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清明上河圖》的真跡在哪裏?

《清明上河圖》的真跡在哪裏?

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為宋代畫匠張擇端的傑作,是中國繪畫史上的瑰寶。然而,自此畫問世以來,描摹仿繪者就代不乏人,到底有多少個不同版本,也沒人說得清,致使今日存世的《清明上河圖》魚龍混雜,真偽難辨,究竟哪壹本是張擇端的真跡呢?

畫家張擇端,字正道,密州諸城(今屬山東)人,幼年時在家鄉讀書,長成遊學於京城開封,後學繪畫,本工界畫,喜歡畫“舟車市橋郭徑”,傳說北宋徽宗時曾供職於翰林圖畫院。他的《清明上河圖》以長卷的形式,生動細膩地描繪了汴京東南城區河道兩岸街市的繁華圖景,展現了北宋都城的面貌特色及各類市民生活的現實場景。圖系絹本,淡墨著色,畫幅高約二十五厘米,長約五百二十八厘米,繪人物千余,動物百余,船二十余艘,車轎二十余乘,此外“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珍奇市易”,“八方爭湊,水陸成通”,壹派繁榮太平景象。圖卷真實、全面、細致地描繪了北宋都市生活的各個方面,時代氣息濃厚,刻畫生動入微,提供了許多文字無法描述的形象資料,對了解和研究當時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為第壹手的重要材料。此圖的藝術手法也十分高超,橫向的全景式構圖,將極其繁復的場景處理得有條不紊,統壹和諧,筆法精細謹嚴,設色清淡典雅,人物生動傳神,器物細致逼真。作為舉世聞名的風俗畫佳作,此圖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難以估量,代表著宋代社會風俗畫的最高成就。

張擇端將這幅歌頌太平盛世的畫卷呈現給了皇帝,酷愛書畫且擅長丹青的徽宗見畫甚喜,他用瘦金體親筆在畫上題寫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並鈐上了皇帝專門用以鑒賞和收藏藝術品的雙龍小印,然後珍藏秘府。

然而靖康之難很快發生,繁華的汴京城轉瞬毀於戰火,宋代皇家秘府中的名畫與全部財寶也壹起被金兵掠奪壹空,《清明上河圖》也淪落到金兵手中。這幅畫是否引起金國上層統治者的註意,現已很難說,如《清明易簡圖》上據說有“金太祖題字”和“金章宗題簽”。不過它很快就以普通字畫的身價在民間輾轉變賣,北宋遺民張著、張公藥、酈權、王硐、張世積等人先後得到過此畫,賞畫思故國,他們分別於畫後題詠,留下感人詩篇,張著等還寫了記事題跋。

同時有人認為,張擇端隨著難民的隊伍流亡到南方,目睹了國家和民眾所遭受的災難,他的愛國情懷和藝術造詣,經過這段生活的磨煉有了新的升華。來到南宋臨安(今杭州)後,決定重新再作此圖。當時國破家亡的痛苦,震撼著廣大人民的心靈,壹切愛國愛鄉的人們都對故都難以忘懷。張擇端也同樣懷念著汴京的壹山壹水壹草壹木,緬懷往日的繁盛景象,常覺愴然欲涕。他早年熟悉且描繪過的汴河、街市、宮觀、樓閣,再次信筆繪來,壹架架橋梁,壹艘艘航船,壹家家店鋪,壹群群人物,綺妮的景色更加動人,都市的生活更加繁華。張擇端重繪此圖,不僅僅它是自己的得意之筆,更由於能在其中寄托深沈的感情。明代畫家董其昌《容臺文集》中評論道:“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皆南宋時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但也有學者以為,根本不存在張擇端南渡後再繪壹說。

不過,思念故國,收復失地,是南宋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清明上河圖》成為了表現這壹主題的重要藝術作品。隨著人們懷念汴京之情的日益強烈,這幅畫的社會意義和精神價值也不斷提高,於是有摹本開始出現,摹本所繪,人物愈多,事物愈繁,筆路愈細,價格也不斷攀升。總之,南宋以後,描摹仿繪者就代不乏人。

據說,元代時《清明上河圖》的真跡曾被重新收入皇宮,但不久就被翰林學士趙孟頫用贗品調包而盜了出來。也有人說,元宮真跡是被壹裝裱匠用臨摹本換了出來,並隨即賣給了壹位酷愛書畫的顯官。至正十壹年(1351),江蘇泰和人楊準購到此畫,曾將此畫的流落經過錄於圖後。明代弘治年間,畫落到大理寺卿朱文徵手中,常與文人雅士***賞,李祁、吳寬等人落有題跋。正德年間,畫為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所得,他在圖後二次書寫長篇跋文,對畫推崇備至,評價極高。到嘉靖年間,畫轉至兵部尚書陸完的手中,他亦作跋留念。此後為奸臣嚴嵩搞到,隆慶時,嚴家被抄。此畫再度收入皇宮。傳說,壹小太監打開內府藏閣的箱子,盜畫後正欲逃走,卻撞見來人,只好將畫藏在禦花園的石罅中,不料當晚天降暴雨,接連二日三夜不停,石罅被水淹沒。等到雨停水退,小太監再來取時,壹代名畫已糜爛不可復理。此畫真跡遭此滅頂之災而失傳,錢謙益《牧齋初學記》諸書對此事有較詳的記載。

也有人認為,此畫真跡遭毀是個謊言,實為壹個叫馮保的太監從宮中偷走,為掩人耳目便捏造了這個故事。萬歷六年(1578),馮保在圖後題跋,稱自己為“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兼掌禦用幹事司禮監太監”。以後,此畫又被變賣,清乾隆年間,為學者型官員畢沅購得,其弟畢瀧也極贊賞,畫上鈐有兄弟二人的印記。畢沅死後,畢家被抄,此畫遂入清宮,收在迎春閣內,乾隆加以題跋,嘉慶也對其珍愛有加。1911年後,末代皇帝溥儀以賞弟弟溥傑為名,盜出宮外。1932年,建立偽滿洲國,此畫又來到長春的偽皇宮東院圖書樓中。1945年,日本戰敗,偽滿皇宮失火遭劫,大批文物失散,包括此畫。第二年,解放軍攻下長春,收集到偽滿失散的珍貴字畫十余幅,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圖》,此畫最後調入北京故宮博物院。可惜,相傳徽宗所題五個字畫名的禦書題簽,及皇帝專門用以收藏藝術品的雙龍小印,到明朝中葉就已亡佚,今日不復可見。也有學者認為,本來就沒有宋徽宗的題簽。

上述有關《清明上河圖》真跡的流傳歷史,其實只是許多種說法中的壹種。由於摹本與真跡時或難分真偽,所以其流傳過程撲朔迷離,眾說紛紜,還有許多流傳國外者。據有關資料統計,僅清代皇宮所藏摹本就有十二幅,溥儀曾將其中四幅贈給胞弟溥傑。目前國內外公私所藏的《清明上河圖》有三十多幅,大陸藏十余幅,臺灣藏有九幅,美國藏有五幅,法國藏有四幅,英國和日本各藏有壹幅。至於流傳到社會上還有多少幅,沒有人能弄清楚。究竟哪壹本是張擇端的真跡?書畫界與學術界經過長期探討,目標已集中在分別收藏於臺灣、北京和美國紐約的三本《清明上河圖》。

臺灣學者劉淵臨認為,收藏於臺灣故宮博物院的《清明易簡圖》,圖上有張擇端的親筆題款“翰林畫史臣張擇端進呈”,因而是“道地的真本”。學者鄭振鐸、徐邦達認為,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石渠寶笈三編》註錄本《清明上河圖》,從宋至今的流傳經過頭緒清楚,有關題跋、印鑒也都歷歷在目,此畫具有濃郁的北宋畫風,應是張擇端的真跡。而學者董作賓則認為,美國孟義君得自於抗戰勝利後之北平的《清明上河圖》,有北宋宣和年間的特殊證跡,認為該圖是張擇端獻給皇帝的真跡,定為“元秘府本”,現藏紐約的博物館。

有學者指出,要鑒別真偽,關鍵在於搞清《清明上河圖》別本產生初始的情況,及其歷史流傳的脈絡,方能還各本以歷史本來面目。據有關文獻資料分析,《清明上河圖》別本最初發現於元代,當時有“秘府本”與“似本”兩幅。當時,楊準跋文中稱:“圖初留秘府,後為官匠裝池者以‘似本’易去。”就是上面說到的元代時,裝裱匠以臨摹本偷換了真跡,這臨摹本後稱“似本”,實為元代作品,顯然是贗品。到了明代,又出現張英公收藏的“稿本”。王世貞《弁州山人四部稿續稿》卷壹六八《清明上河圖別本跋》說到,張擇端的“稿本”,“於禁煙光景亦不似”。清明寒食,民俗禁煙,“不似禁煙光景”就是說畫得不是清明時節,或許是張擇端此畫的早期手筆。

先來看臺灣的《清明易簡圖》。沈德潛《清明易簡圖疏解》記:“張擇端清明畫圖,本有二幅,壹在張英公家者,名《上河圖》,有張著跋;壹留汴京者,無跋,意即《易簡圖》也。”沈氏明確告之,《清明易簡圖》是張公英所收藏的“稿本”之外的另壹本《清明上河圖》。而“秘府本”真跡如果在明末的滅頂之災中失傳,那麽《清明易簡圖》最多是元代的“似本”,元人蘇舜舉在元貞元年(1295)首跋《易簡圖》時,就開宗明義道:“清明易簡新圖成。”說明它是新近畫就的,圖中還可見壹些元代事物:如元代獨有的官方文化機構“奎章閣”,棉紡技術經黃道婆改良後才傳到北方的“吳淞細密花布”等。所謂張擇端的親筆題款壹事,實是不可信的,主要是“翰林畫史”之稱,宋畫院並無此官稱;劉淵臨把張擇端稱為金人,而金朝也無此官稱。尤其是其畫上還有“金太祖題字”,從時間上就可看出這在作假,所以清乾隆題跋時就壹針見血地指出:“蓋出於庸手妄作。”尤其是整部畫的風格,經仔細比較,與宋代畫院風格截然不同。所以判斷臺灣的《清明易簡圖》基本是贗品,至於是元代作品,還是明代作品,學術界還有爭論。

再看北京故宮的《清明上河圖》,除了上述題跋、印鑒、畫風諸證據外,其畫面上卻出現了扇子、西瓜、新酒、光身兒童、遮陽草帽等顯然是秋天的景色,恰如上述“於禁煙光景亦不似”的特點,那就有可能是“稿本”。此畫還不見有宋徽宗瘦金體的簽題和他的雙龍小印之印記,那麽是因為此“稿本”沒有呈現給皇帝,還是年代久遠,賞玩時時磨壞而在裝裱時被裁割了呢?然而也有學者不同意它描繪的是秋景(詳後謎),並認為它就是真跡。指出判斷真偽幾個關鍵是:壹看城墻畫得如何?宋代東京的內城與外城均為土墻,只有北京《寶笈三編》本畫的是土墻,其他各本均為磚墻。二看虹橋畫得如何?據《東京夢華錄》載,此橋是木結構的單孔橋,“其橋無柱,皆以巨木虛架……宛如飛虹”。也只有北京《寶笈三編》本屬於這壹橋式,其他圖本均為大型單孔石拱橋。三看城樓畫得如何?北京《寶笈三編》本僅畫城樓,並無甕門,類似東京內城之制;其他圖本均有甕城,不符合東京外城之制。四從繪畫風格上看,只有北京《寶笈三編》本符合宋代畫院的筆法。以上諸點,可以證明北京《寶笈三編》本就是張擇端的真跡,不過這並沒有得到學術界的普遍承認。

關於美國紐約收藏的“元秘府本”,董作賓進行了詳盡考釋,根據徽宗瘦金體題跋,認定該圖是張擇端“宣和二年七月”之前進獻皇帝的真跡。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它是《清明上河圖》的晚期贗品,其題跋與別本往往有些許不同,但也難辨真偽。學者那誌良1977年出版的《清明上河圖》研究成果,對臺灣、北京、美國紐約三個版本進行了認真的比較研究,最後還是不敢肯定哪個是張擇端的真跡。

這件享譽古今中外的傳世傑作,可稱我國繪畫史上的無價之寶。在它問世後的八百多年中,曾被無數收藏家和鑒賞家所贊嘆欣賞,也時為藝術家和商人所描摹仿制,更是帝王權貴們搜羅豪奪的對象,它輾轉飄零,歷經劫難,最後人們卻不識廬山真面目。除了其真偽難以辨認考訂以外,再如據圖後明人李東陽的題跋考證,《清明上河圖》的最前面還應有壹段遠郊山水,但在現存畫卷中卻闕如。專家們還認為,此畫後半部不應該在剛壹進入開封城便戛然而止,而應畫到金明池才結束。那麽,《清明上河圖》有沒有被後人裁去最前壹段,或佚去後半部呢?

  • 上一篇:李尋歡身上有多少把飛刀?用飛刀扔壹個不是很浪費嗎?
  • 下一篇:梅瓶就是插花用的瓶子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