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益肝腎
《名醫別錄》載明本品“益精、益陰益氣、能止白”,能治“老人溺、補骨髓”,而《藥性論》中“治陰痿、補腎填精”則說明其有補益肝腎之功效。臨床上可用於治療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下肢無力、頭暈耳鳴、精神不振,甚至陽痿、腳軟等癥。常與生地、鎖陽、龜甲(即錢虎丸)同用。“經驗後方”能治腎虛、元不足引起的口渴。可用牛膝五兩為末,地黃汁五升浸泡。汁濃如咽,每空心酒30丸,可達到“久強筋骨,保色黑發津液”的效果。有這麽多,沒必要壹壹列舉。在治療肝腎虧虛時,筆者常用牛膝與槲寄生、續斷、山茱萸、山藥、枸杞子、酸棗仁、淫羊藿等配伍。要準備藥丸緩服,而且效果確實不錯。
化淤
本品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能力,本草正義中稱之為“氣滯血瘀之癥”。牛膝善降,善祛瘀通絡,能祛瘀止痛,又有通利小便的特點,故常用於婦科月經胎證、跌打損傷、內科腹痛等。
婦科疾病由於月經來潮,由於血瘀,本草經舒舒指出“血液循環導致水在月亮中自循環,血瘀導致自散”。本品能祛瘀通經,非常適用於治療月經不調、閉經、經期腹痛、瘀血不止等癥。臨床上常與當歸、桃仁、紅花、赤芍配伍,如著名的血府逐瘀湯;難產者,可配伍川芎、紅花。可與錦葵子合用,用於治療胎衣不下。如果和麝香混在壹起當坐藥,也可以流產。這種方法被收錄在《石梅吉劍方》中。雖然現在已經很少用了,但是可以知道它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液的。現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產後腹痛或瘀血閉經。牛膝與木香、桃仁、肉桂等配伍。,如懷牛膝粉中所含為女性良方。
牛膝是祛瘀之品,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尤其是腰腿損傷。常與續斷、杜仲、乳香、沒藥、血竭、三七同用。除口服外,本品還可制成粉末外用,以促進恢復。
《藥性論》中記載牛膝能“驅邪祛瘀”,《日華子本草》中記載牛膝能“破結”,故常用於治療腹痛積滯。《外太秘方》中,本品壹味煎服,久治不愈,是瘧疾引起的肝脾腫大。此外,三因壹病證論方中有萬冰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臍下硬結,大如杯升,發熱忽起忽落,腹瀉消瘦,為血淤。牛膝、幹漆、生地為丸。
治痿除痹
牛膝入肝腎經,益補肝腎,活血通絡,祛風除濕。故亦適用於肝腎不足、外感風寒濕邪所致的痿痹。《神農本草經》記載其主要主治為“治寒濕、痿痹、肢體拘攣、膝痛”,《本草筆記》記載蒸酒益肝腎、強筋骨,治腰痛膝骨痛、足痿肌拘攣、陰痿溺。至於牛膝能兼治痿痹的病機,《本草經續》解釋:“痿痹皆是筋骨關節之病,而寒濕已融,未融則泡於筋骨關節,已融則熏灼。在蘇文,關節痛主要是由浸泡引起的,而痿主要是由吸煙和燒傷引起的。牛膝治法之妙,在於不必問其已融否,而堅持其筋骨關節間之痛,不能屈伸者,亦可。”也有說能“柔中生強,潤物細無聲,降頂接破,使堵通,抑火使水,助水使治。”對於肝腎虧虛所致的痿軟、腰痛、膝痛患者,本品常與杜仲、槲寄生、當歸、人參等配伍。,如著名的獨活寄生湯。若關節痛伴有邪氣過盛,可與驅邪藥配伍,如獨活、威靈仙等。國醫大師張誌遠先生認為本品與木瓜最為配伍,與芍藥甘草湯合用可治療腓腸肌痙攣、不寧腿綜合征。如與狗脊、杜仲、續斷、乳香、沒藥、大葉黃楊、三七等配伍。,相當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強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經痛。筆者在臨床上常用此加減治療痹證,尤其對腰膝痹療效顯著。
同裏武林
牛膝味苦甘,善走下焦,利尿通淋,還能從底部除濕,還能活血化瘀。《本草綱目》寫明是“五淋帶血,莖部疼痛”的主要原則。在古方中,牛膝也是治療濕熱蘊結膀胱所致淋癥的重要藥物。早在《千金方耀》中就有牛膝水煎劑,本品與滇麥、滑石、徐變等配伍。治療熱淋和血淋,如尿道澀痛、血尿。又如焦樹德先生治療石淋、淋證、腹或腰絞痛、尿血,即尿路結石、腎絞痛。本品與錦葵籽、海金沙和金錢草混合。特別是草藥宣彤對治療五淋癥非常有效,將牛膝與乳香壹起煎服並加入若幹劑量是有效的。本方配伍獨特,立法以補腎活血為主,別出心裁。清代醫家陳士鐸也壹定用活血化瘀的產品治療淋病,與此不謀而合。這個方子筆者嘗試壹下是有效的,尤其是對於前列腺炎引起的淋證,效果更好。
點火下降
牛膝性平,雖非感冒藥,但有向下導熱,降低炎癥之火的功效。原因是該藥味苦,導瀉性好,能導瀉熱,降火,故可用於治療陰虛火旺、肝陽上亢、血熱上溢等證。
頭面部之火,可單用或與牛膝同用,用於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喉痹。如“肘後”用於治療口舌生瘡,酒漬或空咽盲目使用牛膝有效。《本草綱目》治喉炎、蛀蟲,用鮮牛膝、艾葉七片,用人乳搗碎,汁灌鼻,口鼻片刻出唾液,“無艾葉”。若與黃連、牡丹皮、當歸、生地黃配伍,對頭面火熱下移效果更佳,如加味衛青散。另報道用牛膝甘草湯治療麻疹並發喉炎117例,有效率98.3%。對於虛火引起的牙齦腫痛患者,本品可與熟地黃、龜板、黃柏配伍,少用砂仁、肉桂,效果良好。
溢血可誘血下行,故可降炎之火。所以可以治療血熱引起的吐血、鼻衄。常與白茅根、大薊、側柏葉、梔子同用。如果是陰虛火旺引起的鼻衄,可以和生石膏、生地、麥冬、知母壹起用,也就是玉女湯。現代曾報道110例鼻衄,用牛膝、仙鶴草、赭石等份治療,全部治愈。這是通過牛膝的向下力實現的。
牛膝,肝陽之風,能使血液下降,使亢陽潛下。常與赭石、生牡蠣、生龜甲配伍,為張錫純先生的鎮肝熄風湯。筆者在臨床上經常使用此方,對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耳鳴,如乘船、血壓升高,甚至四肢麻木如蟲等癥有效。
藥物誘導下降
誘導藥物下降是牛膝的另壹個重要作用。朱丹溪首先提出了這壹觀點。他在《本草補》中說:“牛膝能誘藥下行,筋骨痛風病者多用。其性雖弱,滑利,精不固,不適宜。蒸酒可以養筋,生酒可以祛邪血。它不能屈伸腳來治療腰膝之痛,而必須取補血養肌之力。”此後,臨床醫生將其作為藥物,用於腰膝以下疾病的月經介紹。到了民國時期,張錫純對此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說:“牛膝本來是補藥,但對誘血下註有好處,壹直作為引子。所以治療腎虛腰痛腿疼膝蓋疼不能屈伸或者腿癱都有好處。治女子閉月血燥,生下寶寶,治淋證,利尿,都有加強下法的作用。.....愚人意識到了這個原理,並將其用於治療腦充血綜合征。赭石、龍骨、牡蠣和其他重墜和澀產品的組合都很容易奏效,治療者難以忘懷。”根據牛膝的下行作用,牛膝可作為腰膝以下諸癥的首選。有些地區甚至有“牛膝不足膝”的說法,意思是如果牛膝不配伍,那麽方劑的功效就達不到膝以下。這種說法雖然過於武斷和牽強,但也說明了醫生對其下降作用的重視。筆者在臨床治療腰部以下疾病,尤其是膝關節以下疾病時,經常有意識地結合本品誘導藥物下行。如方藥中因風濕、跌打損傷、瘀血等引起的下肢疼痛、麻木、冷感,常辨證加牛膝。
牛膝常用劑量為10 ~ 15g,可根據臨床需要增加劑量。中氣沈降,脾虛泄瀉,下焦不固,多夢,月經過多者,不宜孕婦,因其有移胎之功。
雖然牛膝和牛膝有兩種,而且都是莧科植物,但是兩者還是有壹些區別的。嚴格來說,牛膝是正品,牛膝是副產品。牛膝被納入本草書籍由來已久,但唐以前記載的牛膝只是牛膝。牛膝的名稱最早見於唐代,宋代以後牛膝的用途逐漸擴大。從功效上看,雖然兩者基本相似,但牛膝補益肝腎的功效更強,而牛膝活血利濕的功效更好。因此,牛膝適用於治療肝腎虧虛所致的痿痹,牛膝適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女性閉經、血尿、淋證。
牛膝生用和熟用功效不同。《藥意》說:“牛膝……生用,主治便秘、白濁莖痛、瘀血、腹塊凝結、婦女閉經、產後不通,故亦可活血降逆;等酒熟了再補。主要用於治療肢體攣縮、腰膝腿痛、筋骨疼痛、瘧疾口渴、老年溺水等。還用來補血養陰。”由於生與熟、牛膝與牛膝的區別,牛膝用於滋補時以酒制為佳,牛膝用於活血時以生用為佳。醫生要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