氣候炎熱,人們容易出汗。要註意選擇護膚品,如防曬霜、面霜、蜜脂等,可以消除皮膚過早老化的擔憂。花露水、爽身粉、痱子粉、香水,不僅能護膚,還能提神醒腦,給人以芳香和美麗。
四、要開朗在精神調養方面,中醫認為“夏季要放晴”,也就是說,夏季精神要飽滿、充實、外向,因為只有精神充足,人體的各項機能才會旺盛、協調,使體內之氣通暢,自由宣泄,情緒向外,對外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而且要做到“華映成秀”,也就是華英的精神適應夏天的氛圍使之變得美好。不要生氣,讓體內的陽氣發泄出來。因此,夏季的心理調節要符合自然界“生長”的規律,積極調節情緒,保持寧靜愉快的心境,頭腦清醒,心胸寬廣,保養好心靈。
第五,要動靜結合。夏天,人體消耗很大。鍛煉要動靜結合。可以選擇遊泳、釣魚、散步、慢飽等。,但運動量要適中,不要太累。而且不適合在烈日或高溫環境下運動。天氣涼爽時,最好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戶外運動。運動時最好穿寬松舒適、吸汗透氣的棉質面料,便於身體散熱。夏季出遊,尤其是在海邊和山區,不僅能讓人感到輕松愉快,還能達到休養、鍛煉身體、促進身體健康的目的。
第六,要健康飲食。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增強,營養消耗增加。同時,夏季人們食欲不振,消化吸收能力差,會導致體內營養代謝紊亂,甚至引起相應的營養不良等疾病。因此,夏季的飲食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水分和無機鹽,以滿足身體的需要。同時要多吃能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子、烏梅、草黴、番茄、黃瓜、綠豆等。但是夏天生的水果蔬菜壹定要清洗幹凈,防止腸道傳染病。魚、蛋、肉等食物要保鮮防腐。餐具和炊具如案板等應生熟分開使用,不可混用,並註意消毒。有可能的話可以多吃大蒜,大蒜可以殺菌助消化,刺激食欲,調味解暑。總之,要註意飲食衛生。
七、冬病夏治“冬病”是指壹些容易在冬季發病,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如支氣管炎、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到了夏天,這些病都緩解了。利用其發病緩解季節,辨證施治,適當服用壹些內服外用的方劑,防止冬季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癥狀。這是中醫特有的治療方法,即順勢而治,往往能事半功倍。
秋季養生法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萬物成熟,果實累累。但氣溫由熱轉冷,早晚溫差大。此時陽氣漸收,陽氣漸長,人體的生理活動也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身體的陽氣也隨之內收。因此,秋季要註意養陰,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秋冬養陰”,以適應自然界陰漸旺的規律,從而為來年陽氣的生長打下基礎,切忌耗精傷陰。應特別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壹,早睡早起很有必要。秋天,自然界的殷琦由宣泄變為收斂和閉合。秋季氣候轉涼,早睡符合陰精的收藏,早起符合陽氣的放松。此外,早起,適當做壹些早操,不僅可以呼吸壹些新鮮空氣,促進新陳代謝,還有利於肢體功能活動的鍛煉,有助於身體的健康。
二是要“秋凍”,夏天去秋來,秋風吹在臉上。雖然還不夠冷,但是人是可以忍受的。妳不妨做些運動,逐漸增強體質,適應氣候變化。“秋凍”即“秋不忙添衣”,有意識地使身體“凍住”,避免因衣服穿多而出汗、汗液蒸發、陰津傷損、陽漏。秋季要符合藏陰藏精、收楊琪的養生需求。但是“秋凍”要根據天氣變化來決定,要以自己不覺得太冷為前提。進入深秋,要註意保暖。如果氣溫突然下降,妳必須多穿衣服。
第三,要靜養,休養生息。秋天,草枯葉落,花木雕零。秋風秋雨容易讓人感到壓抑和淒涼,喚起壹種憂郁的情緒。尤其是老年人容易抑郁,多愁善感。這時候最好多聽聽音樂,或者靜下心來讀壹本好書,或者和好朋友聊聊天,或者去戶外散散步,都可以緩解壓抑的心情。中醫根據“天人相應”的理論,認為人在秋季壹定要保持精神上的平和,只有這樣才能減緩寒氣對人體的影響,並註意不斷的收斂,達到壹種心境平和的狀態。
第四,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適當運動的好時機。而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是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而處於“收割”階段,即陰陽處於壹種收斂和內養的狀態,所以運動和養生也要符合這個原則,也就是說不要做運動量過大的項目,防止汗液流失和陽氣流失。我們要根據人體的生理特點來選擇運動,比如登山、慢跑、散步、晨練、練氣功等。隨著天氣逐漸轉涼,運動量可以適當增加。嚴冬來臨之前,身體素質會有明顯的提高,抗寒防凍能力會大大增強。
五、要護膚保健秋天,隨著天氣變冷,人的皮膚不能馬上適應這種變化,血液循環變慢,皮膚幹燥,容易出現細小的皺紋,尤其是眼周。所以秋季要多註意護膚。除了多喝水,吃壹些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如核桃、芝麻、蜂蜜、牛奶等,還要註意保持心情愉快,因為激素分泌和自主神經的平衡會因心情的變化而直接反映在皮膚上。所以皮膚的變化和心情有很大的關系。此外,藥物、按摩、化妝、面膜等美容護膚方法不僅適合秋季,其他季節也可以使用,但秋季更要註意。
第六,要防病保健。秋天氣候變化很大。如果不小心生活,秋天很容易讓壹些慢性病發作。尤其是老年人,體溫中樞的調節功能減弱,對外界冷熱刺激的反應相對較慢。如果不及時增減衣服,很容易生病。比如支氣管哮喘患者不能適應氣候變化,哮喘發作是由於花粉、灰塵、氣體、冷空氣等過敏因素的刺激。慢性咽炎患者由於秋季氣候晴朗幹燥,容易誘發咽炎。因此,老年人在秋季壹定要註意防病保健,尤其是壹些慢性病,防止秋季復發。
七、房事在性生活方面,中醫認為,秋冬季節要註意順應自然規律,節制房事,藏陰藏精。這對中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殷琦會從旺盛逐漸變弱。所以,中老年人的精力逐漸衰退是很自然的趨勢。中老年人禁欲滋腎,可以延緩衰老進程,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冬季養生法
冬天,氣候寒冷幹燥,自然界所有的生物都躲藏起來,冬眠以保存活力。這種現象在中醫裏叫做“藏而不露”。人類是自然界的生物之壹,當然也要采取養藏的原則,但人類要藏的是體內的“熱能”,是生命的“動力”。這種“熱能”和“動力”在中醫裏叫做“楊琪”。還主張冬天要“免於日曬”,即不要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不擾太陽”是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具體來說,要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我們應該在冬天保暖防寒。由於寒冷的刺激,機體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加,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從而促進外周血管收縮,心律加快,導致冠狀動脈痙攣,血液粘度增加,極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甚至猝死。因此,必須采取措施,防止凍結和保暖的更衣室和客廳。中醫強調要“溫寒不漏皮”,就是這個道理。但“暖”不代表“熱”。室溫保持在20 ~ 23℃即可,溫度過高,反而不合適。
第二,壹定要早睡晚起。冬天壹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做到早睡晚起。這個“晚”是基於太陽生氣的時間,也就是所謂的“壹定要等太陽”,而不是懶床。因為,在冬季的早晨,在冷雅的影響下,往往會出現逆溫上升,而高空氣溫高,地面氣溫低,大氣停止對流活動,從而使地面的有害汙染物停留在呼吸帶。這時候早起出門,妳就吃虧了。
第三,動靜結合,就是要適當運動。早晨太陽升起後,要選擇適當的運動項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使妳的身體微微出汗。如果出汗太多,浸濕了內褲,就會引起感冒。中醫說的“不漏皮”就是這個意思。適當的運動和輕微的出汗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提高耐寒能力。所謂安靜,就是不要太累。例如,慢跑不應超過20分鐘。
第四,冬季“藏而不露”的原則體現在心理活動上。要保持情緒穩定,心情愉快,好像不想透露自己的想法和經歷,不要過多發泄。《內經》說:“若有私意,若有”,就是這個意思。
第五,冬天洗澡很有必要。冬天洗澡不宜太頻繁,每周1 ~ 2次為宜。水溫壹般在37 ~ 38度。過高的話,全身血管要擴張,引起頭暈,心跳加快。太低容易感冒。飯後不要馬上洗澡,以免減少消化道血流量,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太累的時候洗澡,會增加體力消耗,引起不適。另外,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洗澡前可引用壹定量的糖鹽熱水。
第六,冬天想睡個好覺,室溫20 ~ 23度,可以留個小氣窗通風,但要避免被風吹。被子裏面的溫度可以保持在32度到34度之間,可以用暖水袋或者電褥子來調節被子裏面的溫度。睡前用熱水洗腳,並保持冷靜,不要說話或大笑。中午可以小睡30分鐘。晴天壹定要晾曬被褥。
七、性生活要適量根據四季氣候的變化規律,掌握性生活的頻率對保健有壹定的意義。比如春季性生活次數可以略多;夏秋季適中;冬天禁欲是必要的。尤其對中老年人來說,冬季要減少性生活的頻率,才能養“陽”,養精蓄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