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延安去壺口瀑布,有兩條路可走:壹條近路是延壺公路,直達壺口:另壹條需要繞道而行,不過可以經過南泥灣。
早年是聽著《南泥灣》的歌聲長大。建黨九十年的2011年,單位組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活動,曾經南梁到過延安,因為是原路返回,南泥灣是沒去成,今自駕車,走那方便,決定繞道去,這條路路況很差,坑坑窪窪,彎道也多,妻子暈車,壹路嘮叨,不足30公裏的路程,走了壹個半小時。
車巔巔跛跛地行駛在高山峻嶺之中。到楊灣時仿佛變了目樣,此時是高山出平路路好走多了。
初秋的陜北大地,鋪面而來的是壹片綠的海洋,過境公路就像壹條延綿不盡的灰蛇,在綠林中穿梭著,不見盡頭。車在穿行,兩邊的風景盡收眼底,盤龍村、樊莊村、高坊村在公路左邊的山坡上,壹排壹排的康莊居舍,整齊而錯落有致,壹片小康新農村的氣象。
哦,是啊,這就是“陜北的好江南”~!公路兩側垂楊柳在車行中已經看不見行距了,像兩條綠色的玉帶環繞著,車已經行駛在原農場二連的地塊了,這裏的農田已經看不見了,昔日的爛瓦房已經換成排列整齊的壹棟壹棟的別墅區了,據說這裏居住的不僅有大富豪,還有明星哦,像郭蘭英、趙忠祥等等山上的“中國農墾林”還在,不過比原來的規模要大的多了,小橋流水的公園,二連山的亭臺樓閣比比皆是,在壹條壹條鋪著石條的走廊中相連著,就好像金秋壹顆巨大的蘋果樹壹樣,在亭臺果實的展現中生機盈然,永不言敗的果樹~!右邊汾川河小溪緩緩地流過,幹凈整齊寬亮的石渠壹路延伸,石渠讓壹盆壹盆人工雕琢的石質花盆中的五顏六色的花朵點綴著,分外妖嬈。每個山頭都有供遊客小息的涼亭 ,很有趣的是路邊的欄桿不是鐵的,而是用木頭做的,很實在漂亮的風景線哦。
遠遠地就看到雄偉的花崗巖“凱旋門”挺立在公路兩旁,柵欄自動門壹開壹合放行車輛的進出。壹幅幅當年三五九旅到南泥灣開荒大生產的 歷史 畫卷通過花崗巖的浮雕深情地展現在門樓上,我們壹行四人不由的靜了下來,已經讓革命的氣息給震住了似的,不再言語了。
車緩緩駛入大門,車停停車場,不遠的正面,像紅旗壹樣的高大巨幅的雕塑,吸引著我們的眼光,哦,原來是三五九旅的軍旗雕塑~!“359”三個金黃色的大字鑲嵌在紅色的旗面中閃閃發光,我拿出照相機在雕塑前照相、合影留念。此時有幾位當地的老者主動給我們做向導,南泥灣人熱情,好客,不時說:“南泥灣 旅遊 的,這裏不僅風景好,好吃的地方多,好玩地地方多,而且還是延安到壺口的必經之路~!”
車停靠在南泥灣。我下了車,放眼望去。南泥灣的稻谷還沒有變成金燦燦的,金色的波紋此起彼伏,壹排排,壹層層,從這邊向那邊蕩漾開去。四周的山,高低錯落,靈秀而蔥郁。漂亮房子點綴青山綠水間。天空,白雲悠悠;大地,秋風送爽。這景象,的確在黃土高原與眾不同。我們從平涼出發,壹路走來。不曾見過大片的莊稼,更談不上稻花飄香了。公路兩旁,攤位上賣的是陜北的特產,這裏的小米比延安市區的小米便宜點,每市斤5元錢,狗頭棗比延安市還賣的更大,軟軟的,更甜。像小磚塊壹樣塑封的小米壹塊壹公斤,我喜歡喝小米粥,便買了5公斤,並掃了包裝盒子上的微信,壹年來壹直還在聯系包郵著。
我們來到當年三五九旅大生產運動的發源地南泥灣,南泥灣早已不見“處處是荒山"的景象,而是“處處是青山",在南泥灣廣場,壹枚臣大的黨徽雕塑,在綠水青山的映射下更加燦爛輝煌,巨大的黨旗下不時有人前來宣誓,風景猶如江南水鄉。
南泥灣和陜北的山川沒有大的差別,就是兩山夾壹川,只是山不高大,川道不寬,東西走行,壹直延伸到宜川,峰回路轉,翠綠的很,此時並沒見到金黃色的稻田,也沒有見到大的泥灣,更沒見到遍地牛羊,看來時代變了,壹切都在變……
遙想當年的南泥灣。特別是蔣介石實行“封鎖”的年月。那時,三五九旅旅長王震,在響應毛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帶領官兵開赴南泥灣,開荒種地。徹底打碎了敵人的陰謀。我的眼前似乎浮現他們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
七十多年前,英雄的三五九旅將士們,用壹腔熱血和偉大的信念,踏進人跡罕至的南泥灣,與天鬥,與地鬥,與饑餓鬥,與寒冷鬥,與疾病鬥,與野獸鬥,與土匪和敵人鬥,克服了無數艱難險阻。在短短三年時間裏,壹萬兩千將士用付出壹千壹百多條鮮活生命的巨大代價,將荒無人煙的爛泥灘變成“稻田翻綠浪,窯洞滿山腰”的塞上好江南、陜北米糧川,使遭到重重封鎖、陷入生死存亡境地的陜甘寧邊區和聖地延安,絕處逢生,走出困境,成為***產黨人和中國革命的希望之地。《南泥灣》以史實為據,用文學的手法講述了三五九旅先遣營的官兵,在南泥灣九龍泉披荊斬棘、建功立業的故事。他們把起初簡單的生產自救,升華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南泥灣精神。在全黨上下不忘初心的今天,這種精神更顯彌足珍貴。南泥灣精神原本指的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的創業精神。
如今的南泥灣,瓜果飄香、稻谷滿地、山清水秀。南泥灣精神,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南泥灣精神鑄就了現在的文明家園。
我的雙腳,已踏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壹任和煦的清風撩拔我的衣衫,聽憑溫馨的陽光輕撫我的面頰。我的耳畔回蕩著那紅軍嘹亮的勞動號子。是他們用鮮血和青春,鋪就了南泥灣人的幸福大道;是他們用汗水和勤勞,澆灌南泥灣人的純樸勤勞。我呼吸著這田野吹來的稻香,我感受著這陜北高原純凈的民風。
我陶醉了,陶醉在南泥灣。我想:我還有什麽奢求呢?
車啟動了,漸行漸遠的南泥灣呀!再見吧!
將頭再次伸出車窗,目睹漸漸遠去的南泥灣——心兒還停靠那裏!
南泥灣,我還會再來的,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