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水滸傳》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寫的?

《水滸傳》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寫的?

施耐庵(約1296 ~ 1370)

中國是元末明初的文學家。孩子的名字是壹只耳朵。興化(今江蘇省興化縣)人,蘇州人。相傳,施耐庵是《水滸傳》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茹《百川誌》載:“忠義水滸有100卷。錢塘本。羅貫中編輯。”嘉靖四十五年,郎英在《七種手抄本》中稱此書為“錢塘施耐庵之書”。萬歷年間,胡應麟在《邵氏山房筆集》中指出:“武林中史某編的《水滸》尤受歡迎。”今天,人們壹致認為施耐庵是《水滸傳》的作者。

關於施耐庵生平事跡的材料很少,收集到的壹些記載也頗為矛盾。20世紀20年代以來,江蘇省興化地區陸續發現了壹些有關的資料,包括《施氏族譜》、《施族譜》和《興化縣誌續編》。第十三個附錄包含65,438+0個施耐庵傳記,第十四個附錄包含65,438+0個明初王道生寫的施耐庵墓誌銘。根據這些材料分析,石是順順二年(1331)進士,在錢塘為官兩年。因與當局意見不合,棄職回蘇州寫水滸,溯舊聞,閉門寫作,卻未能遂其誌。也有傳說他與元末農民起義將軍張士誠有過交往。

4月3日,《水滸傳》作者劉士德

央視國際2004年4月01 013: 02

演講者簡介:

劉士德:出生於1932年2月。1955 9月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同年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現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以古代小說、戲曲為主。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兼職: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研究員、華僑大學教授、湖北大學教授、麗水大學首席教授。

社會職務:中國古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三國演義學會會長;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中國水滸學會副會長;中國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常務理事;《文學遺產》和《紅樓夢學刊》編輯委員會。

著有《紅樓夢》、《曹雪芹祖籍辨》、《三國夜話》、《明代散文選註》、《魏晉南北朝小說選註》等。以及《紅樓夢隨筆》(合著)、《中國文學史》(合著)、《中國文學通史》(合著)、《唐宋詩詞選》(合著)。主編:《古代小說叢書》、《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古代公案小說叢書》、《三國演義》等。發表論文200余篇。

內容介紹:

《水滸傳》這部傳世奇書,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謎團。水滸傳是什麽時候寫的?《水滸傳》的作者是誰?誰是施耐庵?《水滸傳》是民間故事的總結嗎?宋江怒殺閻婆惜,林沖上梁山的故事是他自己創作的嗎?施耐庵在《水滸傳》的完成中起到了什麽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水滸學會副會長劉士德為妳揭開《水滸傳》作者之謎。

《水滸傳》是什麽時代的作品?目前基本上有幾種觀點:壹種觀點是明朝人提出的,他認為《水滸傳》是宋朝的作品。《水滸傳》寫的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雖然發生在宋朝,但畢竟是北宋末年。所以最多是說如果是宋代的作品,那也是南宋的作品,但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第二種觀點認為《水滸傳》是元末明初的作品,所以作者也是元末明初的人,這是學術界大多數學者遵循的觀點。第三種觀點,是現在很流行的當代學者提出的,認為《水滸傳》是明代中期產生的作品。在我看來,這個觀點基本上是有說服力的,還不夠。換個說法,這本書裏有明代的地名,不可能是元末明初的人寫的。還有壹種說法是這附近有壹些武器。據記載,這些武器在明朝中期才開始存在,但在明朝中期之前並不存在。還有壹種說法是《水滸傳》寫大家都用銀,但是當時元末明初,元朝不用銀的人,明朝中期以後就用銀了。所以根據以上情況,他們認為是明朝中期。但是我覺得,首先他沒有拿出證據。第二,無論是明代的白銀、兵器還是地名,都是個案。

《水滸傳》的作者是誰?從明朝到現在,有三種意見:第壹種認為是羅貫中寫的,即《水滸傳》作者是羅貫中;第二種觀點認為《水滸傳》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合作的,這個觀點很多,也是明朝的觀點。第三份聲明是施耐庵壹個人寫的。這個最早見於明代,但後來。那尤其是金聖嘆的書。在它流行起來之後,有壹篇施耐庵的假序,這是壹篇偽作,是金聖嘆自己寫的。

施耐庵是何時何地來的?他的人生故事呢?我非常抱歉。我現在對施耐庵的生平壹無所知。我們能確定的只有他是浙江杭州人,當時叫錢塘。為什麽我們斷定他是元末明初的人?那是因為他的合作者可以確定他的合作者是羅貫中。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所以合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當然是元末明初人。這個作者和時代是如此的堅定。不過,我只知道他姓史,不叫乃安。奈安不是壹個字,就是壹個數。那麽根據這個線索,我們可以提出壹個觀點,供大家參考。不能說他有100%的證據成立,僅供妳參考。也就是說,施耐庵可能會給。石慧是元末明初的壹位劇作家,他創作了南戲。據我們所知,屈學大師吳梅提出了這壹觀點。鄔梅在《幫談舊趣》壹書中說,施耐庵是南曲《拜月亭》的作者。

(全文)

朋友們,妳們好,歡迎來到文學館。今天我為大家請來的演講嘉賓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士德先生。歡迎光臨。中國古代小說為什麽會有作者問題?《水滸傳》的作者是誰?接下來,有請劉士德先生為我們演講《水滸傳作者》。歡迎光臨。

這個《水滸傳》是什麽時代的?目前基本上有幾種觀點。第壹種觀點是明朝提出的。他認為《水滸傳》是宋代的作品,是明代少數文人說的。目前,學術界沒有學者接受這壹觀點。很簡單。《水滸傳》中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雖然發生在宋朝,但那是北宋末年。所以最多說如果是宋代作品,那也是南宋作品,但這種說法是毫無根據的,是明代壹些學者想當然的觀點。這是第壹種觀點。

第二種觀點認為《水滸傳》是元末明初的作品,所以作者也是元末明初的人,這是學術界大多數學者遵循的觀點。第三種觀點,現在很流行,是當代學者提出的,認為《水滸傳》是明代中期產生的作品。這壹系列講座中的壹些學者也持這壹觀點。這種觀點,在我看來,基本上沒有足夠的說服力。他們只是有幾種觀點。壹個是這些人宋江被招募後,大部分不是殺人,就是投毒,或者自殺。這個觀點只是分析,沒有證據。另壹方面,他為什麽認為只是明朝中期?他說有壹些明初的水滸戲,是朱由敦寫的。那個情節和現在的水滸傳不壹樣。如果水滸出現在元末明初,為什麽朱由敦雜劇寫的水滸戲和它不壹樣?所以,我很懷疑。那麽這個說法只是壹個疑點,沒有證據。

還有壹種說法,就是說明朝的地名出現在這本書裏,所以不可能是元末明初的人寫的。還有壹種說法是這裏出現了壹些武器。據記載,這些武器在明朝中期才開始存在,但在明朝中期之前並不存在。還有壹種說法是《水滸傳》寫大家都用銀,但是當時元末明初,元朝不用銀的人,明朝中期以後就用銀了。所以根據以上情況,他們認為是明朝中期。但是我覺得,首先他沒有拿出證據。第二,無論是明代的白銀、兵器還是地名,都是個案。在壹本像水滸壹樣厚的書裏,有壹個人的名字在裏面。比如明朝的地名,怎麽能不排除是後來別人修改的時候加上去的呢?這麽厚的壹本書,這麽壹條證據,沒有說服力。另外,有些兵器,有些是用銀的,直到明朝中葉以後才出現,但這是根據壹些文字記載和壹些明朝人的記載提出來的。我們知道有壹種情況,就是文字記錄永遠落後於社會的現實生活。說錢用在現實生活中而沒有體現在文字中是很常見的,所以我覺得這個說服力不是很強。所以在說作者之前,我想說壹下這個時代。也就是說,它仍然是元末明初的作品,作者仍然是元末明初的人。這是我想說的第壹點。

然後我就直接說《水滸傳》的作者是誰了。《水滸傳》的作者是誰?從明朝到現在,有三種意見:第壹種認為是羅貫中寫的,也就是說《水滸傳》的作者是羅貫中。那麽這壹點在明朝嘉靖萬歷年間壹些文人的筆記中有所提及,也是最早的說法;第二種觀點認為《水滸傳》是施耐庵和羅貫中的合作作品。這是很多觀點,也是明朝的觀點。不僅見於壹些明人筆記,也見於壹些明刊。每部小說的第壹頁,都要有作者。明代的《三國演義》、《水滸傳》就是這樣。然後上面寫著施耐庵和羅貫中。而且,在壹份書目中,據說《水滸傳》是施耐庵的“真跡”。這個“原創”是什麽意思?“是”是真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是原創,不是後來的,不是假的。這就是這個“本”的意思。也就是說,從這個書名來看,《水滸傳》確實是施耐庵寫的,羅貫中編的。編輯的“編輯”與編輯的“秩序”。編輯就是編輯整理。從這個標題來看,《水滸傳》應該主要是施耐庵寫的。羅貫中,幫他整理編輯。所以,如果有兩個作者,主要的壹個是施耐庵,第二個是羅貫中。至於我,我相信這個說法。

第三份聲明是施耐庵壹個人寫的。這個最早見於明代,但後來。那尤其是金聖嘆的書。它流行起來以後,前面還有壹篇施耐庵的假序,是金聖嘆自己寫的,文章寫得很漂亮。有些句子也很受歡迎,但那句是假的,與施耐庵無關。然後大家都熟悉的作者就變成了施耐庵壹個人。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時有個規定,地方出版社不能印古典小說,只有人民文學出版社可以印古典小說。而人民文學出版社印的經典小說《水滸傳》就是施耐庵。因此,壹般認為《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我覺得這種說法沒有錯,但是有壹個缺陷,就是完全抹殺了羅貫中。所以我對這位作者的基本看法是,施耐庵是主要作者,羅貫中是合作者。從狹義上講,我們可以承認作者是施耐庵。廣義上應該說《水滸傳》是他們兩個人寫的。因此,第壹,不能剝奪施耐庵的創作權利;第二,不能抹殺羅貫中對水滸的勞動。這是關於《水滸傳》作者的,我想說的只是幾個問題。

有的同誌會問,既然作者是施耐庵,那麽施耐庵是什麽時候、從哪裏來的呢?他的人生故事呢?不幸的是,人們對施耐庵的生平壹無所知。我們能確定的只有他是浙江杭州人,當時叫錢塘。最早的版本和最早的書目都說是錢塘施耐庵,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杭州。這個問題在今天的浙江似乎不太受重視,但其他地方總是想搶施耐庵,把施耐庵當成自己的地盤。浙江杭州沒有動靜。浙江杭城的名人大概很多,也不在乎多壹個施耐庵,少壹個施耐庵。所以前陣子,江蘇有個大豐,施耐庵有個興化搶,挺轟動的。這是怎麽回事?大豐有壹座施耐庵墓,現在是文物。然後有人說,既然他的墓在這裏,施耐庵當然是我們當地的。但不,我可以告訴妳,這座墓建於20世紀40年代。當時解放戰爭時期,地方政府是民主的,就是我們* * *產黨領導的政府。這座墓是李姓縣令修建的。然後想想,40年代建的墓不能作為他籍貫的證明。然後大豐,大豐是1949之後新設立的縣。它以前沒有這個縣。歷史上有記載,說施耐庵是白居橋人,白居橋原來屬於興化,現在劃給了大豐,所以大豐在為此而戰。我曾經奉中央領導同誌之命去大豐調查過這件事。當地出現了施耐庵的家譜,地下也挖出了墓誌銘。有人說墓誌銘上的人是施耐庵,也有人說他是他的後代。這些都是假的。我們現在唯壹能知道的是,他是浙江杭州人。這裏以前叫錢塘,是他的故裏。我對他的生平事跡壹無所知,這個籍貫也比較靠譜,因為浙江很多地名都是寫水滸的,完全符合現在的地理情況。他寫了很多外省的地理,山東省的,河南省的,都是亂的。由於作者學識有限,a交通在封建社會不是很發達,所以對壹些地理情況不熟悉,出現了錯誤。不過浙江杭州附近的地名都是對的。

那麽他是哪個時代的人呢?當然,他是明朝以前的。那麽為什麽我們斷定他是元末明初的人呢?那是因為他的合作者可以確定,他的合作者是羅貫中,羅貫中在《續鬼書》裏有傳記。從這個傳記來看,他是元末明初人。合作者是元末明初的人,施耐庵也是元末明初的人。這個作者和時代是如此的堅定。不過,我只知道他姓史,不叫乃安。奈安不是壹個字,就是壹個數。那麽根據這個線索,我們可以提出壹個觀點,供大家參考。不能說他有100%的證據成立,僅供妳參考。也就是說,施耐庵可能會給。石慧是元末明初的壹位劇作家,他創作了南戲。據我們所知,趣學大師吳梅提出了這壹觀點。鄔梅在《古曲談》中說是南宋《百樂亭》的作者。但他沒說他的依據。很長壹段時間,人們在引用吳梅的話時,總會加上壹句,我不知道他是基於什麽。後來我們發現了壹個手稿,叫《典藏傳奇》,和《鬼書》壹樣,列出了戲劇家和戲劇作品。在這本《中考傳奇》中,記載施耐庵叫石慧,是《幽閨物語》和《明月亭》的作者。武媚的依據就在這裏。後來我們發現了壹本明代萬歷年間的書,叫《談三村舊委》。據說施耐庵正在給福利。然後我可以提供這個線索給大家思考,然後我們在《續鬼書》這本書裏找個人情。於是,根據《續鬼書》的介紹,石慧是杭州人。大眼睛,長胡子,很漂亮,寫戲曲。所以關於這個人情大概就是這樣了。施耐庵,除了上面所說的,現在我們沒有任何其他積極的、正面的、無可辯駁的證據和記錄。

那麽下面的問題就提出來了:《水滸傳》是作家的創作嗎?也就是說,有壹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古代小說,尤其是壹些著名的、壹流的小說,比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都是累積的作品,集體的創作。什麽是累積?也就是說從宋代、元代到明代都有很多人寫這些作品,然後逐漸積累。那麽這句話聽起來像什麽呢?有道理。但我覺得不能成立。因為累積型無非是說這個作品是基於素材的,是在那個素材的基礎上寫出來的。但我想,恐怕大部分文學作品都是以物質為基礎的,都是在物質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另外,甲料、乙料、丙料、丁料加起來不等於水滸。這個很簡單。我們有很多布料。這件和那件不是壹套完整的衣服。從這塊布到衣服,有壹道必經的程序,必須經過裁縫的巧手。沒有裁縫,妳不能用這些布料做衣服。《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就扮演了這樣壹個裁縫的角色。但他不是工匠,他是創作大師,不是普通的裁縫。

我想舉兩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壹個例子是林沖;壹個例子是宋江殺了閻婆惜。我們知道,林沖是壹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最早出現在《水滸傳》中。除了魯,以外,他是最早的。另外《水滸傳》這本書是描寫官員推民造反,把百姓趕上梁山。那麽《梁山好漢》中當官逼民造反,逼民造反,最充分準確的體現是誰呢?林沖,林沖的故事最準確最充分的體現了這壹點。但是,在《水滸傳》之前的所有文字材料中,這些文字材料包括文學的和非文學的。那我可以告訴妳,根據目前的情況,只有林沖的名字,沒有林沖的故事。那些資料裏有林沖,但只是壹個名字,並沒有關於他的故事,更沒有現在水滸傳裏寫的這些故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得不承認《水滸傳》中的林沖故事是作家施耐庵寫的。我們找不到以往材料的依據。如果妳能舉出壹個材料,說林沖的故事以前有人寫過,這個有理有據,那我的說法就可以推翻了。如果找了半天還是找不到,恐怕我的說法就有說服力了。

第二個例子是關於宋江和閻婆惜的情節。這和林沖的故事有點不壹樣。林沖的故事可以說我們在林沖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中看不到積澱和集體創作的影子。但是,在宋江殺閻婆惜這件事上,我們不得不承認他有所積累。接下來我要說的是這些資料和我們現在看到的水滸有什麽區別。這些差異是定量的還是定性的?如果是數量上的差異,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壹個累積性的作品,至少在宋江的故事裏是這樣的。如果有質的區別,那就要好好想想了。那麽這就不是作家基於前人的東西寫出來的,而是他的大腦和創造性勞動寫出來的。宋江殺閻婆惜的情節在《水滸傳》第21、22章,非常精彩。用線描的手法,有非常細致細致的描寫。我們知道古代小說《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是很少描寫生活場景的。我們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很少看到夫妻在家裏吃飯喝酒聊天,沒有,西遊記裏沒有這樣的描寫,也就是說日常生活的描寫。這是關於閻婆惜和宋江的。這是關於日常生活,尤其是壹些日常生活,以及房間裏的布置。大家去看《水滸傳》,寫得很具體。這和別的地方不壹樣,說明作者的手法很巧妙,很有藝術性。

二十壹回和二十二回寫宋江,寫得很詳細,宋江的思想有壹個發展過程。這個發展的過程開始於忍氣吞聲,從這種忍氣吞聲到忍無可忍,忍無可忍到怒不可遏,從怒不可遏到目中無人,殺了這個閻婆惜。這個過程很細致,也很合理,我們覺得很合理。不是作者強加給我們的,就像生活壹樣,符合生活的邏輯發展,是很成功的。

此外,閻婆惜這個人物也很成功,非常狠毒,而且得寸進尺。還寫了壹個小人物,閻婆惜的母親,壹個小老太太,這也很生動。這麽狡猾又普通的人。他們三個的關系很好。宋江和閻婆惜的關系並不好,但表面上勉強維持著壹種關系。這壹切都是基於鄢頗這個角色,他穿梭於兩個人之間,勉強維持著這種關系。最後當然是破了,這個鄢頗最後看到自己的女兒被殺,好像是站在宋江這邊說該怎麽辦。把宋江拉到衙門門口,她突然大叫宋江殺了人,可是她的心還在女兒這邊,不在宋江這邊。這些地方都寫得很好,這是以前的文字材料裏沒有的。

我們現在來做壹個比較,比較是兩個比較:壹個是《水滸傳》和元雜劇的比較,壹個是《水滸傳》和大宋宣和軼事的比較。因為元雜劇也寫了宋江和閻婆惜。《大宋宣和軼事》中也有兩處寫的。讓我們看看有什麽不同。元代雜劇《水滸傳》中的戲份多達七八部。每個角色壹上臺,宋江就上臺了。他有壹個開場白來告訴我我是誰,我怎麽樣。所以現在我們來舉個例子。高文秀《黑旋風雙貢獻》中,宋江在這裏的開場白到底是什麽?其他劇中,宋江的開場白和這壹段差不多。以此為代表吧。我們來聽聽他是怎麽評價這個白牌手的。他說我年輕的時候曾經是鄆城縣的壹個收筆人。因為喝酒殺了閻婆惜,這意味著他喝醉了,殺了閻婆惜。把燭臺踢翻,壹腳把燭臺踢翻。當燭臺被踢翻時,燒著了房子。房子燒起來的時候,燒到了人。多少人被燒傷了?不,至少有壹個。是個死人。它被燒毀後,他跑了。逃跑後,政府抓住了宋江,而且抓得很緊。宋江沒有辦法,投降了。自首後怎麽判他?兩件事,第壹,打四十棍;第二,發配江州。這是元雜劇裏寫的。宋江和閻婆惜這個事情,就是這麽壹個說法。我們把這個說法和現在看到的《水滸傳》中的描述做壹個對比。有什麽區別?這個區別是很大的,而且是本質上的區別。

有兩點需要註意:第壹,宋江為什麽要殺閻婆惜?他殺害閻婆惜的原因是什麽?第二,宋江的罪名是什麽?從這兩點來做個比較吧。按照元雜劇的說法,他殺死閻婆惜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喝醉了,這就是原因。第二,他的罪名是什麽?第壹,殺了閻婆惜;第二,燒掉房子;第三,燒死人;第四,逃避。那麽,讓我們聽聽。宋江在四點鐘帶著四十根棍子被送到江州。我覺得這句話並不重。殺了至少壹個人,燒了至少壹個人,逃了出來,燒了房子。打四十棍送江州,應該說這句話並不重。那麽這個情況,這個宋江值得讀者同情嗎?有對與錯,美與醜,善與惡的區別嗎?妳可以說不是,這就是元雜劇中描寫的宋江和閻婆惜的關系,他們的故事也不過是這樣壹個輪廓。那和現在不壹樣了。這是第壹個對比。

第二個比較是把《水滸傳》和大宋宣和軼事進行比較。看看《大宋宣和軼事》裏是怎麽描述宋江和閻婆惜的。《大宋宣和軼事》中關於宋江和閻婆惜有兩點兩處:第壹處,有壹天,梁山的頭領罩著他們,想起宋江對我們很好很親切,就派人劉唐給宋江送禮。什麽禮物?柴進,壹對柴進。宋江呢?妳接受了嗎?宋江收下了。收下後給誰?把它給閻婆惜,閻婆惜會收集它。所以這是寫在壹個地方。第二次,宋江回家探親,從梁山泊回鄉探親,見父親。看完醫生後,他發現閻婆惜和壹個叫吳偉的男人有不正當的關系。然後,當他到了那裏,他看到這兩個男人依偎在壹起。宋江見此情景大怒,拔劍壹刀將兩人斬殺。這是大宋宣和軼事寫的。宋江殺閻婆惜就是如此。這些描述可以說是非常簡單扼要,只有骨頭沒有肉。水滸傳的描述是有骨有肉。

這個“大宋軼事”的描述仍然提出了壹個問題:宋江為什麽要殺閻婆惜?原因是什麽?因為在水滸傳中,晁蓋給宋江寫了壹封信,又被閻婆惜看到了。另外,他給了壹百兩黃金,但是宋江沒有接受。而在大宋宣和軼事中卻沒有這樣的描述。只描述了壹對金釵,沒有晁蓋給宋江的信。所以,有壹個問題。在《水滸傳》中,主要是因為她得到了閻婆惜脅迫和威脅宋江的信。她認為這封信是妳宋江與梁山通奸的證據,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了。另外,閻婆惜為什麽要敲詐宋江?是因為信上說給他壹百兩黃金,實際上宋江沒有,閻婆惜要他交出來。現在,沒有了,只是壹對金釵,而且這個金釵在她手裏,他也沒說是誰的,她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個金釵是晁蓋的,是梁山送給宋江的。所以宋江殺了她只是因為看到她和吳偉摟摟抱抱,就殺了她。所以也就是說,這個罪名無非就是情殺。水滸傳裏描寫的這些都沒有了。《水滸傳》說,第壹,妳和梁山有壹腿,我要在官府告妳。宋江是連連退讓,壹個* * *是退讓了三步,最後壹個是得寸進尺,最後沒有辦法殺了她。在這裏,這些情節都沒有了,就是我看到壹個男的摟摟抱抱,殺了她。這不是很有說服力。這樣的描寫沒能打動人心,也沒能引起人們對宋江的憐憫和同情。

水滸傳裏,讀了這個故事,讀者的同情是對宋江的,讀者的譴責是對閻婆惜的。但是到了元代,大宋宣和的雜劇或者軼事都沒有了。這些都過去了,宋江也不值得同情了。是很平常的事情,只有骨頭沒有肉的故事。這裏呢?有很本質的區別。不同的是,施耐庵在這樣壹個骨頭沒有肉的基礎上加了很多肉,很有創意。是壹個大藝術家加進去的,豐富了這個人物的形象,讓故事變得合理。也就是說,這種區別,表現了壹個偉大的作家,壹個語言文字大師,和壹個記錄壹個故事的非常普通的記錄者之間的區別。那麽我們不得不承認《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是壹位偉大而富有創造力的作家。我想,在世界文學史上,在中國文學史上,就小說而言,所有壹流的、偉大的作品,都是個人的創作。大眾創作不可能是在歷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偉大的、壹流的、累積的作品。

我們常說,認識人,談事。可惜我們對《水滸傳》作者的生平和家世沒有考證,只是知之甚少。但這不會妨礙水滸作者成為壹個偉大的、有創造力的作家。那麽我覺得今天聽了劉老師的演講,對我們閱讀和理解《水滸傳》會更好。最後,感謝劉老師的精彩演講。(來源:cctv-10《百家講壇》欄目)

  • 上一篇:有壹種疲倦和疲憊的感覺。說說收藏。
  • 下一篇:死無對證遊戲攻略死無對證遊戲死無對證詳細攻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