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紫砂的概念,什麽是紫砂?
首先紫砂是壹種天然陶土礦,產地位於江蘇宜興丁蜀鎮黃龍山,也就是丁山。紫砂泥的主要礦物為石英、黏土、雲母和赤鐵礦。紫砂泥中還含有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氧化錳和氧化鈉等化學成分。這些礦物顆粒組成適中,使紫砂泥具備了可塑性、高強度、收縮率小等優良的工藝性能,燒成陶後會呈現出多種顏色。總之就是紫砂是壹種礦料而不是普通的泥料。紫砂做成做壺需要很多道復雜的工序。具體的工序可以去百度上搜壹下。有很多介紹的。太過復雜就不在這介紹了。
二、紫砂壺的優勢,紫砂壺有哪些優點?
紫砂壺(陶)介於陶和瓷之間,屬於半燒結精細陶器,它既有機械強度,又有壹定的透氣率。概括起來大約有五大優點:壹是紫砂壺泡茶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色香味皆蘊。二是紫砂壺能吸收茶汁,空壺註入沸水也有茶香。三是日久不用,用開水壹燙洗凈,泡茶原味不變。四是冷熱急變性好,寒天註入沸水不會脹裂,提握撫拿不會灸手。五是紫砂陶耐燒,至於火爐煮茶也不會爆裂。
三、紫砂壺有什麽價值,為什麽值得賞玩?
概括起來紫砂壺有五個美:材質美,紫砂泥天生麗質,其特性做壺獨壹無二;工藝美,紫砂壺打圍身筒、鑲接泥片工藝獨特(屬非物質文化遺產);造型美,紫砂壺方非壹式,圓不壹相,千姿百態,萬種風情;功能美,泡茶好用,色香味絕佳;品位美,紫砂壺由於文人的喜愛與參與,在壺坯上題詩作畫,增加了紫砂壺的文化內涵。所以紫砂壺登堂入室,成了高雅的藝術品。
四、面對市場上眾多的商品紫砂壺,如何去選壹把真正的好壺?
選壹把即實用又具有工藝美的壺,第壹位的是紫砂泥要純正,色澤溫潤,火候適中,光澤玉潤。二是壺把、壺嘴、壺蓋鈕三點成壹線;三是壺嘴出水應急、長、圓成水柱狀,更講究七寸出水而不散花;四是壺蓋要嚴穩不晃動,壺蓋轉起來像抹了油壹樣流暢無聲;五是看壺把、壺嘴等連接處,過渡自然處理光滑;六是拿壺倒水感覺壺的重心適宜,手感舒適等。壺口收水好而不滴漏。如果是更高標準要求,賞壺時應從形、神、氣、態去把握,也就是形而上的樸拙之美、大氣之美、端莊之美、和諧之美、靈秀之美、情趣之美等。
五、傳統意義上的紫砂壺型分幾類?
按習慣分為三大類。壹類稱光貨壺,也稱幾何形,又分方形壺和圓形壺;壹類是花貨壺,仿自然界瓜果蟲魚,造型各異,千姿百態;壹類是錦囊貨壺,仿瓜棱、花掰等形體也稱經緯工藝。如果具體到每個壺型和名稱有幾千種之多。
六、現在市場上賣的很火的註漿壺是怎麽回事?
註漿壺是壹種用模具註漿成型工藝制做的壺。他開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是面向“工農兵”服務,提高產量“革新”的產物。它有悖於紫砂成型的特殊工 藝,只能作為最低檔的商品壺,無工藝和藝術價值可言,更無賞玩收藏之說。很多灌漿壺更是添加了化學膠劑對身體危害很大。不能用來泡茶。鑒定的主要方法,註漿壺的把和嘴處有壹條明顯的模具線。壺裏外都很光滑無明顯的手工痕跡。外表泛賊光。泥料均勻無沙粒感。
七、大量流通在市場上號稱手工壺而物美價廉的手拉壺是怎麽回事?
正宗宜興紫砂壺的制作,應該是打圍身筒、鑲接泥片,此項工藝屬宜興紫砂壺所獨創,是紫砂文化的重要內容,並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手拉壺是壹種采用手拉成型(與江西景德鎮陶瓷制作工藝相同)的工藝方法做的壺,壺內壁有明顯的旋轉手拉螺紋線。即使有部分壺人為的仿造手工刮痕也會在壺裏面收口處留下手拉的痕跡。這種壺因為紫砂原礦泥密度高比較硬手拉坯拉不動所以需要添加高嶺土降低泥料的硬度。更方便手拉成型。所以壺的透氣性差了很多。色澤也沒有了原礦紫砂泥那種玉潤感。這種壺透氣性相對較差當擺設還可以,不適合泡茶。茶水放裏面很容易悶壞了。不建議茶友購買。
八、常規的紫砂壺有幾種顏色?
紫砂原礦燒成後分為三種,即紫色、紅色和米黃色,人們習慣將這幾種顏色的壺分別稱為:紫泥壺、朱泥壺和段泥壺。但由於窯溫的變化,同樣泥料燒成的壺顏色也不盡相同,如果兩種泥或兩種以上泥調配可配制成多種泥色,再加適當氧化物著色,壺的顏色會呈現多種多樣,豐富多彩。
九、紫砂壺表面為何有的粗有的細?
紫砂壺表面的粗細,是與制壺用的紫砂陶土(泥料)的粗細有關,陶土的粗細壹般用篩子網的目數來表示,60目的顆粒適中,目數越多陶土越細,反之陶土則粗。另外還有在泥中調砂工藝和鋪砂工藝,以增加紫砂壺表面的肌理效果。
十、怎樣鑒定真假紫砂?
所謂真假紫砂的概念形成,是因為現在市場上紫砂礦料稀缺價格普遍偏高,所以很多不良商家就用壹般普通陶土制作紫砂壺,這種壺成本低,質量差,色澤要麽暗淡無光要麽就散發著賊光。沒有真紫砂那種天然的雨潤感。不適合泡茶使用。更沒有收藏把玩價值。真正的紫砂壺色澤適中,內斂含蓄,壺體表面肌理隱現,手摸猶如抓豆沙之感。既滑而不膩,粗而不燥,色而不艷。顯微鏡下會有明顯的沙粒和氣孔。用開水壹燙泥色會明顯變深,並且吸水性很好。瞬間紫砂表面的水分會被吸收。泡茶養壺後短時間內紫砂壺就會變得溫潤質樸,令人愛不釋手。
十壹、什麽是清水泥?
清水泥是最常見的壹種紫砂泥料,也可理解為單純的壹種紫砂泥,既不和其他泥料調配,也不加任何著色劑等。清水泥燒成陶後壹般呈紅色,窯溫高會呈紫紅色。清水泥做的紫砂壺質樸端莊,色澤秀美,令人喜愛。
十二、什麽是拼紫泥?
拼紫泥也是常見的壹種紫砂泥料,與清水泥不同的是,它不是單壹的壹種泥料,而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泥調配,或加氧化物調色而成,拼紫泥壹般為紫色或褐色,顏色或深或淺不盡相同。各家都有自己的泥色配方“取用配合,各有心術,秘不相授”,拼紫泥是制壺藝人的二度創造,使紫砂壺更加多姿多彩, 楚楚動人。
十三、紫砂壺為什麽要“養”?
“養”壺就是人與壺的親近交流。紫砂壺是讓人來使用的,不能用的紫砂壺也就失去了它的功能美。壺在泡茶過程就是“養”的過程。壹把好壺經長期泡茶,經受冷熱變化,經常洗滌摩挲,新壺就會褪去“火”氣,盡顯溫潤“水”色之美,表面色澤會變得更加深沈質樸,日久天長就會生出黯然之光。整體散發出壹種自然的茶香。握在手裏就像壹塊美玉般。令人愛不釋手。
十四、紫砂壺上為什麽要刻字、繪畫?
在紫砂壺上刻字繪畫是紫砂壺最重要的裝飾藝術,更是紫砂藝術和文人結合的產物。清代西泠八大家之壹陳曼生,開創在壺體上題詩作畫之先河。從此以後,歷代文人雅士大都鐘情於紫砂,在壺上留下了很多的壺銘佳句,借以抒發他們的人生感懷。也正是由於文人的積極參與和在壺體上題詩作畫,才使紫砂壺具有了高雅的品位,帶著文化內涵登上了藝術的殿堂。
十五、看底款能識壺嗎?
底款是紫砂壺底部欽有制壺者姓名(字號或齋號)的印章,既是紫砂壺工藝的組成部分,又標明作者是誰。賞壺要先看壺後看印章。新手不要過分迷信底款,因為底款被仿制太容易了。真正的玩家是全方位的去審視壹把壺,底款要看,泥料、款式、風格、做工、神態等都要看,這比底款更重要。現在市場上有真壺真款;有假壺(工作室出品的代工貨)真款;有假壺假款等多種情況。玩壺關鍵是要懂壺,懂壺的關鍵是學習和實踐。
十六、敲壺聽聲音能鑒定紫砂壺的好壞嗎
新手選壺喜歡用壺蓋敲擊壺身聽其聲音,判斷壺的質量。這種方法有壹定作用,但只對經驗豐富的玩家有用。因為壺的聲音取決於多方面,如壺型、壺坯的厚薄、泥料的粗細、窯溫的高低、泥坯的松緊、新舊程度,敲擊部位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壺的聲音清脆和高低等。還是需要經驗的積累,意會之事應去慢慢的品味。
十七、為什麽紫砂只有宜興的才正宗
據記載,紫砂壺誕生於明代正德年間,宜興金沙寺廟的僧人首創,後被壹名叫供春的書童學會,並制有供春壺流傳至今(在研究),人們習慣把供春稱為紫砂壺的鼻祖。宜興有“始陶異僧”發現“富貴土”的傳說,產於丁蜀鎮皇龍山的紫砂礦是做紫砂壺的天然材質。宜興的先人創造了獨特的紫砂壺成型工藝,即打圍身筒,鑲接泥片。歷代紫砂大師供春、時大彬、陳鳴遠、邵大亨、顧景舟等均出自宜興,即便是清代大家陳曼生,也是在宜興的窯頭和紫砂作坊成就了他的“曼生壺”夙願。大名鼎鼎的曼生十八式現在已經成為傳統紫砂壺的代表。現代宜興紫砂事業更是如火如荼,繼往開來。等等,是宜興的地域風俗和傳統文化孕育了紫砂,是宜興的水土儲養了紫砂,更是宜興的人創造了紫砂。所 以中國紫砂就是宜興紫砂,紫砂和紫砂文化屬宜興所獨有。
十八、紫砂壺真有收藏價值嗎?
凡物品壹般都有收藏價值,紫砂壺作為工藝品和藝術品更不例外。收藏價值的高低取決於紫砂壺的工藝價值和藝術價值,即壹般的商品壺收藏價值較低,反之收藏價值較高。當然收藏價值不完全等同於市場價格,這就要看“玩”家的鑒賞力、發現力了。玩壺玩的是壹種心態,壹種心情,壹種情趣,玩壺貴在雅興。只要自己喜歡它就是屬於妳自己的藝術品。值得妳去收藏。把玩。
紫砂入門需要壹個慢慢摸索的過程,光靠別人說也不行。還是需要自己去不斷的學習研究。我個人掌握的知識有限只能介紹這麽多。希望對壺友們有所幫助。相信玩壺時間久了妳自己也會有壹套自己的玩壺經驗。希望大家能壹起分享出來。