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曹操的智囊團和武將人物

曹操的智囊團和武將人物

據《三國誌》和裴註的記載,粗略統計,曹操的智囊團有87人,其中骨幹謀士8人。曹操的智囊團在官渡之戰前夕已逐漸形成,骨幹謀士都在這壹階段投效了曹操。公元191年曹操為東郡太守,荀或來歸;公元192年曹操兵臨兗州,程昱接受征辟。曹操出征,荀或、程昱二人留守。公元196年荀攸、鐘繇、董昭、郭嘉從操。公元199年官渡之戰前夕,劉曄、賈詡從操。以上8人是曹操的骨幹謀士團。此外,華歆、王朗、蔣濟、毛玠、陳群、趙儼、司馬朗等重要謀士也在這壹階段投效曹操。官渡之戰後隨著曹操事業的發展,智囊團不斷擴大,成為壹支龐大的人才隊伍。

曹操是怎樣把這些人才聚集起來的?大略言之有五個方面:

壹、征辟。這時兩漢選舉的正常途徑。

二、投效。荀或、郭嘉、桓階、賈詡等人的投效最具典型意義。荀、郭兩位大才都是從鼎盛的袁紹營壘中投過來的,桓階說長沙太守張羨反對劉表,賈詡說張繡投曹操,都是在官渡之戰相持而袁強曹弱之時,他們深邃的洞察力遠遠高於時人之上。

三、推薦。荀或知人,他對於曹操智囊團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荀或前後所舉,“命世大才,邦邑則荀攸、鐘繇、陳群,海內則司馬宣王,及引致當世知名郗慮、華歆、王郎、荀悅、杜襲、辛毗、趙儼之儔,終為卿相,以十數人。”或所薦還有戲誌才、郭嘉、杜畿,皆壹代風流。

四、納降。以許攸、陳琳、牽招為代表。

五、強征。如司馬懿、阮瑀。

智囊團的治政作用:

壹.勸曹操迎獻帝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192年,毛玠最先向曹操提出宜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議,當時天子遠在長安,還提不到議事日程。公元196年,天子還洛陽,曹操讓群僚討論,荀或堅定地主張迎獻帝都許。曹操采納此計,從此占領了政治的制高點,得了全局的優勢,處處主動。

二.廣收名士以臨州鎮。曹操初臨兗州,因言議殺名士邊讓,激起了陳宮、張邈之叛,險些使船翻了個底朝天。曹操吸取教訓,為司空、丞相後以崔琰、毛玠、何夔、徐奕、鮑勛、陳群等名士為東西曹掾,典選舉,所舉皆清正之士,網羅了大批名士為掾屬。名士累世為地方望族,振臂壹呼,士民景從。曹操派出智囊名士出宰州郡,入為公卿,利用他們的聲望和才幹穩定紛亂的政治局勢。《何夔傳》裴註引《魏書》曰:“自劉備叛後,東南多變,太祖以陳群為酇令,夔為城父令,諸縣皆用名士以鎮撫之,其後吏民稍定。”

智囊團的經濟方略:

提出了“修耕植、興屯田、儲軍資,深固根本,以成霸王之業”的經濟方略。棗祗等人主持其事,以後劉馥在揚州屯田,衛顗在關中屯田,賈逵在豫州屯田,鄧艾在淮南屯田,有軍屯,有民屯,都取得了好成績,解決了前線軍糧。曹操以此“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智囊團的軍事方略:

智囊團替曹操順應形勢制定戰略方針,分為三個階段,提出了不同的戰略。

第壹階段,官渡之戰之前,荀或與郭嘉定計,先南後北,對抗袁紹。公元197年,袁紹與曹操書,“其辭悖漫”,曹操震怒,恨不得立即與袁紹決戰。荀或、郭嘉認真地分析了形勢,認為曹操四面皆強敵,若要攻克爭天下的袁紹,宜先壯大自己。荀或提出了遠交近攻,先弱後強,各個擊破,兼並群雄的戰略方針。鐘繇鎮撫關中,是為遠交。郭嘉說:“不先取布,若紹為寇,布為之援,此深害也。”公元198年曹操攻破張繡,東滅呂布,公元199年又滅袁術,劉備起事徐州,郭嘉、程昱勸曹操迅速撲滅,然後全力對付袁紹。官渡之戰以前,曹操四面臨敵,但始終沒有陷入兩線作戰,而是壹個壹個殲滅對手,顯示了正確的戰略方針的威力。

第二階段,官渡之戰以後,荀或、郭嘉畫計,先掃河北而後南下。曹操和諸將欲乘官渡戰勝之威,南擊劉表,壯大力量。荀、郭都反對這壹錯誤決策。荀或說:袁紹戰敗,應乘勝追擊,如“遠師江、漢,若紹收其余燼,承虛以出人後,則公事去矣”。曹操頓悟,復屯兵於河上,不停頓地進擊,經過了七年的征戰,平定了河朔,擊敗了烏丸,解除了南下的後顧之憂。曹操北征烏丸,諸將懼劉表遣劉備襲其後。郭嘉說:劉表坐談客,自己的才能不如劉備,不敢重用,“雖虛國遠征,公無憂矣”。

第三階段,赤壁戰後。曹操為避免兩線作戰而轉為防禦,挑動吳、蜀內訌,坐收漁人之利。公元219年,孫權上書討羽自效,董昭建議將孫權書信馳驛以弩射示羽,關羽戰敗,不加追擊,存之以為孫權害。趙儼在襄陽亦勸曹仁不追。這壹著很有效,吳蜀交惡。

智囊團臨陣畫計,使曹操多次避免了慘敗,甚至覆滅的危機。最主要的有兩次:第壹次,公元194年荀或、程昱臨陣應付陳宮、張邈的突變事件,替曹操保住了兗州甄城、範縣、東阿三城。袁紹使人說操遷家居鄴,袁曹連和,所謂“連和”不過是投靠的外交用語。程昱諫曹操豈可臨事而懼,為“韓、彭之事”,打消了曹操連和的念頭。第二次,公元200年荀或、荀攸、賈詡、以及陣前投歸曹操的謀士許攸等***獻奇策,贏得了袁曹戰略決戰的官渡大捷。此外,公元198年荀攸、郭嘉畫計引泗、沂水灌城滅呂布的下邳之戰;公元208年荀或畫計南下荊州之戰,公元211年賈詡畫計離間馬超、韓遂的渭水之戰;公元215年劉嘩畫計滅張魯的漢中之戰等都顯示了智囊團的重大作用。

曹操對智囊團的駕禦及影響:

壹、人盡其才。袁紹能聚人而不能用人,他只是為了名譽把人才作擺設,“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曹操聚人是要用人之長,“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鹹願為用”。

二、誘以官祿。建安十二年大封功臣二十余人為列侯,同時又下分租令與諸將掾屬及死事之孤,“庶以疇答眾勞”。建安十三年南下荊州,論荊州服從之功,封侯十五人,功勛卓著的智囊受封後還不斷增邑。史稱 曹操賞罰分明,“勛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

三、籠以權術。陳琳為紹草檄罵曹操,辱及三代,後被俘,曹操惜其才而用之。張繡在戰場上殺其子曹昂,後繡投操,立功封侯。官渡之戰許下群僚及郡縣多與袁紹通書,曹操破紹得書,“皆焚之”,宣言說:“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顯得十分豁達。不過這都是表面現象,曹操的哲學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陳壽評他善於“矯情任算”,其所欲殺者,則“以法誅之”。《趙儼傳》裴註引《魏書》載,曹操使人搜閱紹記室,發現陽安郡都尉李通沒有與袁紹相通,並斷定這是趙儼勸說李通的結果,這壹條記載說明曹操在當眾燒書前早已錄了黑名單。崔琰之死、毛玠之嘆都有人告密,說明曹操組織有特務網,暗中監視百官。曹操又以聯姻的方式籠絡智士,如以女安陽公主妻荀或子荀惲。

四、辟為掾屬。此謀出於郭嘉。智囊團八十余人,出宰州郡,入為公卿,但身份都是曹操的掾屬。智囊既為曹操掾屬,則有主仆之分,他們不知有國家,但知有曹操。曹操通過廣辟掾屬和稱公稱王的手段,把丞相府組建成魏國的模擬機構,並把它淩駕在宮廷和百官之上。

五、威以刑殺。孔融以言論罪被滅族,崔琰以腹誹罪賜死,毛玠以牢騷而下獄。曹操駕馭智囊團的手段用今語可概括成壹句話:胡蘿蔔加大棒。集聚曹魏的天下英才皆為曹氏家奴,凡表現了個人意誌就遭殺戮,他們所建言的軍國大計曹操需要的才能說,不想聽的不敢說。劉嘩本有奇謀善計,還要察言觀色提出,曹操、曹丕不采用,他也不堅持。象程昱這樣的老臣,也是戰戰兢兢,閉門謝客。智士為奴,聰明才智就不能完全發揮,智囊團潛在的能量受到很大的抑制。不願為奴的諸葛亮、法正、張松、周瑜、魯肅等不北走曹而奔走吳蜀,於是漢末人才三分而成鼎足之勢。

許諸——魏武衛將軍。太祖討伐黃劭、何儀,褚生擒儀。典韋要人,褚欲與之爭鬥未果,為太祖賞識,收之用為護衛。官渡破袁紹後,因謀士許攸辱罵,怒而殺之。隨同征戰多年。褚素呆滯,征戰英勇,人稱“虎癡”,曾裸衣惡鬥馬超。後漢中之戰護糧,因醉為張飛所敗。為曹操征戰各地,曹操死後不久許褚亦病逝。<br><br>張頜——張郃是三國時期魏國名將,原是袁紹的河部將,在官渡戰時成為曹操部下,後列為“五子良將”之壹。先從韓馥,後韓馥敗,轉投袁紹,在與公孫瓚的交戰中多有功勞。官渡之戰時,張郃受郭圖陷害,率眾投降於曹操,得以重用,隨曹操平定北方,遠征烏桓,平馬超,滅張魯,多有戰功。後來,張郃隨夏侯淵駐守漢中,在夏侯淵被殺後暫代主帥,維持敗兵殘局。魏明帝時期,諸葛亮第壹次北伐,張郃奉命救援隴右,在街亭大敗蜀將馬謖,迫使諸葛亮撤兵;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張郃隨司馬懿前往相拒。後諸葛亮糧盡退兵,張郃追至木門,與諸葛亮軍交戰,被飛矢射中右膝而亡。 <br><br>典韋——典韋,陳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世稱“古之惡來”。在京劇中被畫為黃臉。三國時曹魏猛將。擅使大雙戟,為人壯猛任俠,曾為鄉人劉氏報仇,殺人出市,人莫敢近。軍中的牙門旗既長且大,人們都不能把它舉起,而典韋竟以壹手便將其執而豎起,人們都以他的奇力為異。初屬張邈,後屬夏侯惇。曹操討呂布於濮陽時,典韋奮力勇戰,為曹操所異,又因其人忠誠謹重,自此引典韋為近侍,遷為都尉,置之於左右。後曹操於宛城時,張繡先降而復反,急迫曹操本營;典韋守著大門,殊死惡鬥,殺敵甚眾,最終因敵人太多而戰死。在這壹戰中,曹操的長子和侄子也都戰死了。事後,在《三國演義》中,曹操親自祭奠,痛哭失聲。他對眾將領說:“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雖實史並未記載此事,但是完全可以說明典韋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三國裏面武藝最好的,力氣最大的,最有沖勁的不是典韋,但最猛的卻是他。先說曹操收他入會時的情景,夏侯惇形容他:逐虎過澗。就從這壹點來看,三國裏所有武將都不如。大家都知道,老虎是野獸,什麽都不怕,就是壹大群人去圍殺,他也會奮力反攻。這個典韋居然將老虎追得滿山跑,試問,能讓老虎都害怕的逃跑,誰有這個本事?曹彰的“手格猛獸”比起這個“逐虎過澗”,可以說相差甚遠。能讓老虎害怕得逃跑的人,他的猛是發自骨子裏的(比張飛的相貌兇狠更厲害)。然後宛城之戰,典韋在大醉,身無片甲,並失去武器的情況下,奮力拿起腰刀殺敵,當手下全部戰死,刀砍缺的情況下,提起兩個軍人迎敵,擊死者八九人。馬軍方退步兵又上,槍如葦列。最後典韋死了半晌,還無壹人敢走前門而入。分析上面,首先,典韋力氣不比許諸小,可以提起兩個軍人當刀舞(不然無法解釋擊死者八九人),其次,死了半晌,無人敢過。當時張繡統領的是他叔叔張濟死時留給他的部隊(精銳的西涼軍),居然讓典韋嚇得不敢走前面過(典韋死後),可見當時的士兵對典韋是多麽畏懼。連姜維死後,士兵還壹哄而上將其割碎生吃。從上面可以看出,典韋的“猛”,是連張飛都比不了的(張飛的猛是表面化)。而且典韋武藝高強,可以飛戟殺人,還百發百中。只是死得太早,出彩不多,不過宛城壹戰可以名留千古。這個不足論,小說家言豈能當真,他是勇而忠,因護主而勇也,封神演義中哪咤很小就能殺龍.這個能信不?<br><br>張遼——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三國時曹魏名將。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先為呂布部將,曾多番令曹軍陷於苦戰,其武勇連關羽亦甚稱道。後呂布喪於白門樓,曹操經劉備、關羽勸說,待遼以上禮,張遼遂降為曹家將。從曹操以後,遼隨軍征討,多有戰功,曹操亦益待之如親信;又從勸關羽降於曹操。赤壁戰中,張遼親載曹操脫難,並射傷東吳名將黃蓋。赤壁戰後,曹操獨任張遼引李典、樂進等守合肥,以禦孫權。後孫權果引軍入寇,張遼智激李典後三人壹同出戰,自率二千余騎打敗敵軍十萬,威震逍遙津,名揚天下。後來張遼於黃初五年隨曹丕征江東,為吳將丁奉以箭射其腰,回到許昌後不治身亡,曹丕厚葬張遼。<br><br>夏候淵——夏侯淵是曹操同族兄弟,在曹操起兵時率眾來投,從此隨曹操南征北戰。夏侯淵性格剛烈,十分勇敢,作戰總是沖鋒在前,先後參加官渡、赤壁、平馬超、滅張魯等戰,戰功卓著。後來,夏侯淵留守漢中,與劉備軍交戰,在定軍山中蜀將法正之謀,為蜀將黃忠突襲斬殺。<br><br>夏候敦——魏大將軍。夏侯嬰之後、太祖從弟。少習槍棒,武藝過人。太祖起兵,惇率眾來投,自此隨之征戰。太祖討呂布,惇為布將曹性射其左目,惇撥矢啖睛,殺性,兩軍無不駭然。後惇常為先鋒,殺敵破陣,沖鋒在前,立功無數。太祖病篤,惇往見之,於宮門處遇鬼驚倒,自此染病。及文帝踐祚,以惇為大將軍。旋之,卒。文帝為之掛孝。<br><br>曹洪——曹洪,字子廉,沛國譙縣人,三國時曹魏名將。隨曹操追襲董卓滎陽時,曹軍為董卓部將徐榮所敗,曹操失馬,曹洪舍命獻馬並救護曹操,使曹操免於厄難。後多隨軍征伐,討黃巾、張邈、呂布、袁紹時,殺何曼、袁譚等,鹹有功勞。後引軍助夏侯淵、張郃鎮守西線。曹洪性格急躁,馬超襲關中時,洪與徐晃並為前部,卻因禁不住挑釁而失關。然而後來搏戰馬超,再次救得曹操脫離險境。曹丕即位時,封為衛將軍,進封野王侯,並與曹休掌典禁軍。<br><br>曹仁——破袁術,仁所斬獲頗多,大破陶謙軍並陶謙將呂由,克句陽,生獲呂布將劉何,雞落山之戰戰勝袁紹軍,南郡魏吳之戰戰敗逃跑,渭南破馬超,破反將蘇伯、田銀、侯音,襄樊魏蜀之戰擋住了關羽的進攻,攻破邵。<br><br>徐晃——徐晃是曹操部下“五子良將”之壹,原跟隨楊奉,曾保護漢獻帝東行,有功。後降於曹操,跟隨曹操四處征戰,於延津率兵擊殺文醜,於官渡率兵截燒糧草,平馬超時率先渡河,守漢中時大敗蜀將陳式,多有戰功。特別是在解樊城之圍的戰鬥中,徐晃率軍長驅之入,壹舉擊退蜀軍,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贊揚。魏明帝時期,徐晃病逝。<br><br>李典——李典早年跟隨從父李乾效力於曹操,在呂曹交戰期間,李乾因不肯降敵被呂布手下薛蘭,李封所殺,李典助堂弟李整殺敵報仇,李整死後不久李典就被曹操任為離狐太守,中郎將,此後戰役中李典多負責糧運後勤,直到任夏侯惇副將討劉備後才逐漸調到前線作戰。李典向來與張遼,樂進不和,但他卻不會因私怨而耽誤公事,還大敗孫權,因此被封為破虜將軍,都亭侯,死後被追謚為湣侯。<br><br>樂進——樂進,字文謙,陽平衛國人,三國時曹魏名將。最早投到曹操帳下,膽勇過人,隨軍多年,南征北討,戰功無數。赤壁之戰後,曹操留樂進與張遼、李典屯於合肥,以當孫權。其時孫權入寇,雙方對陣,樂進忽施突襲,壹騎馬壹口刀,如壹道電光,折賈華、宋謙之雙戟,幾乎擒得孫權。後來與吳將淩統鏖戰,得曹休之助,本可取勝,卻被吳將甘寧發箭所傷,退入軍中調治傷勢。<br><br>於禁——於禁,魏國五子良將之壹。早期隨鮑信起兵討黃巾,後來又壹起歸附曹操,被任為軍司馬。從此跟隨曹操四處征戰, 屢建功勛。 曹操征張繡失利, 大軍潰散, 唯獨於禁臨危不亂, 且戰且退. 路遇青州兵四處搶劫,被於禁追殺後就去告發於禁叛變,於禁先紮下營寨才去見曹操,曹操問他怎麽不先來解釋,於禁認為分辯事小,退敵事大,曹操對於禁堅毅沈穩的作風大加贊賞,封他為益壽亭侯。後來在敗呂布,破袁紹等大小戰役中,於禁等五良將都輪流任先鋒和後拒,成為曹軍將領中的骨幹精英。曹操曾經因惱怒朱靈而想撤掉他的兵權,就派於禁去辦,於禁手執文書僅帶數十騎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他在曹軍中就是這樣地令人畏懼。 官至左將軍, 假節鉞。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包圍曹仁,於禁率軍救援,漢水泛濫,七軍被淹,於禁放棄抵抗而被俘, 關押在江陵,而曹仁的部下龐德卻不屈被殺。後來關羽被孫權所破,於禁獲釋而到了吳國,直到黃初二年才被送回魏國,那時他都已經須發皆白,面容憔悴,見了皇帝淚流滿面。曹丕下旨, 認為於禁兵敗是洪水暴發所致, 而不是軍事指揮上的錯誤, 並引用春秋時名將荀林父孟明視的事例來安慰他。後來命於禁去高陵祭拜曹操,並預先在陵中畫有他戰敗降敵,而龐德不屈的圖畫,於禁見到後, 慚愧發病而死。謚為厲侯。

  • 上一篇:莎拉·布萊曼的《簡·境界》?
  • 下一篇:壹部電影,讓他走進金庸的客廳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