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壹個博物館是什麽?

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壹個博物館是什麽?

1979年秋,全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籌備會在江蘇省南通市召開。地點選在南通,是因為早在75年前,由中國人創辦的、包括自然科學在內的第壹個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就在這裏成立了。

①原載《自然》雜誌,第1980號,第1號。

冠軍創意

清末甲午戰爭狀元張謇是上海強學會成員。他不僅是壹位有見地的政治家,也是壹位具有實踐精神的實業家和教育家。清末,中國面臨外患內憂的危急局面,許多有識之士提出了各種救國方案。孫中山主張革命,康有為、梁啟超要求變法,張謇則熱衷於向歐美、日本學習,提出了普及教育、挽救危亡的主張。普及教育是要花錢的,他認為只有辦產業才能提供這筆資金,紡織業是最受益的。就這樣,張謇從“教育救國”開始,走上了壹條狀元從未走過的資本主義道路。

從1898開始,他在南通創辦了紡織廠,促進了這座城市的工業化。張謇利用實業利潤興辦了壹系列文化教育事業。65438年到0904年,他從日本考察回來,辦了大學,中學,小學。為了發展植棉和紡織工業,他還創辦了南通大學農科紡織系。同時,他認為有必要建立博物館和圖書館來普及知識和培養人才,以補充學校教育的不足。光緒三十壹年(1905),兩次上書清廷,建議在北京等省設立“博覽館”。當然,腐敗保守的清廷不會理會這個建議。於是他自己立身,創辦了這個“南通博物館”。

張謇不是用革命的手段改變現有的社會制度,而是幻想通過“實業”和“教育”來拯救中國。這條改良之路自然走不通。但是通過他個人的努力,他還是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歷史概述

南通博物苑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壹年(1905),原名“龔* * *植物園”,原屬通州師範學院。該園位於南通南部濠河畔,占地23000平方米,建有中國館、南館和北館等建築,分別展示自然、歷史、藝術和教育四大文物標本。

中國館是園中最早的建築。上面曾經有壹個露天氣象站,所以中國館壹度被稱為“氣象站”。從宣彤元年(1909)1月1日起,該所正式從事氣候觀測,每日記錄,並在報紙上公開。這不僅是公園記錄氣候觀測結果的正式開始,也是“各縣各地方都有氣象站!”氣象設備轉移到其他地方後,公園內的氣象監測工作停止了。中國博物館主要展示動物標本。後來,南館和北館相繼建成。

南館,原名“博物館樓”,收藏展示全園精品。歷史系和藝術系在樓上,自然資源部在樓下。北館樓上陳列古畫,樓下陳列鯨骨和化石。後來陸續修建了壹些輔助建築,種植各種花草樹木,飼養各種鳥獸,修建假山,開辟荷塘,修建溫室、亭臺、水榭等。,以至於既有博物館,又有動物園和植物園,還有園林,所以取名“博物園”。

至今仍有壹些關於該館的重要史料,如張謇的《清廷建議書表》、《南通博物苑早期平面圖》、《博物館產品目錄》等。其中《南通博物苑圖錄》1910出版,鉛印,分上下兩卷。第壹卷是自然資源部,記載動物460種,植物307種,礦物1103種。第二冊由歷史、美術、教育三部分組成,其中歷史部分包括黃金、玉器、陶瓷、拓片、土木工程、服飾、音樂、畫像、占蔔、軍事武器、刑具、獄器等。藝術系包括書畫、陶瓷、雕塑、漆塑、刺繡、絲織、編織、鐵器、烙印、鉛筆畫、紙墨等。教育部包括科舉、私塾、學堂。四本書的總藏書量是2973。

到了1930,根據《童童日報》所載信息,博物館已經擴建到占地32000平方米,每年支出2000元,大大擴充了展品。就自然資源部而言,有1000多種礦產,1400多種金礦產,700多種非金礦產。有明顯花和隱花的植物4000多種;在動物標本中,有100多種哺乳動物,300多種鳥類,500多種爬行動物和魚類。無脊椎動物有1400多種,其中昆蟲占1。"3。粗略算來,所謂的自然資源部,也就是自然部分,有近萬件展品!從這些目錄中可以知道,當時的藏品確實是種類繁多,內容豐富。

博物館外的展示是另壹番景象。各種植物按類型種植,多為藥材,有專門設置的“藥園”;其次是花,還有很多竹子,每株都掛著牌子,標明名字和產地。飼養的動物中,鳥類有家雞、金雞、火雞、鴕鳥、白鴿、鴨、白鷺、鴛鴦、鴯鶓、孔雀、鸛、鶴等。動物包括鹿、兔子、猴子、山羊、熊和老鼠。同時,山丘上有許多礦環;博物館周圍陳列著各種佛像、古代青銅器、古代鐵器和化石。

由此可見,南通博物苑不僅是壹座歷史文物的博物館,更是壹座自然科學的博物館,具有民俗博物館的特色和動植物園的格局。園內不僅有收藏、展覽,還有育種、栽培等野外科學實驗。在壹個地區,有這樣壹個方方面面、內容充實的博物館,對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提高科學知識水平,意義重大。

歷經滄桑

隨著時局的變化和張勢力的崩潰,南通博物從通州師範學校轉到南通學院,後來又由通州師範學校代管,情況愈演愈烈。根據《通廣日報》9月4日1932的報道,可以看出:“...南北館東面的動物室也是十室九空,只有孤獨的猴子和蜷曲的刺猬點綴其間。到處都是房屋、亭臺、池塘、兩座水塔,破敗荒涼。南閣周圍的佛像大多是露天的,任由風雨侵蝕。它們是假山石南裏陳列的大水晶和冷水石,沒有它們的痕跡。不知何去何從。”最後,作者嘆了口氣,寫道,“...不久的將來,這個博物館不僅會倒塌,花草樹木也會枯萎,鳥獸也會消失;好壹點的古董恐怕大部分都要改名了。”

這個結局真的來了。1938年春,侵華日軍占領南通,博物館面臨被毀的命運。它西邊的張謇家成了日軍司令部,博物館本身成了馬廄。除了博物館收藏的壹小部分文物外,其余全部被毀。今天,在博物館的幾張歷史文物照片中,也記錄了侵華日軍統治下博物館的慘狀。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忙於“搶掠”和內戰,怎麽會關心博物館的修復?南通解放前夕,這座有壹定基礎的歷史博物館已經成了壹片廢墟!

獲得新生

1949年2月2日,南通解放,南通博物重生。

解放初期,壹切已成廢墟,人民政府下大力氣開始了博物館的修復工作,並於1951更名為南通博物苑。除了中國館、南館和北館外,還有東館和西館兩個展館,以及幾個展覽室。原本屬於博物館的植物園,從1951開始變成了人民公園,另有管理機構和動物園。現在的博物館和人民公園雖然分屬兩個機構,但在布局上還是壹體的。

南通博物館舉辦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兩個基本陳列,主要利用地方文物反映本地區的歷史。除了原博物館的幾件珍品外,解放後還收藏了許多重要的文物。如1973南通市人防工程中,出土了壹件仿北方遊牧民族日常用具的青瓷罐,是晚唐至五代的重要文物,是南北文化交流的結晶。1978年,南通縣官河公社出土宋代炒鹽工具——盤鐵。潘鐵的發掘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古代鹽業的生產過程,還提供了該地區沿海延伸的信息。

撰寫《正宗外科學要經》的明代名醫陳世功是南通人,他的醫學研究用青花研缽收藏於該館。李是清代南通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壹。這是他的書法卷軸。在這些文物中,特別值得壹提的是,1976年,南通博物苑考古人員在海安縣青墩發現了壹處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麋鹿化石、磨光的石器、許多陶器和人骨。南通地區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壹部分,所以以前人們認為它是後來者,歷史不會長久。青墩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改變了這壹觀點。

南通博物苑自然科學部分位於文峰塔,現在有兩個展廳:壹個是“鯨魚展”,壹個是“古屍展”。此外,壹個紡織博物館正在建設中。手工紡制的南通棉布,歷史上就很有名,但發展成為近代南通紡織業,在全國仍占有重要地位。南通博物館壹直保存著從明代到現代的各種紡織物。為了生動地解釋這段歷史,促進中國紡織工業的不斷進步,建造這樣壹座紡織博物館意義重大,它將為中國的各種專業博物館事業增添壹朵新的奇葩。

* * *主動出擊

南通博物苑基本上是壹個帶有地理學性質的博物館。南通博物苑立足地方,在收藏、科研、展示等方面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為實現四化樹立了典範。

參加全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籌備會的代表們參觀了南通博物苑並給予了高度評價。我國著名古人類學家裴文中教授留下了熱情洋溢的題詞:“中華第壹博物館是最寶貴的財富。”為了更好地保存這壹瑰寶,發揚中華壹號博物館的開拓精神,加強國際文化交流的需要,包括南通博物館全體工作人員在內的許多代表都有著同樣的願望,提出這樣壹個在國內外都有歷史意義和影響的博物館,應該盡可能地保持原貌,恢復原有的建制。有必要把人民公園和博物館結合起來,甚至應該恢復它的名字。

  • 上一篇:破爛收藏大師
  • 下一篇:98句經典勵誌語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