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白,原名李誌遠,於1968年8月8日出生於河南鄢陵。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受到張先生的啟發。65,438+08歲去北京,成為齊白石畫派傳承人之壹。作品多次參加國內美展並獲獎。壹直把導師許先生傳授的苦禪師的座右銘作為自己的終身座右銘,所以此次展覽旨在傳承齊派國畫大師先生的寫意精神!
中文名:丁白。
別名:李誌遠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河南省鄢陵
出生日期:1968年8月8日
職業:畫家
畢業院校: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代表作品:鷹圖,幸運之擊,福祿蓮蓮,葫蘆藤,大海是龍的故鄉。
角色的生活
丁白(原名李誌遠),1968年8月8日出生於豫東鄢陵縣桃城鎮。幼時師從張先生,18歲進京拜許先生(齊派國畫大師先生高足),成為齊白石畫派傳承人之壹。
30多年來,他壹直在努力學習。無論多苦多累,每當他提起畫筆,常常會畫到公雞不知疲倦地啼叫。他的朋友稱他為“繪畫白癡”。多年來,丁白壹直把Ku禪師的座右銘“壹個人沒有品格,他就沒有辦法寫作”,作為激勵他壹生的座右銘。在導師許先生的諄諄教誨和堅持不懈的勤奮學習下,他深刻理解了齊畫派的內涵和精神。
2010中國商業雜誌,亞洲藝術和藝術報紙都發表了關於丁白作品的評論文章。
2011 9月9日至9月17日,丁白個人水墨畫展在北海和圓明園成功舉辦。2011年65438+10月28日至65438+10月65438+10月65438+4月4日,在北京北海和圓明園舉辦“傳承齊派國畫大師的寫意精神——許先生師生作品邀請展”;2011 65438+2月4日至65438+2月8日,“丁白水墨畫展”在太原市山西美術館舉辦。
2012 65438+10月23日至65438+10月29日,北海第九屆丁白水墨畫展圓滿成功。2065年2月22日至24日,丁白水墨展在鄭州美術館展出。2012年丁白“中國當代中國畫名家系列”主要在山東菏澤市博物館展出由丁白松、魚、花鳥、鷹、蝦藝術展2013 65438+26-28十月,丁白水展2013 65438+28二月至2014 65438十月,
2065438+2004年9月丁白藝術展在深圳展出,受到海內外人士的好評。以葫蘆為題材,用工筆畫、小寫意、大寫意的手法描述對生活的熱愛,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
2017 65438+10月1-65438+2007年10月3日,“丁白水墨畫展——走進鄭州美術館”在鄭州美術館舉辦。
2065 438+2009 2065 438+2009 2月24日上午,由北京宮禦範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北京匯豐金鵬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丁白個人畫展“筆墨表達故鄉——丁白”在鄭州美術館舉行。
丁白現在獨立經營壹個行業。在過去的二十年裏,丁白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在事業上取得了壹些成就,也做了很多公益事業!他的《遠眺山河》、《明月千裏* * *與水中月團圓》的所有拍賣費用全部捐給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愛奧運60米長卷》捐給首都體育協會等。他的作品被國內外許多有識之士收藏。
願丁白在未來的藝術道路上走好每壹步,創造出更多與眾不同的高雅藝術作品!繼承和發揚齊派國畫大師的寫意精神!
主要工作
鷹圖、吉祥如意、福祿綿綿、碩果累累、雄鷹、白頭翁、群英會、玉蘭、荷塘、希望、荷花、歌頌祖國、八哥、苦讀、思念、清心圖、迎春花。
作品特點
作品風格
丁白的作品蘊含著時代氣息,真的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傲氣十足;筆隨情動,畫得悠遠,賦有哲理之趣。“尤其是丁白筆下的蝦,穿透力強,舒展自如,瀟灑自如,妙趣橫生。白石老人常說“有鱗則為龍”,蝦米也是龍。同時,丁白的作品立意清新,筆墨緊跟時代。其作品《葫蘆藤》突出了突破舊規範、敢於創新、“與時俱進”的風格。丁白常說:“畫是無字的,是會說話的畫,是用符號結合點線面的大家庭中的壹員。他們在作品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用無言的語言與大家交流。”同時,丁白的作品中也透露出壹種學術氣息,這與他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美院”)的學習密切相關。
表現手法
丁白作品的表現手法:工筆、小寫意、大寫意,用來描述他對生活的熱愛,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
繪畫思想
建模思維
丁白認為繪畫是無言的,是會說話的繪畫,是由象征性的點、線、面組成的大家庭中的壹員。他們在作品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用無聲的語言與大家交流。
蝦畫思想
宋元以來,文人畫興盛。每壹個把“蝦”放進畫裏的人,都達到了巔峰。齊白石《老人與蝦》是白石的代表作,大家都知道。作為齊派傳承人之壹的丁白總說:“白石大師、苦禪老人、董鵬老師,把蝦蟹雞作為學習中國畫的基礎,也是齊派必畫的功課。蝦米總結了中國畫的筆墨技法。”在過去的三十年裏,白壹直在不停地學習和寫作。
師從友盟張老師。因為我比他大幾歲,丁白被稱為弟弟。18歲進京拜許先生(許是國畫大師先生的弟子,是白石老人的大弟子)。自師從許先生以來,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精益求精地探索齊派繪畫方法,領悟齊派精神。他曾致力於工筆、寫意、寫意。近年來,他掌握了它,並將其擴展到潑墨和寫意,但他是最受雇於畫“蝦”
勤奮,不乏大系統,學院派創新。他壹直主張:“畫蝦的創新要植根於民族傳統的最高點,即境界。畫蝦重,畫蝦如畫人,畫的是美好的心靈和快樂的心情。”丁白畫蝦是為了汲取過去的教訓,體現時代精神。它的理解和實踐,雖然是第壹次嘗試,卻表現出了特別的光彩。
含蓄而大膽
中國的文人畫崇尚表現的純粹、簡潔、自然,要求畫家在業余時間進行積累。陳師曾說:“文人畫的要素是第壹人品,第二學識,第三才華,第四思想。”丁白的老夫子庫禪也有“畫即人品,人品不高,所以寫得差”的思想誠然,文人畫家要求以個性求畫,以知識拓展繪畫環境,以才華和情感激發靈感,集中全部生命精力和智慧,最終達到人與畫、必然與自由的統壹,這才是文人畫的本質。中國的書畫作品是壹面無情的鏡子,它能準確地反映藝術家的靈魂。壹幅畫反映了壹個畫家的道德、情操、學識、閱歷和思想深度。由於性格和知識水平的不同,對自然美的感受不同,反映在心靈上的意境也會不同。從65,438+02歲開始,就在我們的啟蒙老師張先生的指導下,註重磨礪自己的性格。65,438+08歲,又是苦禪大師許的弟子,其老師畫老人、重人品的思想影響深遠。樹立誌向,增強有用的知識,發展各種才能,重視思想修養,了解大自然的奧秘,在心中積累活水,力求精通。在性格上,我以正直和開放自我激勵;在誌向上,我以繼承和發揚國畫傳統為己任;在思想修養上,我以“丁白”為筆名,謙讓自勉。在知識方面,我從不放下書本,閱讀各種書籍;才華方面,擅長策劃,擅長寫作。為了達到寫意的滿足,丁白深信真理是微妙的,這意味著表達的自由不是壹匹脫韁的馬,漫無目的地奔跑,把它放直,這不是我所相信的。如果妳真的想自由寫作,就必須經歷壹次慘淡經營,知道它的必然性,苦練基本功,得到壹次心與心的對應。丁白說:“董鵬老師常說,畫家必須經歷壹個努力和自我激勵、勇敢和勤奮的過程。”使畫筆成為情感精神高壓電流的良導體,在歷盡艱辛後最終獲得表達的自由。
在丁白揮筆潑墨之前,他已經開始了幾十年的精妙創作。徐先生的《花鳥畫技法》壹書,有壹套嚴謹的構圖技法,就是為整理徐老師的課稿。他畫蝦,不追求表面的豪放,而是允許含蓄的豪放,離開和釋放,謹慎而有目的,所以能耐人尋味。
丁白畫蝦,力求在白石大師成就的最高點起步,在繼承的基礎上求發展,植根於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土壤,重視藝術再現客觀必要的精神,結合主觀心靈的表現,在陶冶性情中表達對生命的關註。順應時代潮流,遵循藝術規律,符合國畫審美點。作為師兄,我堅信丁白的師弟壹定能更好的繼承齊派國畫大師李苦禪的寫意精神!
作品欣賞
葫蘆藤
2009年中秋節,應朋友邀請,我們壹起去山東省東明市畫畫。第二天中午,秋風送爽。菏澤市中原駕校校長徐守誌先生驅車前往東明。在郊區的壹家農家餐館裏,壹望無際的地方有壹片果園。果樹上的藤蔓順著樹枝往上爬,整個果園都被葫蘆藤牽連。樹枝上掛著五顏六色的葉子,微風吹過,發出悅耳的聲音。花園裏五顏六色的葫蘆在搖擺,樹枝、樹葉、莖和葫蘆像在玩耍。吃完飯,我們忍不住了。我們打開畫包,拿出紙和墨,當場開始寫。弟弟丁白在葫蘆藤上潑墨,讓我眼前壹亮。這幅畫是對俗韻的獎勵,突破了舊的規範。從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弟弟的創新意識和“筆墨當隨時代”的現代精神,求新求變。對於弟弟來說,這幅畫改變了多年來形成的“白式”風格,跨度很大。是壹次大膽的嘗試,是壹次裏程碑式的創作,實現了又壹次突破,進入了新的藝術創作階段。清代畫家石濤說:“集齊奇峰與稿”,意思是藝術要來源於生活,來源於自然。白石老人也說:“中國的寫意之美,在似與不似之間。相似為媚俗,相異欺世取其相似。”
他的《葫蘆藤》創作過程,大膽著墨,掛在墻上,隔空彈奏,反復調整,孜孜不倦,層層添加。在素描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提煉,以其生動的形象和熟悉的主題來表達其英雄情懷。這幅畫如履薄冰,唯恐疏於管理,造成漏洞。中國畫講究近距離的筆墨,遠距離的氣勢。黃說:“中國畫的價值在於敢作敢為,大膽落墨,小心清理,敢於創造冒險。”這幅畫很亂,脈絡很清晰,符合規律。這是中國畫所追求的“亂而不亂”的更高境界。這就像壹個熙熙攘攘的市場,這麽多人擠在壹起,很復雜。走進去仔細觀察,會發現人們有壹種自覺合理的回避,遵從“禮”。這部作品紮實厚重,韻味十足,層次豐富,充滿張力,筆墨富於想象,生機勃勃,回味無窮。這幅畫寓意極其豐富,是真正的國畫佳作。
葫蘆藤的另壹個特點是以其現代生活為題材,用傳統筆墨表達中國畫永恒的文化主題——借物抒情,用近意或近音表達吉祥如意的主題。《葫蘆藤》中的“葫蘆”與“福祿”、“藤”相似,即藤蔓連續而長,表示福祿連續。同時也描寫了秋收的景象,謳歌了美好幸福的生活。尤其是清代石濤的渾雅畫風;老人白石的粗辣筆法;庫昌先生疏密有致,開闔排列,大氣而不霸氣的韻味;而許老師嚴謹的治學態度在這部作品中也有所體現。
看著這幅畫,我充滿感激和詩意。雖然我不懂計算尺,但還是忍不住:
丁白的筆法大如椽子,他的葫蘆藤上密密麻麻掛滿了葉子。
黝黑蒼白,潤澤祈求自然,豪放不羈,感覺作品還行。
詩境異軍突起,層次豐富,經久不衰;
筆墨上改不了,沈穩,厚重,不凡。
紙上的風聽起來像聲音,藤蔓和葫蘆互相嬉戲;
突破舊範尚時代,求新思雅;
大自然的音樂勝過無限的韻律。
巨型荷花池
齊白石大師曾為荷花畫過壹幅名畫《荷花圖》。他以少勝多,用極少的筆墨和蒼勁的筆觸展現了秋荷之美。常青藤、八大等清代繪畫,表現了素描漠河的趣味,表達了避世之情。今天,丁白先生創作的《荷塘》(5m× 2m)采用取景的方法,取其壹望無際的荷塘中最美的部分,用寫意的筆法,密集的構圖,厚重的筆墨,達到小寫意的效果,展現了春末夏初荷塘生機勃勃的景象,既是“用筆與時俱進”,又是第三種畫風。這幅畫中的荷花婀娜多姿,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展開花瓣,有的含笑粉,花瓣潔白純凈。丁白先生將“壹枝花中君子”、“壹枝芙蓉仙子”的美譽展現得淋漓盡致,充分表現了文人“出淤泥而不染”的風範;表達了荷花清爽的氣息、聖潔的特質和不凡的品格;表達了蓮花的吉祥象征和慈悲胸懷。這幅畫掛在央視春暖基金辦公大廳中央,駐足觀看,壹股清新淡雅的風迎面吹來;在燈光下,顯得更加耀眼,栩栩如生,讓人久久難忘。
荷花在中國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唐代佛教確立為國教後,蓮花深受人們喜愛。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等。都是坐在蓮花上或者手握蓮花,表示佛是從人間來的,是清凈的,沒有汙點的。善良是希望和幫助別人幸福;慈悲是希望和幫助別人解除痛苦。根據蓮花王的故事,蓮花王為了拯救人民免於饑荒,跳進恒河,變成壹條紅色的大魚,叫人民把他的肉割下來吃掉。他的肉被割掉後,他又重生了。這樣持續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養活了全國人民,度過了十二年的饑荒。把荷花比作人的高尚品格更恰當。歷代文人追求對物質本質的理解,並將其與人生觀、世界觀等哲學觀念聯系起來,指導人生和事業,使之藝術化。在哲學理性與藝術熱情的交匯處,已經萌芽。他們把梅蘭的竹菊比作“四君子”,把荷花比作“菩薩”、“神仙”,賦予人以人格、情感、趣味,使之具有特定的文化和哲學內涵。縱觀歷史,世人對牡丹的喜愛,鄭板橋對竹子的喜愛,金農對梅花的喜愛,陶淵明對菊花的喜愛,周敦頤對荷花的喜愛,都成為寄托文人心態和情懷的文化圖騰。丁白先生和“春暖”基金喜愛荷花是有道理的。
央視著名主持人陸健、著名配音演員陳傑、天津* * *勞動模範孟慶如發起春暖公益基金,以“飲水思源,春暖人間”的公益理念,用愛的聲音,喚起社會力量,幫助貧困地區人民擺脫困境。同時希望他們有代表性的、感人的典型故事能給人以啟發和教育。
這個“荷塘”的碑文寫著:“荷花被清人以德栽培,人被春暖”;正是憑借著出色的藝術表現力,在人群中尋找愛蓮的人們,以壹心壹意的愛的力量,異口同聲的回應,扶貧濟困,“溫暖人間春”。
半夜,壹個人躺在床上,閉上眼睛,慢慢進入了荷塘的意境:
北京郊區的深夜
萬籟俱寂
壹大筆錢
這幅畫打破了燈光下的寧靜。
伴隨著刷子刷刷的聲音
漸漸地在白色的宣紙上。
呈現清新淡雅之美。
微風吹動綠色的裙子。
映出含苞待放的荷花
害羞又討人喜歡
有些盛開。
紅色、白色和粉色
演奏優美優雅的芭蕾舞曲
多美的水芙蓉景象啊
荷塘苗苗
愛是寧靜和諧的。
為了建造壹個美麗獨特的紅塵世界
把妳的心變成不朽的智慧篇章。
妳是壹個非凡的女人,有很高的情操和才華。
舞出曼妙的蓮影
妳是不可抗拒的花神。
菩薩化身,紫光無限。
滾滾紅塵未能掩蓋妳美麗的光彩。
隨著時間的推移,妳越來越顯示出妳非凡的魅力。
妳與生俱來的微弱感覺
優雅,神聖,同情和善良
是寬容大度的象征,仁者無敵。
散發出陽剛正氣的光芒。
照耀大地和大廳。
壹塵不染的性格。
象征著幹凈與和諧。
永遠給人類吉祥之光。
世界上“春天是溫暖的”
將所有生物從痛苦中解救出來
慈善拍賣
2065 438+00 6月26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創始人之壹、央視著名主持人陸健帶領“多基金”團隊,攜著名主持人、文化名人捐贈的拍品亮相“多基金”&;華中科技大學EMBA內蒙古班慈善晚宴。晚宴上出現了激烈的競價。不到壹個小時,共拍賣10件拍品,* * *籌得“公款”57.4萬元。
在得知“中富迪”要舉辦慈善晚宴後,中富迪著名主持人、名譽董事朱軍特地創作了壹幅國畫《望遠》,並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將其裝裱精美。著名主持人趙忠祥還專門為本次拍賣創作了壹首《奮進》;央視主持人葉迎春捐贈景德鎮古法燒制的1青花瓷碗;著名室內設計師凱利捐贈了壹個“弗洛伊德凳”;作為齊白石畫派第四代傳承人,畫家丁白壹次性捐贈了《遠望山河》、《千裏美月》、《水中望月》、《團圓之思》等三幅個人作品。
參加《愛的分貝》
由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主辦的“愛的分貝”聾兒項目周年紀念活動於2013年3月22日在北京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民建中央副主席張少琴出席活動並講話。全國人大代表、民建中央社會服務部部長包,全國政協委員、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陶鳴,呂健、、、郎永春、李、、、、柴璐、張艷、馬洪濤、 王鍇、李紅、李莉、月亮姐姐、毛毛蟲、白樺、孟盛楠、春妮、向真以及社會各界近300名愛心人士出席了周年慶典。 在紀念活動的慈善拍賣中,* * *籌得1.9625萬元,將用於“愛的分貝”開展的聾啞兒童救助工作。
“愛的分貝”周年紀念活動吸引了政界、文藝界、商界等眾多名人的參與。齊派傳人、青年畫家捐贈國畫為“愛的分貝”募捐8.7萬元。
生活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