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梓人傳》譯文及賞析

《梓人傳》譯文及賞析

 《梓人傳》是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的作品,本文選自《柳河東集》。梓人指木工,建築工匠。本文講述了有木匠來敲裴封叔家宅的門,希望租間空屋子居住,用替屋主人服役來代替房租的故事。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梓人傳》譯文及賞析,歡迎閱讀。

 《梓人傳》

 作者: 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裏。有梓人款其門,願傭隙宇而處焉。所職,尋、引、規、矩、繩、墨,家不居礱斫之器。問其能,曰:“吾善度材,視棟宇之制,高深圓方短長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眾莫能就壹宇。故食於官府,吾受祿三倍;作於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闕足而不能理,曰:“將求他工。”余甚笑之,謂其無能而貪祿嗜貨者。

 其後京兆尹將飾官署,余往過焉。委群材,會群工,或執斧斤,或執刀鋸,皆環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執杖,而中處焉。量棟宇之任,視木之能舉,揮其杖,曰“斧!”彼執斧者奔而右;顧而指曰:“鋸!”彼執鋸者趨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視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斷者。其不勝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慍焉。畫宮於堵,盈尺而曲盡其制,計其毫厘而構大廈,無進退焉。既成,書於上棟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則其姓字也。凡執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視大駭,然後知其術之工大矣。

 繼而嘆曰:彼將舍其手藝,專其心智,而能知體要者歟!吾聞勞心者役人,勞力者役於人。彼其勞心者歟!能者用而智者謀,彼其智者歟!是足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為天下者本於人。其執役者為徒隸,為鄉師、裏胥;其上為下士;又其上為中士,為上士;又其上為大夫,為卿,為公。離而為六職,判而為百役。外薄四海,有方伯、連率。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嗇夫、版尹以就役焉,猶眾工之各有執伎以食力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舉而加焉,指而使焉,條其綱紀而盈縮焉,齊其法制而整頓焉;猶梓人之有規、矩、繩、墨以定制也。擇天下之士,使稱其職;居天下之人,使安其業。視都知野,視野知國,視國知天下,其遠邇細大,可手據其圖而究焉,猶梓人畫宮於堵,而績於成也。能者進而由之,使無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慍。不炫能,不矜名,不親小勞,不侵眾官,日與天下之英才,討論其大經,猶梓人之善運眾工而不伐藝也。夫然後相道得而萬國理矣。

 相道既得,萬國既理,天下舉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後之人循跡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談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其百執事之勤勞,而不得紀焉;猶梓人自名其功,而執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謂相而已矣。其不知體要者反此;以恪勤為公,以簿書為尊,炫能矜名,親小勞,侵眾官,竊取六職、百役之事,聽聽於府庭,而遺其大者遠者焉,所謂不通是道者也。猶梓人而不知繩墨之曲直,規矩之方圓,尋引之短長,姑奪眾工之斧斤刀鋸以佐其藝,又不能備其工,以至敗績,用而無所成也,不亦謬歟!

 或曰:「彼主為室者,儻或發其私智,牽制梓人之慮,奪其世守,而道謀是用。雖不能成功,豈其罪耶?亦在任之而已!」

 余曰:「不然!夫繩墨誠陳,規矩誠設,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狹者不可張而廣也。由我則固,不由我則圮。彼將樂去固而就圮也,則卷其術,默其智,悠爾而去。不屈吾道,是誠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貨利,忍而不能舍也,喪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棟橈屋壞,則曰:『非我罪也』!可乎哉?可乎哉?」

 余謂梓人之道類於相,故書而藏之。梓人,蓋古之審曲面勢者,今謂之「都料匠」雲。余所遇者,楊氏,潛其名。

 註釋

 ①梓人:木工,建築工匠。款:叩。

 ②隙宇:空房。

 ③職:掌管。尋、引:度量工具。規:圓規。矩:曲尺。繩墨:墨鬥。

 ④礱:磨。斫:砍。

 ⑤直:通“值”。

 ①委:堆積。斧斤:砍木的工具。

 ②任:承擔。

 ③俄:不久。

 ①六職:指中央政府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②方伯:古代諸侯的領袖;連率(同“帥”):盟主、統帥;二者均指地方長官。

 ③佐政:副職。

 ④嗇夫:相當於鄉官,主管訴訟和賦稅。版尹:管戶口的小官。

 ⑤伐:誇耀。

 ⑥伊、傅、周、召:伊尹、傅說、周公、召公。

 ①六職:指中央政府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②方伯:古代諸侯的領袖;連率(同“帥”):盟主、統帥;二者均指地方長官。

 ③佐政:副職。

 ④嗇夫:相當於鄉官,主管訴訟和賦稅。版尹:管戶口的小官。

 ⑤伐:誇耀。

 ⑥伊、傅、周、召:伊尹、傅說、周公、召公。

 ①聽聽:爭辨的樣子。

 ②儻:同“倘”。

 ③道謀:·過路人的意見。《詩經·小旻》:“如彼築室於道謀,用是不潰於成。”

 ④圯:倒塌。⑤橈:彎曲。

 譯文

 翡封叔的家宅在德裏地方。有位木匠敲他的門,希望租間空屋子居住,用替屋主人服役來代替房租.他所執掌的是些度量長短,規劃方圓和校正曲直的工具;家裏不儲備磨礪和砍削的器具。問他有什麽能耐,他說:“我善於計算,測量木材。觀看房屋的式樣和,高深,圓方,短長的適合不適合;我指揮驅使,而由眾工匠去幹。離了我,大家就不能建成壹棟房子。所以被官府供養,我得到的奉祿比別人多三倍;在私人家裏幹活,我取全部報酬的壹大半。”後來有壹天,我進了他的住屋。他的床缺了腿卻不修理,說:“將要請別的工匠來修理。”我很恥笑他,說他是沒有才能卻貪圖俸祿,喜愛錢財的人。

 後來,京兆伊將要修飾官衙的房屋,我到過那裏。(在那裏)蓄積了大量木材,招集了許多工匠。有的拿著斧斤,有的拿著刀鋸,都圍成壹圈站著,面朝著(那位)木匠。木匠左手拿著長尺,右手拿著木杖,站在中間。他衡量房屋的承擔情況,察看木料的性能酌情選用。揮動他的木仗說:“用斧子砍!”那拿斧子的就跑道右邊去砍;回頭指著木材說:“用鋸鋸!”那拿鋸的就跑道左邊去鋸。不壹會,拿斧子的砍,拿刀的削,全都看著他的臉色,等待他的發話,沒有壹個敢自做主張的。那些不能勝任的人,被他憤怒地斥退了,也不敢有壹點怨恨。他在墻上繪了官署房子的圖樣,剛滿壹尺大小的圖樣卻細致詳盡地畫出了它的建築構造.按照圖上微小的尺寸計算,建造起的高樓大廈,沒有壹點誤差的地方。已建成後,在上棟上寫道: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修建,原來是他的姓名,凡是被他役使的工匠都不在上面列名。我圍繞著壹看,感到非常驚訝,然後我才知道他技術的精湛和偉大啊!

 接著我就感嘆地說:他大概是放棄了他的手藝,專門使用他的思想智慧,能知道全局要領的人吧?我聽說“勞心的人役使別人,勞力的人被別人役使”;他大概是勞心的人吧?有壹般技藝的人出力勞動,有才智的人出謀劃策,他大概是有才智的人吧?這滿可以作為輔佐天子,作天下宰相的人所效法學習的呀!事情沒有比這再相近似的了。那輔佐天子,作天下宰相的人,推薦人材,委任職責,發出命令,指派任務,整頓綱紀,進行增減,統壹法治。這就好像梓人有正方圓和定曲直的工具而繪制出圖樣似的。選擇天下的官吏,使他們適合自己的職務;安置天下的老百姓,使他們安居樂業。看了國都就了解了郊外,看了郊外就了解了諸侯國,看了諸侯國就了解了整個天下。那些遠近大小的國事,可以根據手中的圖本來研究,了解。這就好像梓人在墻上繪畫官署房子的圖樣而完成工程壹樣。把有才能的人提拔上來,並充分發揮他的本領,使他不必對任何人感恩戴德;把沒有才能的人辭退,讓他休息,他也不敢惱恨。不誇耀自己的才能,不自尊自大,虛圖功名,不親自去做那些微小瑣碎的事情,不幹涉眾官的工作,每天和天下的傑出的人材壹起討論治理國家的根本道理。這就象梓人善於運用眾工匠而不自誇手藝壹樣。這樣以後,做宰相的道理才算懂得,各諸侯國才得到了治理。那些不知道全局要領的人卻與此相反。(他們)以謹小慎微,忙忙碌碌為大事,以抄寫官署中的文書,薄冊為重責,誇耀自己的才能,自尊自大,親自去做那些微小瑣碎的事情,幹涉眾官的工作,侵奪部下官吏應做的事拿來自己做,並洋洋得意地在相府誇耀自己,卻丟掉了那些重大的,長遠的事情。這是所說的不懂得做宰相的道理的人。這就象梓人不懂得繩墨可正曲直,規矩可畫方圓,尋引可量短長,暫且奪取工匠們的斧子刀鋸來幫助他們發揮技藝,卻又不能完成他們的`工作,以至於事情失敗,使用了(他們)卻沒有成功壹樣。這不也是錯誤的嗎?

 有人說:「如果房子的主人,依憑他的知識,而幹涉木匠師傅的規劃,不采用師傅世代相傳的悠久經驗,導致房子垮了,難道是木匠師傅的過錯嗎?哪是因為主人不信任木工師傅的才造成的呀!」

 我說:「不是這樣!因為繩子、墨汁、圓規和尺的測量都很明確,高的地方不能隨意變低,狹小的不能隨意擴大。如果按照我的計畫,房子就很堅固,反之不按照我的設計圖,房子就會傾倒。如果主人甘於房舍不堅而易坍塌,木匠師傅只好帶著自己的技術和智慧,欣然離去。堅持自己的主張,不妥協,才是真正的好木匠師傅呀!反之,如果貪圖錢財,容忍主人的幹涉,不願意離去,不堅持房子的建築原則,有壹天,棟住或橫梁歪了,房子傾倒了,木匠師傅就推卸說:『這不是我的過錯呀!』可以這樣嗎?可以這樣嗎?」

 我認為:因為木匠師傅之道與宰相之道很類似,所以特別寫下來,然後收藏起來。在古代,木匠師傅又稱呼為:「審曲面勢」的人,在今天,則被稱為:「監督建築之人」。我所遇到的這位木匠師傅,她姓名是楊潛。

 賞析

 本文作者通過壹個梓人“善度材”,“善用眾工”的故事,生動形想而又合理自然地闡明了當宰相治理國家的道理。“擇天下之士,使稱其職”;梓人的“其不勝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慍焉”。與宰相的“能者進而由之,使無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慍”。異曲同工!文中引用孟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來說明人們的社會分工不同,各司其職;有現實積極意念。

 柳宗元哪個朝代的

 柳宗元壹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於詩。其駢文有近百篇,古文大致為六類。以下是“柳宗元哪個朝代的”,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柳宗元哪個朝代的

 唐代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壹帶)人, 唐宋八大家之壹,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柳宗元壹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 。

 柳宗元遺族所建柳氏民居,現位於山西晉城市沁水縣文興村,為國家4A級景區。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柳宗元的祖籍是河東郡(河東柳氏與河東薛氏、河東裴氏並稱“河東三著姓 ”),祖上世代為官(七世祖柳慶為北魏侍中,封濟陰公。柳宗元的堂高伯祖柳奭曾為宰相,曾祖父柳從裕、祖父柳察躬都做過縣令)。其父柳鎮曾任侍禦史等職。柳宗元的母親盧氏屬範陽盧氏,祖上世代為官,柳宗元只有兩個妹妹。

 773年,柳宗元生出生於京城長安。四歲時,母親盧氏和他住在京西莊園裏,母親的啟蒙教育使柳宗元對知識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柳宗元的幼年在長安度過,因此對朝廷的腐敗無能、社會的危機與動蕩有所見聞和感受。(九歲時遭遇建中之亂,建中四年,柳宗元為避戰亂來到父親的任所夏口。年僅12歲的柳宗元在這時也親歷了藩鎮割據的戰火) 公元785年(貞元元年),柳鎮到江西做官。柳宗元隨父親宦遊。直接接觸到社會,增長了見識。他參與社交,結友納朋,並受到人們的重視。不久,他便回長安。 父親柳鎮長期任職於府、縣,對現實社會情況有所了解,並養成了積極用世的態度和剛直不阿的品德。能詩善文的父親和信佛的母親為他後來“統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少年成才

 792年,柳宗元被選為鄉貢,得以參加進士科考試。793年,21歲的柳宗元進士及第,名聲大振。不久,柳宗元的父親柳鎮去世,柳宗元在家守喪。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書省任校書郎。798年,26歲的柳宗元參加了博學宏詞科考試,並中榜,授集賢殿書院正字(官階從九品上)。 801年,柳宗元被任命為藍田尉(正六品)。803年十月,柳宗元被調回長安,任監察禦史裏行。從此與官場上層人物交遊更廣泛。對政治的黑暗腐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漸萌發了要求改革的願望,成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柳宗元經典詩句

 1、《聞黃鸝》

 倦聞子規朝暮聲,不意忽有黃鸝鳴。

 壹聲夢斷楚江曲,滿眼故園春意生。

 目極千裏無山河,麥芒際天搖清波。

 王畿優本少賦役,務閑酒熟饒經過。

 此時晴煙最深處,舍南巷北遙相語。

 翻日迥度昆明飛,淩風邪看細柳翥。

 我今誤落千萬山,身同傖人不思還。

 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

 閉聲回翅歸務速,西林紫椹行當熟。

 2、《詠三良》

 束帶值明後,顧盼流輝光。

 壹心在陳力,鼎列誇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義皎如霜。

 生時亮同體,死沒寧分張。

 壯軀閉幽隧,猛誌填黃腸。

 殉死禮所非,況乃用其良。

 霸基弊不振,晉楚更張皇。

 疾病命固

 亂,魏氏言有章。

 從邪陷厥父,吾欲討彼狂。

 3、《梅雨》

 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

 海霧連南極,江雲暗北津。

 素衣今盡化,非為帝京塵。

 4、《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宦情羈思***淒淒,春半如秋意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5、《南澗中題》

 秋氣集南澗,獨遊亭午時。

 回風壹蕭瑟,林影久參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羈禽響幽谷,寒藻舞淪漪。

 去國魂已遠,懷人淚空垂。

 孤生易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誰為後來者,當與此心期。

 6、《別舍弟宗壹》

 零落殘紅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壹身去國六千裏,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7、《酬曹侍禦過象縣見寄》

 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

 春風無限瀟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8、《飲酒》

 今夕少愉樂,起坐開清尊。

 舉觴酹先酒,為我驅憂煩。

 須臾心自殊,頓覺天地暄。

 連山變幽晦,綠水函晏溫。

 藹藹南郭門,樹木壹何繁。

 清陰可自庇,竟夕聞佳言。

 盡醉無復辭,偃臥有芳蓀。

 彼哉晉楚富,此道未必存。

 9、《讀書》

 幽沈謝世事,俯默窺唐虞。

 上下觀古今,起伏千萬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籲。

 縹帙各舒散,前後互相逾。

 瘴痾擾靈府,日與往昔殊。

 臨文乍了了,徹卷兀若無。

 竟夕誰與言,但與竹素俱。

 倦極便倒臥,熟寐乃壹蘇。

 欠伸展肢體,吟詠心自愉。

 得意適其適,非願為世儒。

 道盡即閉口,蕭散捐囚拘。

 巧者為我拙,智者為我愚。

 書史足自悅,安用勤與劬。

 貴爾六尺軀,勿為名所驅。

 10、《溪居》

 久為簪組束,幸此南夷謫。

 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11、《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山雪。

 12、《漁翁》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壹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13、《早梅》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裏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14、《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裏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壹方。

 15、《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

 16、《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覺聞繁露墜,開戶臨西園。

 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

 石泉遠逾響,山鳥時壹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17、《秋曉行南谷經荒村》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歷,幽泉微斷續。

 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鹿。

 18、《雨後曉行獨至愚溪北池》

 宿雲散洲渚,曉日明村塢。

 高樹臨清池,風驚夜來雨。

 予心適無事,偶此成賓主。

  • 上一篇:《明朝那些事兒》***幾本?
  • 下一篇:最佳風水收藏家百度百科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