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在統壹中國之後,重用 *** ,實行漢制。但是,隨後卻發生了李叛亂。不僅如此,原蒙古諸部落也有反叛。面對這樣的嚴峻形勢,忽必烈調兵遣將,指揮若定,終於壹壹平定了這些叛亂,並且大大削弱了諸王的勢力。在誅殺了奸佞之臣後,忽必烈又著手重整朝綱。> >李是山東濰州人,父親李全曾在金朝末年起兵反金,是山東紅襖軍的頭領。在金宣宗興定二年(1218年),李全歸順了南宋,封為京東路兵馬副都總管。十 年後,李全審時度勢,又歸順了蒙古,任山東淮南行省長官的職務。在元太宗三年(1231年),李世襲接任了父職,改稱為益都行省官職,專制山東數十年, 家存萬貫金銀,手下數萬兵馬。> > 李不僅繼承了父親李全的職位,同時也繼承了父求趨強避弱、唯利是圖的性情,只要是有利於自己勢力的壯 大,翻雲覆雨,朝秦暮楚。幾十年來,李就這般搖擺於蒙、宋之間,邀功討爵,從中漁利。自蒙古蒙哥汗即位以來,忽必烈總理漠南壹帶的政務。忽必烈自然看出 李的真實想法,但忽必烈並沒有戳穿李,經常派人到益都來拜訪李,每次都會帶上壹批珍玩為禮。> > 自成吉思汗時代起,幾代蒙古汗王多 次踏入中原,先是滅掉了金王朝,繼而時時進入中原腹地,對南宋政權虎視眈眈。盡管成吉思汗、窩闊臺、貴由、蒙哥等汗王都沒有駐守中原,但數十載的征戰,也 與中原的地方武裝進行了多次接觸,蒙古軍隊的勇猛善戰威懾了大部分的中原地方武裝,中原的地方勢力紛紛歸附蒙古,李的父親李全就是其中的壹位。> > 正是由於蒙、金、宋之間幾十年的爭鬥,使中原百姓飽嘗戰亂之等,地方上有錢有勢的鄉紳為了捍衛家園,保住財產,紛紛建立了各自為戰的地方武裝,僅河北、山東壹帶,這些地方武裝就不下幾十支,多的有數萬人,少的也有千余人,李就是這些地方勢力中較大的壹支。> > 從成吉思汗到蒙哥汗,幾十年的漫長歷程,讓這些 *** 世侯不僅財力得到了膨脹,其武裝勢力也極度擴張。而且兵勇們多年操練武藝,個個都是當時的悍將,作戰能力不容低估,也不能忽視。> > 忽必烈早就洞察到了這種局面,而且敏銳地認識到對這些盤踞中原已久的軍事力量絕不能硬性征伐,只能以撫代征。忽必烈很早就與這些 *** 世侯進行著親密的聯絡,忽必烈更是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忽必烈期望著有壹天這些勢力能成為自己的禦用軍隊,最起碼,不會成為敵對勢力。> > 但忽必烈同樣清楚,與這些 *** 世侯之間的關系純粹足相互利用的可利關系。如果手中沒有實力,縱是自己當大汗,也難以馴服這些人。忽必烈沈下心來,等待著自己掌握天下的時機,為這個時機的,壹日到來,忽必烈盡心地周旋於世侯之間。> >李是假意歸附忽必烈,其實,忽必烈也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忽必烈是何等聰慧,他早已把李假意歸附的本意看得壹清二楚,他需要把已經安撫李這壹特大喜 訊報告蒙哥,所以他就不揭穿李的陰謀。蒙哥得知忽必烈已收服山東李,心中十分高興,他把自己寵愛的美女派到漠南,算是對忽必烈的獎賞。> > 中統二年(1262)的春天,李反叛了。> > 李手下有精兵五萬,他盤踞在自己苦心經營了幾十年的山東,表面上是臣服蒙古大汗,而且也得到了大汗的重用。但他壹直有自立為王之心,終於在這壹年的二月,殲滅了山東的蒙古戍卒,傳檄山東,反蒙叛亂。> > 正在漠北歇息的忽必烈聞之,趕緊南下回開平,商量平叛計策。> > 張文謙首先奏道:“陛下,叛軍兵僅五萬,不足以成大事,可放寬心。”> > “如果李沿江濱北上攻占燕京,封閉居庸險關,號令中原大地,豈不毀了我祖孫三代的滅金勝果。”忽必烈擔憂地道。> > 真金說:“如果他與宋結盟,盤踞山東,也是我們日後滅宋的壹大障礙呀。”> > “李如像陛下之所說,是他叛蒙的上策,如他像真金王子所說,是他叛蒙的中策。但他不會這樣,他只能出兵濟南,企圖等待山東各地支援,壯大後再北上。來犯開平。”> > “那就派兵出剿吧。”忽必烈同意張文謙的分析,便派沈元帥領兵先行。> >對於李的反叛,忽必烈極為氣憤。自己如此真誠地對待他,封他官,賞他銀兩,他也屢屢上表忠心,怎麽會出爾反爾,言而無信呢?忽必烈有些摸不準這群漢臣 的心思了。如果讓忽必烈選擇對手的話,他倒寧願要阿裏不哥這樣的,直言不諱地面對面下,不似那李陽奉陰違,兩面三刀。莫非這 *** 都是這般暗藏心機,莫非 他們的當面忠誠的背後是反心?尤令忽必烈惱怒的是李的嶽丈王文統。王文統在李的反叛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王文統身受大汗寵信,忽必烈拔擢他為平章 政事,主理蒙古國官員任免之要職。忽必烈驚聞王文統的逆行,才把他怒斬於丹墀之下。> > 李的反叛讓忽必烈氣憤,而姚樞的安危更讓他擔心。他連派了三批人去東平接姚樞回開平,仍沒有消息。忽必烈知道姚樞的才能,更知道王文統與姚樞確隙,而王文統曾在李的幕府中住過,他怕李會傷害姚樞。就在忽必烈在殿內來回踱步時,姚樞回來了。> > 忽必烈望著壹身風塵的姚樞,竟情不自禁地攙起了跪拜的姚樞。姚樞見忽必烈如此關心自己,也不由得紅了眼眶。> >這時,真金在壹旁聽得仔細,看得明白。他開始敬佩父皇手下這些漢臣了。姚樞的壹席話,不僅讓父皇領略了他的胸襟,日後傳出去,那些脫了幹系的人更會感激 他的救命之恩,姚樞壹舉兩得呀。不,是壹舉三得,李的背叛幫著他除去了宿敵王文統,姚樞真是高明。當然,這姚樞壹番話語,也可能是發自肺腑,為的是父皇 的江山大業。真金看看滿面春風的父皇,心中猜測著:父皇會像我壹樣這麽分析姚樞的話嗎?> > 忽必烈依舊跟姚樞商量著如何平息李反叛的事情,忽必烈心裏跟明鏡壹樣,什麽都清楚,他願意手下團結壹心,鼎力公務,但他同樣願意臣子們相互監督,好讓他明察秋毫杜絕同樣的事情出現。> > 後來伯顏 *** 出戰,忽必烈批準了並且委以重任。> >伯顏對 *** 恨之入骨,每逢征得壹塊李領土,只是盡量搶物,第二天便是擄牲口,把活人壹根繩子穿了,押回來做奴隸。只可憐李屬地的 *** 百姓,死亡雖然 免了,這活罪卻更難受。屬地百姓壹被伯顏那些蒙古兵抓起,成群結隊給驅回北邊之後,從此壹生壹世,再也休想回到家鄉。就只能早起來便給蒙古主人放牧牛羊, 或是做各種粗活。有耕田的,自己就是牛。有運貨的,自己就是馬,受盡折磨。
上一篇:秦朝到東晉時期,我國貨幣發展情況下一篇:糟糕的壹天。二年級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