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林愛讀書,家裏什麽都沒有,卻收藏了很多書。朝夕揣摩,不知疲倦。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有“人之所能事多,而涼好學篇”的印章。對《公劉書》篆刻的研究幾十年來從未間斷。他的篆刻大師徐榮擅長雕刻水晶、玉器、瓷器、竹器等印章,每壹枚都很精彩。側節為草書,偶刻隸書,其篆書古樸蒼勁,深得秦漢遺風,後人誤為宋元人所作。清代國子監學士、自習室行者錢大昕在《喬墨莊先生傳》中稱贊他“用刀如筆,試玉、銅、鐵、竹根無不可”。他的篆刻風格對當時江浙乃至後世的篆刻壇都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喬林的獨特之處在於他擅長制作竹根印章。此外,他的篆刻風格工整,筆法老練,構圖嚴謹,線條虛實相間,與白澍相映成趣,頗負壹時之功。清代工部尚書、大學士彭曾將喬林制作的竹根印獻給乾隆皇帝。乾隆看了,非常欣賞。他看到上面印著墨莊的小鼓,就問墨莊是誰。大臣回答說,墨莊是宋朝的,乾隆命臣子寫了壹首竹根戳歌記住,但乾隆不知道墨莊是當代的。清人(《高東尹仁傳》)記載了這件事。《中國地名詞典》說喬林的“手工竹根草,雅致別致”。
喬林還研究了古代鐘鼎器物上的銘文。壹生著作有《篆刻集》、《進士摘抄詞》、《韓必選詩抄》(八卷)、《墨莊印譜》等。
余(1894—1945),揚州評書名家,住海安鎮。從小家裏就窮。18歲,師從著名說書人張紹南。初學時,於曾聽過丁喊、陳、張傑山等前輩的《清風劄》。他博采眾長,逐漸形成了具有何麗霞風格的遺風派。這本書以喜劇的形式反映了人間悲劇,把舊時代揚州的社會生活描寫得淋漓盡致,被後人稱為“奇書”。他還剔除了原文中的淫穢語言,明確表示糟粕語言不會傳給弟子。民國三十年(1941),海安失陷,余到如東縣栟茶鎮演出。在威遠茶館演出時,壹些新四軍的幹部前來聽書,並欣賞於的技藝。後來,他被邀請在幾次群眾大會上演講,以鼓舞群眾的士氣。並請余聯系海安、角斜的藝術家來茶園演出。
於不僅在地區擁有大量的觀眾,而且在揚州、鎮江、泰州等地也很受歡迎。余有很多書。除了清風門,還有貓王、西五虎、粉屋等。揚州著名說書人王紹棠聽了他的貓王,也非常欣賞。余書法傳人余友春,1986揚州曲藝團錄余派《清風閘》,王成、王福昌、陳武樓、李震編曲,江蘇文藝出版
張福祥(1663-1727),本名良玉,海安鎮人。康熙四十六年(1707),清聖祖葉璇南巡,張福祥在揚州塔灣呈上《迎亡詩》十二章,陳述治國方略,受到康熙帝的高度贊揚。康熙五十三年,張福祥在順天登基。康熙六十年,張福祥考中,被錄為進士,時年五十八歲。因在殿試中對回答者言辭激烈,被降為三強第34名。當年5月,康熙皇帝在連寧居召見張福祥等人。由於張福祥學識淵博,他被選為國子監的庶吉士。三年後,張福祥退休養老,回到了家鄉。
張福祥向來不善於巴結權貴,與人為善,明辨是非。他可以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當地的捐款,救濟,疏浚河流和修復堤防。張福祥詩文集量豐富,主要有《易集》、《子長集》、《方還集》、《陽光下的震澤集》、《順詩錄》、《天府集》。
陸(1777—1842),本名關泉,又名二香。生於清朝,生於海安鎮。盧順之的曾孫是清朝的壹個秀才。他勤奮好學,尤其致力於醫學。我喜歡研究石頭。搜索數百個古代遺跡。這裏有數百件青銅麻雀瓦、古言和印章,壹個接壹個地證明著他們的故事,並且是手工雕刻的。他擅長書法,鋼琴,好詩詞,喜歡打遊戲。他寫了四卷溥儀。
魯曾得到各種古代醫書,每壹種都是根據善本加以校正的。取各家之精華,編了幾篇《征知賦》和兩篇《雲起辨》。保存下來的已編成冊,收錄於《海陵叢科》、《運氣辨偽》兩卷,《海陵叢科》、《鹿冠泉醫書》六卷,近20萬字。如今,上海和南京中醫學院的圖書館都有藏書。陸不僅有許多醫學著作,而且非常重視實踐。臨床經驗豐富,遠近求醫的人很多。
瞿,安徽滁縣海安鎮人。生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前後,卒於同治初年。生於過去的屈,立誌於搜集和研究海安故裏的自然和歷史資料,致力於尋找壹座城鎮的遺產。壹切善言善行,文章碑文,不求其源,自始至終考”,“壹切學問,即書、紙片皆棄於書中,久而成之。“歷時10余年的搜集、修訂、整理,編纂了道光二十九年(1849)海安考古誌。
全書共四卷,主要記述了古臺州東部的概況,記載了編制、官職、河流、寺廟等方面的情況16。書中還配有海安古城和古泰州東部地區河流概況圖。由瞿的朋友所畫。同治二年(1863),有刻本。民國年間(11),韓略加刪減,編成《海陵叢刻》。1962年揚州古玩書店根據鹹豐五年(1855)石林畫館手稿刻制復制,刊刻題名《鹹豐海安縣誌》。瞿編纂的《海安考古誌》,保存了明末至清中葉海安部分地區的大量珍貴資料。
鐘和清,字品沖,號,海安西昌鎮人。生卒年不詳。清乾隆十七年(1752),乾隆十九年升進士,任四川大邑縣知府。因其為人正直,被罷官歸李。鐘鶴慶擅長寫蘭花。喜歡山水花鳥,擅長書法詩詞。我和錢塘湖西坨、丹徒羅麗村、鄭興華板橋、彜族陳知庶都很友好。它的名字叫《中國畫家辭典》,北京中國書店3月出版,1982。泰州博物館現在收藏了許多納威和平調的畫。著有《閑情詩集》四卷,為臺州圖書館所藏。韓在《海陵叢科詩集:我的第壹部詩集》第二卷中發表了15首詩。
石重光(1889—1933),字新,海安鮑莉鎮人。我在日本學習,畢業於日本弘文學院。我壹生擅長古詩詞、書畫、古琴,精通日語和英語。留學日本後,石接觸到了民主革命的思想,毅然跟隨孫中山先生四處奔走討槍,避免事變後逃回故鄉。不久,清末如臯學者沙推薦他到江蘇省立第七中學(今南通中學)任教。後來,鮑莉的潘樹生先生在如臯師範學校任校長時,被推薦到如臯師範學校任教,曾任教育局長。
石很有正義感。在學校,他非常同情進步的學生,並抱怨那些參加學生騷亂的學生。此外,時任江蘇省教育廳廳長的周佛海,也得不到周的允許。不久,史被如臯師範學校開除。給如臯南門商人明明傳當家教。
21年,經人介紹,史崇光在安徽鳳陽中學任教。民國22年,因為傷寒回到家鄉。經長期醫治無效,病逝於如臯,葬於河南省西昌鎮。石重光壹生寫詩數百首,編有《硬石詩》壹卷。他的手抄本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但他的詩被載入《如臯誌》和《鮑莉誌》,被村裏的人廣為流傳。
朱南金(1863-1940),晚清學者,住海安南磨鎮朱樓村,後遷居海安姬胡鄉。
朱南金年輕時在蘇州黃門讀書。家中無田,教書讀書為生,學識淵博,品德高尚,村裏人都尊稱“朱二爹”。他壹生仰慕瀏陽寫仁的譚嗣同,他寫仁,澄清了譚的作品。他還專門去上海拜會了維新運動的領袖康有為,進行了壹次談話。康有為驚訝地說:“沒想到窮鄉僻壤還有個朱寶奎!”
光緒三十二年(1906)秋,在維新運動的浪潮中,朱南進、王繼祥等人毀寺興學,趕走了華英寺的和尚,創辦了壹所成功的學校。朱南進被任命為第壹任校長。
朱南金在村裏小有名氣,學生遍布全國,書法在蘇州、揚州、泰州也頗有影響。擅長寫道理,喜歡行書,擅長魏碑,尤其是小楷。他的大部分書法都被戰爭毀掉了。海安縣博物館有它的行書橫幅。
朱(1867-1942),書生,名寶蓮,也是壹名道士。村裏的人都尊稱他為“朱三的父親”。少年時,朱曾在私塾求學,尤以書法和金石學見長。他的書法從臨摹秦、漢、魏、晉、唐的碑帖開始,吸收了清代吳讓之的書法特點。篆書在橫幅中也很常見。石刻以篆書為主,有正、負、雙線等多種風格。至今,朱的後人還保存著近百枚印章。1988國慶,海安縣文化館、海安縣書法協會印制並展出朱篆刻作品,為期兩個月。
朱是壹位辦學的學生,民國初年被選為王義莊金葉小學的校長。該校是當時泰縣最早、規模最大的學校。
譚德忠(1876—1949),字群雲,名高譚,名海陵老人,海安鎮人。他是中國現代傑出的書法家之壹。
十幾歲時,譚祖雲在海安師從陳錫弼、陸子才學習書法,經常臨摹王鐘遺作和漢唐碑刻。民國6年(1917),譚祖雲遊遍長江,遠至史靜、廣東、福建,後長期定居上海。李先後師從康有為、高、曾、於右任、張大千等書法大家,關系密切。與譚書法齊名的是,被稱為“南北譚”19年,譚祖雲住在金陵雞鳴寺,與時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的譚合編《馬天賦》。於右任為帖子的扉頁寫了壹個標題:“試讀南北奇書。我害怕我的老朋友,我是壹個很好的哥哥。”上海《申報》曾刊登過譚祖雲的書法對聯。張大千的老師曾農比爾德也對譚祖雲的書畫贊不絕口,說“筆力疏健,神韻飄逸。”
譚祖雲曾將自己的書畫與石濤、彭剛之、吳俊清、李梅庵、李錫翁、王壹亭及其諸子半陰、小雲、大兒媳韓佩芬的書畫合為壹冊十人書畫。與譚、譚小雲共同出版《三譚書畫集》,並在上海大信公司展廳舉辦“三譚書畫展”。20世紀30年代,譚祖雲在上海通過面授和函授創辦了海陵書院。繼上海華商書店成立後,專門印刷銷售書畫名家及其作品,並在南京、丹田等地設立了分發行處。
晚年,譚祖雲居住在海安,與韓子石先生、陸先生在鳳山創建了壹座佛教學者林。譚祖雲的作品和著述包括《向海史超》、《海陵尹村》、《海陵書畫集》、《續藝舟雙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