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籍(前232—前202)字羽,通常被稱作項羽,中國古代著名將領及政治人物,漢族,秦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末時被楚懷王熊心封為魯公,在前207年的決定性戰役巨鹿之戰中統率楚軍大破秦軍。秦亡後自封“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遊的梁楚九郡.後在楚漢戰爭中為漢高祖劉邦所敗,在烏江(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項羽的勇武古今無雙(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他是中華數千年歷史上最為勇猛的將領,“霸王”壹詞,專指項羽。
著名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中國歷史上的最強武將。是力能扛鼎氣壓萬夫的壹代英雄豪傑。號西楚霸王。大澤鄉起義不久,項羽在江東斬郡守後崛起,舉兵反秦。率軍入關中,以五諸侯滅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冊封十八諸侯,大政皆由羽出,號為“霸王”,權同皇帝。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他的出現,為中國的歷史掀起了壹場風雲,寫下了壹段不朽的神話。 項羽,原籍秦時的下相(今江蘇宿遷),自漢以後經多次調整,九六年宿遷成立二級市,以項王故裏為市區。壹種說法認為霸王故裏就在當今新沂馬陵山鎮。
漢書記載 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是謂以霸道取天下,以王道治天下)
國家:西楚
爵位:霸王、魯公
謚號:西楚霸王 (稱王時亦自號西楚霸王)
身份:將門之後---義軍首領(前209-前207)---諸侯上將軍(前207-前206)---西楚霸王(前206-前202)
身高:據《史記》記載,身高八尺有余,漢書記載為八尺二寸,合今1.8942米
父名:項超
叔父:項梁
寵妾:虞姬
座騎:踏雪烏騅馬
兵器:楚戟(演義為虎頭盤龍戟)
項羽精通十八般兵器,其中獨愛百兵之霸——戟!傳說項羽起兵之前會稽郡曾天降隕石,後項梁私下請當地鑄造兵器的名人們來用此石取鐵為項羽鍛造兵器,經九天九夜終鍛成壹桿巨型虎頭盤龍戟,長壹丈二尺九寸,重129斤,僅桿就有碗口般粗細,項羽為其起名曰“鬼神”!此戟常人需兩人齊力方可擡動,然項羽天生神力使此戟只用單手,後來更自創出壹套無敵的招數“單手十八挑”! (以上來自於蘇州評話)
鎧甲:烏金甲(在鍛造中加入烏金強化堅固性,烏金甲為黑色)、虎皮紅戰袍
特征:中國史書上記載項羽目有重瞳。目有重瞳(其實是壹種病)者,中國史書上記載有重瞳的只六個人:倉頡、虞舜、項羽、呂光、魚俱羅、李煜。倉頡是黃帝時代的造字聖人;虞舜是禪讓的聖人,孝順的聖人,三皇五帝之壹;呂光則是十六國時期橫掃西域的後涼國王;魚俱羅相傳是擊殺猛將李元霸隋朝名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後主,著名的詞人,文學家;項羽則是曠古絕今的“西楚霸王”。
少年英雄
帳下五大將
龍且,秦末名將。生卒年不詳,是項羽手下第壹猛將,與季布、鐘離昧、英布、虞子期為楚軍五大將。曾被封為司馬。自幼與項羽壹起長大,情若兄弟。隨項羽叔父項梁起義,後與田榮合軍救東阿,大破秦軍於東阿。英布背楚之時,項羽使龍且點兵十萬往擊之。龍且與英布戰,大破之,英布逃離九江歸漢。項羽聞韓信已舉河北,破齊、趙,而且想要擊楚,派龍且帥二十萬眾往擊之。韓信與龍且大戰,詐敗,引龍且中水淹之計。龍且力戰漢諸將,雖有萬夫不當之勇無奈敗局已定,終被漢騎將灌嬰斬殺,楚軍大敗。韓信後自立為齊王。項王聞龍且戰死大為傷感。
項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通常被稱作項羽,中國古代傑出軍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秦末起義軍領袖。華夏族。下相(今江蘇宿遷)人。秦末隨項梁發動會稽起義,在前207年的決定性戰役巨鹿之戰中大破秦軍主力。秦亡後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遊的梁、楚九郡。後在楚漢戰爭中為漢王劉邦所敗,在烏江(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項羽的勇武古今無雙(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他是中華數千年歷史上最為勇猛的將領,“霸王”壹詞,專指項羽。
生當做人傑,死亦做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大事年表
公元前232年 項羽出生於楚國下相
公元前209年 項羽追隨叔父起兵反秦
公元前207年 項羽破釜沈舟大破秦軍
公元前206年 項羽設鴻門宴招待劉邦
分封諸侯 自稱西楚霸王
楚漢戰爭開始
公元前205年 以3萬騎兵大破56萬漢軍
公元前203年 項羽與劉邦簽訂鴻溝協定
公元前202年 項羽大敗於垓下之戰
項羽自刎於烏江時年31歲
漢高祖劉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壹說原名季),沛郡豐邑中陽裏(今江蘇豐縣)人,漢族。出身平民階級,秦朝時曾擔任泗水亭長,起兵於沛(今江蘇沛縣),稱沛公。秦亡後被封為漢王。後於楚漢戰爭中打敗西楚霸王項羽,成為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高祖,漢景帝時改為太祖,自漢武帝時期司馬遷開始,多以最初的廟號“高祖”稱之,謚號為高皇帝,所以史稱漢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漢高帝。他對漢民族的統壹、中國的統壹強大,漢文化的保護發揚有決定編輯本段早年經歷
公元前256年(壹說為前247) 劉邦誕生於沛郡豐邑中陽裏(當時屬楚國,今江蘇豐縣)。
公元前209年10月 劉邦在沛縣揭竿而起,成為秦末農民起義主要領袖之壹。
公元前208年 劉邦受楚懷王之命西征滅秦
公元前208年 劉邦擊敗秦郡守
公元前207 劉邦藍田之戰消滅秦都城主力軍隊
公元前207年12月 劉邦首先入關推翻暴秦,約法三章穩定局勢。
公元前206年, 劉邦受封為漢王,建立漢國,漢朝由此肇基。
公元前206年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
公元前206年 劉邦依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平定三秦,占領關中
公元前205年 彭城之戰受挫
公元前203年 劉邦成臯之戰以少勝多,擊滅楚大司馬曹咎和塞王司馬欣
公元前203年 滎陽突圍
公元前202年 鴻溝議和
公元前202年 垓下之戰用四面楚歌之計,壹邊減少傷亡,壹邊擊敗項羽,滅楚國
公元前205年-公元前202年 先後滅魏、滅趙、滅韓、滅燕、滅齊
公元前202年 平定南方
公元前202年2月 劉邦統壹中國,在定陶登基稱帝,建立漢朝。
公元前202年5月 劉邦定都長安
公元前202年 分別分封無諸和 為閩南王和東越王,實行少數民族自治政策。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 陸續下達壹系列詔書,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治理天下,恢復生產,發展經濟。
公元前201年 平定臨江王叛亂
公元前201年 平定燕王 臧荼叛亂
公元前200年 韓王信叛亂,匈奴入侵
公元前200年 北征匈奴,迅速平定韓王信反叛勢力,先擊敗匈奴先頭部隊,後因增兵未到,輕敵致白登山之圍。
公元前200年 制定禮儀
公元前199年 與匈奴和親。領兵親征,平定韓王信余寇,擊敗韓王信與匈奴勾結勢力。
公元前199年 劉邦下令將六國***十萬余貴族和豪強遷徙至帝都關中周圍,以加強管理統治,消除六國地方原王族及貴族復辟勢力。
公元前198年 處理趙國相貫高謀反事件
公元前197年 平定趙國相陳烯叛亂
公元前196年 封趙佗為南越王,鞏固南方統壹局面
公元前196年 劃閩南國與南越國交界處壹部分土地,成立東越國,分封少數民族織為東越王,實行少數民族自治政策,同時使各少數民族異姓王互相牽制。
公元前196年 平定九江王英布叛亂
公元前195年 作《大風歌》
公元前195年 作《鴻鵠歌》
公元前195年 下求賢詔
公元前195年4月25日(公歷6月1日) 劉邦駕崩,終年62歲,葬於陜西長陵,廟號為“太祖”,謚號為“高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