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人傳:吳三桂耳垂肥大,鼻梁挺直,隆上印堂,上唇胡須稀少,眉毛長而眼睛小,當他往遠處看或環顧左右時,儼然像神靈壹般的威嚴。吳三桂每天雞叫起床,半夜入睡,卻精神抖擻,活力四射,看不出有壹絲絲的倦容。其鼻梁上有壹道傷痕,左低右高,稍有壹點黑紋,不細看還瞧不出來。吳三桂有個習慣,心情不好的時侯常用手不停地撫摸自己的鼻子,與他談論大事時,壹定要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不得途中轉換話題,若妳不知其意,便閉口假裝咳嗽,聲從鼻孔中發出來提醒妳。無論何人,只要有壹技之長,吳三桂都願意收留。吳三桂對待身邊的人,就像對待家人壹樣親切。妳有疑問,向他討教,他會反反復復向妳解釋,直到妳弄明白為止。
吳三桂心胸開闊,氣度恢宏,不計新仇,也不念舊恨,且極重交情,在他飛黃騰達的時侯,凡是與他有交往的人都樂意投奔他。吳三桂年輕時曾是毛文龍部將,降清後便與毛氏後人斷了往來。其手下有個姓李的將帥,依仗權勢搶奪了毛氏老宅,毛氏有個老仆人,以前經常戲弄吳三桂,如今毛氏遇到這樣的困難,只得自告奮勇到雲南求吳三桂幫忙,吳三桂二話不說,直接命令李帥退還毛宅,並責令賠償壹定的錢財以謝罪,老仆臨走的時侯,吳三桂還送他五萬金助行;傅宗龍也是吳三桂的舊帥,他把傅宗龍的兒子傅汝良視如兄弟,藩王府戒備森嚴,但傅汝良隨時可以出入,侍衛均不敢盤問;湖南永州寧遠人曾應遴曾有恩於吳三桂,他的兒子曾傳燦來雲南遊玩,回去時,吳三桂送他十四萬金。由此可見,吳三桂是個重情重義之人。
有個叫馮甦的官員,為了證明自己效忠吳三桂,便立下賣身契給吳三桂,證書上寫到:“楚雄府知府馮甦,本籍浙江寧海縣人,今同母某氏,賣到平西王藩下,當日得授身價銀二萬七千兩。”牽線搭橋賣身證人藩王府總管胡國柱。當時,凡是願意賣身給吳三桂的人,皆有求於吳三桂的女婿胡國柱。雲南人常說滇中有三好:吳三桂好為人主,士大夫好為人奴,胡國柱好為人師。
吳三桂手下的士兵受他的影響,大多爭名逐利,不擇手段。有個士兵叩見壹位剛認識的富翁,謊稱自己從小便是孤兒,現在還年少不懂事,想拜富翁為父,讓其教他做人。富翁也想效仿吳三桂廣收義子,招賢納才,便欣然應允。於是選了個好日子行收子之禮,起初該士兵知書達禮,為人恭敬,富翁非常滿意,仿佛自己就是他的親生父親,隨時在錢財方面資助他。沒過多久,士兵就帶著自己的老婆來了,過了幾天,士兵又帶著壹幫狐朋狗友投奔到其門下,富翁漸感費用難支,攆他們走吧,顏面盡失,不攆他們走吧,自己實在供養不起,最後只能大出血,贈送壹筆錢後,求他們離開。那時候,滇中有錢人都熱衷於收幹兒子,可最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甚至居山裏的少數民族殷實之家,也有不少人吃虧上當。
蹇而泰,字文定,是昆明的壹介書生。大西軍張獻忠手下占領昆明後,被孫可望所閹,孫可望戰敗降清後,蹇而泰在安寧虎丘寺出家為僧。後來,被吳三桂延聘到藩王府從事內務管理工作,蹇而泰博學而幽默,吳三桂發火的時候,只要他妙言幾句,吳便火氣頓消。平定吳三桂叛亂後,大將軍趙良棟把他帶進宮,說這就是吳三桂的大管家了,經審訊後,清兵所掠奪藩王府財物,蹇而泰交待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無人敢於藏匿。
江蘇有個商人叫王四,依仗與吳三桂的老鄉關系,在貴州做了不少非法之事。雲貴總督甘文焜負責審理王四的案子,讓他退還所搶房屋、美女、玉帛等,然後驅逐出境,吳三桂雖貴為壹方之王,對此亦愛莫能助。
雲南鹽法道趙廷標喜歡作詩,城南西寺落成時,吳三桂大宴賓客,犒勞駐滇頭面人物。吳三桂請趙廷標現場作金剛詩壹首,趙隨口而出:“金剛本是壹團泥,張牙舞爪把人欺。妳說妳是好漢子,妳敢同我洗澡去?”吳三桂聽後哈哈大笑,裝著若無其事,其實內心知道趙廷標此詩是暗諷自己。有個舉人自告奮勇獻詩壹首,其中有“力窮楚覆求秦效,身為韓亡受漢封”之句,吳三桂聽了非常稱心,命令重賞他。吳三桂作《白牡丹》詩,雲南巡撫朱國治和上壹首,朱國治強求按察使李興元也和上壹首,李興元無法推辭,便勉強道:“公之不能文,無異於王。我之不能武,亦無異於公。”朱國治聽了滿臉通紅,知趣而退。
吳三桂藩王府有三件寶貝,壹是虎皮,二是大理石,三是寶石頂。虎皮白色的質地,黑色的花紋,在湖南永州寧遠縣獲得,是號稱神獸“騶虞”的虎皮;大理石屏風兩面,壹面高六尺,山水木石,渾然天成,有元代畫家的風格,壹面稍小點,石上山巔有只鷹,山下水邊有只虎,虎視鷹,鷹註虎,神氣活現;吳三桂有頂官帽,上系壹顆大紅寶石,寬壹寸許,長約壹寸六,放在陽光下,數丈之內光芒四射,仿佛熊熊燃燒的烈焰。
吳三桂兒子吳應熊,由清王室扣押在京做人質,每次由京回雲南看望父親,吳三桂均要出城外迎接。吳應熊是吳三桂原配妻子張氏所生,張氏為關東人,壹生勤儉持家,奉約節約,時常感嘆:“我當初出嫁的時候,我媽壹條紅裙子都舍不得買給我呀,今天能過上這樣的日子,難道不是命運的安排嗎?”吳三桂十分尊重她,也很懼內,與當時壹起***事的雲南布政使崔之英同病相憐,兩人在殿上每每談起家事時,常哽咽失聲,相對落淚。
吳三桂有個妃子叫八面觀音,是南昌已故大師李宗睿家的歌妓。李宗睿聲色犬馬,在南昌臭名昭著,他最寵愛八面觀音。八面觀音歸吳三桂後,與陳圓圓平分秋色,被他奉為二寶,憐香惜玉,嬌柳寵花。還有壹個妃子叫四面觀音,其寵愛程度不及八面觀音,盡管如此,當時親眼見過四面觀音的人,都說四面觀音貌美如花,傾國傾城。四面觀音也是李宗睿的歌妓,李老後把她送給同事高安,高安又把她呈奉吳三桂。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軍平定吳三桂叛亂時陳圓圓已死,八面觀音歸綏遠將軍蔡毓榮,四面觀音則被征南將軍穆占霸有。
至於陳圓圓的死,雲南本地人傳說陳圓圓比較聰明,知道吳三桂叛亂必將失敗,早就作好了防止自己再次被人擄走的準備。她安排人在昆明城內外建築尼姑庵十多座,其中就包括今天留存的金蓮庵、妙法庵、白衣庵、紫衣庵等。諸庵建成後,到處挑選與自己長得相似的女子若幹,為各庵的主持。吳三桂不在寵愛她後,陳圓圓便離開藩王府,藏匿於各庵,今天住這兒,明天住那兒,久而久之,誰也不知道她身居何處,在眾多貌似陳圓圓的尼姑中,誰都辨不清哪個才是真正的陳圓圓。說陳圓圓死了,沒有壹個熟人親眼看見她的屍身,還有壹種說法陳圓圓投蓮花池而死,其屍體被村人撈走埋葬,那又埋在何處呢?這些流傳都沒有說服力,陳圓圓之死始終是個迷。
吳三桂鎮守寧遠時,有個叫吳國貴的將領作戰時受重傷,但卻不流壹滴血,回到兵營即仆倒在地,人事不省。老兵郭八能占蔔吉兇,大家都叫他郭見鬼,戰前幾天,獨自往河邊走,挑回石頭十多擔堆在營房內,眾人大惑不解。看到吳國貴傷勢嚴重,郭八將其身體翻過來躺在地上,再把石頭壓在他身上,過了兩天,吳國貴傷口始流血,人也蘇醒過來。吳國貴是吳三桂手下的悍將,手下兵馬不多,僅二三十甲,每甲設正甲壹人,副甲七、八、九人不等,正副甲士都是年齡在二十以外,三十五歲以內的人,除非大風雨,天天操練。這支部隊所配的皮盔皮甲,刀箭及火槍彈均無法穿透,可見吳三桂對此部隊的重視程度。
佴千斤,名字壽壽,是麗江夷民,身材魁梧,力大無窮,能把八十斤重的鐵棍舞得虎虎生風,所以眾人叫他佴千斤。大理知府黎某把他推薦給藩王府,吳三桂測試他的體力,佴千斤能把藩王府門前的壹對石獅子左右拋接,接連三四下,吳三桂大喜,封他為勇士,佴千斤壹時洋洋得意,認為老子天下無敵。閑來無事,常目空壹切在街上瞎逛,壹天逛街時,衣服被壹挑菜農婦的竹籃掛破,千斤大怒,伸手向少婦的臉頰扇去,少婦舉手壹擋,千斤便跌倒在地,千斤估計今天是遇到高人了,站起來問她是哪裏人,少婦說是北門外殷家箐人,大家都叫她殷娘娘。千斤提議要與殷娘娘比試壹下,殷娘娘爽快答應下來,並說好在自家門前等他。第二天,佴千斤來到殷家箐尋找殷娘娘,村裏的小孩把他帶到殷娘娘家,殷娘娘早已靠在自家門前候他了,見佴千斤如約而至,殷娘娘指著地上已插好的兩排木樁對他說:“讓妳先選擇壹排木樁用腳踢倒。”佴千斤壹看,每排為十三根,木樁露出地面約七八寸。於是問道:“地下埋多深?”殷娘娘回答:“三尺。”佴千斤信心滿滿,舉腳用力掃去,僅踢出九根,其它的安然無恙。殷娘娘笑著說:“太差了,太差了!”千斤不服氣地對她說:“那妳試試?”殷娘娘壹擡腳踢去,十三根木樁齊刷刷浮出地面,佴千斤始才認輸。後來,佴千斤隨吳三桂征戰湖南,自告奮勇過河,深陷淤泥中,被清兵亂箭射死。
吳三桂有個堂弟叫吳樹良,年少缺少管教,成為壹個無賴。吳三桂鎮守雲南後,趕來投奔他。吳樹良喜歡結交偷雞摸狗之人,滇中小偷大盜紛紛來投靠他,壹時鬧得烏煙瘴氣,雞犬不寧。吳三桂多次勸說,吳樹良均惡習不改,不得不強行把他趕回老家。
有個湖廣會元,名叫曹石霞,到雲南雲龍州探親。回去的時候,吳三桂委托他把督學何宏中的遺體運回湖北,並贈給曹石霞金三千,又資助何宏中的兒子千金,讓其護送父親靈柩回鄉安葬。
倪如彪,貴州六盤水郎岱縣苗族,曾經是毛文龍副將,力氣蠻大,曾經因為瑣事而毆打過吳三桂。年老了返回老家,因遭水災而傾家蕩產,沒過多久,老婆及兒子相繼離世,窮得實在沒有辦法了。親戚和鄉鄰都勸他去投靠吳三桂,倪如彪認為自己往昔與吳三桂有仇,害怕見到吳三桂遭報復,大家告訴他,說平西王從來不記仇。倪如彪走投無路,只好厚著臉皮徒步至雲南,投藩王府,吳三桂見到他非常高興,熱情邀請他入殿,並親切詢問他離開部隊後的生活狀況,然後設宴款待他,得知倪如彪如今壹貧如洗,孤身壹人時,就把他留在府內做事,待遇頗高。倪在滇工作數月,水土不服想回老家郎岱,吳三桂送他五千金,並安排專人護送他回到老家。
吳三桂在雲南的時候,滇中大小官員大多都得到過他的饋贈。雲南巡撫袁懋功因父親死亡,要辭職回家奔喪,吳三桂來告別時,送他五萬金,袁懋功盡數笑納。巡撫李天洛有病,吳三桂登門探視,對他說:“李先生清貧,不可以口腹累。”往後凡是去看望李天洛,吳三桂都要自帶夥食,不讓李破費。康熙九年,李天洛告老還鄉,吳三桂送他三萬金,李不授,吳三桂也不勉強,直到抵達貴州鎮沅,侍衛才把三萬金強留在船上,然後策馬揚鞭而去。
朱國治起初在江浙任巡撫,以貪婪殘酷迫害人出名。貶到雲南任巡撫後,舊習不改,任意侵蝕或消耗公私財物,無論軍民,對他的意見都很大。對朱國治貪得無厭的做法,吳三桂曾委婉地勸說過他,但朱國治仍我行我素,吳三桂非常鄙視他,到後來起事時不得不把他殺掉。
平西府規模宏大,屋宇眾多,千門萬戶,林木蒼郁,適宜藩王居住。吳三桂在府邊的翠湖中修建亭臺樓閣,起名近華浦,西郊建壹公園,名安阜園,園中花草,多至千種,內植神女花壹株,形似芙蓉,壹天中花色能變化出七種顏色,子、醜時白色,寅、卯時綠色,辰、巳時白色,午、未時紅色,申、酉時白色,戌、亥時紫色,花開十多天後,始自調謝,吳三桂把它當作鎮園之寶。安阜園中有壹樓,名叫萬卷樓,裏面收藏古今典籍若幹,吳三桂命開館招聘文人修書,讓他們歌頌自己的豐功偉績。然後,又在報國寺塑自己的雕像,位於正殿左側布袋和尚塑像下面,頭頂松花色頭巾,身穿綠色錦袍,右手置於膝上,左手持書,從左面看就像美關公秉燭看《春秋》的神態。當時,湖北人呂尚奇以進士身份到昆明做官,呂尚奇以擅寫詩詞而聞名,吳三桂要他為自己的塑像題詞,呂尚奇把吳的功勞大書特書,吳三桂看了非常滿意,作為回報,特把自己的歌伎賞給他。
吳三桂到雲南做藩王時,路過陸良,順道進普濟寺遊玩。普濟寺大殿前有紅山茶壹株,不同於其他品種,是茶花中的寶珠紅。吳三桂非常驚奇,認為是特殊花種。安阜園建成後,命人把它挖來移栽在園中。樹因換了環境,三年不開壹朵花,吳三桂認為這花是故意怠慢自己,又把它貶回陸良普濟寺。樹壹再遷移,不易存活,未到壹年便枯死了,當地的老百姓說這花是因為受到吳三桂貶謫而氣死的。
吳三桂有壹個族弟叫吳耀恒,長像非凡,身材高大且相貌英俊。使用超強硬弓射箭,百發百中;身體強健,善於奔跑,可攆上快馬;聰明出眾,邊聽邊誦,過目不忘。吳三桂非常偏愛和看重他,常對人說:“這個弟弟將成為吳家的驕傲。”後來因病死亡,吳三桂氣得幾天吃不下飯。
王公良,曾經在遼東幫人賣菜討生活。起初在吳三桂手下任小隊長,吳三桂降清後,被清政府授予仁威將軍,後來與劉昆善、劉勸率兵反正。王公良時常感嘆:“我自己知道早晚都要死,只是因為我遇到的人對我太好了,從忠從義來說都不能背叛他。”後清兵入滇,王公良登樓自焚而死。
吳三桂修南城外玉皇閣時,挖出埋藏在地下的窖金五十余萬。又挖掘傾圮的老君殿,重新建置神座,挖出窖金壹百多萬兩。十萬兩以內的窖金,在地下或木制品中發現的也很多。
大清王朝入關定鼎中原,論功勞吳三桂最高。繼而論三藩,也要數吳三桂最強,領兵最多。吳三桂平滇時,率五十三佐領,綠旗兵壹萬二千人,外加軍人家屬達數萬人。吳三桂降清後,制定以五丁出壹甲,甲二百設壹佐領,合計五十佐領,由左右都統管轄。設前、後、左、右援剿四鎮,分十營,每營兵壹千二百人,以吳應麒、吳國貴、夏國相、胡國柱等為統領,以馬寶、王屏藩、王緒等為總兵。吳三桂率兵鎮壓各地農民起義軍,先後平定陜西、四川、雲南,把南明王永歷帝從緬甸抓回,又鎮壓貴州水西土司安氏,所以四方精兵強將,大多攏絡到他門下。吳三桂剛進攻雲貴時,清庭給他的權利很大,雲貴總督、巡撫均受他的節制。用兵上,吏部、兵部不得幹涉,財力方面,戶部不得稽查和推遲。吳三桂所委任的官員,叫西選,西選的官員遍及雲南全省。康熙六年,吳三桂以眼睛有病辭去總管職務,清庭按他的主動申請罷免其權力。此時,吳三桂已晉封親王,其子吳應熊已成為附馬了。
吳三桂擅權雲南十多年,每日操練兵馬,可謂兵強馬壯。在各個交通要道、水陸港口,到處安插自己的親信,各省的提督和總兵,大多為其心腹,兒子在宮中當附馬,朝庭有什麽大無小事,吳三桂都能夠探聽到。
康熙十二年三月,尚可喜想回遼東老家養老,提出留他的兒子尚之信鎮守廣東的要求。兵部商議,提出撤銷藩王的稱號。耿精忠和吳三桂聽說後,心裏惴惴不安。當年七月,吳三桂也上疏申請撤去其兵權,以此來試探朝庭對他的真實意圖。康熙皇帝召集朝中群臣商議,戶部尚書米思翰、兵部尚書明珠、刑部尚書莫洛等力請削藩,康熙帝遵照大臣的意見同意吳三桂的要求,決定把吳三桂安排到山海關外。吳三桂本來希望康熙帝能把他繼續留在雲南,獲得明王朝黔寧王沐英家族世守雲南壹樣的殊榮。可命令壹下,讓吳三桂吃驚不小,私下暗中召集部下,陰謀舉兵反叛朝庭。於是禁止外界與滇中的郵件往來,人只許進不許出。直到侍郎哲可肯、學士傅達禮到雲南親授詔書,吳三桂才不得不表面裝著遵命,私下壹拖再拖赴關外行期,緊急策劃舉兵反叛事宜,吳三桂認為,當時朝中大將還沒有哪壹個能與自己相提並論的。
康熙十二年十壹月末,吳三桂舉兵起事,殺掉巡撫朱國治,抓捕按察史以下所有不同意起事的官員,向各地發出檄文,自稱“天下都招討大元帥”,以第二年為“周”元年。下令全滇人士換衣帽,養長發,舉白色旗幟。誓師大會時,吳三桂向部下陳述滿清政府背信棄義,以武力侵略中原領土等罪證,說著說著悲傷至極,泣不成聲。隨後,騎上馬在軍校場馳騁三圈,並揮舞長刀三下,此時,吳三桂已經六十二歲了。
吳三桂叛亂,貴州巡撫曹申吉、提督李本深、雲南提督張國柱皆齊聲響應。雲貴總督甘文焜在貴陽聽說吳三桂兵變,想用兵拒守,而提督以下將士都不聽他指揮,率隊跑到鎮沅,凡是反對吳三桂的人都被他們抓起來處死。兵部郎中黨古異、戶部員外薩木哈在貴州處理吳三桂移藩關外事宜,聽聞此事,於十二月十二日趕至京城報告,此時,湖廣總督蔡毓榮上報的奏折也到了,這壹晴天霹靂的消息傳到京都,舉朝震驚。大學士索額圖主張對建議撤藩者定罪,康熙帝沒有同意,僅是通知趕快阻止傳達福建、廣東兩地撤藩詔書。接著向中外宣布撤銷吳三桂的壹切職務,並派遣大軍到湖北荊州抵禦吳三桂的進攻。
吳三桂舉兵時,定其年號為“昭武”,其軍隊幕僚中有個官員名叫徐良骙,向吳三桂上書說:“昭武兩字不足取,昭為刀口近斜日,武為止戈,宜變易之。”吳三桂看了他的來信,喟然長嘆說:“聽天命之所在也。”
湖南衡山嶽神廟有只小白龜,大如銅錢,養了多年不見長大,本地人認為是嶽神派出的使者,便把它藏在神龕中虔誠祭拜。吳三桂冒用帝王的稱號後,來到湖南衡陽,選擇皇道吉日祭祀諸神,壹時興起,決定用白龜占蔔今後的進軍方向,於是把地圖放置在桌上,讓白龜在圖上蹣跚前行,白龜走來走去,就是不越過嶽州、常德、澧州界線,反而折返在雲南位置停下來,吳三桂率領諸臣三次朝拜和禱告,三次均是如此。所以,吳三桂叛亂後,只稱“都招討大元帥”,以“大周”兩字紀年,壹直不敢稱帝。
康熙十四年八月,吳三桂親率大軍至湖南,並入住長沙。十六年秋七月,才到達湖南衡陽。十七年春初,屬下爭相奉勸吳三桂稱帝,以順應全國各地反清復明人士的要求。大家認為衡陽是兵家必爭之地,應該把都城遷到衡陽。吳三桂采納了眾人的建議,於康熙十七年春 三月初壹日,在衡山腳下建築祭祀神壇,在衡陽城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後稱帝,改元“昭武”,改衡陽為定天府。添置百官,分封諸將,頒布新歷,舉行雲貴鄉試,吸引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吳三桂稱帝時,因時間倉促,皇宮屋頂來不及更換黃色琉璃瓦,便用黃漆粉刷而就。又建蓋房屋上千間,暫作朝房,防止風吹雨淋時文武百官行君臣拜見之禮。
吳三桂在衡陽稱帝後,立即召集馬寶、王緒、胡國柱等率領精兵強將趕赴湖南,進攻永興,湖南都統伊裏布、副都統哈克山等相繼戰死。簡親王及征南將軍穆占,均被王緒、馬寶、胡國柱等窮追不舍。眼見情勢危急,康熙帝決定親征,以督促提振軍威。可誰也想不到,正當清兵軍情緊急,面臨生死存亡之際,馬寶等將領忽率大軍向衡陽奔去。原來是吳三桂於八月十五日病死在衡陽,於是才把諸將召至衡陽,***商大事。經此壹變,叛軍形勢急轉直下。康熙十七年十月,吳三桂孫吳世璠趕到衡陽發喪,並繼承帝位,改元“洪化”。十二月,吳世璠迎吳三桂遺體返回雲南。
吳三桂舉兵反叛時,有的將領說要趕快打過長江,揮師北上;有的將領說要直下南京,憑長江天險,截斷長江、準河水運;有的將領說要出兵漢中和關中地區,守住崤山及函谷關與清軍抗衡。吳三桂以自己年事已高,萬全之策乃堅守滇黔根據地。壹開始攻下湖南,便下令部隊不得渡過長江,自認為即使不能光復全國,也可以劃江而治,所以,用兵數年均不能由南向北驅進。等到清兵四面圍來,吳三桂卻突然抱病身亡,諸將合謀,也論不出個所以然。夏國相主張棄滇北向,以爭天下,馬寶不同意。大家壹致認為時下之策只有固守湖南,倚洞庭湖天險而與清王朝壹較高下。在兩軍對峙中,清軍將領使出反間計,使吳應麒錯殺了不少將領,部分總兵偷偷乘船去投靠清軍,澧州方面也出現將士乘船去投降的情況。清王朝統帥王公、將軍等,接二連三收復嶽州、長沙、常德、永州,吳世璠只得退守貴州,接著貴州、四川又被清軍攻占,吳世璠不得不退回昆明。清朝大軍進攻雲南,吳世璠令郭壯圖以象陣在曲靖防禦,清兵五次進攻均取得進展,郭壯圖象陣反過來踐踏自家軍隊,叛軍大敗,郭壯圖逃回昆明。此戰以後,吳世璠再也沒有與清軍較量的本錢了。
清軍逼近昆明,吳世璠趕快把吳三桂的棺槨轉移,除了郭壯圖等幾人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吳三桂棺槨具體埋葬在什麽地方。蔡毓榮、穆占與趙良棟等,齊心協力在雲南尋找挖掘吳三桂墓,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凡滇人說有可能是的墓葬均被挖掘,壹天挖出十三具屍體,並把屍體火化後四處拋灑。傳聞,吳三桂真正的骸骨,其實埋藏在銅壁關外。
吳三桂祖墳在關東,有地師說,吳家墓地風水非富即貴,但玄武山有三處斷節,甚是可惜。說來也怪,吳三桂家自父親明朝錦州總兵吳襄以下,僅有吳三桂壹人是因病而自然死亡,其他的均死於非命,地師斷言這就是祖墳玄武斷節的緣故。
註: 羅養儒,名繼春,字兆熙,廣西昭平人,前清附生。其父羅實夫因與雲貴總督岑毓英有姻親關系而被延為幕僚,故從小在昆明長大,並隨父親任職地方的更換而到處雲遊,對雲南本土見聞頗廣。本文參考其《吳三桂軼事》翻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