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有哪些對孩子有教育意義的紀錄片值得推薦?

有哪些對孩子有教育意義的紀錄片值得推薦?

家庭是孩子的第壹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第壹位也是最重要的老師。父母的教育理念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我們為家長們精心推薦了10部值得觀看的教育紀錄片(文末送上免費觀看鏈接),希望家長們在看到他人的同時,也能觀察到自己。

01

家常便飯式地

對中國人來說,擁有壹個家意味著擁有壹種家庭風格。

壹個人價值觀形成的起點是家風,家風是壹個人和家庭成長的“基礎”。從顏家訓、朱子家訓到曾國藩家訓、錢家訓,這些優秀家風的教導,讓我們熟知的每壹個人都了如指掌。

央視紀錄片《家風》,以古代名門家訓為切入點,講述了中國名門家風的歷史脈絡和對傳統美德的執著追求,體現了中國人超越時代的家族凝聚力和責任感。

02

鑰匙七歲了

從幼兒園到小學,這個過渡發生在7歲。這個時候,不僅孩子面臨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的內心也在發生變化。

如果兩者變化非常大,孩子沒有很好的適應,那麽就會出現壹些極端的行為。

所以,我們真的需要知道,孩子7歲時的心理會有什麽變化?應該如何應對?

這部紀錄片《關鍵的7歲》,讓家長們破譯了7歲孩子的成長密碼。

03

人生第壹次

《人生第壹次》可謂2020年紀錄片的代表作。影片講述了中國千千萬萬個普通人的故事,有12個普通的人生“第壹次”:出生、上學、長大、當兵、上班、結婚、進城、買房、相守、退休、養老、告別。

這些珍貴的“第壹次”串聯起來,組成了每壹個普通人平凡而又特別的人生。

04

零零之後

《零點過後》系列有五集,分別是《愛情的方程式》《時光倒流》《單向成長》《壹個接壹個的世界》《朋友的事》。

紀錄片描繪了中國教育的真實圖景:不同性格的孩子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下成長為不同的人,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壹個不可復制的人生故事。

教育是孩子、家長、老師之間的心理戰。影片的教育主題,如性格與制度、考試與素質、留洋與留學、青春期與親子關系、獨生子女與二胎政策等,將連接每壹個家庭。這是壹個關於中國出生的壹群孩子的成長故事,也是壹個關於中國未來的寓言。

05

很有可能成功

2017國內最受歡迎的紀錄片是《很有可能成功》。

本片於2015年在全球領先的獨立電影節聖丹斯國際電影節上展出。

被業界譽為“迄今為止最好的學校題材紀錄片”;

獲得24個國際電影節獎項;

全球放映超過2300場;

《電影威脅》甚至評論說“這部電影應該是所有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課”;

比爾·蓋茨參觀HTH時說,“這是壹所每個美國孩子都向往的創新學校”。

紀錄片講述了美國加州壹所高中,壹群普通的孩子和壹群充滿激情的老師,他們敢於打破124的教育體制,把學校變成了另壹個樣子。

與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同,紀錄片中的學校通過設計和展示小組項目進行學習,這就是現在流行的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基於問題的學習,打破學科界限,註重深度和融合。

06

鏡子

本片是國內第壹部深入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紀錄片。三個家庭因為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無奈將孩子送進特殊學校“改造”,卻意外讓自己接受了壹次觸動靈魂的啟蒙教育。“問題孩子”背後往往存在壹個問題: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紀錄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客觀冷靜的真實記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從情感教育缺失的全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今時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系、親密關系等情感問題。

07

兩百萬分鐘:跨國調查

中美印三國的教育競爭!這部紀錄片名字中所包含的“兩百萬分鐘”,其實指的是壹個美國學生高中四年的校園時光,這是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未來的走向。

在如此重要的時期,同齡的印度孩子和中國孩子會如何分配時間?他們對未來有什麽規劃和想象?妳最終能得到妳想要的嗎?這部看似輕松幽默的紀錄片,卻揭示了壹個相當殘酷的真相。

08

丹麥9年Z班VS國內初三13班。

說到中國的師資、學生、教育模式,無論國內國外,大家的第壹反應往往是“數學強”、“考試好”、“填鴨式上課”,以及相應的“缺乏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丹麥,這個國民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也是安徒生童話和樂高品牌的發源地。他們的教育體系也充滿了自由和愛。

2013丹麥人向中國人民發起了“挑戰”。在紀錄片《丹麥9年Z班VS中國初三13班》中,兩國初中生展開了全方位、多層次的PK。沒想到,結果出乎很多人意料。......

09

偷火賊

這部紀錄片采訪了眾多壹線教師、專家、家長和學生,用生動的事件、數字和觀點從十個維度揭示了改革的教育困境和痛點:回歸人民語言、關愛童年、樓梯、守望鄉村、大學、在路上、課堂風暴、尋找馬小平、在人民與公民中學習。

10

窮兄弟和富兄弟

英國紀錄片《富兄弟,窮兄弟》記錄了這樣壹對兄弟:

兩兄弟出生在同壹個家庭,生活在同壹個屋檐下,直到成年。

按理說,兩個家庭背景完全相同的兄弟的人生軌跡應該不會相差太多。

事實正好相反:我哥哥成了千萬富翁,我哥哥住在街上的拖車裏。

不禁讓人反思:是什麽決定了人生?

在現代心理學中,妳會遇到什麽樣的人,會經歷什麽樣的事,會選擇什麽樣的生活,會得到什麽樣的結果,其實已經被悄悄“決定”了。

這個確定的部分,它是妳潛意識最深處的真實欲望,是妳內心最原始的沖動,是妳想成為什麽樣的人。我們稱之為“生命的底色”。

《富哥》和《窮哥》中兩個人命運差異的根本原因不是運氣、外界條件甚至個人資質,而是從小形成的生活背景。

  • 上一篇:有哪些名人的例子可以證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 下一篇:《木乃伊的詛咒》的中文翻譯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