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火機的歷史
有人說打火機、鋼筆、手表是男人最重要的三大配飾,從中可以看出壹個男人的品味和地位。打火機雖小,卻體現了鍛造、齒輪、彈簧、摩擦、燃燒等物理化學的基本要素。這個火柴盒大小的金屬盒子有20多個零件,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和工業文明的發展。
最原始的打火機是由火石打火機衍生而來的。當彈簧扳機被拉動時,它撞擊打火石產生火花並點燃樹葉。打火機作為壹種小型火器,根據使用的燃料可分為液體打火機和氣體打火機;按點火方式可分為火石打火機和電子打火機。
火在早期人類文明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人類對火的認識是從最初的恐懼和恐慌到積極利用,最後通過制作火種來達到造福人類的目的。自人類文明到來以來,“火”壹直在人類進化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核心角色。壹旦我們的古代祖先開始知道如何控制火,他們就向文明的進程邁出了關鍵的壹步。在這些過程中,從青銅時代的原始工具到今天的電子打火機,人類壹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最有效、最簡單的生火方法。毫不誇張地說,打火機的發展是人類文明進程的縮影。
現代打火機的鼻祖可以說是16世紀歐洲的火絨箱和同名的火絨箱(也叫“火煉兒”,外國人叫“查克-馬克斯”)。蓮子和歐洲的火絨盒有些不同。它的火絨是用火絨盒連接的,而歐洲的火絨鐵是用鏈子拴著的。然而,這兩者的工作原理是壹樣的,它們都是通過敲擊鐵來點燃易燃物,從而產生火花。不同的是,打火盒是用鐵鏈拴在壹邊的,而打火盒是完全壹體的。後者屬於中國。世界上第壹支手槍問世不久,就出現了第壹個早期的打火機。
世界上第壹支手槍問世後不久,第壹個類似手槍的打火機問世,因為是由手槍改過來的,叫火絨手槍。這種打火機長期以來被用作身份象征和辦公室裝飾。
18世紀,出現了用繩子點燃的打火機。接下來是由磷和煤油或蠟制成的打火機、剛玉砂輪、火柴桿和汽油打火機。1854年克裏米亞爭端爆發,使卷煙業得以迅速發展。在此之前,只有東歐和巴爾幹半島的人吸煙,而西歐人主要嚼煙和煙鬥。打仗的時候,東歐人可以在戰鬥間隙抽幾口煙,但對手往往剛裝壹袋煙就聽到行軍的號角聲,可見香煙的優勢。香煙的出現讓吸煙越來越方便,也刺激了人們對打火機的需求。打火機逐漸發展到用打火機輪點燃火柴繩,再用火柴繩點燃汽油的方式。這期間由於磷的發現,火柴也出來了,所以很多打火機也被設計成火柴盒。發生在18世紀-19世紀中期的工業革命,使歐洲的每壹個行業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包括更輕的裝置的制造。在1853 -1856的克裏米亞戰爭中,似乎最大的贏家不是某個國家,而是蓬勃發展的煙草業。結果,卷煙工業和打火機制造業成了密不可分的雙胞胎。1898左右,引信技術的打火機誕生了。它立即成為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的產品。這種產品叫“神奇袖珍燈”,使用雷管和擊火的原理和現在的玩具槍頗為相似。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更好的打火機被制造出來並出售。打火機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促銷禮品的最愛,冒險或旅行的紀念品,甚至只是珍貴的收藏品。到20世紀初,火絨箱的時代已經結束,消費者需要更方便、更便宜的選擇。這壹時期的發明有電子打火機、電池打火機、甲醇打火機,還有世界第壹打火機品牌which,堪稱打火機中的“大國”。
1920年,法國出現了燈芯打火機。燈芯浸有硝石粉,很容易被火花點燃。後來改成了燈芯浸在苯裏的苯打火機。這種打火機有時會漏油,需要經常更換。
二戰後,氣體燃料打火機出現,逐漸取代苯芯打火機。從天然氣中提取的丁烷氣體被壓縮成打火機。使用時,丁烷氣體從打火機頂部噴嘴噴出,被打火機點燃。可以通過調節噴射的氣體量來控制火焰的大小。丁烷氣耗盡後,可以從打火機底部的閥門充入。
打火機的點火系統也改進了很久,越來越完善。舊的點火系統由火石和火石輪組成,火石是鐵和鈰的合金。1906年,奧地利化學家發現這種合金材料具有產生火花的特性。將打火石放入打火機時,磨掉蓋子上的鐵輪銼,使打火石產生火花。
火是人類文明最原始、最基本的發明,從此成為人類生活的基本元素。打火機壹直是生火的發明。20世紀初,當奧地利科學家奧爾·馮·韋爾斯巴赫(Auer von Welsbach)發明打火石或燧石時,打火機成了最新、最簡單、最安全的產生火焰的生活小器具。打火機體現了20世紀的科技進步,遍布全球,壹度造成了壹次性的風氣。時至今日,中國大部分人的口袋裏都裝著壹次性塑料打火機。
從世界上第壹個打火機發明到現在已經幾百年了,發展變化很大。從最早的只註重實用性,逐漸融入制作者的藝術靈感。不同國家、不同創作風格的工匠制作的打火機,風格各異,給壹平方英寸大小的打火機帶來了無限的藝術生命力。
相信從以上對打火機歷史的簡要回顧中,我們都發現,這個看似簡單普通的物件,有著許多精彩的故事,與人類文明的發展交織在壹起。雖然今天最新的打火機仍然帶著原始照明工具的影子,但是每壹個愛好者都會承認,值得收藏的打火機絕對是優秀的技術和優秀的設計的結合,它們都凝結著人類無盡的創造力。也正因為如此,打火機成為了從貴族到平民都喜愛的收藏。
打火機燃料發展簡史
打火機燃料經歷了火絨、火柴繩、硫磺、磷(紅磷、白磷)、石蠟、煤油、酒精/香水、氫氣、甲烷、氣體到汽油、丁烷。其中,汽油在汽車還沒有使用的時候,就已經被選為打火機的燃料。
丁烷(C4H10)
丁烷由於碳原子和氫原子的成鍵狀態不同,可分為正丁烷和異丁烷。分子式相同但原子成鍵狀態不同的物質稱為同分異構體。丁烷和丙烷壹樣,使用液化石油氣作為燃料。與丙烷相比,由於其沸點高,在冬季或寒冷地區難以氣化。但在室溫下2atm左右即可液化,所以不會產生高壓,多作為較輕的燃料,在化學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
這壹過程反映了打火機燃料的發展趨勢:從不易點燃到易燃,從固態到氣態再到液態,從不安全到安全,從單純的實用性到藝術性的考量。
打火機點火問題的解決過程
燃料問題看似容易解決,但問題是產生火花的方式。
鉆木取火
由持續的摩擦和熱量引起的兩根棍子之間的火花。“火”是原始部落經濟和信仰的驅動因素。在當時,火或火種在人們心中具有神聖的意義和神秘的魅力,這不僅是他們獲利和溫暖的源泉,而且充滿了不可控制性。
鏡頭聚焦
在中國古代,利用玻璃或冰的折射來聚集光線被用作計時的工具。在博物館的藏品中,妳可以看到壹個炮管的模型,它每天都指向太陽的正午。而且槍管口安裝了壹個鏡頭,下面放了推進劑。當中午到來時,鏡頭將陽光聚焦在火藥上,引起點火。當“時間槍”響起時,表示正午的時間到了。
打火機輪
它實際上是由奧地利奧爾開發的。奧爾發現,鐵鈰合金制成的金屬在摩擦時容易產生大面積火花。這種金屬是以奧爾命名的。起初,奧爾金屬制成的圓形燧石輪不是銼形的。經過壹番摸索,它發育成火石,放入火石管中。為了保證滅火輪火石之間有足夠的壓力,火石下面有彈簧,摩擦輪子可以產生火花。奧爾解決了火花引起的問題,至今仍是打火機點火的主流方式。但人們壹開始並沒有想到用轉輪,而是用了半轉輪,但很快就意識到這種往復式半轉輪的缺點是打火石磨損太快,因為打火石即使不打火也要磨。
催化點火
1823年,德國化學家德伯勒在實驗室發現,氫氣遇到鉑絨會著火。這壹發現激勵他嘗試打火機。德伯勒納用壹個小玻璃圓筒盛適量稀硫酸,圓筒內裝有內胎,內胎內裝有鋅薄片。玻璃圓筒上裝有帶噴嘴的頂蓋、鉑絨和開關,內管中的鋅片與硫酸接觸產生氫氣。壹定量的氫氣產生的壓力會將內管中的硫酸排入玻璃管中。打開開關,內胎裏的氫氣就會沖到鉑棉上,著火。內管和玻璃管內的壓力重新平衡,硫酸再次進入內管,與鋅片反應生成氫氣。於是世界上第壹個打火機誕生了。但它有體積大、攜帶不方便、玻璃外殼易碎、有硫酸溢出的危險等缺點,壹直沒有得到推廣。(圖)(現代電子點火氣體打火機結構圖)
電火花
燃燒液體和氣體燃料的現代汽車都是由火花塞點燃的。電池提供電力。
另壹種打火機使用幹電池作為點火的動力。壹種采用9-12伏層狀錳電池。當開關打開時,盒子裏的微型變壓器將電壓升至9000伏,產生火花並點燃燃料。還有壹種帶水銀電池和集成電路的打火機,會產生高壓火花。這種打火機只需要定期更換電池和補充燃料。
壓電效應
二戰期間,彈藥專家利用壓電效應引爆炸彈。炸彈的前端裝有類似酒石酸鉀鈉和壹些陶瓷的晶體。當受到強烈沖擊時,會在瞬間產生高壓電荷,引爆炸藥。戰後,日本成功地將壓電效應應用到打火機上,在30000-40000秒內產生6000-8000伏的高壓,使產生的火花點燃丁烷,省去了幹電池或打火石。
當火花問題和燃料問題解決後,打火機行業迅速發展。19年底20世紀初,到處都是打火機工廠,有的是金屬的,有的是膠木(酚醛樹脂)的,真的是百花齊放。
現代打火機的功能越來越多。除了點煙器,還有很多特殊的打火機,比如點煙鬥的,點雪茄的,點壁爐的(當然還有燃氣竈)的,甚至還有更多功能的。
管道的形狀決定了打火機必須是傾斜的,甚至是水平的。防風網側面有壹個帶圓孔的Zippo打火機。當打火機靠近管子時,火焰會被吸到管子裏。有些豪華打火機(如杜邦、登喜路)著火時能點燃壹根粗大的哈瓦那雪茄很長時間。壹些昂貴的打火機可以通過改變噴嘴來加厚火焰,從而轉換成雪茄打火機。壹些使用Zippo打火機的人認為Zippo的火焰寬廣穩定,非常適合點燃雪茄。用Zippo點燃雪茄的正確步驟是:首先,打開蓋子,等待3到5秒,讓燃料的香氣揮發;2.點火,燃燒3至5秒,燒掉燃料中的香氣;第三,點燃雪茄。雪茄應該在火焰最亮處上方壹厘米,不要太靠近火焰。無論如何,品味好的人是不會用壹次性打火機的。
可支配消費的浪潮“以不變應萬變”
第壹,打火機和火柴使用的原料不同。壹次性氣體打火機使用的原材料有ABS和as塑料顆粒、丁烷氣、銅、鐵、鋁、火石等。而火柴生產中使用的原料主要是木材、鉻、鋅、硫等易燃化合物。
第二,打火機和火柴生產的工藝流程不同。壹次性氣體打火機的生產是用註塑機將ABS作為塑料顆粒註入外殼,然後手工焊接,組裝26個零件,充入丁烷氣體,最後試火裝箱,完全是手工操作。火柴是由自動生產線生產的。木頭被切成具有壹定細度的莖。幹燥後,硫,鉻,鋅和其他摩擦易燃化合物被添加到莖的頂部。
第三,打火機和火柴的點燃方式不同。壹次性氣體打火機是利用外力作用在砂輪上,砂輪摩擦火石產生火花,從而達到點火的目的。它只燒氣體,不燒本身。火柴在頂端摩擦鉻、鋅、硫等化合物,從而燃燒自身,達到生火的目的。
4.打火機和火柴的使用壽命不同。目前,在中國的發展中國家,火柴並不是主要用於點火,而是已經廣泛應用於廣告產品,主要是禮品,尤其是酒店、餐廳和休閑場所,而且體積小,使用次數不超過十次。而壹次性氣體打火機體積更小,更便於攜帶,使用壽命超過1000次,安全性能好。
五、打火機和火柴環保不壹樣。打火機著火後,氣體燃燒,火焰大小可以調節。氣體用完後,塑料、銅、鐵和鋁可以回收再利用。燃燒時不會釋放有毒氣體。火柴是靠摩擦點燃的,火焰沒有規律。燃燒時會向空氣中釋放壹種含有鉻、鋅、硫的有害氣體,生產過程中會大量砍伐木材,不利於保護生態環境。
打火機的優點
打火機是科技的進步,是WTO支持和鼓勵的,是對原有取火方式的替代,這也標誌著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也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減少木材的砍伐,減少人為向大自然釋放有毒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